第102章 扶蘇若得勢,未必能容他
字數:8357 加入書籤
“秦滅魏貴在出奇製勝,速戰速決吞並魏地。
齊、楚、燕遣使入秦,正是因覺魏已被圍困孤立。”
祖龍道,“此番來秦,意在逼我停攻魏國。”
“如此一來,日後若秦欲滅魏,則失正名;四國亦會借此宣揚。”
趙遲分析道。
“見解透徹。”
祖龍點頭,“軍務政務皆精通,將來天下一統,位列九卿、治理一方,亦非難事。”
“臣不過略懂皮毛。”
趙遲謙遜道,“臣所長唯練兵與軍務,政務實在不通。”
祖龍暗忖:“這小子倒識時務,政務繁雜,眼下有我在,你盡可偷閑。
他日我不在,這些事還得靠你。”
唇角微揚。
“欲在鹹陽留幾日?”
祖龍問。
“休假長短,豈是我能定奪?”
趙遲心中一震,意識到誤解了祖龍的好意。
身為一軍主帥,能返鄉休養已屬恩典,但他已超期,祖龍卻似允他多留。
“趙地雖暫安,我已叮囑將領加強防備,但仍不安寧。
再待兩日即歸職,籌劃滅魏大事。”
趙遲答道。
"僅僅兩日?"祖龍眸中閃過一絲失落。
自從確認趙遲為親子後,他對趙遲愈加重視。
"大王不必憂慮,臣已妥善安排。
離開後,趙姬會留在鹹陽,大王若想見孫兒,隨時召他們入宮即可。”趙遲見祖龍神情惆悵,忙出言安慰。
雖然不知祖龍為何偏愛兩位孫子,但他明白這對緩解祖龍的孤獨很有幫助。
"總算你還懂分寸。”祖龍聽罷,眉頭舒展開來。
幸有兒媳和孫兒留在鹹陽,否則他又將形單影隻。
與兩位孫兒相處日久,祖龍漸漸產生深厚感情,實在難以割舍。
"一同赴宴。”
"拜會各國使者。”
祖龍對趙遲說道。
"是。”趙遲恭敬應答,隨後返回鹹陽府邸。
"見過上將軍。”
剛踏入府邸,就有仆役上前迎接。
"嗯。”趙遲點頭回應,徑直走入廳內。
"煙言,此宅如何?"
見到李煙言,趙遲展顏微笑。
"遲兄,秦王所賜的將軍人府寬敞無比,比我家李家村的宅子闊氣得多。
而且還有秦王派來的仆人,我們不用操心瑣碎之事。”李煙言笑容明媚。
"你就住在這裏吧,李家村雖有嶽丈派人守護,但鹹陽更為安全。
秦王很喜歡琪兒和熙兒,你留在鹹陽也能讓秦王多照拂他們。”趙遲笑道。
"一切遵照遲兄吩咐。”
李煙言乖巧點頭。
"先熟悉府中的布局。”
"有些事務需要考慮。”
趙遲笑著說道。
"好。”
李煙言知曉趙遲有要事待辦,便乖巧退出大廳。
"係統。”
"提取晉爵獎勵。”
趙遲心中默念。
班師回朝後,秦王再次為他升爵,但他還未領取晉爵獎勵。
"宿主指令已接收。”
"恭喜宿主晉為駟車庶長。”
"獎勵下品靈石,已放入儲物空間。”
係統提示音響起。
"竟然是靈石?"
看著這份獎勵,趙遲滿心歡喜。
達到先天境界後,修行的重點轉向提升真氣和打通經絡,僅靠運轉周天效果甚微,而吸收天地靈氣能加速這一過程。
然而此界靈氣稀薄,甚至不如前世之地。
因此修行進展緩慢。
但有了靈石,情況便截然不同了。
靈石蘊含純淨靈氣,顯然非末法時代之物。
例如和氏璧,就是頂級靈石。
據說它能延年益壽、振興國運,前者可信,後者則難以證實。
不過,和氏璧的價值無可估量,否則秦王嬴稷不會如此執著,趙國也不會為此費盡心機。
趙遲心中暗喜,他的儲物空間已有十立方米,裏麵堆滿了泛著白光的靈石。
他取出一顆拳頭大小的靈石,注入真氣,精純靈氣順著經脈流入丹田。”果然非凡,僅吞吐一次靈氣,就抵得上平常修煉十次。”
片刻後,趙遲露出滿意的笑意。
五百顆靈石雖能助其修為漸進,卻難以憑此突破先天巔峰。
他輕聲自語:“幾日後再回趙地,章邯他們應已準備妥當。”
王宮外,扶蘇府邸。
扶蘇剛從王宮歸來,麵色疲憊,淳於越見狀忙上前問明緣由。”公子,究竟發生何事令您如此困擾?”
扶蘇眼神空洞地回應:“儒家禮法是否存有缺漏?王權是否淩駕於禮法之上?掌控權力是否足以統領百家?”
淳於越眉頭緊鎖:“這話怎解?”
淳於越臉色微沉,隨即凝視扶蘇,目光深邃。
在淳於越的引導下,扶蘇一向溫良知禮。
但今日,他顯得格外萎靡。
“是趙遲。”
扶蘇道,“今日我於章台宮循禮勸諫父王……”
他詳細講述事情經過。
雖心有微詞,但眼底不見怨意。
麵對趙遲的反駁,扶蘇僅視之為論辯失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並非狹隘之人,自然不會懷恨於心。
“這趙遲竟這般不懂禮法?”
淳於越聞言震怒,嗬斥趙遲之名。
“然,我亦覺他說辭並非全然無理。”
扶蘇低聲言道,“當今世道以王權為尊,若禮法高於王權,王權豈非成虛設?”
“錯!大謬!”
淳於越立刻嚴詞批駁。
“還請先生指點。”
扶蘇恭敬行禮。
“王權固然是最高權威,卻也需依循禮法。
若君王不受規則約束,又如何稱王?”
“若真如趙遲所言,王權至高無上,毫無顧忌,那臣子有何意義?何須設立朝議製度?君主獨斷即可。”
“臣子職責不僅在於忠君護權,更在於監督君王行為。
禮法正是監督的核心。”
“你難道不知?”
淳於越語氣責備。
“先生,我……”
扶蘇欲言又止,神情迷茫。
今日遭趙遲駁斥後,再聽先生另一見解,此刻他思緒混亂。
“扶蘇,”
淳於越語重心長,“你是我見過最聰穎、最具天賦的學生,在大王諸子中才智超群,仁厚寬容,乃仁君之首選。
未來儒家學派必由你傳承發揚。”
“你是秦家長子,未來君主繼承者,務必堅守初心,方能施行仁政,治理天下。”
淳於越正色告誡扶蘇:“切勿被趙遲之類小人迷惑心智。”
扶蘇謙遜答曰:“先生教誨銘記於心。”
然而,扶蘇語氣平和地道:“父王正值壯年,王位歸屬尚無定論。”
他性格恬淡,崇尚儒學,深知忠孝之義,從未覬覦權力。
淳於越聽後震怒:“此念荒謬!你是長子,且是最合適的儲君人選,父王對你期望無人能及。”
鹹陽宮內,眾人屏息凝神。
淳於越目光深邃,對扶蘇說道:“帝王之道,僅憑才智與恩寵難保長久。
汝需廣結盟友,方能穩固根基。”
扶蘇俯身拜謝:“謹記師訓,若他日登基,定弘儒學禮製,教化萬民。”
趙高冷笑:“趙遲雖居高位,卻行事莽撞。
他不懂‘新主易臣’之理。
扶蘇若得勢,未必能容他。”
胡亥聞言,嗤之以鼻:“扶蘇不過是個迂腐之人,連父王都敢違逆,實在不堪大用。”
趙高附和:“今日扶蘇失儀,卻讓你坐收漁利。
他得罪了趙遲,這才是真正的危機。”
胡亥若有所思:“朝中雖有不少支持者,然軍權才是關鍵。
辛勝掌軍,效忠先王,是公子登基的最大障礙。”
趙高眸光凜冽:“扶蘇身後有宗室支持,朝臣多傾向他。
欲勝扶蘇,公子需爭取軍權。”
胡亥不解發問:“拉攏趙遲意在掌控兵權?”
“確是如此。”
“王翦、蒙武、桓漪等人都隻求自保,對儲君之位毫無覬覦之心,連淳於越也未能勸動他們。”
“唯有趙遲年輕氣盛,性情或許不及王翦等老臣穩重,我們或許能設法籠絡他。”
“若得他相助,公子即可獲得十萬大軍的支持。”
趙高冷笑一聲:“今日章台宮中,扶蘇與趙遲交惡,即便雙方願化幹戈為玉帛,也無法攜手合作。
這樣一來,扶蘇便錯失了爭取趙遲的機會。
即便公子日後無法拉攏趙遲,他也隻會置身事外,不會成為我們的阻礙,就像王翦一樣。”
“除趙遲之外,還有一人值得爭取。”
“便是鎮守代地的李牧。”
“他雖為降將,但麾下有十萬大軍,可助我們一臂之力。”
“至於文臣方麵。”
“蒙毅與蒙武相同,不參與黨爭,而馮劫、李思、韓非等人則可爭取。”
“隻需在朝廷及鹹陽內部找到支持公子登基的力量,其餘關於大王的事務,均由我來處理。”
趙高對胡亥說道。
“有老師為我謀劃,這太子之位舍我其誰。”
將來若我登基,定不負師恩。
胡亥向趙高深深一拜。
“嗯。”
趙高點頭回應,嘴角含笑,但眼底暗藏深意。
這一切皆源於今日章台宮中之事。
章台宮內,祖龍仍在批閱奏折,兩個小娃嬉鬧正歡。
宮外,幾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到來。
她們站在殿外,略顯忐忑地望著祖龍。
相較宮中的兩個孩子,這些姑娘眼中滿是仰慕。
“你們為何而來?”
祖龍抬頭,語氣溫和地問。
“父王。”
嬴陰嫚低聲答,“聽聞您身邊有兩位孩童,特來探望。”
她目光恭敬。
“阿耶。”
兩個小家夥興衝衝跑至祖龍身旁,“好多姐姐啊!”
“琪兒。”
祖龍囑咐,“該稱呼她們為姑姑,不是姐姐。”
趙鈺琪依偎在祖龍身邊,甜甜地道:“姑姑好。”
趙熙緊隨其後,也喊道:“姑姑好。”
小公主們被這對兄妹的可愛模樣吸引,兩個小家夥同樣對新來的姑姑充滿好奇。
“想與姑姑們一起玩耍嗎?”
祖龍看出他們的心思,笑著問。
“嗯。”
稚嫩童聲脆生生地應著。
“去玩吧,不過莫走太遠。”
祖龍允諾。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