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王洪福齊天

字數:10101   加入書籤

A+A-


    黑冰台歸祖龍掌控,樊於期的藏身之地他豈會不知?樊於期滯留燕國,又有燕丹安排人手保護,讓黑冰台束手無策。
    如今秦帝國強大,燕國虛弱,燕丹獻出樊於期首級在預料之中。
    “我燕國甘願成為大秦屬國,俯首稱臣並進貢。”
    “不僅如此,更獻上本國疆域圖,以示誠意。”
    荊軻滿臉諂媚,雙手高舉地圖。
    “呈上來。”
    祖龍放聲大笑,毫無防備。
    “是。”
    荊軻放下地圖,雙手遞上,謙卑地退後。
    “隻有靠近祖龍才能行刺,否則無從下手。”
    “蒼天保佑,務必取祖龍性命,否則我燕國將陷入危局。”
    荊軻心中沉重,默默祈禱。
    秦舞陽則站在台階下,神情緊張。
    此刻,行刺的關鍵時刻已到。
    非近身無法取祖龍性命。
    機會稍縱即逝。
    荊軻剛剛踏上台階,趙高果然阻止。
    “王駕不得靠近。”
    “把地圖交給我。”
    趙高冷冷說道。
    “不好。”
    荊軻心中一沉。
    “上王,我燕國疆域廣闊,尤其督亢之地更是壯美,豈能不為您詳述?”
    荊軻再三獻媚,試圖最後一搏。
    “準他上來。”
    祖龍威嚴下令。
    “遵旨。”
    祖龍開口後,趙高不敢怠慢,立即讓開道路。
    “多謝上王。”
    荊軻神情激動,仿若受封。
    “多年來,你是我國唯一親近寡人的他國之人。”
    祖龍語氣柔和。
    “蒙上王厚待,縱使赴死亦無憾。”
    荊軻走近祖龍桌前,恭敬遞上地圖。
    秦舞陽佇立階上,袖中緊握雙拳,額間冷汗頻出,內心忐忑不已。
    畢竟,死亡近在咫尺,怎不畏懼?
    “展開地圖。”
    祖龍沉聲吩咐。
    燕國地圖乃其國珍藏,此圖對秦帝國軍備布局至關重要。
    “遵命。”
    荊軻諂笑一聲,緩緩展開地圖。
    朝廷內外無人察覺,殊不知一場針對祖龍的危機正在逼近。
    隨著地圖鋪開,祖龍全神貫注注視,渾然不覺危險臨近。
    荊軻內心既緊張又期待,隻等地圖展開的最後一刻動手,此刻絕不可亂。
    然而,恰在此時,一聲震耳欲聾的虎嘯回蕩宮內,眾人齊望殿外。
    祖龍也被驚動,嘴角微揚:“莫非遲兒歸來?”
    荊軻抓住時機,驟然躍起,一手扣住祖龍手腕,另一手持刃,怒喝:“祖龍,去死。”
    文武百官驚覺已晚。
    眾人目瞪口呆看著高台,紛紛站起,滿心恐慌。
    瞬間,群臣陷入混亂。
    祖龍欲脫身,卻被荊軻牢牢鉗製,隻能眼睜睜看致命之物逼近。
    前所未有的危機感襲來,祖龍暗歎:“完了。”
    威脅迫近,祖龍眼中盡是絕望。
    千鈞一發之際,“吼”
    的巨響震徹大殿。
    一頭血色巨虎闖入,伴隨一道黑光直指高台刺客。
    荊軻即將得手,忽聞慘叫,持刀手臂被利箭貫穿,兵器墜落,刃尖嵌入桌案,掌心鮮血淋漓。
    與此同時,趙遲駕馭血虎穩穩落地,冷冷凝視秦舞陽與荊軻。
    “遲兒!”
    見到趙遲現身,祖龍如釋重負,心中泛起難以言喻的喜悅。
    此刻,祖龍以為必死無疑,卻沒想到兒子竟及時趕來相救。
    這種複雜情緒令他思緒翻湧。
    “武安君!”
    “他居然回來了!”
    “幸有武安君相助,不然不堪設想。”
    “差點危及大王。”
    “燕國膽大包天,竟敢行刺大王。”
    “禁衛軍何在?速捕刺客!”
    那場驚魂未定的刺殺事件令滿朝官員心存餘悸。
    若非趙遲及時現身,祖龍恐已遇險。
    這一結果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災難性的,人人深感驚懼。
    然而,趙遲的到來不僅阻止了刺客,還以精準一箭切斷其手臂,令局勢瞬時安定。
    荊軻怒目瞪向趙遲,滿腔憤恨:“你是何人?竟敢壞我大事!”
    差之毫厘,他幾乎達成目標。
    若刺殺成功,燕國或可免遭攻伐,而秦帝國也將隨之傾覆。
    可惜,這一切因眼前此人而破滅。
    “秦武安君。”
    “趙遲。”
    趙遲沉聲說道:“秦舞陽,動手。”
    荊軻暴吼一聲,用左手拔出箭矢,強忍疼痛再次瞄準祖龍。
    祖龍迅速反擊,一腳踢翻荊軻,同時揮劍刺出。
    劍氣呼嘯,貫穿荊軻身軀。
    “不甘……隻差一點……”
    荊軻倒地,雖無所畏懼,卻遺憾未能完成刺殺。
    最終,氣息消散。
    “確實隻差一步。”
    “你低估了我的兒子。”
    祖龍冷眼掃視全場,暗自歎息。
    “都怪你!”
    “我必殺你!”
    秦舞陽怒不可遏,撲向趙遲。
    趙遲紋絲不動,血虎已然趕到。
    虎爪落下,骨裂聲震耳欲聾。
    “啊……”
    秦舞陽被碾壓於虎爪之下,痛呼不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遲冷酷下令:“殺。”
    血虎提起另一爪,重重踏下。
    血肉模糊間,秦舞陽斃命。
    群臣目睹此景,無不心生敬畏。
    即便趙遲威名遠播,但如此血腥場麵仍讓眾人在朝堂上首次感受到這般慘烈。
    此時,辛勝率禁衛軍闖入大殿,隻見地麵血跡斑斑,兩具屍首橫陳。
    其中一人已被祖龍擊殺,他頓時震驚失色。
    “臣來遲,請大王治罪。”
    辛勝伏地叩頭,語氣惶恐。
    “是誰放這兩個刺客入宮?為何他們能攜兵器進入?”
    祖龍冷峻質問。
    “啟稟大王,是當值的幾名太監。”
    辛勝急忙回答。
    “處死他們。”
    祖龍冷酷下令,辛勝領旨後揮手示意禁衛軍清理現場。
    與此同時,群臣圍攏詢問祖龍是否安然無恙。
    “若非武安君,寡人豈能幸存?”
    祖龍環視群臣,眉宇間隱現怒意。
    剛剛,他險些命喪刺客刀下,那劍鋒僅距他數寸之遙。
    “大王息怒。”
    眾臣齊齊跪拜。
    但祖龍並未回應,而是溫柔凝視著趙遲。
    “武安君,你為何歸國?”
    祖龍問道。
    群臣目光齊聚趙遲身上,魏國剛平定,他本應留駐,此刻卻匆匆趕回,且神情焦慮,徑直策馬奔向王宮。
    “臣聽聞燕國遣使入秦進貢,擔憂大王安危,特從魏地趕回。”
    趙遲撒了個謊。
    他怎敢坦言知曉這段秘史?
    “大王洪福齊天。”
    “武安君忠心可鑒,才有此壯舉。”
    “幸得武安君及時援手。”
    “否則大王性命堪憂。”
    “武安君之功,難以估量。”
    “我等代大王謝過武安君。”
    “若非武安君,我大秦恐已陷入危局……”
    眾臣競相誇讚,麵上盡顯對趙遲的感激,卻不辨真假。
    趙遲淡然處之,祖龍卻心生觸動。
    “莫非這就是我和遲兒間的默契?他覺察我的危機,趕來救助?”
    “若非遲兒,今日我或已喪命刺客刀下,是冬兒救了我。”
    祖龍溫柔注視趙遲,思緒翻湧。
    另一人也作此想。
    “莫非遲公子與大王真有這般父子情誼?”
    蒙毅暗自揣度,慶幸若非趙遲,後果不堪設想。
    “此次多虧武安君出手,否則寡人難逃厄運。”
    祖龍凝視趙遲,滿心感激。
    群臣不甘落後,紛紛附和:
    “武安君危急時刻護主,功不可沒。”
    “大王當厚賞武安君。”
    “無武安君,大王與國家皆陷險境。”
    “懇請大王必重賞武安君。”
    “臣同意。”
    “臣亦讚同……”
    殿內罕見一致,若非趙遲,秦帝國或已深陷泥潭。
    眾人見刺客距君王僅一步之遙,那利刃塗滿劇毒,令人不寒而栗。
    ……
    要不是這含毒……
    燕國若早有準備,秦帝國不會遇此危機。
    僅差一線,秦帝國根基或將動搖。
    “武安君護駕有功,當予重賞。”
    祖龍沉聲說道,眼露讚賞。
    “身為臣子,護駕乃本分,不敢求賞。”
    趙遲即刻回應。
    “武安君太過謙虛。
    若非你,寡人已逝,秦帝國亦將覆滅。”
    祖龍續言,“現賜你萬兩黃金、萬匹布帛、奴婢千名,準你上朝佩劍,讚拜不稱名。”
    “往後武安君進宮,無需通報。”
    祖龍威嚴下令。
    雖未加封爵位,但這份殊榮已極顯著。
    按朝規,大臣須解劍入殿,趙遲卻可帶劍上朝,自由出入宮門,前所未有的恩典。
    朝堂之上,無人享受此待遇,趙遲為首例。
    百官聞訊,未覺驚訝,因趙遲於危急時殿外一箭救駕,若非如此,君王恐已遭難。
    “大王英明!”
    群臣齊聲讚頌。
    “自魏地至鹹陽,汝耗時幾何?”
    “晝夜兼程,共計七日。”
    趙遲坦然作答。
    “七日跨越千裏,殊為不易。
    武安君忠心護主,天地可鑒。
    我秦帝國有此良臣,實乃幸事。”
    眾臣隨之附和稱頌。
    祖龍凝視趙遲,目光溫潤,滿朝無人敢語。
    滴水之恩尚且厚報,況救命之恩?
    在秦廷,武安君位階本最尊,若非君主早逝,其地位無可撼動。
    除非叛國重罪,否則趙遲之位穩固。
    “臣啟奏。”
    “臣有罪。”
    “請大王責罰。”
    此時,王綰出列,恭敬一拜。
    百官目光齊聚王綰。
    “老臣無能,未能察燕國之野心,意欲行刺大王,險使大王受害,此罪雖死不足贖,請大王責罰。”
    王綰沉聲說道。
    “臣有罪。”
    “未能保大王周全,未察刺客行蹤,請大王責罰。”
    群臣跪伏,盡顯惶恐愧疚。
    “燕國行刺。”
    “寡人亦未料及。”
    “相邦無罪。”
    “今日之事到此為止。”
    “然而…”
    祖龍見地血斑,怒火升騰:“燕國之舉,不可輕饒。”
    “燕國刺殺寡人,罪無可赦。”
    “將行刺者公布刑場,淩遲處死,並昭告天下燕國罪行。”
    “燕國謀刺孤王,幾近成功,此深仇大恨,大秦必興師問罪。”
    “蒙毅,代孤傳戰書至燕國,使其早作準備。”
    “另,致書齊楚兩國。”
    “燕國行刺孤王,孤王幾喪性命,此仇此恨,勢不兩立,大秦定伐燕國。
    若齊楚膽敢幹預,甚至助燕,大秦亦必與其決裂。”
    祖龍聲音冰冷,威嚴逼人。
    “大王英明。”
    滿朝文武齊聲響應,眾誌成城。
    “退朝吧。”
    “寡人倦矣。”
    “若無要事,散了吧。
    武安君隨寡人回章台宮,孤有事與汝商議。”
    祖龍疲憊揮手,入後殿。
    畢竟。
    祖龍再強,不過凡人。
    經此刺殺,命懸一線,這般生死落差,令其難以承負。
    "臣等告退。”群臣恭敬離場,目送祖龍而去。
    殿內,趙遲仍端坐血虎上,眾臣皆敬畏相望。
    "武安君,此次立下大功。”
    "恭喜武安君!若非汝出手,大王恐已遇難。”
    武安君在,秦帝國之幸。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