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堪稱稀世珍寶
字數:8066 加入書籤
群臣環繞,眉眼間盡是諂媚。
王綰見狀出列,道:“武安君連日勞碌,疲憊不堪,大王正召見,諸位莫要打擾。”
眾人聞言散去。
李思冷眼旁觀,心中滿是怨恨。
他知道趙遲在祖龍心中不可動搖的地位,也曾在心底渴望這份榮耀,卻因多次針對韓非而與趙遲斷絕往來。
如今他在朝中淪為笑柄,雖任廷尉,卻常遭暗諷,隻因他曾拋棄嫁與趙遲的女兒。
章台宮外,趙遲剛下馬,數百禁衛軍即自發聚集,齊聲道賀,語氣恭敬。
“免禮。”
趙遲微笑回應。
他對朝臣保持疏離,以防卷入黨爭,但對這些將士,則視如兄弟。
“多謝武安君。”
將士們目光中滿是敬仰。
趙遲以一箭擊退刺客、化解危機之事迅速傳開,宮中人人稱頌,稱他似天降神兵。
“武安君,大王在宮中等候。”
趙高低聲致意,態度謙卑。
論聲望,無人能及。
朝堂之上,無人能與之爭鋒。
“嗯。”
趙遲點頭後入內,趙高留在門外。
宮內依舊,多了幾許童趣痕跡,小物件散落各處。
莊重的章台宮,秦王居所如此模樣,若為人知定感驚訝,但宮人早已習以為常。
宮中皆知,秦王對武安君二子極為寵愛。
“臣拜見大王。”
趙遲入殿行禮。
“遲小子。”
“此番多虧你護我周全。”
祖龍凝視趙遲,目光溫和。
“為大王效命,臣之本分。”
趙遲認真答道。
“不必虛偽。”
祖龍揮手,“莫在這兒玩弄官場伎倆。”
“今日刺客手段毒辣,我竟未見所謂忠臣相助。”
祖龍語氣不滿。
見祖龍一如往常灑脫,趙遲亦放鬆下來,嘴角微揚:“大王可是受驚了?”
“胡說。”
祖龍瞪他一眼,“若非你那箭,我恐怕已亡。”
荊軻雖已伏誅,但刺客的猖狂仍讓祖龍心有餘悸。
然而,這或許是秦王宮最後一次遭襲。
荊軻之事後,秦王宮戒備愈加嚴密,外人難以潛入。
“大王所中之傷並無大礙。”
趙遲淡然一笑。
“何解?”
祖龍睜大雙眼,“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臣之前不是給了大王一顆丹藥嗎?就算燕國有什麽劇毒,這丹藥也能化解。”
趙遲提到的“大還丹”
是療傷解毒的神品,堪稱稀世珍寶。
人在危急時服用,皆能起死回生,對各種毒物也都有應對之法。
“虧你還記得提醒。”
祖龍恍然大悟。
他甚至差點忘了這是自己的兒子給的救命丹藥。
“說得這麽輕鬆,真到那個時候,我還來得及去取丹藥嗎?”
祖龍語氣帶著不滿。
“大王平日會隨身攜帶這丹藥嗎?”
趙遲疑惑問道。
“我又不是天天出門都帶著防護器具。”
祖龍翻了個白眼。
“這麽說來,多虧你來得及時啊。”
趙遲忽然明白。
“奔走十晝夜。”
“遲兒,你用心良苦。”
看著趙遲,祖龍心中湧起難以言表的感動。
親生兒子為救父親,日夜兼程,整整奔波了十天十夜。
大殿外傳來辛勝的聲音:“大王,臣辛勝前來拜見。”
祖龍恢複威嚴:“進來。”
辛勝推門而入,雙手捧著一個盒子,裏麵裝著兩樣東西:“這是刺客行刺所用的兩件凶器。
一件是荊軻所持,另一件藏在樊於期首級錦盒的夾層裏。
這兩件利器都塗有毒藥,見血封喉,鋒利無比,分別叫做‘魚腸’和‘徐夫人’。”
“燕國這次對大王下手,顯然籌劃已久。”
辛勝恭敬說道。
趙遲冷笑一聲:“這件事恐怕不是燕王的意思,他還不至於這麽糊塗。
燕王雖不算明主,但也還不至於做這種損己不利國的事情。
一旦刺殺失敗,燕國必然受到我大秦的攻擊;即使成功,齊楚兩國也不會坐視不理。”
祖龍點頭同意:“確實,此事絕非燕王所為。”
辛勝疑惑:“若非燕王,又是誰指使?難道有人故意栽贓燕國?”
趙遲回答:“是燕國太子姬丹。”
辛勝不明白:“武安君怎麽知道這些?”
趙遲解釋道:“姬丹一直對大王心存怨恨,尤其嫉妒心極強。
他曾在趙國做人質時與大王相識,如今大王權勢滔天,國力鼎盛,而他仍隻是太子,心中妒火更旺。
加之我大秦吞並六國後愈發強大,姬丹深知大秦野心勃勃,若任由其擴張,燕國定無法抗衡。
因此,他孤注一擲,策劃了此次刺殺計劃,意圖刺殺大王,擾亂大秦局勢。”
燕丹滿心私欲,不願再看到大王的現狀,嫉妒之心驅使著他。
趙遲的話語中充滿諷刺,直言燕丹的想法。
辛勝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圖。
"武安君才華橫溢,竟將此事剖析得這般透徹,末將深感欽佩。”辛勝拱手言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祖龍靜默不語,眼中卻泛起一絲愉悅。
盡管僅與燕丹有過一麵之交,但他早已洞悉燕丹的本質。
燕丹一直自視甚高,認為勝過王上,殊不知此人胸襟狹窄。
然而,話鋒一轉。
"此次雖危機重重,但對大秦而言……"
"我們應感謝燕丹。”趙遲唇角微揚,直言道。
"確實該好好謝他。”祖龍立即附和,嘴角浮現笑意:"如今晉地已歸入我大秦版圖,寡人為如何應對齊、楚、燕諸國煩惱不已,如今燕丹送來一個極佳的借口。”
"大秦出兵伐燕,名正言順,齊楚二國即便不滿也無可奈何,因他們找不到出兵的理由。”
"以往他們總是以名正言順為由對抗大秦,那麽這一次,就看看他們會如何應對。”
至此,祖龍與趙遲相視一笑,心意相通。
燕國的衰亡,皆因燕丹而起。
"報!諸位公子求見。”
殿外傳來趙高的通報聲。
"讓他們進來。”祖龍平靜回應。
刺殺之事已然傳開,他的兒子們必然聞訊而來。
這是人之常情,也是示好的表現,否則恐被祖龍記恨。
殿門徐徐開啟。
扶蘇、胡亥、公子高——祖龍的幾個兒子匆匆步入大殿。
"父王。”
"孩兒聽說您遇刺,父王可安好?"
章節:父子間的試探
祖龍凝視著麵前的兒子們,心中波瀾不起。
他們哭喊著入殿,心機卻深藏不露,唯扶蘇稍顯自然,雖憂慮卻不失禮。
祖龍暗自冷笑,這些宮中長大的孩子對他並無半分親情,唯有懼意。
或許在他心裏,巴不得自己早逝,以便爭奪儲位。
但這秘密除黑冰台外無人得知。
祖龍早有準備,一旦真有不測,誰也別想繼位,因為他們根本不配。
想到這裏,祖龍愈發確信當年立下遺詔的英明:"今日之事,足證立遺詔之必要。
若我遭遇不幸,這些人根本無力安定秦帝國,除了遲兒,無人堪當此任。”
提及趙遲,祖龍眸中掠過一絲欣賞。
要非他遠赴千裏來救駕,自己恐怕早已殞命。
相較之下,身邊這些兒子更顯虛偽。
“寡人無恙,爾等退下。
寡人尚有要事與武安君商議。”
祖龍語氣溫冷,不願多看這些人偽善的麵容。
他對趙遲的忠誠已明了,對皇室子弟愈發失望。
“諾。”
祖龍之言令諸子稍斂浮躁,依序拜別離去。
路過趙遲時,各人心思難掩。
“辛勝,你也退下。”
祖龍說道。
“大王,此二劍如何處置?”
辛勝恭敬問。
“賜予你如何?”
“這兩劍乃神兵,刺客最宜用。”
趙遲適時插言,“若賜頓弱,必能施展更大威力。”
“既武安君喜愛,便給便是。”
祖龍自不會拒,畢竟秦帝國終歸是趙遲的,這點小事不足掛齒。
“諾。”
辛勝即刻奉上寶劍,趙遲坦然接過。
“臣告退。”
辛勝行禮後退出章台宮,唯祖龍獨坐其中。
“這些逆子,表麵擔憂,實則或盼寡人速亡。”
祖龍不禁歎言。
“大王不可妄言。”
“並非全然如此,扶蘇確有真心憂慮者,雖固執,但真心為吾安危。”
趙遲正色答。
他察及諸子神情,真偽立判。
如胡亥,當眾痛哭,然眼中毫無波瀾,分明作態。
可見其心思縝密,否則難以篡位成功。
“昔日汝與扶蘇不和,今日卻為其美言?”
祖龍含笑問。
“從未有過不合。”
“不過是性情差異,若因瑣事耿耿於懷,那吾之格局未免狹隘矣。”
趙遲笑著回道。
歸根結底,扶蘇並無惡意。
扶蘇以品行端正、仁德著稱,深得民心,即便死後仍有誌士舉其名號反秦。
遺憾的是,他受儒家影響過深,性格難免受限。
若有李思這樣的賢師指點,扶蘇的眼界定會更為廣闊。
祖龍欲讓趙遲教導扶蘇,趙遲即刻辭謝,直言性情直率,治軍嚴厲,皇子亦不例外。
加之扶蘇對其師信賴有加,恐難以改變其想法,故建議另覓良師。
祖龍雖感失落,卻未強求。
於趙遲而言,他更專注於提升實力,以便在這即將到來的亂局中立足。
涉足皇子之爭,隻會幹擾長遠布局。
趙遲麾下勢力注定將成為左右天下的關鍵力量,到時天下盡歸他掌。
“可知黑冰台?”
祖龍忽然發問,目光玩味地看著趙遲。
黑冰台?趙遲故作茫然。
“這人又在裝糊塗。”
喜歡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長公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