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他們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字數:7577 加入書籤
莊園改種稻穀與小麥的消息迅速傳開,周邊數個村莊皆感困惑,認為莊園之人或許已失心瘋。
韓烈自然知曉外界的流言蜚語,他也明白,唯有等待這些作物成熟,方能消除所有人的疑慮。
消息迅速傳播,他堅信,短短一季度內,太原將廣泛種植新型作物。
進而影響到整個大邦。
屆時,真可謂改天換地。
一日,李煜與同伴們正忙於田間勞作,忽有兩人自稱為知府使者前來。
“何事?”李煜問。
“知府大 設宴,特來詢問公子是否有意光臨?”使者說道。
李煜接過請帖,略作遲疑,隨即點頭:“好,我明白了,我會前往。”
“多謝公子,我這便回去稟報大人。”使者麵露喜色,點頭致謝。
李煜微笑,目送二人離去。
他低頭審視請帖,設計精巧,字跡娟秀。
轉身間,他注意到身後的林悠然。
“陪我一起去如何?”李煜笑道。
“不必了,他是專程請你。”林悠然搖頭拒絕。
“其實是我怕自己難以自持,你想,城中 諸多,萬一我沉迷其中怎麽辦?”李煜道。
“這與我何幹?”林悠然微微蹙眉。
“嘿!”李煜一笑。
摸了摸鼻子,他繼續道:“陪我一起去吧,你若不去,誰來保護我?”
“知道了!”林悠然顯得有些不耐,擺了擺手。
李煜嘴角上揚,眼中滿是笑意。
……
次日清晨,李煜與林悠然來到村口,隻見一輛馬車已等候多時。
此乃知府特意派遣來接他們的。
二人上車,車夫揚鞭啟程。
自莊園至省府,約莫需一個時辰。
一路上,李煜對乘坐馬車仍感不適,臀部隱隱作痛,而林悠然則神色如常,顯然已適應車內環境。
終於,一個時辰後,馬車駛入城中。
最終抵達知府府邸門前。
作為知府居所,此處院落門戶並無過多奢華,僅是富貴人家之貌。
知府立於門前,正與陸續到來的賓客寒暄。
馬車甫一停穩,太守心中一樂,連忙率眾迎上前去。
“賢侄,這邊請!”太守招呼道,目光落在李軒身上。
李軒與林悠然恰好從車上下來,向太守微微頷首。
此刻,周圍的賓客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
要知道,這位太守背景深厚,卻對李軒如此禮遇,實屬罕見。
“久違了。”李軒回應道。
“來!我領二位進去!”太守熱情地伸出手。
“有勞了。”李軒點頭致謝。
“父親!”一個聲音從旁傳來。
李軒轉頭,隻見一位英俊瀟灑的青年正向這邊走來。
論相貌氣質,這位青年在李軒所見之人中亦屬佼佼者。
青年走近,目光突然落在林悠然身上,瞬間一亮。
旋即,他似乎意識到自己失態,連忙收斂神色。
“何事?”太守望向兒子,詢問道。
“父親,賓客已齊,請您入座。”青年答道。
“知道了。”太守點頭。
他轉身,指向兒子對李軒介紹道:“這是我兒,韓逸。”
接著,他又對兒子說:“這位公子,名喚李軒,打個招呼吧。”
“幸會。”韓逸向李軒點頭示意。
“你好。”李軒亦點頭回應。
“好了,既然人都快齊了,咱們進去吧!”太守伸出手,笑容滿麵。
李軒點頭,與林悠然一同跟隨太守步入內堂。
一行人很快進入大廳。
環顧四周,李軒發現賓客盡是當地富商、青年才俊,還有幾位氣質不凡的女子,顯得格外開朗。
見李軒一行步入,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李軒。
能讓太守親自迎接,李軒的身份顯然非同小可。
在眾多目光注視下,太守伸手示意李軒坐在自己下首的位置。
李軒微微一笑,攜林悠然一同落座。
“嗯!”太守坐在上首,輕輕咳了一聲。
環視周圍,他啟齒道:“今日寒舍賓客盈門,實乃榮幸之至,我先敬各位一杯!”
他舉起茶盞,高聲道:“以此茶代酒!”
“大人太客氣了!”
“該榮幸的是我等才對!”
“……”
賓客們紛紛舉起茶盞,向他致意。
他臉上浮起一抹淺笑。
畢竟,受人尊重總是令人愉悅的。
觥籌交錯間,他放下茶盞,轉而望向李煜。
稍一遲疑,他介紹道:“這位是李公子,李煜。”
“原來是李公子,失敬!”
“李公子,有禮了!”
“歡迎李公子!”
“……”
眾人將目光轉向李煜,紛紛向他問好。
李煜嘴角微扯,笑容略顯僵硬。
他並不享受這種被眾人矚目的感覺。
“各位好!各位好!”他抱拳行禮,勉強回應周圍的熱情。
“好了,李公子不喜應酬,諸位也不必過於打擾。”他看出李煜的不適,連忙為他解圍。
抬頭望向眾人,他說道:“諸位皆知,每年一度的宴會,都會邀請各位青年才俊一展風采!”
聞言,在座的公子哥們臉上無不露出激動的神色。
每年一度的宴會,是他們展示才華的舞台,一旦被看重,便有可能踏上仕途,飛黃騰達。
因此,他們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那我先來獻醜一番如何?”一人笑道。
他在太原小有名氣,但科舉之路並不順暢,故而此次赴宴,是希望能得到賞識,跳過科舉,直接步入仕途。
談話間,有人緩緩吟起了詩句。
眾人麵上多含笑意。
片刻後,有人讚道:“佳作!”
“的確是好詩,堪稱佳作!”
“這位兄台,若有興趣,我府中正缺一位談論詩文的雅客,歡迎你來。”
“……”
立於廳中的青年環視四周,神色略顯僵硬。
局勢超乎預料,他原以為吟詩之後,至少能收獲些許賞識,豈料僅得數句誇讚。
那邀他入府談詩文的提議,甚至讓他感到一絲侮辱。
直白而言,不就是邀他去做個教書先生嗎?
他對此並無興趣,雖無緣功名,但他的誌向仍是步入仕途。
“看來是我班門弄斧了,或許,真正的佳作問世時,再一睹為快吧!”廳中青年抱拳微笑道。
“哈哈!”知府朗聲而笑,眼中滿是理解。
他也曾年少輕狂,自然能體會青年的鬱悶。
知府搖了搖頭,望向身旁的兒子,李傑。
李傑端坐其旁,神態灑脫自然。
感受到父親的目光,他輕輕搖頭,似乎不願此刻出頭。
知府見狀,點頭不語。
隨即,知府目光掃視廳下的青年才俊。
他抬手說道:“今日宴會,不僅是詩會,更是一場交流。文治武功,隻要對國家有益,心中有主張,皆可暢談!
大家各抒己見,目的在於相互了解彼此的心誌。”
知府言罷,氣氛一時沉靜。
片刻之後,一人起身,笑言:“大人,我對於當前民生有些淺見。”
“請講。”知府抬手示意。
“如今大明初顯繁盛,但前朝積弊猶存。我認為,應徹底清除前朝弊端!
該嚴懲的不赦,方能開創全新局麵!”此人言辭犀利,眼中透露著勃勃野心。
“說得好!正該如此!”
“前朝餘孽,理應斬草除根!”
“……”
瞬間,眾多聲音響應了他。
許多人都抱著同樣的想法:異族之人,心思難測,對待他們就該斬草除根!
然而,也有反對的聲音響起。
“我覺得不妥,我們大明正值重建之際,正需團結一心,若是一味殺戮,恐怕會引起人心惶惶,對國家並無益處。”一人站起身,語調沉穩。
“你這是過於慈悲了!”之前提議的人反駁道。
“……”
很快,眾人便陷入了激烈的辯論之中。
知府大人微微眯起雙眼,臉上浮現出一抹滿意的笑意。
有爭議才有意思。
他轉過頭,望向在座的幾位重要人物,幾人眼神交匯,心領神會。
不久,見爭論無果,知府舉起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隨著氣氛逐漸平息,知府開口道:“這個話題暫且擱置,畢竟涉及眾多人的生死,即便爭論出結果,也不能立刻定奪。”
聞言,仍在爭辯的幾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依我看,要讓大明長治久安,必須在賦稅上做文章。那些卑賤之民常常想出逃稅的手段,導致朝廷稅收受損!真是豈有此理!”一人站起身,大聲說道。
“沒錯!天下的賤民都是一個德行!他們若稍有家國情懷,朝廷推行的事宜定會順利許多!”有人附和。
“如今天時地利,正是趁機多征收糧食的好時機!不然,等到 之時,餓死的還不是這些賤民?”
“要多征賦稅,又怕他們 。但凡賦稅上漲一成,就有人嚷嚷著要餓死!真是豈有此理!”
“……”
李辰坐在椅上,聽著周圍人的議論,臉色愈發難看。
他能理解,在這個時代,權貴輕視百姓是常態,但有些話聽起來還是格外刺耳。
“對了,李公子不是負責推廣新作物嗎?不如聊聊這個?”知府看向李辰,提議道。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愣。
眾人皆轉向李明,眼神中滿是好奇。
“何為新式耕作物?”
“這位兄台……竟鑽研農耕之事?”
“……”
有人麵露訝異。
當今之世,耕田並非低賤,然而,一農夫與他們同席,確顯突兀。
“算是吧。”李明微微頷首。
“新式耕作物,莫非是指種植新奇之物?”一著綠衫的青年向李明發問。
先前,此人言語間對農夫多有輕賤。
李明望向綠衫青年,眼眸微眯。
輕輕點頭,答道:“正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