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掌權之時
字數:7247 加入書籤
“究竟種何物?除五穀外,還有何能充饑?兄台既被知府大人邀請,定有過人之處,不應行此無稽之事!”綠衫青年言道。
“呃……諸如……番薯,玉蜀黍,馬鈴薯之類,或許口感不及五穀,但產量頗豐。若能推廣,或可緩解 。”李明略作遲疑,簡要說明。
“哈哈!兄台此言過於誇大!緩解 ?古往今來, 數年必有,此乃朝廷心頭大患,你僅憑新奇作物便能解決?”綠衫青年一臉難以置信。
其餘人亦是滿臉懷疑,不信李明所言。
緩解 ?千百年來,即便是聖賢亦未能解決眾人溫飽!
“產量究竟如何?”
“兩三千斤應無問題。”
“嗬!不可能!真有這等作物,何以從前無人種植?”
“正是!此事太過離奇,如此種出之物,豈能吃?”
“我也覺得荒謬!真有這等東西,我們怎會聞所未聞!”
“……”
室內喧囂,眾人皆難掩不信之色。
“嗯!”知府忽而輕咳一聲。
隨即,室內漸趨寧靜。
望著李煜,知府說道:“李公子所言,想必句句屬實。況且,我亦略有耳聞,這些作物已在京城試種,確認無虞後方才推廣。”
“此言當真?那……他事先知曉?這些作物從何而來?”
“不錯!真有此事,我們怎會不知!”
“……”
知府凝視著李煜,仿佛在等待他的解答。
“此物非我大漢疆域所有,實則源自西陲,乃至更遠之地。我是在商貿往來的船隻上偶然發現這些作物,隨後自行培育而成。”李煜稍作遲疑,略顯無奈地解釋。
他暗自感歎,眼前這些所謂的文人墨客,比起那些看似淳樸的農夫,似乎更難接受新奇之物。
“這……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我大漢疆域之外,竟有如此奇妙之物?”
“若此事屬實,一旦成功,這可是惠及蒼生的偉業!”
“……”
震驚之餘,有人開始設想,若李煜所言非虛,此事關乎大漢根本。
一時間,眾人對李煜的看法悄然改變。
他們身為讀書人,素來輕視農夫,然而,若能以農耕之術改善國家民生,這份能耐,足以令他們刮目相看。
“不過是懂得種地罷了,我等今日應談論詩詞歌賦、國家大事,怎老是糾纏於這等瑣碎之事。”紅衣少年微微皺眉,口中嘀咕。
雖看似自言自語,但聲音不小,引得眾人不由自主地望向他。
李煜自然聽到了他的言語,卻並未放在心上。
他此刻心中有些煩躁,宴席上的美食雖精致,口感卻 無奇,後悔前來赴宴。
林悠然立在他身後,麵無表情,自始至終未發一言。
“黃公子,何不提出一個話題?”何文看向紅衣少年,問道。
聞此,在場幾位女子紛紛看向何文,眼中閃爍著光芒。
隻因何文相貌堂堂,加之身為知府之子,這些出身顯赫的女子將他視為佳偶,亦是情理之中。
“依我之見,身為男子,理應在戰場上建功立業!諸位何不探討一番兵法戰略?”李少爺提議。
“論及兵法戰略,當今皇上與左丞相皆是此道高手!皇上五次北伐的功績,那可是如雷貫耳,婦孺皆知!”
“兵法我確實涉獵不深,但大明初立,正值兵強馬壯之際,我認為應多發動戰爭,拓展疆域!”
“提及兵法,張兄有何高見?”
“……”
在座諸位皆是沉迷於 雪月之輩,談及兵法實難深入。
因是何峰挑起此話題,眾人轉而問他看法。
“我最近得知,大明正在推行一部名為《新武紀要》的兵法,專門講述練兵之法,我覺得頗為新奇。”何峰道。
“何兄,不妨細說一二!”
“何兄果然博學多才,連兵法都有所涉獵!”
“……”
眾人如同追星一般,何峰尚未開口,便有人開始恭維。
“咳!那我就隨便說說,大家姑且一聽!”何峰道。
眼神閃爍,何峰將聽聞的《新武紀要》中的練兵之事娓娓道來。
他口才極佳,一番言辭,仿佛自己就是戰場上的指揮官,引得在場女子目光閃爍,恨不得立刻投懷送抱。
知府望著兒子,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今日設宴,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為兒子揚名立萬,二是與趙將軍拉近關係。
他雖不知趙將軍的真實身份,但能調動精銳騎兵,已足以讓他費盡心機結交。
“……大抵如此。”終於,何峰長篇大論結束。
“啪啪啪!”
“啪啪!”
“……”
房間內掌聲雷動,就連一些顯貴也不吝掌聲。
掌聲中,何峰得體地點頭,但眼中仍難掩得意之色。
畢竟年少氣盛,出了風頭,心中怎能不歡喜?
“啪啪!”趙將軍也隨之鼓掌。
他靜默不語,麵容上掛著奇異的微笑。
“哎呀!對不住!我遲到了!”猛然間,門口傳來一聲豪邁的呼喊。
緊接著,鐵血騎衛的統帥雷鳴步入大廳。
他身後的兩名侍衛自然而然地立於門邊,周身散發著嚴謹的氣息。
“雷鳴統帥!”
“雷統帥!”
“……”
雷鳴的現身,令在座眾人幾乎全體起立。
作為鐵血騎衛的領袖,即便在這些人物中,他也算得上是顯赫一方。
“諸位不必拘禮,坐吧!我隻是來蹭頓飯!”雷鳴抱拳施禮,微微一笑,擺了擺手。
了解雷鳴這類軍旅之人的性情,眾人也就沒有過多客套。
簡短寒暄後,多數人重新落座。
“哦,對了,我剛才好像聽到你們在談論兵法?”雷鳴似乎想起了什麽,忽然說道。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怔。
不自覺地,大家的目光轉向了李軒。
畢竟,方才正是他在高談闊論兵法。
李軒嘴角勾起一抹淺笑,緩緩站起,準備發言。
“若要論兵法,你們該問他才是!你們還不知道吧,大明最近推行的那本兵法典籍,就是出自他之手!”李軒指向趙宇,高聲說道。
“他還會兵法?”
“怎麽可能?”
“……”
在場不少人麵露疑惑。
雷鳴眉頭微皺,臉上閃過一絲無奈。
環視一周後,雷鳴說道:“怎麽?你們覺得我有必要騙你們嗎?”
“當然不是!”
“雷統帥,您誤會了,我們隻是感到驚訝!”
“……”
眾人連忙擺手。
沒人願意得罪雷鳴這位手握實權的統帥。
“各位,我把話說得直接一點,如果你們連我的話都不信,那可能得左丞相,甚至皇上親自來解釋才行了。”雷鳴搖了搖頭。
隨後,雷鳴走向為他預留的空椅,緩緩坐下。
見雷鳴落座,眾人不敢再言語。
眾人將目光投向趙宇,眼神中充滿了審視。
青春年少,家世顯赫至極,竟能令太守大人躬身相迎,且精通兵法,連農耕之事亦了如指掌?
一時之間,李煜在眾人眼中變得異常神秘。
“依我看,今日眾人雅集,又值月圓之夜,何不談談詩詞文章以助興呢?”張公子站起,高聲提議。
他本就對李煜心懷不滿,加之屢次在李煜那裏碰壁,更是心生不悅。
在他心目中,李煜並無真才實學,所謂的能耐也不過是他人之口耳相傳。
詩詞文章,這可是別人無法代勞的!
他心中暗想,難道李煜還能在詩詞上有所建樹?
“詩詞文章甚妙!我雖是個粗人,卻也愛讀詩詞,覺得甚是美妙!”趙將軍點頭讚同,聲音洪亮。
“不錯,今日美景當前,正需詩詞添彩!”
“來!哪位才子先賦詩一首!”
“有酒無詩豈不成憾!今日的詩篇就仰仗各位了!”
“……”
眾人紛紛響應趙將軍。
太守亦含笑點頭。
恰逢趙將軍在場,若能得其賞識,與這些軍中豪傑結下情誼,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大助力。
他轉頭望向自己的兒子。
“王公子,不如你先來一首如何?我們都知道,王公子擅長詩詞!”張公子指向王浩。
“不了,我就不班門弄斧了,還是請各位來吧。”王浩擺手推辭。
“王公子就別客氣了,你也知道,大家都盼著你呢!”張公子催促道。
“是啊!王公子,我們都想一睹你的佳作!”
“王公子!王公子!”
“……”
眾人開始起哄。
王浩似乎騎虎難下,無奈之下,隻能緩緩起身。
不經意間,王浩瞥了一眼站在李煜身後的林婉兒。
眨了眨眼,王浩一步步走向廳堂 。
站定之後,王浩一甩衣袖,微微欠身。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王浩說道。
隨即抬頭,吟誦起來。
果然是一首佳作,氣勢磅礴,盡顯豪情壯誌。
“好!”趙將軍拍手叫好。
他不通詩文,隻是覺得那首詩詞營造的氛圍頗佳,很對胃口。
“果真是李公子!一出手便是佳作!”
“李公子的詩作曆來不落俗套,確實妙趣橫生!”
“我十分欣賞!”
“……”
讚美之聲接連不斷。
李軒麵上帶著矜持的微笑,隻是輕輕擺手回應。
這時,張公子緩緩站起。
轉向趙宇,張公子問道:“這位兄台,不知對於詩詞歌賦可有涉獵?”
“沒有。”趙宇爽快地點頭。
張公子一愣,沒想到會得到如此直接的回答。
如此幹脆,好似早就準備好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