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布道
字數:3725 加入書籤
孫浩然與眾不同,很喜歡沒事想事,既然有了部族、部曲,久不久便會白日做夢,暢想未來。這是一個家族融合史,也是一個辛苦的發家史,更是一個部族大人、世家大族的享樂史,很長很長。正當孫浩然嘟嘟囔囔,自說自話,想象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奢靡生活時,王師又有了新安排,讓孫浩然送封信給張角:
“小虒啊,這封信很急,越快越好!我警告你,不許偷看!做人呢,有時候糊塗一些好,知道太多,沒什麽好處!呸!呸!我說過不給你講道理,怎麽又管不住嘴?你隨便、隨意,把信送到即可。”
孫浩然心裏有氣,不管怎麽說,我都是蒿草部大人,怎麽到了你們麵前,還是小虒,還是孩子?想發火,又覺不妥,嘀咕道:
“神神秘秘,又想幹什麽壞事?”
王師看到孫浩然的表情,有些尷尬,溫和而又慈祥地說道:
“小虒,孫灝,孫浩然,還有什麽烏桓蒿草!送封信而已,有什麽大不了的事,看你那懷疑一切的樣子。再這樣下去,以後的日子還怎麽過?”
巨鹿在傂奚之南一千多裏,孫浩然一人三馬,用了三天時間。趕到巨鹿才知道,張角帶人外出,到小縣城布道。又趕了兩天路,走過數個城鎮,才找到張角本人。
看完信之後,張角笑嗬嗬地說道:
“孫灝,我要給信眾講道,你也聽聽,漲漲見識!”
孫浩然心裏嘀咕,王師那老不死總是說,悟道之前,千萬不要受人影響,聽不聽呢?
張角見孫浩然遲疑,起身走出幾步,回頭說道:
“孫灝,你在這裏休息?”
孫浩然的思路被打斷,說道:
“還是聽聽大賢良師講道,畢竟機會難得。”
太平道以醫傳道,治病的方式很有意思。主祭持杖詠念經文,為信眾清心、祈福;信眾跪地,向仙神禱告,懺悔自己的過錯以及長輩、家族的過錯,以求原諒。而後,主祭焚燒符籙,灰粉落入淨水之後,讓信眾服用。
孫浩然看到如此醫病方法,頓感興趣,想要弄清楚其中的道理,卻看不出什麽明堂,又不好意思開口詢問,便根據蛛絲馬跡,一個人瞎想。
禱告儀式結束,渠帥、小帥、祭司才來迎接大賢良師。張角沒有理睬他們,麵對激動萬分的信眾,慈祥微笑,親切地問道:
“病情如何?”
信眾搶答道:
“大賢良師,真的很神奇、很靈驗,我們幾個人天天到這裏懺悔、喝符水,心情舒暢、精神飽滿,病好了!”
張角又問道:
“遷徙來的教友如何?”
有信眾搶答道:
“大賢良師,我們很好!一路上有教友及官府照應,不缺吃喝,也無麻煩。到了這裏,還是有官府、教友照應,有家、有地,我們不缺吃喝!”
大賢良師張角的心情大好,開壇布道:
“太平氣出,天下太平;太平氣亂,災禍降臨。形體有三,名曰天、地、人。天氣悅下,地氣悅上,二氣相通,而為中和之氣,相受共養萬物,無複有害,故曰太平。夫人者,理萬物之長也。神人,職在理天;真人,職在理地;仙人,職在理四時;大道人,職在理五行;聖人,職在理陰陽;賢人,職在理文書;凡人,職在理草木五穀;奴婢,職在理財貨。九人同心,並力共憂,則太和出太平之氣,萬物滋生,人民和調,王治太平。”
講完一段,張角給時間,讓信眾消化所講;又給機會,讓信眾提出不懂的問題,一一解答。孫浩然第一次接觸《太平經》,沒有前文後文,沒有前因後果,隻覺得好有道理,卻不明所以。如此場合,孫浩然肯定不會請教,否則又會被王師嘮叨:
“自己去理解,自己去看!”
就問答而言,渠帥與小帥事先應有安排,沒有亂七八糟、難以回答的問題。解答完信眾疑惑,張角繼續講道:
“天上急禁絕火焚燒山林草木之鄉……飲食諸穀,慎無燒山破石,延及草木,折華傷枝,……人亦須草自給,但取枯落不滋者……若犯禁,地氣不悅喜,則惡應矣;三氣不合,太平氣不出,長此以往,天下亂矣。是故,為惡者擔承負,或應於自身,或遺禍子孫。
“行善之人得回報,或得財貨、官職而富貴,或得長壽。富貴者將財貨置於宅中藏匿,徒遭盜匪覬覦,且使天下缺財貨而窮;若用之周濟窮困,可得長壽安寧耳!”
孫浩然看到一位準信徒,無端端打了一個冷戰,等大賢良師講完這一段,急急忙忙說道:
“大賢良師,我明白了,財貨用到該用之地,才是財貨,閑置即為廢物;我今天回去,便將我的財產捐出一半,不!捐出所有,用以安頓、周濟教友!”
張角嘴角含笑,誇讚道:
“善心!善人!必得天賜長壽、安寧!財貨不花在急需之地,要財貨何用?世人愚鈍,有長生之道不學,偏要學那邪佞,觸怒天地,自己不遭報應,子孫後代也會承負其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師曾經給孫浩然炫耀過那套《太平經》,還說過,這是天下少有的經書,得道以後,一定要好好讀。現在聽張角講道,確實覺得有道理;要不要聽下去呢?思來想去,想不出個所以然。
苦惱之際,侍衛褚燕悄聲說道:
“孫灝,大賢良師很少講道,我都沒有聽過幾次;你有福氣,竟然聽了這麽長時間!”
孫浩然聽不得好話,褚燕的話音未落,心裏就是一個哆嗦:這群老不死的又想幹什麽?現在可以肯定,聽不聽講道另論,先行離開,絕對不會有錯!孫浩然笑了笑,沒有回應褚燕。
講道結束,張角當著孫浩然的麵,將各地渠帥送來的信眾來信集中起來,吩咐道:
“讓人快馬加鞭,送到雒陽,送到渠帥馬元義手中。”
孫浩然好奇,為什麽送給馬元義,為什麽送到雒陽?一定有目的!張角看到孫浩然的露迷惑與不解,解釋道:
“何為‘洞極’?真人、聖賢,有其短長、缺漏;奴婢、夷狄,有其奇計、殊策。集天下之策,洞極政事,則帝王治矣。”
竟有如此宏大構思?孫浩然肅然起敬,以張角為神,行注目禮,飽含尊敬。張角麵帶微笑,詢問孫浩然,說出來的話卻是不容置疑:
“孫灝,跟我到各縣、各鄉走走!看多了平民生活,你會懂得很多道理!”
孫浩然想都沒想,欣然回應道:
“好啊,大賢良師。”
喜歡ai之後請大家收藏:()ai之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