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兩河渠
字數:8345 加入書籤
當下讓人把朱康給綁了,帶上從他身上搜出來的火折子。
還有夥計富貴,阿才。
並幾個願意作證的食客,張明遠等人。
去了一趟縣衙。
高縣令還有水車的事有求江思月。
聽說如此這般,不敢怠慢。
很快開堂審理。
人證物證俱在。
朱康也覺大勢已去,再反抗沒什麽意義。
於是供認不諱。
把自己作案的經過都招認了。
高縣令最後判決打了十板子,入獄三個月。
並保證出獄後再不能找江家麻煩。
否則隻能流放外地,不得回歸。
朱康在外叫囂的厲害。
見了官老爺腿止不住的發抖。
很利索的答應了,在供詞和保證書上簽字畫押。
幾個食客很高興。
有生之年竟然能來縣衙裏走一趟。
還不是因為犯事。
回去又能吹噓好久了!
江思月為表謝意,讓張明遠請他們吃飯。
今天在酒樓的消費就全免了。
食客們又是一頓客套。
一行人要走。
高縣令讓人把江思月叫住了。
說要問水車和水渠的事。
江思月便叫張明遠帶著其他人先走。
他隨著衙役進了縣衙內堂。
“啟稟高大人。
水車的事李大哥正帶著人準備原料和零件。
用不了兩天就能安裝。
水渠的話。
是個大工程。
除了大人出資的三百兩。
民婦還做主向兩村的富戶募集了三千兩銀子。
已經由田村長牽頭,規劃水渠走向,準備物料工具。
正想向縣令請示,能不能在水渠邊上立碑刻傳。
把捐過錢的商戶人家都寫上去。
以彰顯其功績。”
高縣令笑嗬嗬的:
“三百兩銀子是少了點。
江娘子能想到募捐的法子,還能一下募集三千兩!
著實讓本官佩服。
立碑的事你自己看著辦,本官沒有異議。
剛巧我今天派人去下河村李木匠那看了。
他說後天就能去河邊安裝。
本官是想知會江娘子一聲。
後天一同去清水河邊看一看。”
江思月沒想到李木匠這般迅速。
才幾天的時間就已經準備好所有零件了。
趕緊點頭:
行行。
這沒問題。
到時候我一定會去看!”
當然最好是一並把碑立上。
田村長已經通過杜允娘找了府城中懂水利的師父去下河村看了。
規劃了修渠的路線。
囑咐了技術要點。
立碑之後可以正式開工挖渠!
說幹就幹。
江思月辭別了高縣令。
就在縣城找了家刻碑的鋪子。
說了需要的大小和要刻的內容。
掌櫃的一臉愁容。
“要刻這麽多字。
兩天怎麽能夠!
鋪子裏就我和徒弟兩個。
這麽多字怎麽也得刻個十多天。”
江思月皺眉。
十多天的話,黃花菜都涼了。
“掌櫃的再想想辦法。
去別的鋪子再找些同行來幫著刻也行!
我這個實在是著急用。
銀錢不是問題。
我可以多付一倍的錢。”
那掌櫃的仔細盤算了一下。
覺得多一倍錢確實誘人。
於是讓小徒弟趕緊去同行找人。
江思月看著有門。
於是花了一錢銀子去車馬行雇了輛馬車。
拿了她的信回榕樹鎮找阿榮。
把募捐銀子的賬本送過來。
等拿到賬本。
雕刻鋪子的掌櫃已經找來了十多個工匠。
日夜不息的話。
兩天內差不多能刻好了。
江思月交了一半定金。
說好交貨的時辰和地點。
然後又雇了馬車回家。
到了約定的那日。
江思月起了個大早。
吃飯梳妝。
讓鐵牛套了馬車送她回下河村。
村子裏早就聚集了一大幫人。
作坊的男工們今天都歇業,去給李木匠幫忙。
田村長跟上河村的村長吳全,一起來了。
李木匠和傑子二虎,站在一大堆一丈長的木板當中。
“村長。
這些東西都需要搬到河邊去。
村裏的牛車都得征用一下。”
傑子說。
田村長趕緊叫人去孫家和宋家叫牛車。
二棟也把家裏的青牛大車趕來了。
江思月的馬車是固定車廂。
盛不開這麽大的部件。
隻能裝些釘頭榫卯。
當下村裏的青壯們幫忙把所有部件都裝了車。
浩浩蕩蕩往清水河趕去。
到了河邊一看。
高縣令的車駕早就已經到了。
兩下見禮。
也顧不上多說什麽。
李木匠便指揮著傑子和孫二虎等人。
一起在河邊的平台上架水車。
高縣令看他們一群人都聽李木匠指揮。
兩架水車一齊敲敲打打,忙而不亂的景象。
有點吃驚:
“他們之前是都練過的嗎?
配合的還挺協調。”
高縣令出身在南方江河之畔。
見過纖夫們合力拉船。
響亮的號子整齊劃一,船工們配合默契各司其職。
自有一種震懾人心的壯觀。
這架水車的人,雖比不上百人拉纖的壯景。
卻也是自有默契。
江思月笑道:
“我們木工作坊剛開始的時候,就是李大哥帶著人分工合作。
這些都是跟他配合幹活的老人了。
李大哥一個手勢他們就知道要幹什麽。”
高縣令點點頭:
“果然李木匠是個有能耐的。
不但能造出水車這種大型利器。
還能統領手下的人齊心協力。”
朝廷就是需要這樣的好工匠。
有些人手藝雖好,卻不願與人交流。
更怕手藝被人偷師了去自己沒活路。
所以性格乖戾的很。
像李木匠這種手藝好又願意跟人合作的。
倒是正適合給朝廷造重器。
正說著呢。
不遠處一輛牛車駛來。
前日下定的石碑到了。
雕刻鋪子老板站在車頭,朝江思月招手:
“江娘子!
不辱使命。
我們終於把碑文刻完了!”
江思月很高興。
立刻招呼田村長找人把石碑抬下來。
許多捐了款的人家紛紛圍上來看。
發現自己的名字果然在碑文上刻著。
都很高興。
江思月把尾款結給了掌櫃。
掌櫃興衝衝拿著走了。
田村長和吳村長立刻找人在水車旁邊的位置挖了個坑。
把石碑穩穩當當的立在裏頭。
高縣令興致勃勃湊過來看。
“雙河渠?
這是你起的名字?”
江思月賠笑:
“我跟田村長和吳村長商量的。
我們一個上河村一個下河村,叫雙河渠最是應景。”
總不能叫上下渠!
高縣令點頭:
“確實應景。”
說著往下看了看。
“本官的名字也刻上了!”
江思月道:
“高大人是第一個資助咱們挖渠的,自然要寫上。”
而且在開頭最醒目的位置。
高縣令很滿意。
“江娘子有心了。”
正說著呢。
身後的傑子大呼一聲:
“水車裝好了!
大家都起開,要試一下水力。”
眾人回頭。
就看到兩個丈八高的大家夥,靜靜地立在河邊。
旁邊的水鬥有不到一半插在水裏。
由於水位太低。
水流推不動沉重的水車。
這會兒安安靜靜的立在河邊。
傑子和二虎。
江家幾個堂兄弟。
分別站在兩個水車的踏板上。
一二一的喊著號子,用力踩著踏板。
不多時。
水車吱吱扭扭的慢慢開始轉動。
之前插在水裏的水鬥慢慢升到高處,然後倒轉過來。
“嘩啦”一聲落在岸邊。
村民們大為驚奇,同時驚呼:
“上水了!
真的上水了!”
同時。
兩個村長拿著鐵鍬,在新立的石碑旁邊挖了些土。
大聲吆喝著:
“兩河渠正式動工!”
之前找好的工匠們聞聲而動。
揮舞鐵鍬掄圓了胳膊,開始挖水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