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育種驗藥,證藥良種圃
字數:4806 加入書籤
黃三炮順著本源珠指引的方向往藥道良種圃走時,驗藥箱裏的《藥道育種古法》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麵是用亞麻布裝裱的,上麵用朱砂寫著 “良種為本” 四字,內頁手繪著道地藥材的育種圖譜當歸的選種標準、枸杞的傳粉技巧、黃連的留種方法…… 每幅圖譜旁都標注著 “種子年限”“純度要求”“適種土壤”,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育種守則”,上麵用炭筆寫著 “選種如選賢,留種如留史,傳種如傳薪,絕假種以保真”,字跡是曆代藥農集體書寫的,帶著泥土的厚重感,此刻在良種圃的泥土香裏泛著生機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裏,本源珠正與一個清代的種子陶罐共鳴,罐身上刻著 “道地良種”,罐口的棉布封口還留著當年的藥香,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棕褐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機械轟鳴聲 —— 那是轉基因種子播種機的噪音。兩人剛推開刻著 “萬物生長” 的木柵欄,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心頭一緊原本分區培育著數百種道地藥材種子的圃地,如今被圈成 “轉基因試驗區”,穿著白大褂的 “研究員” 往土壤裏撒著化學試劑,而角落裏的 “傳統留種區”(保存各地產區原生種子的地方)被改成了 “廢棄種子處理站”,牆上掛著的 “種子譜係圖”(記錄 “岷縣當歸種源自 1870 年”)被換成了 “轉基因專利證書”,區前的老曬種架(晾曬種子的專用木架)被當作 “廢料堆放架”,架上的竹匾裏扔著發黴的原生種子,旁邊的 “育種日誌”(記著 “黃芪種子需經三曬三晾,發芽率可達 90”)被化學液體浸透,字跡模糊成一片藍漬。
“爺爺你看,他們把傳了幾百年的種子當垃圾扔了!” 小家夥指著最紮眼的 “高產種子展示櫃”,裏麵的轉基因枸杞種子被標上 “畝產翻五倍”,一個戴眼鏡的 “專家” 舉著種子喊“家人們,這是高科技,不用管什麽道地不道地,能賺錢就是好種子!” 良種圃中央的 “自然授粉區” 被罩上了 “人工授粉棚”,棚裏的蜜蜂被換成了 “授粉機器人”,旁邊的 “種子純度檢測台”(用傳統方法鑒別種子優劣的地方)擺著 “轉基因檢測報告”,報告上的 “安全性待定” 被紅筆改成 “絕對安全”,地上散落著被淘汰的原生種子袋,上麵還能看到 “長白山人參種” 的字樣。更刺眼的是圃地入口的廣告牌“科技育種,產量為王 —— 管它原生與道地,能長就是好種子,轉基因才是未來”。
黃三炮走到被遺棄的原生種子保存櫃前,伸手撫摸櫃裏的抽屜 —— 每個抽屜都貼著產地標簽,抽屜底板的木板上還留著種子發芽的細微痕跡,櫃側刻著 “1953 年,育種隊在此保存種子,曆經三年篩選出最優種”,字跡被歲月磨得有些淺淡。他從驗藥箱取出些育種信物一包 1980 年的岷縣當歸種子(用牛皮紙包著,紙上寫著 “純度 98”)、一套傳統育種工具(竹製選種篩、銅製量種勺、木製種子計數板)、一本《民間育種諺語集》(記著 “春選種,夏選苗,秋選籽,冬藏好”),往保存櫃上一擺“這叫‘育種本心’,” 他拿起選種篩晃動,飽滿的種子從篩孔落下,“老祖宗育種,講究的是‘一方水土養一方種,千年傳承出良種’,哪能靠轉基因瞎折騰?” 說話間他已從種子罐裏倒出些原生枸杞種“你們看這顆粒,飽滿有光澤,帶著自然的生命力,那些轉基因種子哪有這靈性?”
良種圃負責人種伯穿著白大褂走來,手裏拿著份 “種子銷售報表”,上麵轉基因種子的利潤是原生種子的十倍。他敲了敲旁邊的老曬種架“黃師傅別抱著包破種子當寶貝了,現在誰還信‘千年傳承’?我這高科技育種,能讓圃地‘效益翻倍’,你看這訂單量,比你守著堆癟種子強百倍!” 他指了指電子屏上的 “畝產數據”,“看見沒?轉基因黃芪畝產 101novel.com00 斤,夠你種五年原生黃芪,這才是懂育種!”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 “轉基因種子” 的展示櫃前一放。老鱉對著種子噴出股清水,櫃裏的 “高產” 標簽立刻脫落,露出下麵的 “抗蟲基因來自蘇雲金杆菌” 字樣,檢測報告上的 “安全性待定” 被水浸濕後重新顯現,“這是有風險的!” 小家夥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鏡頭裏拍到研究員偷偷掩埋實驗失敗的轉基因藥材,“爺爺說真種子得自然生長、代代相傳,像這樣 ——” 他拿起黃三炮的《民間育種諺語集》,展示著 “‘隔年種子年年收,當年種子當年丟’的智慧”,引來幾個老藥農的點頭。
新出現的老藥農育伯背著個藤編種子簍走來,簍裏裝著他的育種寶貝一罐傳了五代的山藥種(塊莖上還留著選種時的標記)、一本《種子保存要訣》(記著 “幹燥處藏種,溫度不超 15 度”)、一遝 “產地證明”(每張都蓋著當地藥農協會的章)。老人從簍底摸出塊 “育種令牌”,是塊棗木牌,刻著 “種不純則藥不正”“這是我太爺爺傳的,” 他指著牌上的裂紋,“1960 年饑荒時,寧願自己餓肚子也沒吃這罐種子,哪像現在這樣,說換種就換種?” 他當場演示選種手法,手指輕巧地挑出飽滿的種子“看見沒?這得憑經驗,機器哪分得清好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種伯被說急了,從倉庫調來 “全自動種子篩選機”,能按大小、重量篩選種子,專門挑選適合轉基因的母本“看好了!這機器比你那套手選高效,一小時能篩十噸,專家都認證,你懂個屁的‘選種’!” 他按下啟動鍵,機器立刻吐出堆大小均勻的種子,“等會兒讓你們看看,是你老種子產量高,還是我轉基因種子賺得多!”
黃三炮沒接話,從《藥道育種古法》裏翻出張 “育種三則”,上麵用朱砂寫著 “選種要純,留種要嚴,傳種要廣”。他拿起 “育種守則”,往原生種子保存櫃前一立,守則竟透出綠光“這叫‘育種之魂’,” 他指著守則上的 “絕假種以保真”,“老藥農說‘種子是根,根不正則苗不壯’,機器哪懂這血脈傳承的重要?” 說話間個捧著自家留種的藥農紅著眼湊過來說“我家的黨參種被他們說成‘低產劣種’,你能幫我看看嗎?” 黃三炮立刻拉他到育伯麵前“來,讓老育伯給你鑒定,比機器靠譜。”
育伯突然往 “種源石”(檢驗種子真偽的奇石)上放了粒轉基因種子,石頭立刻蒙上層黑霧;再放上黃三炮的岷縣當歸種,石麵竟透出溫潤的金光,還隱隱浮出 “道地” 二字。“瞧見沒?” 老人把種子放在手心,“這種子裏有岷山的陽光和渭水的濕氣,轉基因的隻有實驗室的味,這可不是機器能糊弄的!”
種伯臉色鐵青,突然下令銷毀所有原生種子“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他指著剛運來的 “除草劑”,“這能除盡所有非轉基因植物,保證地裏隻長我們的種子,看你們還怎麽守舊!”
黃三炮將 “育種守則” 往圃地的牌坊上一掛,守則的綠光與牌坊的 “萬物生長” 四字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傳統育種圖》—— 畫麵裏的藥農在田間選種,老人在曬架前翻曬種子,孩童在旁幫忙計數,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對自然的敬畏。“這才是良種圃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人說,“藥道育種得‘順天應時,選優汰劣’,既要保純度,更要傳血脈,哪能靠急功近利、盲目轉基因破壞?”
孫子突然想起什麽,從藥箱裏掏出本源珠往種源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轉基因種子突然失去活力,播種機自動停轉,而被改成處理站的傳統留種區竟自己擺上種子罐和曬種架,人工授粉棚的機器人變回蜜蜂,老曬種架上的發黴種子被清新的原生種子取代,電子屏播放起 “原生種子培育技藝” 的紀錄片。幾個研究員忍不住放下手裏的化學試劑,圍過來看育伯選種,臉上露出困惑的神色。
育伯趁機往眾人手裏發了《原生種子識別手冊》“來,拿著學,這裏麵講‘枸杞種要粒小色紅’,那些搞轉基因的哪懂這些?” 他自己先往地裏播下一把原生黃芪種“這叫‘守護種源’,種子沒了,藥道就斷了根。”
種伯見勢不妙,想趁亂運走轉基因種子專利證書,卻被黃三炮用 “育種守則” 攔住去路。“良種圃不是試驗場,”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機械轟鳴格外清晰,“藥道育種得‘尊重自然,傳承有道’,是為了留下能治病的真種子,不是為了追求短期效益,這是老祖宗傳下的種源道,不是急功近利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良種圃最高處的 “種源旗”,旗麵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一粒種子,一份傳承”。隨著旗幟展開,所有轉基因設備突然失靈,而圃地裏長出成片的原生藥材幼苗,圃裏響起藥農們 “選種了” 的吆喝聲。黃三炮往傳統留種區撒了把各地的道地藥材種子,瞬間長出能代表產地的標記植物,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麵匯成 “育種”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裏的本源珠正往西北方向飛去,那裏隱約可見一片藥道藥材加工坊的輪廓。“爺爺,珠子往‘藥道飲片坊’去了!”
黃三炮望著那片加工藥材飲片的場所,突然想起育伯的話“育種就像養孩子,得讓它自然長大,拔苗助長隻會害了它,丟了好種,再好的土地也長不出好藥,守不住這份純,藥道的源頭就徹底斷了。” 他扛起驗藥箱,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藥農們篩選種子的沙沙聲 —— 那是良種圃久違的、屬於傳承的韻律。
喜歡逆世雄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逆世雄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