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創新驗藥,證藥發展路
字數:5158 加入書籤
黃三炮順著本源珠指引的方向往藥道創新坊走時,驗藥箱裏的《藥道創新精要》正隨著步伐輕晃。封麵是用竹纖維紙與納米材料複合而成的,上麵用燙金工藝印著 “守正出新” 四字,內頁收錄著藥道創新的經典案例: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規範製藥工藝,明代《本草綱目》新增 374 種藥材記載,現代中藥注射劑的研發曆程…… 每個案例旁都標注著 “創新依據”“傳統根基”“臨床驗證”,最珍貴的是夾在書中的 “創新守則”,上麵用激光雕刻著 “創新者,非離經叛道之謂也,乃承古意而開新境,守藥性而探未知,尊經典而破陳規,利民生而拒浮躁,不炫技以欺世,不逐奇以牟利”,字跡融合了古今醫家的筆意,帶著探索的銳氣,此刻在創新坊的消毒水與藥香裏泛著智慧的光。
孫子的酸枝木藥箱裏,本源珠正與一台 50 年代的中藥提取儀共鳴,儀器的金屬表麵還留著研究員的指痕,箱側老鱉把背甲貼在箱壁,甲上的水脈紋漫出靛藍色的霧,混著遠處傳來的歡呼尖叫 —— 那是 “網紅藥發布” 的狂熱。兩人剛推開刻著 “繼往開來” 的合金門,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得目瞪口呆:原本擺滿精密儀器、貼著 “傳統藥改良實驗日誌” 的創新坊,如今被布置成 “科技秀場”,穿著白大褂的 “網紅研究員” 正用液氮製造煙霧特效,而核心區域的 “經典藥創新區”研究《傷寒論》方劑現代應用的地方)被改成了 “概念發布台”,台上展示著 “巧克力味阿膠”“氣泡水中藥” 等獵奇產品,旁邊的 “毒理實驗室”驗證新藥安全性的地方)掛著 “速度第一,安全第二” 的標語,實驗台上的 “急功近利記錄”記著 “某減肥茶未做長期毒性試驗就上市”)被香檳灑得黏膩,紙頁上還能看到 “創新不能背離藥性” 的批注。
“爺爺你看,他們把做研究的地方變成馬戲團了!” 小家夥指著最刺眼的 “爆款研發流水線”,工人正往膠囊裏填充不明粉末,包裝上印著 “三天瘦十斤,無效退款”,一個戴發套的 “博士” 舉著話筒喊:“家人們!這是我研發的‘長生不老丸’,吃了能年輕二十歲 —— 今天下單隻要 998!” 創新坊中央的 “古籍數字化工作室”將《本草》方劑轉化為現代數據的地方)被改成了 “直播帶貨間”,主播拿著 “電磁針灸儀”實則普通電擊器)演示:“這是高科技!比老祖宗的銀針強一百倍!” 旁邊的 “臨床觀察室”記錄新藥療效的地方)堆著偽造的 “康複案例”,牆上的 “雙盲試驗規範” 被塗鴉成 “多此一舉”,地上散落著被撕碎的《新藥研發指南》,其中 “至少經過三期臨床試驗” 的條款被踩在腳下。更刺眼的是屋頂的全息投影:“創新就是搞事情,越怪越火 —— 傳統是枷鎖,安全是借口,流量才是王道”。
黃三炮走到被遺棄的 “傳承創新台” 前,伸手撫摸台麵上的劃痕 —— 那是曆代研究員調試儀器的痕跡,台基刻著 “1973 年,屠呦呦團隊在此篩選青蒿素提取方法,失敗 190 次仍不放棄”,字跡被試劑濺得斑駁。他從驗藥箱取出些創新信物:一本 1965 年的實驗筆記記著 “改良麻黃湯時,對比 28 種煎煮時間的藥效差異”)、一套傳統與現代結合的製藥工具銅鍋與恒溫攪拌器並置,鍋沿刻著 “古法炮製”,儀器貼 “現代監測” 標簽)、一枚 “創新勳章”表彰 “在傳統基礎上研發出抗瘧新藥” 的團隊),往傳承創新台上一擺:“這叫‘創新本心’,” 他翻開實驗筆記,“老祖宗搞創新,講究的是‘師古不泥古,創新不離宗’,哪能靠瞎編亂造騙錢?” 說話間他已指著筆記裏的失敗記錄:“你看這嚴謹,連失敗原因都分析得清清楚楚,那些隻敢吹牛逼的哪懂這艱辛?”
創新坊坊主創伯戴著智能眼鏡走來,手裏拿著份 “爆款銷售報表”,某 “網紅藥” 單月銷售額破億。他踢了踢旁邊的傳統製藥銅鍋:“黃師傅別抱著口破鍋裝科學家了,現在誰還看你慢慢熬藥?我這爆品戰略,能讓創新坊‘名利雙收’,你看這估值,夠你買十台進口儀器,這才懂創新!” 他指了指電子屏上的 “話題熱度”,“看見沒?‘巧克力阿膠’上了 300 個熱搜,夠你發一百篇論文,這才叫會研發!”
孫子突然把老鱉從藥箱上抱下來,往 “網紅藥樣品” 前一放。老鱉對著那些花花綠綠的包裝噴出股清水,“純天然” 的字樣立刻暈開,露出下麵的 “含西藥成分”,某瓶 “養生氣泡水” 被水浸透後顯出 “含糖量超標 10 倍” 的檢測結果,“這是掛羊頭賣狗肉!” 小家夥舉著攝像機繞場一周,鏡頭裏拍到研究員偷偷往 “中藥減肥茶” 裏加瀉藥,“爺爺說真創新得基於傳統、保證安全,像這樣 ——” 他拿起黃三炮的實驗筆記,展示著 “‘每味藥的現代藥理分析都附參考文獻’的紮實”,引來幾個老研究員的搖頭。
新出現的老研究員研伯推著一台老式高效液相色譜儀走來,儀器旁放著他的研究手稿:《基於 <金匱要略> 的現代製劑研究》《中藥炮製工藝的數字化重現》。老人從抽屜裏摸出塊 “創新令牌”,是塊鑲嵌著古藥碾碎片的合金牌,刻著 “守正創新”:“這是我導師傳的,” 他指著令牌上的裂痕,“1985 年,他為驗證‘麻杏石甘湯’的抗病毒機製,連續 48 小時守在實驗室,哪像現在這樣,靠噱頭騙錢?” 他當場演示如何用現代儀器分析傳統方劑:“看見沒?這數據得和古籍記載的藥性吻合才叫創新,瞎改成分的算什麽東西?”
創伯被說急了,從倉庫調來 “ai 獵奇配方生成器”,能隨機組合藥材與食品,自動生成 “燕窩冰淇淋”“人參辣條” 等 “創新產品”:“看好了!這機器比你那套翻古籍高效,一秒鍾出十個爆款配方,專家都說‘符合市場需求’,你懂個屁的‘創新’!” 他按下啟動鍵,機器立刻吐出 “蟲草可樂” 的配方,“等會兒讓你們看看,是你老筆記有銷量,還是我新配方賺錢多!”
黃三炮沒接話,從《藥道創新精要》裏翻出張 “創新三則”,上麵用朱砂寫著 “本於經典,驗於臨床,利於民生”。他拿起 “創新守則”,往傳承創新台前一立,守則竟透出靛藍色的光:“這叫‘創新之魂’,” 他指著守則上的 “承古意而開新境”,“老研究員說‘創新是給傳統藥裝上新輪子,不是把車拆了賣零件’,機器哪懂這守破離的智慧?” 說話間個吃了 “網紅減肥藥” 腹瀉不止的姑娘哭著說:“他們說這是正常反應,可我快脫水了……” 黃三炮立刻拉她到研伯麵前:“來,讓老研究員看看成分,這藥根本不符合規範!”
研伯突然往 “求是石”檢驗創新真偽的奇石)上放了瓶 “巧克力阿膠”,石頭立刻蒙上層黑霧;再放上黃三炮的改良型 “桂枝湯顆粒”,石麵竟透出溫潤的金光,還隱隱浮出 “實效” 二字。“瞧見沒?” 老人指著顆粒的檢測報告,“這有效成分和傳統湯劑一致,隻是方便服用,那些瞎改藥性的產品哪有這效果?這可不是機器能糊弄的!”
創伯臉色鐵青,突然下令銷毀所有 “傳統藥研究數據”:“給你們看點厲害的!” 他指著剛請來的 “流量明星”,“讓他代言‘磁療中藥枕’,保證賣爆,看你們還拿實驗當回事,老頑固!”
黃三炮將 “創新守則” 往創新坊的穹頂一掛,守則的藍光與穹頂的 “繼往開來” 浮雕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古今創新圖》—— 畫麵裏的古代藥師嚐試新的炮製法,現代研究員用儀器分析藥材,兩者的實驗記錄在雲端交匯,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嚴謹的執著。“這才是創新坊該有的樣子,” 黃三炮對圍觀的人說,“藥道創新得‘紮根傳統、科學驗證、造福患者’,既要用新技術提升療效,更要守住藥道的根本,哪能靠娛樂化、功利化毀掉信任?”
孫子突然想起什麽,從藥箱裏掏出本源珠往求是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順著石縫蔓延,那些網紅藥突然失去療效巧克力阿膠融化成泥水,氣泡水中藥變苦),ai 生成器顯示 “請尊重藥性” 的提示,而被改成直播間的工作室竟自己恢複古籍數字化係統,主播們紛紛放下虛假產品,跟著研伯學習中藥現代提取技術,電子屏播放起 “青蒿素研發曆程” 紀錄片。幾個 “網紅研究員” 忍不住摘下發套,看著屏幕裏的實驗記錄紅了眼眶。
研伯趁機往眾人手裏發了《傳統藥創新入門》:“來,拿著學,這裏麵講‘怎麽給老藥方穿新衣服’,那些搞獵奇的哪懂這些?” 他自己先將撕碎的《新藥研發指南》拚湊起來:“這叫‘回歸初心’,創新坊就得裝滿紮實的研究。”
創伯見勢不妙,想趁亂轉移虛假宣傳的證據,卻被黃三炮用 “創新守則” 攔住去路。“創新坊不是造假窩,” 黃三炮的聲音透過歡呼聲格外清晰,“藥道創新得‘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為了讓藥道更好地治病救人,不是為了割韭菜,這是老祖宗傳下的發展道,不是浮躁功利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飛向創新坊最高處的 “發展旗”,旗麵無風自動,顯出八個古字:“守正出奇,方得始終”。隨著旗幟展開,所有虛假產品自動消失,而改良型傳統藥重新陳列,坊裏響起 “這個提取工藝能保留 90 的有效成分” 的討論聲。黃三炮往傳承創新台撒了把 “創新種子”經過現代育種技術改良的傳統藥材種子),瞬間長出象征創新成果的植物,葉片上的露珠滾落,在地麵匯成 “創新” 二字。
孫子舉著攝像機跟拍,鏡頭裏的本源珠正往東南方向飛去,那裏隱約可見一片藥道普及基地的輪廓。“爺爺,珠子往‘藥道惠民站’去了!”
黃三炮望著那片向大眾傳播藥道知識的場所,突然想起研伯的話:“創新就像給藥道插上翅膀,飛得再高也得腳踩實地,貪了虛名,再炫的技術也治不了病,守不住這份實,藥道的未來就成了空中樓閣。” 他扛起驗藥箱,老鱉慢悠悠爬回藥箱,一行人順著藥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後傳來儀器運行的低鳴 —— 那是創新坊久違的、屬於探索的韻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