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九鼎恐失,速往護之

字數:9628   加入書籤

A+A-


    吳府。
    吳巨剛剛提筆寫了幾個字,便感到煩躁不安,幹脆放下筆站起身來,走到庭院裏。他不自覺地望向東方。
    不知為何,近兩  總感覺心頭隱隱作痛。同時,他總覺得東方有什麽東西在召喚自己,那東西與他似有隱約的牽連,但此刻它正朝東而去,距離越遠,這種聯係就越淡薄。
    吳巨不清楚是什麽東西與自己有聯係,結合最近發生的事,他心中已有幾分猜測,可這些猜測怎麽看都不夠現實。
    這時,一名仆人匆匆走進庭院:“老爺,這是有人送來給您的,說是十萬火急之事,請您務必小心查看!”
    仆人遞上紙條。
    “是誰送來的?”吳巨接過紙條,問道。
    “是一位姓祁的小姑娘,她說有個叔叔讓她送來,並給了她一顆糖作為酬謝。”仆人答道。
    聽到這熟悉又有些荒誕的情節,吳巨嘴角抽動了一下,忍不住說道:“故弄玄虛。”
    他展開紙條,上麵是一行清秀的字跡:
    “九鼎恐失,速往護之。”
    “該死!”
    吳巨眼神一冷。
    盡管送信之人可能有些刻意營造神秘感,但這句話的內容卻讓吳巨瞬間相信了它的真實性。
    至於原因,他自己也說不上來,或許是因為這幾天的心緒不寧,以及那隱約的聯係吧。
    沒錯,吳巨覺得與自己有關聯的,正是如今正往渭南運送的九鼎!
    渭南不就在鹹陽的正東方嗎?
    就在這一刻,吳巨心中忽然有所觸動,許久未有反應的係統再次出現。
    吳巨立即打開查看,發現縱橫家、陰陽家以及那個神秘的第十二家的任務進度都略微上升了一些。
    見此情況,
    吳巨眉頭微蹙。
    “這是否與九鼎事件及縱橫家、陰陽家,甚至那第十二家相關?”
    “寫下這張紙條的人到底是誰?是那位始終未曾現身的第十二家嗎?”
    “如果是的話,他們的意圖是什麽?而縱橫家與陰陽家又處於怎樣的位置?”
    吳巨滿腹疑惑,心中各種疑問盤旋。
    係統雖少有用處,但此刻卻能輔助他理解局勢。一旦涉及諸子百家,任務完成度便會有所變化,盡管平時看起來無足輕重,此時卻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現在顯然沒時間深究這些。身為朝堂中的閑散官員,他自然無法知曉九鼎的下落。
    但他清楚,有個人一定知道!
    吳巨緊握紙條,快步出門,瞬間消失在仆人的視野裏。
    他穿越半個吳府,衝出大門,直奔呂府。
    “吳卿……”仆人的話未完,隻見一陣風掠過,吳巨的身影已不見。
    街角,孔臻、冉悟、湘夫人、尹賦、聶胖子五人現身。
    “靠譜嗎?”聶胖子問。
    湘夫人沉默不語,似在思索其他事。
    孔臻回答:“總比坐等強。”
    “別擔心,他會幫我們找到九鼎。”
    ……
    呂府內,呂不韋正在處理公務,吳巨忽然闖入。
    看到撲到桌前的準女婿,呂不韋微微一愣,隨即遞上一杯茶:“何事讓你如此著急?”
    “大事不好!”吳巨攤開手中紙條給他看。
    呂不韋接過一看,頓時震驚。
    他想起之前前來請求保護周王室的蘇縱,以及最近手下搜集到的線索。
    頓時,原本雜亂無章的事物開始串聯起來。
    “誰送來的?”呂不韋急切地問。
    “祁農的小女兒,顯然是被人操控。”吳巨回應後又問,“會不會是故意製造假象?”
    “不,是真的!”呂不韋堅定地說。
    吳巨感到疑惑,不明白他為何如此肯定。
    總覺得……嶽父大人可能掌握了某些隱秘?
    呂不韋看到吳巨投來的目光,苦笑著搖頭,不知如何解釋。
    不可否認,吳巨身為醫家領袖,接觸的信息遠超呂不韋所能知曉的範圍,但也有些事情唯有當事人能清楚。恰好,呂不韋深知有一神秘組織長期與縱橫家為敵,盡管他對該組織了解不多,但他直覺判斷這張紙條必定出自他們之手!
    雖然細節仍不明朗,但眼下停止九鼎的運輸,派兵守護九鼎無疑是最穩妥的選擇!
    “時不我待,我們必須盡快找到九鼎。作為國家重器,九鼎象征著九州大地和王權霸業,絕不能落入歹人手中!”呂不韋說道。
    “你該清楚九鼎的具  置吧?”吳巨問。
    “我知道它所行的路線。”呂不韋站起身,在書架上找出一張鹹陽城周邊的地圖,展開後凝視地圖上的一條線路,神情愈發凝重。
    “召集府內將士。”呂不韋朝門外的嫪毐喊道。
    “是!”嫪毐立刻回應。
    然而,剛邁出幾步又被呂不韋喚回。
    “等等!”
    呂不韋擺擺手,“單靠人數多並不足夠,說不定會……”
    他頓了一下,不知該如何表達,忽然想起吳巨提到過的某個詞,補充道:“說不定會變成送死。”
    “這是何意?”吳巨不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呂府的精銳部隊戰鬥力極強,稱其為送死未免太過謙遜。
    “吳巨,你知道九鼎有多重嗎?”呂不韋突然問道。
    “一兩千斤總該有吧。”吳巨回答。
    “將近四千斤!”呂不韋說道,
    “普通人力根本無法搬動九鼎,所以負責搬運的應該是……”
    “煉氣士?!”
    吳巨立刻接過話頭,帶著些許疑慮追問。
    呂不韋點頭默認。
    吳巨聽到呂不韋的話後,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安,但他鼓起勇氣說道:"或許我知道九鼎的位置。"
    呂不韋抬起頭,目光銳利地注視著他,語氣中帶著幾分探究:"你說什麽?"
    吳巨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我隱約能感知到九鼎的存在,它好像在朝東移動,方向與地圖上的馳道一致。"
    呂不韋皺眉沉思,低聲說:"你確定嗎?"
    吳巨微微點頭,隨即又搖頭:"這隻是我的一種直覺,具體是什麽,我也無法確定。"
    呂不韋思索片刻,試探性地問:"難道是因為你與九鼎之間存在某種特殊的聯係?"
    吳巨愣住了,他從未仔細想過這個問題。自從蘄年宮那次見到九鼎後,他對這些國之重器並無太多交集。
    呂不韋沉吟道:"如果是這樣,那對方是如何察覺到這一點的?這讓人難以理解。無論如何,此事關係重大,切不可對外人提起。"
    吳巨鄭重地點了點頭:"明白。"
    呂不韋再次將注意力轉向輿圖,眉頭緊鎖,似乎在思考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九鼎若發生意外,雖為大事,但呂不韋身為一國之相,很快穩定了情緒,即便事情緊急,他也顯得從容不迫。
    “不管怎樣,目前看來這是件好事。”呂不韋說道,“你先在地圖上標示方向,然後調兵前去截擊即可。”
    吳巨聽後,立刻行動,在地圖上迅速找到位置,並指向渭南城南十五裏之處。
    “情況有些棘手啊。”呂不韋神情嚴肅。
    “怎麽回事?”吳巨問道。
    “九鼎運輸路線本應沿渭河行進,按常規速度,它此時應在驪縣附近,可如今卻出現在渭南,這進一步證實了我們的猜測——運輸者是煉氣士,隻有他們能做到如此快速移動。”呂不韋分析道。
    吳巨點頭表示認可。
    “更麻煩的是,我懷疑他們打算潛入秦嶺,避開函穀關,從而脫離秦國控製!這樣一來,人數少反而成了他們的優勢,因為他們能進山,而我們的軍隊卻無法追入深山。”呂不韋加重語氣說道。
    “必須趕在他們進入秦嶺前調動大軍將其攔下!即使煉氣士再厲害,在大軍麵前也無濟於事。”呂不韋強調。
    然而吳巨卻提出異議:“要是軍隊未能成功,或者動作稍慢怎麽辦?”
    呂不韋的動作隨之停頓下來。
    他自然明白存在這種風險。
    “隨著距離拉遠,我對九鼎的感應也在減弱,一旦賊人躲進秦嶺,出了函穀關範圍,恐怕就真的追不上了。”吳巨嚴肅地提醒道。
    “那你有什麽建議?”呂不韋察覺到他的不同尋常的想法。
    “我想親自前往查看。”吳巨直言。
    “絕對不行!太過危險!”呂不韋毫不猶豫地否決。
    “那九鼎又該如何處理?”吳巨追問。
    呂不韋陷入沉默。
    “隻要持續與九鼎保持聯係,就算他們進入秦嶺,我們也能隨時掌握其動向,伺機攔截。但如果我和九鼎的聯係中斷,那後果不堪設想。”吳巨繼續說道。
    呂不韋眉頭緊鎖。
    對於秦國而言,九鼎的意義絕非普通。它不僅代表了幾座鼎器,更是國家權力與地位的象征。
    奪得九鼎者可得天下,若失去九鼎,則難免人心浮動,王位不穩,局勢混亂。
    “打不過就戰,打不過就逃,大不了就在他們身後五六十裏跟著,不會有事的!”吳巨說道。
    呂不韋臉上顯出猶豫之色,他在屋內來回踱步,不停摩挲手指。
    吳巨見狀並未打擾他,而是靜靜等待。
    許久後,呂不韋終於點頭應允:“好吧,我去。”
    吳巨想開口,卻被呂不韋打斷:“記住,務必小心!九鼎固然重要,但比起你來就不算什麽了,就算大王在此,讓他在你和九鼎之間抉擇,他也一定會選你的!”
    吳巨點頭,他怎會不知自己對秦國的重要性?軍事、財政、農業、政務、民生,無不與他息息相關,少了他,秦國定會遭受重創。
    “那我出發了?”吳巨問道。
    “嫪毐!”呂不韋高聲喚道。
    “在!”嫪毐拱手答道。
    “速從門客中選出五名頂尖高手,包括你自己,護送吳巨奪回九鼎!”呂不韋下令。
    “是!”嫪毐轉身離去。
    “此事先莫讓凝兒知曉。”吳巨對呂不韋說道。
    呂不韋無奈地點點頭:“一定多加小心!”
    吳巨點頭,離開呂府,返回自家小院,取下佩劍係於腰間,背上墨石弓,攜上裝滿箭矢的豹皮箭袋,又從藥囊中掏出幾瓶藥劑藏入懷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要出門時忽而停下腳步,在書架的暗格中取出一個匣子,裏麵躺著幾個橢圓形、拳頭大小的物品。
    不錯!
    正是吳巨命人打造的!
    它的製作難度遠低於槍械,因此很快便完成了。
    “帶兩個吧,或許用不上,但總歸是個防身之物。”吳巨取出兩個,確認無誤後離開吳府,牽出一匹駿馬至府前街道。
    隻見嫪毐跨著高頭大馬,背負霜十四劍,身後跟著五名武者。
    這五人吳巨都很熟悉,曾多次與他們切磋,雖不及嫪毐這般宗師級人物,但也都是頂尖高手。若按宗師以下劃分九品,他們皆屬八品或九品。
    "出發!"吳巨毫不遲疑,翻身上馬,甩動韁繩,駿馬疾馳,瞬間遠去。
    嫪毐等六人緊隨其後。
    街道上的行人見狀紛紛避開。
    七人離去後,傳來一聲馬嘶,又一匹駿馬從呂府躍出。
    長衫飄舞,馬上之人正是呂不韋。
    他平日乘坐馬車,今日親自駕馭駿馬,在呂府門前左右查看後,拍動韁繩!
    "駕!"
    呂不韋驅馬,全速朝王宮方向奔馳。
    自鹹陽東行,進入馳道。
    駿馬飛奔,耳邊風聲呼嘯,刺痛臉頰。
    吳巨借著風冷靜思緒。
    無疑,親自領隊有一定風險。
    但對吳巨而言,涉及縱橫家、陰陽家,還有那神秘的第十二家,這樣的機會難得至極。若留在鹹陽無所作為,他絕不會答應。
    況且他也想知道,是誰給他寫了那張紙條?
    那紙條不同尋常,字跡秀麗清晰,令吳巨有所觸動,卻又說不清具體原因。
    疑點重重!
    吳巨感覺自己陷入巨大漩渦,圍繞九鼎發生的事情充滿神秘、玄妙與危險!
    管它呢!大不了謹慎些,遠遠跟隨,旁觀即可,一旦形勢不妙,轉身就跑,難道還怕打不過不成?
    沿馳道前行,他明顯感受到與那疑似九鼎之物的距離逐漸拉近。
    顯然,那夥賊人攜九鼎而逃,雖速度快,但也不算太快。
    以此速度,最多幾個時辰,必能追上!
    "前麵似乎有動靜!"走在吳巨半身後的嫪毐提醒道。
    吳巨凝神一看,心中微震,隨即揮手示意隊伍停駐。
    馳道之上滿目瘡痍,屍橫遍野。
    眾人僅一眼便覺心生寒意。
    “警戒!”嫪毐下令。
    吳巨勒緊韁繩下馬,環顧四周。滿地盡是運送九鼎的兵士  ,血跡沿車轍蜿蜒成流。
    數頭自林間竄出的野狼正撕咬屍身,見有人至,露出獠牙,卻被嫪毐等輕易驅散。
    “那定是運鼎之物。”嫪毐指向一旁的巨大車輛,其上凹槽分明為卡鼎足所設,旁邊尚留斷裂的繩索。
    車存而鼎失,顯已遭劫。
    九輛大車前的百餘牲畜成為唯一的活口,因天氣炎熱,無法準確測溫,吳巨以手觸其背,冰涼至極,估測已亡數時辰。
    此乃喜憂參半之事。喜在追至驪縣不過數時辰,賊人行速漸緩;憂在人亡鼎失,實為憾事。
    “暫歇,喂馬飲水。”吳巨翻身上馬示意。
    眾人讚同,此馬今日勞頓不堪,需休整片刻。
    時辰悄然流逝,自離鹹陽巳時一刻至今,已過三刻有餘。
    吳巨覺距鼎已不足一裏,望向遠處山巒,心中憂慮倍增。
    此處臨近秦嶺邊緣,渭河在其北,顯見賊  入山。
    馬行山路艱難,即便裝蹄鐵亦難敵步行者,恐拖累行程。
    “不能再這般趕路,人無恙,馬卻要廢了,且稍作休息。”吳巨言。
    眾人皆允,此馬今日備受煎熬,需喘息片刻。
    吳巨一行人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當天的氣溫高達三十多度,在最炎熱的時候,他們一直在快馬加鞭地趕路,幾乎快被烈日烤得頭暈目眩。
    喜歡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