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洗照片

字數:6818   加入書籤

A+A-


    吳府內,臨時在實驗室開辟的暗室內,吳巨一邊調試器材,一邊嘀咕:"係統啊,說實話,還不如給我一台拍立得,這膠卷真心讓我摸不著頭腦!"
    洗照片是門技術活兒!
    照片質量與技術熟練度直接掛鉤,就算老手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
    吳巨隻有一次衝洗膠卷的機會,如果失敗了,膠卷就毀了,這就是他焦慮到自言自語的原因。
    他明白跟係統講條件毫無意義,係統根本沒打算理他。
    懷著忐忑的心情,吳巨開始了衝洗工作。
    膠卷轉化為照片的過程很複雜。簡單來說,膠卷上塗有一層鹵化銀,當光線反射到膠卷上時,鹵化銀會變成黑色的銀。由於不同顏色的光線反射量不同,白色反射的多,黑色反射的少,所以膠卷上會呈現出清晰的影像。
    因此,未使用的膠卷必須避光保存,否則最後隻能得到一片空白。
    拍好的膠卷從相機取出後,需要依次用準備好的顯影劑、漂白劑和定影劑處理,溫度和時間都需精確控製,稍有偏差都會影響效果。
    之後用去水漬液去除殘留水分,這時膠片才能接觸光線,最後放在通風處晾幹,但不能直接暴曬。
    晾幹後,放入係統贈送的放大機。
    這個設備看起來很專業,既能處理彩色膠卷也能處理黑白膠片,雖然科技感十足,但實際上沒什麽用,因為它除了用來洗照片外沒有其他功能。
    將膠片放大到照片也很簡單,就像一個放大鏡和燈結合起來,把膠片上的影像放大後投射到相紙上,使相紙曝光,影像便逐漸顯現。
    那麽問題來了,僅僅是一個放大鏡和燈,怎麽能稱得上有技術含量呢?
    因為係統還附贈了一台過膠機,在照片表麵形成一層保護膜,讓照片更耐久。
    吳巨感歎道:“簡直是全套服務!”
    第一張照片成功完成了。
    他仔細檢查了一下,還算滿意,至少沒有失誤,表麵也沒有白斑或白霧之類的瑕疵,完成度很高。
    他的信心倍增,繼續衝洗其餘的照片並進行了過膠處理。
    總共得到了三十六張照片。
    吳巨走出暗室,一張張翻閱著這些照片,這幾日四人一同遊覽鹹陽的快樂時光浮現在眼前。
    “別這樣說,還真別說,拍得挺好看的。以前沒注意到,原來我在攝影上有這麽多天賦呢!”他臉上浮現出笑容,拿著照片來到【小說中轉2群一】找三位姑娘。
    吳巨並不知道,照片的好看並不是因為他的攝影技術有多高明,而是因為照片裏的四個人正值青春年華,活力四射。
    ……
    吳巨找到了呂凝、魏磬以及開陽公主,把照片拿給她們看。
    呂凝第一眼看到照片就怔住了:“這也太逼真了吧?”
    她嘴角帶起笑意,一頁頁地翻閱著:“小磬,你看,這張是你的,霜商,那張是你的。”
    三人都激動地分揀著照片。
    “看看,比素描清晰多了。”吳巨見她們高興,自己也跟著開心起來。
    三人都用力地點點頭表示認同。
    之前聽吳巨這麽說的時候,她們無法理解,可現在一看,簡直和鏡子中的影像一模一樣。這和素描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師父,您太厲害了!”魏磬由衷讚歎。
    開陽公主連連點頭表示讚成。
    “那個相機能一直拍嗎?”呂凝終於問到關鍵點上。
    吳巨搖搖頭:“不能,拍照需要膠卷,我現在還無法製作新的膠卷,手上隻剩下一卷,還能拍36次。”
    魏磬睜大眼睛:“這麽說,這幾天你已經用掉了一半!”
    呂凝和開陽公主也都吃了一驚。
    呂凝哭笑不得地說:“你怎麽不知道節省點。”
    吳巨擺擺手:“正是因為節省才隻用了這一卷——另一卷我想留作特殊場合使用,像生日,或者我們以後結婚生子時用。”
    最後一句話讓三人的反應截然不同。
    呂凝作為過來人,對此毫不在意,開陽公主有些害羞,而魏磬反應最強烈,臉漲得通紅。
    我們……
    魏磬偷偷捂住臉,這話怎麽感覺像是我也要和你們一起結婚生子似的。
    天哪,太害羞了,我在想些什麽啊……
    魏磬微微抿唇,沉默不語。
    吳巨並未察覺到她的情緒變化,依舊充滿信心地說:"別擔心,我是什麽樣的人?在第二卷膠卷用完前,我肯定能研發出彩色膠卷!我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思路,沒問題的!"
    聽到這話,三女終於安心下來。
    她們剛才隻是隨便看了一眼就喜歡上了攝影,畢竟女人天生愛美,誰不想永遠留住自己最青春美麗的模樣呢?
    更何況這些照片不僅記錄了美麗,還承載了她們與吳巨相處的點滴時光。這幾日,吳巨將報社事務交給兩位副社長,帶著她們遊遍鹹陽,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照片。如今看著這些照片,還能回想起當時的歡樂。
    "吳巨,你看這張是你的。"呂凝興奮地拿出一張照片給他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吳巨仔細一看,正是比耶動作那張。
    站姿稍顯拘謹,手勢略顯僵硬,完全依賴於他的顏值撐場。
    吳巨說道:"這張照片還是銷毀掉比較好,會影響我的形象。"
    "不行!這張照片我要好好保存。"呂凝堅決反對。
    他們繼續整理照片。
    "這張是在城門口拍的。"
    "這張是在灞河邊。"
    "這張是在摘星樓頂拍攝的,拍得真棒!"
    "咦?這張怎麽會有父親的照片?"呂凝挑出一張,照片中的呂不韋正專注地看著《大秦日報》,眉頭微皺,似乎在沉思。
    "我趁他沒注意時拍的。"吳巨笑著解釋。
    四人圍繞這些照片閑聊,三女時不時發出輕柔的笑聲。
    吳巨剛把照片衝洗出來,呂凝和其他姐妹就帶著照片四處炫耀,消息很快傳遍全城。
    當然,這主要在年輕人之間流傳,老一輩的人看不到照片,即便聽說了也未必在意。
    於是,呂不韋第一個登門:"怎麽沒把我拍得更帥氣些?"
    吳巨答道:"下次一定補上!"
    隨後,各家族的年輕人都陸續來訪,大多是出於好奇,關係親近的則厚著臉皮請求吳巨給他們拍照,吳巨自然應允,不過不是現在,而是在他能夠自行生產彩色膠片之後。
    令吳巨意外的是,子楚竟然也來了。
    “大王政務繁忙,可曾聽說此事?”吳巨驚訝地問。
    子楚輕笑一聲:“霜商已經把照片給我看了,還能有機會嗎?我也想拍幾張。”
    “當然有。我剩下的膠片不多了,等我解決製作問題,大家都能拍。大王若現在想拍也可以,但隻能先拍,洗印得等一整卷拍完,這樣我就沒膠片用了。”
    吳巨解釋道。這幾  一直忙於此事,仔細研究係統提供的《攝影相關技術大全》,收獲頗豐。書中的內容詳盡全麵,堪稱保姆級教程。如果一切順利,他預計下個月能完成成熟的黑白膠片製作,年底前完成彩色膠片,實現自由拍攝。
    “那太好了!我不急,能拍就行。我隻是想留下幾張照片給世人瞻仰,也留個紀念。”子楚笑著說。
    普通的繪畫即便再寫實也無法完全還原真人,子楚從開陽公主處看到照片的真實感後,也對拍照產生了濃厚興趣。
    不僅他如此,見過照片的人都會心動。目前隻有年輕一代主動找上門,是因為他們親眼見過照片,而更多人還未見識過。
    子楚並未多談這個話題,隨即轉向另一件事:“我來找你主要為了這件事——高粱成熟了,祁農已向我匯報,我正好順路來看看。”
    吳巨點頭:“祁卿跟我提過此事,我們這就出發吧。”
    子楚同意了。
    隨後他們去呂府接了呂不韋,然後四人乘坐馬車前往治粟內史府接上祁農,一同趕往城外的吳家莊,高粱試驗田就在那裏。
    馬車停在大路上,四人徒步進入農田。
    “不知長勢如何,我好一陣沒來了。”祁農說道。
    “隻要你沒搞砸,應該沒問題,搞砸了就是你的責任。”吳巨調侃道。
    “這什麽話,我是正宗農家出身,怎麽可能失敗?”祁農反駁。
    “這話可別亂說……”
    子楚與呂不韋聽著兩人鬥嘴,輕聲笑著。
    他們終於抵達高粱田。高大的高粱直立著,綠葉與黃葉交雜,一眼望去滿眼皆是,像一把把紅掃帚似的穗頭低垂,在風中搖曳。
    試驗田的負責人帶著一群農夫在田邊等候,見到子楚三人走近,連忙躬身行禮:“參見大王,祁卿、吳卿!”
    子楚微微點頭,緩步走到田間,伸手摘下一株高粱,仔細查看果實後問:“這已經完全成熟了嗎?”
    吳巨答道:“是的,高粱通常在八月中旬成熟,如今已到月末,再熟也熟不過去了。”
    子楚點頭:“那麽,開始收割吧。寡人想了解這片田的畝產量。”
    “遵命!”負責人立即吩咐,“快召集農夫,動作麻利些!”
    “帶上鐮刀和剪刀!”吳巨提醒道。
    負責人疑惑:“那個……剪刀是什麽?”
    吳巨猛地拍了下腦袋。確實,剪刀起源於西漢,此時還未普及。他雖讓鐵匠打造了一些供自己使用,卻從未推廣,因為幹農活並不需要它。即便是住在吳家莊的農夫,也很少有人知道這種工具。
    吳巨便讓他找一名農夫,持令牌去造紙廠和印刷廠借一百把剪刀來,這兩處地方最不缺這類工具。
    不久,兩百名農夫手持鐮刀開始割斷高粱。
    這時,農夫也帶回了剪刀。
    子楚看著這些小巧實用的剪刀,不禁笑道:“這東西很實用,既能裁紙又能裁布,值得廣泛推廣,回頭給寡人準備一些。”
    吳巨答應得很痛快。
    此時,農夫們已將近兩畝高粱地收割完畢,雖然地不小,但召集的人手充足,僅需片刻就完成了任務。
    吳巨召集所有農夫,分發剪刀,指導道:“注意看,大約一指節的位置,把高粱穗剪下來。”
    高粱如今仍被視為無人問津的野草,隻有吳巨有過收割的經驗,所以他必須教導這些農夫。
    農夫們點頭,各自拿起剪刀開始收割,片刻工夫便完成。隨後將高粱裝入筐中,竟有數十筐之多。
    “快稱重量!”子楚急切地說道。
    通常情況下,高粱需先從穗上脫粒,晾曬後再脫粒才算作糧食,如此才能得出畝產的真實數據。但子楚等不及,隻想先有個大致了解。
    很快,稱重結果出來:共1400斤,兩畝地折合畝產700斤。
    喜歡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請大家收藏:()大秦:我的技能有點離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