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四部去向

字數:8238   加入書籤

A+A-


    “具體講講他們當年到底幹了啥吧,以及他們的成果是什麽?”
    這可得好好問問,畢竟要是資不抵債怎麽辦?
    而且佛教當年幹的比龍虎山還要瘋的話,為了保護這份成果,他們又留下了什麽樣的後手?
    別看張繼先麵對他的時候,是很輕易的就敗下陣來。
    但借助跟他對陣之時的手段,張繼先別的不說,打以前的他隻不過是抬眼之間的事兒。
    而以前的他,不算這幫在水下藏著的,已經是大宋天下最頂尖的幾人了。
    哪怕他現在修為進了這麽多步,能一手壓服龍虎山天師。
    但既然龍虎山天師能藏,其他人能不能藏?
    大宋天下跟龍虎山同樣傳承悠久的勢力又不是沒有,鬼知道有多少老東西藏在水麵底下?
    就好像佛教,那從來都沒聽過的八部護法天神謀劃。
    一邊思慮,李沉舟也一邊靜靜的聽著張繼先的介紹。
    “他們當初的野心太大,布局太廣,一心想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欲以八部天龍為網,網羅天下眾生。
    結果八部因緣聚會之下,除了天眾、龍眾、夜叉、伽羅樓四者勉強完成以外,其他的都是做的一塌糊塗。
    阿修羅、乾達婆、摩喉羅迦、緊那羅在這一場布局中,完全可以說成了前麵四者的磨刀石。”
    “恐怕不是他們野心大到非得要盡善盡美,而是這場布局一旦開始,讓八部天神因緣際會自然誕生以後,屬不屬於他們佛門都還是另一回事兒。”
    麵對張繼先的評語,李沉舟淡淡的說道。
    因緣聚會說白了就是因果糾纏,但隻有玩弄因果的人,才知道因果這玩意兒到底有多不可靠和坑爹。
    更何況,俗話說的好,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因果作為佛門拿手好戲的同時,這玩意兒也把他們坑的不要不要的。
    各種各樣的前車之鑒,他們怎麽可能無視?
    當然隨著你借鑒前人經驗,堵上了過往的漏洞以後,隨著世事的發展,自然也會誕生新的漏洞。
    嗯,如果真的把天地之間的因果統合到一起的話。
    這玩意兒是比洪荒之中,所謂承載天地萬物至陰至穢之血的血海更髒汙的屎山代碼。
    畢竟血海所收納的東西屬性是很明確的,至陰至穢。
    但因果,善因善果在裏麵,惡因惡果也在裏麵。
    甚至有一些因果,你不拉長到一個非凡的時間長度來看,你完全不知道這玩意兒到底是善因還是惡因?
    他們所結的又是善果,惡果?
    尤其是在同一個時代,哪怕不過一兩年的時間,善惡就能顛倒轉換,那因果就更亂了。
    畢竟善惡是人提出的標準,而隻要是標準,那自然會因人而變,因事而變。
    更何況《中論》有言“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
    因果的關係既非先後,也非同時,更不會是什麽線性的。
    善因真的會有善果?惡因真的會有惡果?
    就好像眾生的意誌都想要天下太平,但天下太平的時代總是來的很晚,甚至需要不知多少代的眾生之意才能換來一世的太平。
    所以佛教是真的瘋了,才敢完全放任八部天神之局,讓他們自然因緣聚合誕生。
    “李幫主說的不錯。
    實際上,哪怕他們如此盡心盡力,但最後除了夜叉歸了他們以外,其他的都丟了。”
    說起當年之事,張繼先也是一臉唏噓。
    畢竟佛門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給你玩了個大的。
    那張有情皆孽,無人不冤的八部羅網罩下來,特麽的眾生誰能跑得掉?
    “他們完成了四部的話,誰能從他們手上奪走這些東西?”李沉舟好奇道。
    八部天神完成了四部,還是都擅長戰鬥的四部天神,尤其是其中最重要的天眾都已經完成了。
    佛教這麽大的優勢都讓人給幹了,是誰幹的?
    “天眾戰神為遼國所得。
    當年那位天人豪俠蕭峰深陷天人五衰之劫,於雁門關外心光寂滅,自殺而亡,但也由此徹悟。
    那幫禿驢本來想悄咪咪的把這位戰神給拉回佛教。
    但因為他們當初的布局,這位天人出生於遼國蕭太後一脈,逼死他的更是遼國耶律皇帝。
    要知道,蕭氏一族在大遼是何等地位,這位戰神更是在當初為保這位皇帝的帝位出了大力。
    結果出了這種事兒,蕭太後一脈的族人哪個肯幹休?
    雙方都要打起來的時候,為了迎接這位天人戰神遺骨回鄉的蕭氏一族撞到了這幫禿驢。
    倒也不一定是恰好撞到,亦或者是他們當初查到了什麽?
    反正最後逼的遼國蕭太後一脈拎著誅仙劍出來,跟他們大打一場。”張繼先滿臉幸災樂禍的說道。
    “原來天眾是那位蕭幫主。”
    細想了想那位豪俠的事跡,李沉舟也覺得,若這樣的人都算不得天眾的話,世上還有誰能算?
    “那其他人的下落呢?”
    “迦樓羅是當時的吐蕃國師,他也是最早開悟之人。”
    “吐蕃能在佛教手底下搶人?”
    難不成吐蕃也有像誅仙劍這樣的驚世駭俗之物。
    “吐蕃是搶不了人,但那位國師鳩摩智出身寧瑪派,年紀輕輕就得授派內神功,二十五歲之時大敗吐蕃黑教,隨後不久就做了寧瑪派掌教。
    是吐蕃那一代紅白花黃黑中的紅教扛鼎之人,大宋佛教想要渡他入門,嘖嘖。”
    提起這件事,張繼先的興趣就更高了。
    畢竟他是真不知道大宋佛教哪來的自信,居然敢幹這種事兒。
    要知道,出來混是要講勢力講背景的。
    而這兩樣,鳩摩智哪一樣都不缺。
    論職務,他是一國之師。
    而以吐蕃那個信佛氛圍,說不客氣一點,鳩摩智是有著實權的國家首領級別人物。
    完全不像中土這麵,不論是哪個宗教上位,最多就是管理一下宗教事務。
    要是插手其他事務,一個妖僧妖道的帽子是絕不會少了的。
    而在吐蕃,國師的命令套用牧師那一句話,“幾十年的傳道下來,我叫鄉親們信耶穌,他們未必會信。
    但我叫他們砍人,你信不信他們一定會砍。”
    而鳩摩智不要說讓吐蕃民眾砍人了,就算是讓他們信佛,吐蕃民眾也隻會會立馬拜佛。
    甚至能夠得到這樣一位上師的引領,對於吐蕃之人來說,可稱得上是需要積累三世功德才能得來的福報了。
    論背景,鳩摩智出身的寧瑪派紅教)是那片地界佛教曆史最悠久的派別,沒有之一。
    派類經典精義起自於蓮花生大師,就是那位號稱第二佛陀的蓮花生,寧瑪派整個勢力更是跟吐蕃王室緊密結合。
    雖然在其他的派別起來之後,他們有過衰落,但仍舊有著不俗的力量。
    所以這麽一位教派的中興之主,更是徹底開悟的中興之主。
    大宋佛教想把他給渡入自家門下,寧瑪派不跟他們玩命才怪。
    甚至當時哪怕是其他幾支,都操刀子上陣想跟大宋佛教辯一辯經,輸了就砍頭的那種。
    特麽的,遠洋捕撈,撈點小魚也就罷了。
    你們特麽的連這種已經蛻變成龍的龍魚都想要撈,是真覺得佛爺沒火氣,是吧?
    不過,除了黑教。他們提供了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幫助。
    當然,他們也是有理由的,誰讓他們的高手早年間都讓鳩摩智給宰了呢。
    想到這些宗教那些複雜的派係,以及因為教義一言不合就火拚的各種故事,李沉舟也是感歎的說道:“膽子真大呀!”
    畢竟這種火拚一旦擴展開來,完全就是一場宗教戰爭。
    而戰爭,或許有人能決定它的開始,但它的結束,那就不是人能控製的了。
    “那最後的龍眾又是怎麽回事兒?”
    前兩個,一個是因為國家或者說宗族,傾國一族)之力。
    一個是因為教派,那最後這個又是怎麽回事兒?
    “是因為人傑。”
    想到最後的龍眾之事,張繼先臉上浮現出了一種莫名的表情。
    怎麽形容那種表情呢?仿佛深山之中的有道真仙成了人,人成了男人。
    也不等李沉舟發問,他首先開口問道:“不知道李幫主對於子嗣怎麽看?”
    雖然不知道為什麽這麽問,但李沉舟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若我有子嗣,自當是好生教養。”
    “這是人之常情。”張繼先點了點頭道。
    “龍眾莫不是因為父子之情出了事兒?”
    看著李成舟疑惑的表情,張繼先慢慢的說道:“龍眾是大理皇族,名為段譽,是那位風流王爺的夫人為報複他四處留情而與人苟合所誕生下的孩子。
    跟他苟合的人也是大理皇族,是因為國內權臣叛亂而流落民間的延慶太子。”
    不長的一段話話中那複雜的狗血故事,直讓李沉舟這個偏愛趙師容一人的漢子沉默了下來。
    “大理繼承了當初的南詔國地盤的同時,也把他那些複雜的國情可以繼承了,所以大理頗有五代遺風。
    國內依族別劃分朝堂,可以朝堂之上各族涇渭分明。
    再加上權臣遍地,貴族滿朝,後世的繼任之君又沒有開國太祖的能力,所以這幫人時常反叛。
    當初那位段王爺的王兄之所以能登上王位,就是因為之前的一次叛亂。
    也是因為這一次叛亂延慶太子才會流落民間,有了那一場荒唐故事。
    麵對這種情況,大理段氏一族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在朝堂之上培養了不少心腹。
    而這其中有一位叫石公虎的,對大理皇帝最是忠心耿耿。
    為了能夠推翻那些權臣整合朝堂,不僅是自家鞠躬盡瘁,更是四處搜羅天賦好的娃兒培養,以義父義子相稱,為國育才。”
    “就是他們出了事兒吧。”
    想到剛剛聊到的子嗣問題,李沉舟開口道。
    “不錯,那石公虎麾下收養的一個孩童天資不凡,被他取名傑人。
    但卻因一些變故與他生了嫌隙,大了以後成了整個大理最大的權臣。”
    “你說的是那位天南之地的拜月教主?”
    拜月教雖然沒怎麽朝著大宋正麵傳教,但在本地那可是鐵塔一般穩固的勢力。
    以前的李沉舟野心勃勃,自然不會不關注這樣的勢力。
    “沒錯,龍眾就是落在了他的手上。”
    “大理皇族能認這種事?”
    不應該啊,剛剛大遼和吐蕃兩家為了搶奪天眾和迦樓羅,那是把棺材本兒都拿出來用了,大理不可能沒有一點動靜啊。
    要知道段家作為江湖勢力,可從來不是弱者。
    更不要提,大理也是一個佛國,怎麽可能理解不了一個開悟的龍眾代表了什麽?
    默默的歎了一口氣,張繼先臉上那複雜的表情更複雜了。
    “李幫主,那位段王爺一生紅顏眾多,但大多數生的都是女兒,他也基本沒管過這些人。
    而他這生養長大,從小疼愛有加的兒子卻非是他的血脈。
    但他也不是沒有血脈存世的。”
    “石人傑是那位段王爺的風流債,對嗎?”李沉舟淡然的聲音響起。
    這沒什麽好去多想的,畢竟張繼先的提示實在太明顯了。
    “不錯,石傑人是那位段王爺一夜風流的產物,跟那位龍眾同齡,天資絕世。
    在當年跟自家的義父鬧翻之後,不僅沒有就此沉淪,反而是一路向上,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功,更是具備治國之才。
    如今的天南之地,可以說完全就是他一人之天下。
    所謂大理皇位於他而言,不過唾手可得,大理段氏更是他安在皇位上的蓋章工人。
    當年龍眾登位本是大理段氏的喜事,然後他就撞在了這位手上,佛教更是讓他坑慘了。
    整個大理現在完全奉他一人之教派,原本的佛國成了過去式。
    大宋佛教更是不知道被他反渡了多少人入其麾下,為他的事業添磚加瓦。”
    “所以你們明明看到佛教下場這麽慘,你們居然還敢操弄一百零八天罡地煞?”
    看看佛門搞事兒的下場吧,明明事情成功了,但成果基本上都沒了。
    更是不知道挨了多少頓削,被各種勢力、人傑輪番上陣刷了一遍。
    “我們可沒他們那麽大的野心,當初我們真的隻不過是想練兩座府邸。”
    就是不說現在是吧,提當初,當初他李沉舟還隻不過是想在江湖上揚名立萬呢。
    “夜叉呢?”
    “星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