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差一點
字數:8694 加入書籤
                    “不過,果然不同啊。”
    早就在旁邊觀望,等著當老六的方圓看著四周的環境再對比了一下大明現世的幽冥六天。
    “是在招魂或者說呼喚真靈嗎?居然敢幹這種事兒。”
    又猛吸了一口四周的幽冥之氣,方圓咂了咂嘴說道。
    真靈和魂魄是兩回事兒,或者說神話越是走到後麵,大家就越混雜在一起。
    也就是把所有的優點全部集合在一起來忽悠人,搞到最後的神話故事。
    除了名字不一樣,其他什麽東西都是一樣的,完全沒有以前的特色了。
    就比如魂魄,在佛道兩者的概念中完全就是兩回事兒。
    佛教認為人死後沒有固定不變的靈魂,而是有神識攜帶未盡的因果轉生到下一世。
    大乘佛教則相信死後有中陰身存在,中陰身是指人死後到下一次投胎轉世之間的過渡狀態。
    在此期間,神識會根據生前的業力尋找合適的投生機會。
    南傳佛教則相信五道輪回,但不承認有過渡階段的靈魂。
    《大毗婆沙論》中稱天道、地獄道、餓鬼道、人道、畜生道為五道。
    與六道輪回相比,五道輪回沒有阿修羅道。
    道教:道教認為人由三魂七魄組成,死後七魄內蘊七情,七日一魄凋零,七七四十九日而盡。
    三魂則各有去處,主魂胎光,號“往生魂”,離體之際即返太虛,與道合真。
    覺魂爽靈,曰“因果魂”,六至八小時後方脫形骸,憑生前功過,或上升玉京,或墜幽暗。
    人魂幽精,情識最深,戀形不去,遂為“守屍魂”,若葬得風藏水聚,血食香煙不絕,則默蔭後昆,若墓犯凶煞,祭闕誠敬,則災耗頻仍。
    真靈的區分就更大了。
    在佛教中,“真靈”通常指真靈性,是不生不滅、永恒存在的淨心本體,也是佛性、如來藏的別稱。
    《原人論》卷四提到:“真靈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變不易。
    眾生無始迷睡,不自覺知,由隱覆故,名如來藏”。
    在道教中,“真靈”代表了多種情況。
    其一,指真人、神仙。
    如南朝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序》中“搜訪人綱,究朝班之品序;研綜天經,測真靈之階業”,此處“真靈”即指神仙階層。
    其二,指人的精神,“低迷真靈,如龍歸滄海,鳳返丹霄”,這裏的“真靈”指的是人的精神意識。
    其三,元神是真靈,是不生不滅、無朽無壞的存在,非思慮妄想之心。
    現在這片不周山殘骸下的幽都分明就是在呼喚真靈,而且呼喚的東西特別原始,原始到方圓都覺得古老。
    “用一片死生之所,以及生死往來的力量蘊養呼喚那些逝去的存在,好大的手筆。”方圓一邊看一邊讚歎。
    讚歎這個世界的王八蛋哪來那麽多吃人的手段,死了,不對,應該是死後都得被人切的細細碎碎的吃掉。
    一旁的玄都則是呆呆傻傻的看著這片地界,語氣茫然道:“這裏怎麽會成了這樣?”
    他本來正在看戲的,或者說還在煩惱大明封印裏麵的那些其他時間線上他的騷操作。
    畢竟他以前沒這麽會玩兒啊,都已經開始發展到六親不認,欺師滅祖了。
    結果,他根本不用等以後,現在讓他頭大的事情就出現了。
    無當聖母同樣看著四周的世界,斜眼盯著玄都問道:“這是你幹的?”
    她可是知道玄都也不是個老實家夥,這麵的道教鼓搗天庭之事,他可是在裏麵摻和了不少。
    但玄都這麽勇的嗎?
    後土的神境幽都,以及不周山的殘骸都敢隨意謀劃。
    “我瘋了才敢在這兒動手腳。”玄都臉色難看的說道。
    這不是他打不打得過的問題,關鍵在於這事兒對他真沒好處。
    “也是,真要是論鬥戰之力,你個修道的跟別人打,確實容易挨揍。”
    修道有兩種修法,一種玩兒數值,一種玩兒機製。
    一般來說,機製是最棒的,但機製要是碰到能把它撐爆的數值就有點糟糕了。
    而很不幸,不論是不周山還是幽都所牽涉的人或物,不僅數值大概率不弱於玄都,甚至哪怕是機製大概率也要比他強。
    就不說補天的媧皇,以及後土信仰所牽涉的那些大神,哪怕是原始的土伯所牽涉到的那些鬼玩意也都是個頂個的重量級。
    比如社神,江山社稷的社。
    比如五官之中的土正。名字是這個,但這個職位的主要職責是平治水土,也就是治水和開拓耕田。)
    “那現在怎麽辦?幽都這玩意兒讓人給挖了出來,還有這底下的東西再讓人挖下去。”
    無當聖母踩了踩幽暗堅實的幽都大地。
    腳下傳來的並非土壤的鬆軟,而是一種凝滯、沉重、仿佛凍結了億萬載歲月寒冰般的觸感,卻又不可思議地承載著他們。
    幽都,陰氣之聚也。
    他們腳下的地麵是由陰氣所聚集而成的,而由鬆散的氣聚合成現在能承載一切的大地。
    這玩意兒的離譜程度是個人都知道。
    畢竟這不是所謂的造化或者衍生,而是實打實的凝聚,有著一種數值的美。
    玄都的臉上再沒有道門高功的平淡,反而是在幽都晦暗的光線下顯得陰沉無比,完全成了boss黑臉怪。
    他仔細環視著這片被人強行挖出來的古老玩意兒,冷聲道:“怎麽辦?”
    玄都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種罕見的凝重。
    “涼拌,幽都這地方當年能插手的是哪些人你也知道,你覺得現在我們能比得上當初那些人?”
    無當聖母雖然很自信,但真要是說跟那些曾經在這片大地之上大打出手的家夥打架,還是差了一些。
    畢竟走到他們這一步的,福源、智慧、氣運、毅力就沒有一個差的。
    哪怕她現在身兼闡教、截教兩家法門也不行,或者說,正是因為她現在身兼兩教法門才會更加謹慎。
    “這不是我們能輕易插手的事情。
    後土娘娘的幽都,不周山的殘骸,再加上這種近乎褻瀆的‘呼喚真靈’儀式,你知道他們想要搞什麽事兒?”
    玄都指向他們腳下的大地說道:“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凡氣者,就不可能不存在陰陽兩麵。
    即使是最極端的陰氣裏麵也一定有著一點真陽存在,哪怕這一點真陽與陰氣相比,數量宛如塵土比之不周,蜉蝣比之天地。
    但一定會存在著這一點陽,可你仔細感應看看,腳下的陰氣凝聚成如此堅實的地麵,不要陰極生陽了。
    哪怕我拿著太極圖,我都沒感應到這裏麵的一點真陽。”
    玄都越說臉色越陰沉,沒辦法,極端的東西他看的多了。
    但極端到這種地步的他還真沒怎麽見過,或者說把陰陽兩極玩到這個地步,還不出事的,就沒有一個是善茬。
    聽到玄都的話,無當聖母拿著三寶玉如意開始朝著腳下的地麵刷了過去。
    地麵的確被刷走了一部分,而且也按照她所想的三才五行輪轉之下轉化出了別的氣,但這些氣的屬性卻還是陰。
    仿佛這個世界的基礎規則一樣,無論事物如何變換到最後都是陰之所屬。
    “這是誰的天條?後土的沒有這麽極端。”
    天條不是生靈總結的天律,是世界的本質。
    就好像那些物理定律一樣,要改變這玩意兒,你就得把整個環境給改了。
    “就是這個才奇怪,誰能在後土的眼皮子底下把幽冥搞成這樣。”玄都苦笑道。
    “那個小和尚會不會知道什麽?”
    思索了一下,無當聖母看向搞出這一串事情,引致幽都現世的虛竹。
    “他是在演化地獄,借法成道。
    跟這裏呼喚真靈的局雖然相配,但想要達到這場局的最終目的,還差的遠。”
    玄都看著虛竹那已經開始演化的地獄,或者說他合道幽都,借著幽都的死生之力開始改造自己的佛國。
    “那和尚也真夠瘋的,善道夜叉不朝著藥師琉璃的方向走,反而是朝著轉輪王的路子走。”
    閻羅十殿,第十殿轉輪王獨居幽冥沃石、審判孤魂野鬼、核定男女壽夭、區分富貴貧賤、發往輪回投生,也是一個基因打結的神話人物。
    不說別的,所謂的幽冥十殿就是大融合的產物。
    “既然這樣的話,那咱們還是回封印裏麵去吧。”
    她們又不像共工,隻能被困在裏麵,不得解脫。
    既然這麵的事情水深到他們連表麵都看不清,還不如躲進封印去。
    畢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而且還保證了他們有一條後路。
    “走吧,那小和尚到底還是說對了,塵歸塵土歸土,該走的不要留。”
    不過,“玄都你想不想練出你的太極圖?”
    正準備走的玄都和無當聖母看著跑過來盯著他們兩人的方圓一時無言。
    畢竟在大明待的這一段時間他們也基本搞清楚大明怎麽會跟坐地升級一樣,各種天才應接不暇的跳出來,以致到最後搞出了共工禍害時間長河之事。
    雖然他們還沒有把所有的細節都搞明白,但白蓮教在這其中起的作用,他們已經基本上明白了。
    “教主這是看出了什麽?”無當聖母首先發問。
    方圓隨手取出了一個葫蘆,對著兩人說道:“這是什麽?”
    “葫蘆。”
    “錯,這是太極圖。”
    直接把玄都的拂塵扯了過來,方圓從地上沾了一點幽冥之土,就在這葫蘆上開始寫了起來。
    這個葫蘆與尋常的葫蘆沒什麽區別,不過它的上下是一般大的。
    所以在葫蘆上下部分的左右,方圓也各寫了兩個字。
    嗯,對稱的很。
    看著這隻陰陽葫蘆,玄都似乎感覺自己明白了什麽。
    但內心中一個聲音,卻提示他最好永遠不要明白這件事。
    不能想,不可思,不可議。
    “玄都,玄都。”無當聖母看著呆愣住的玄都,輕喚了兩聲發現他沒反應之後,又看向方圓。
    “他現在差的有點遠,所以需要思考一段時間。
    不像你,你隻差了一點點,就那麽一點點。”
    方圓伸出自己的拇指和食指比劃了一下,真的隻有一點點,很小的一點點。
    無當聖母看著方圓這副樣子想揍人。
    沒辦法,一個人要是自己做謎語人當然很爽,可要是被別人謎語人了,那就不爽了。
    “不知教主可否提示我一下?”無當聖母還是克製住了自己的脾氣。
    時光是最好的老師,而經過這麽多年的學習,她現在可不會再衝動了。
    更何況,她原本的性子就不是一個衝動的人。
    方圓依舊指了指葫蘆說道:“你看這葫蘆是空的還是實的?”
    麵對方圓手上的東西,無當聖母一時不敢強行探查。
    不過方圓看她沒動作的樣子,直接把這玩意兒拋給了她,畢竟這真的隻是一隻很普通的葫蘆。
    無當聖母接過來以後,翻來覆去的查看,也發現這的的確確就是一隻很普通的葫蘆。
    就是這個形狀實在太過對稱,不隻是上下,甚至連左右都是如此,方圓添的兩筆字更是加劇了這個看法。
    “看到葫蘆口內的虛空了嗎?那不是真正的虛空,但那裏麵不是沒裝東西。”
    “似實非實,似空非空。”
    這樣的道理,無當聖母當然明白。
    隻是她沒搞懂這跟太極之間的關聯,而且這樣道理對常人來說難懂,但怎麽會難住玄都?
    “不對,不對。”方圓搖了搖頭說道:“不是似實非實,似空非空。
    而是空是實,實是空。”
    這種哲學思辨或許難得做別人,但難不住他們。
    無當聖母開口道:“教主的意思是空實一體,無二無別。”
    這種事情沒什麽難以想象的,不談哲學思辨上的問題,光修行上就能劃分出不知多少種這種修行的法門。
    畢竟空和實,在不同的情況下,也代表著不同的東西。
    隻是陰陽?空實?
    無當聖母的思緒還沒結束,玄都就拉著她的手說道:“師妹,我們快走。”
    “走,你現在想明白了,還想走?
    你要是想不明白,隨你來去,但你既然想明白了,你覺得你還能走得了嗎?”
    方圓好心的提醒換來了玄都的怒目而視,但玄都也不敢真的繼續開口。
    不隻是他打不過方圓,更在於他現在的竭力平複自己心中的那個念頭。
    可惜沒什麽用,方圓直接把那個普通的葫蘆拋到了他手上,說道:“既然想明白了,還何必抱著那些想法死守呢?
    光陰長河之上的你不是挺愛玩騷操作的嗎?
    現在的這個你這麽謹慎是不是晚了點?
    怎麽?混元之道難不成你也想靠著這份謹慎達成?”
    想在這個世界做九成八,你也得看看現在是個什麽環境啊,一個個的從頭到尾那是真沒好人呐。
    而且還個個都是保守派,覺得激進派不夠激進的保守派。
    “你到底想明白了什麽?”
    無當聖母看著玄都問道,明明剛剛說的是他差一點,可如今看來差一點的人不是她,而是玄都。
    “陰極非死,虛室可生白。”
    玄都盯著手上的葫蘆,一字一字的咬著牙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