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刑脊琴獄
字數:3385 加入書籤
在那蒼茫無垠的苦海中,墨色的浪濤翻湧著亙古的悲愴,每一朵浪花都凝結著億萬載的怨懟與不甘。九節天脊便在這片苦海中央橫亙,宛如一條蟄伏的太古黑龍,鱗甲般的岩紋間還殘留著開天辟地時的熾熱氣浪。它的第一節龍脊直刺蒼穹,頂端隱沒在翻滾的劫雲裏,那裏終年響徹著雷霆的咆哮,仿佛是天地初開時未散的餘音;最末一節則探入苦海深處,與暗不見底的幽冥相連,不時有慘白的骨爪從浪底伸出,卻在觸及天脊的刹那化作飛灰——這是歲月賦予它的威嚴,經過無數次星辰生滅的洗禮,原本支撐天地的九節龍骨早已褪去凡胎,化作了七丈高的囚天琴柱,柱身布滿了細密的裂紋,每一道裂紋裏都嵌著凝固的時光,散發出既古老又神秘的氣息,仿佛輕輕一碰,就能抖落滿天地的洪荒舊事。
琴柱之間,十二根玄冥筋被天道法則巧妙地編織成弦。這玄冥筋原是北方玄水之精所化,曾纏繞過不周山的斷柱,曆經萬載寒冰淬煉,本是至陰至柔之物,此刻卻被某種無形之力繃緊如鐵。每一根弦上都流轉著暗青色的光紋,那是無數怨靈的魂火在其中明滅,它們被永遠禁錮在弦身裏,既無法掙脫,又不能消散,隻能隨著弦的震顫發出細碎的嗚咽。最中間的那根主弦尤為特別,弦身隱隱泛著血色,湊近了才能看見,那是由三千個太古神隻的脊骨碾碎重鑄而成,弦尾處還墜著一枚青銅鈴,鈴身刻滿了“禁”字篆文,無風自鳴時,聲浪能壓垮千裏之內的所有生機。
祖龍逆鱗被精心鑲嵌在每節琴柱的中段,化作了十九枚琴徽。這些逆鱗本是祖龍守護四海時最堅硬的鎧甲,曆經萬次雷劫而不碎,此刻卻褪去了暴戾的金光,轉而流淌著溫潤的玉色。但隻要細看便會發現,鱗甲的邊緣仍在微微顫動,仿佛還在記恨著當年被剝離龍身的劇痛。最頂端的那枚逆鱗尤為碩大,內裏封存著一滴祖龍的心頭血,血珠裏蜷縮著一條三寸長的小龍虛影,每過一個時辰便會睜開眼,吐出一口帶著龍威的白霧,將琴柱上的塵埃滌蕩幹淨——那是祖龍最後的執念,以殘魂守著這囚天琴柱,不知是在守護,還是在等待複仇的契機。
琴柱兩側立著七根刑刺,它們是用域外隕鐵混合修羅骨燒製而成,通體漆黑如墨,卻在尖端泛著妖異的紅光。這些刑刺的造型與尋常琴足截然不同,更像是七柄倒懸的長矛,矛身布滿了倒鉤,鉤尖上還掛著風幹的鎖鏈殘片。它們以北鬥七星的方位排列,彼此間縈繞著淡淡的紫電,每當苦海的浪濤拍打琴柱,七根刑刺便會發出“嗡嗡”的共鳴,仿佛在應和著某種遠古的契約。最東側的那根刑刺上還插著半片青銅殘片,上麵刻著“鎮”字的上半部分,據說另一半早已墜入苦海深處,化作了鎮壓萬千邪魔的鎮獄碑。
就在這死寂的囚天琴柱前,星海慈航的身影突然劃破了苦海的天幕。他赤著雙足踏在浪尖,腳踝處的銀鈴碎片還在滴落血珠,那些血珠墜入苦海,竟在墨色的浪濤上綻開了血色的蓮花。他的衣袍早已被罡風撕裂,露出的臂膀上布滿了縱橫交錯的傷口,傷口裏嵌著細碎的星辰砂,每走一步,那些星辰砂便會發出細碎的光屑,如同螢火蟲般在空中飄散。他的步伐看似輕盈,實則每一步都踏在天道的節點上,腳邊濺起的《道哭律》篆文血符在空中盤旋,這些血符是用他自身的心頭血混合天道法則所化,紅得像燃燒的火焰,卻又冷得似萬年寒冰。有的血符形如“生”字,卻在筆畫末端化作骷髏;有的狀似“死”字,轉折處卻抽出嫩綠的枝芽,美麗中透著說不盡的詭異。
走近了才看清,他足踝上的銀鈴原是一對,此刻卻隻剩半片殘鈴掛在腳踝,鈴身的裂痕裏還卡著幾根灰白的發絲——那是他在橫渡忘川時,被三千厲鬼撕扯所致。他的指尖纏著幾道暗金色的鎖鏈,那是從幽冥地府借來的縛魂索,鎖鏈的末端已經磨得發亮,顯然是經曆過無數次的拉扯。當他站在囚天琴柱前時,苦海上的風突然停了,浪濤也收斂了翻湧,整個天地仿佛都屏住了呼吸,隻剩下他胸口起伏的聲音,與琴柱上逆鱗的輕顫遙相呼應。
星海慈航深吸一口氣,苦海裏的鹹腥氣息湧入肺腑,混雜著琴柱散發的古木清香,竟讓他想起了三百年前在昆侖仙山聽道的日子。那時他還是個穿著白衫的少年,捧著竹簡坐在桃樹下,看師尊用指尖的霞光在雲端寫《黃庭經》。可如今,桃林早已化作焦土,師尊的仙骨也被煉成了鎮壓魔域的基石,隻剩下他一人,帶著破碎的銀鈴和滿身的傷痕,走到了這囚天琴柱前。他緩緩抬起手,指尖的血珠滴落在玄冥筋所化的琴弦上,發出“滋”的輕響,那根琴弦竟劇烈地顫抖起來,弦身的怨靈發出淒厲的尖叫,仿佛預感到了即將到來的劫難。
當他的指尖觸碰到第一根琴弦的刹那,時間仿佛凝固了。苦海上的浪濤懸在半空,劫雲裏的雷霆停在電光乍現時,連琴柱上祖龍逆鱗裏的小龍虛影都屏住了呼吸。隨後,一聲琴音破空而出,那聲音不似凡俗樂器的清亮,倒像是九幽地底的岩漿在岩層下翻滾,帶著灼熱的悲愴,瞬間席卷了整個苦海。琴音所過之處,墨色的浪濤凝結成冰,冰麵上浮現出無數張痛苦的麵容,那是被這琴音喚醒的遠古幽魂。
緊接著,琴音化作一條巨大的九幽黑龍,龍身粗逾十丈,鱗甲是由純粹的黑暗凝聚而成,每一片鱗甲上都刻著一個“死”字。它張牙舞爪地從琴音中躍出,龍首高昂時,能觸碰到劫雲的邊緣,龍尾掃過之處,七根刑刺上的紫電都被震得粉碎。最駭人的是它口中銜著的量罪鏡,鏡麵光滑如秋水,卻在邊緣處布滿了鋸齒狀的缺口,鏡內流轉著無數人影,那是古往今來所有犯下滔天罪孽者的虛影,他們在鏡中永無止境地重複著自己的惡行,發出撕心裂肺的哀嚎。
黑龍攜著量罪鏡猛衝向囚天琴柱,九節琴柱上的祖龍逆鱗突然爆發出刺目的金光,琴柱內部傳來沉悶的龍吟,仿佛沉睡的太古黑龍被驚醒。當黑龍的頭顱與第一節琴柱相撞的瞬間,量罪鏡發出一聲清脆的碎裂聲,那聲音不大,卻像一柄重錘敲在所有生靈的心上。鏡麵的碎片化作億萬點銀輝,如同下雪般在空中飄散,每一片碎片裏都封存著一段罪孽:有的碎片映著商紂王鹿台自焚的火光,有的碎片裹著白起坑殺趙卒的哀嚎,有的碎片裏,秦檜正跪在嶽飛的墓前,臉上刻滿了永恒的懺悔。
就在最後一片碎片落地的刹那,量罪鏡原本所在的位置突然亮起一團刺目的紅光,那紅光中漸漸浮現出一幅驚心動魄的景象——初代燧人正跪在祭壇上,左手握著一柄青銅匕首,右手按住自己的胸口,眼神裏沒有痛苦,隻有一種近乎狂熱的決絕。他的周圍,跪著無數先民,他們的臉上都帶著虔誠與敬畏,祭壇下的火塘裏,燃燒的不是尋常草木,而是他們的頭發與指甲,那是獻給天道的祭品。
隨著燧人匕首落下,一顆跳動的心髒被生生剜出,那心髒並未滴落鮮血,而是燃燒著熊熊烈焰,火焰中隱約可見無數星辰在運轉,仿佛將整個宇宙都藏在了其中——這便是盜來的天心,是初代燧人從天道那裏竊來的火種,也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可此刻,這顆燃燒的盜天心卻被無數刑紋緊緊纏繞,那些刑紋如同活著的蛇,從四麵八方湧來,將天心越纏越緊,最終竟凝結成了一枚黝黑的琴軫,死死地嵌在第九節琴柱的末端。
琴軫上的刑紋還在微微蠕動,每一次收縮,盜天心的火焰便會黯淡一分,而琴柱上的祖龍逆鱗則會亮起一分。星海慈航看著那枚琴軫,突然想起師尊臨終前說的話:“天道最是無情,卻也最怕有情。燧人盜火,是為有情;囚天為琴,是為無情。可無情有情,本是一體,就像這琴弦,繃得太緊,終究會斷。”
他的指尖再次抬起,這一次,他要撥動的是第二根琴弦。苦海上的風又開始呼嘯,浪濤重新翻湧,隻是這一次,浪濤裏夾雜的不再是怨懟,還有一絲若有若無的希望。九節琴柱上的暗紋開始流轉,仿佛在期待著什麽,而那枚由盜天心化作的琴軫,火焰裏似乎多了一點微弱的跳動,像是一顆即將複蘇的心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