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集資辦廠群策群力

字數:1978   加入書籤

A+A-


    隨著朱家巷的名聲越來越響亮,產業發展蒸蒸日上,村民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然而,張蒙蒙、李旺旺和一眾返鄉的有誌之士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他們的目光放得更遠,心中謀劃著一個更大的藍圖——集資興辦工廠,進一步提升朱家巷的產業規模和競爭力。
    在一次村民大會上,張蒙蒙站在臨時搭建的講台上,眼神堅定而充滿期待地看著台下的村民們。“鄉親們,咱們朱家巷能有今天的發展,離不開大家的努力。但咱們不能就這麽停下腳步,我和旺旺還有其他幾位返鄉的兄弟姐妹們商量了一下,咱們可以集資辦廠。把咱們的大棚蔬菜和手工棉鞋進行更深度的加工和包裝,這樣能賺更多的錢,讓咱們村變得更好。”
    台下的村民們聽到這個提議,頓時議論紛紛。有的村民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覺得這是個難得的好機會;而有的村民則麵露擔憂之色,畢竟集資辦廠意味著要拿出自己辛辛苦苦積攢的積蓄,萬一失敗了,後果不堪設想。
    李大山站出來,用他那沉穩而有力的聲音說道:“鄉親們,我知道大家心裏有顧慮。但咱們看看咱們村這一路走過來,從啥都沒有到現在,哪一步不是充滿了挑戰?可咱們不都走過來了嗎?現在這個機會擺在眼前,咱們要是抓住了,朱家巷的未來不可限量啊。我願意帶頭集資,為咱們村的發展出一份力。”
    李大山的話讓不少村民心中的顧慮減輕了幾分。他在村裏一直德高望重,而且在外麵闖蕩多年,見識和眼光都不一般。
    這時,年輕的李強也站起來說:“叔伯嬸子們,我在外麵打工這些年,也見識了不少工廠。咱們辦廠肯定能行。咱們的蔬菜和棉鞋本來就受歡迎,要是再加工一下,包裝得漂漂亮亮的,肯定能賣得更好。咱們一起幹,肯定能成功。”
    張蒙蒙趁熱打鐵地說:“大家放心,集資的每一分錢都會公開透明地使用。咱們會請專業的會計來做賬,而且辦廠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和大家商量著來。咱們是一家人,一起把這個廠辦好,以後的日子肯定越過越紅火。”
    經過一番討論,越來越多的村民被說服了。大家紛紛表示願意集資,為朱家巷的工廠出一份力。從白發蒼蒼的老人到剛剛成年的年輕人,都積極響應號召。有的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積蓄,有的把準備給孩子結婚用的錢也拿了出來,大家都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將希望寄托在這個即將誕生的工廠上。
    集資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有些家庭確實經濟困難,拿不出太多的錢。張蒙蒙和李旺旺便挨家挨戶地走訪,安慰他們說:“沒錢出份力也行,等工廠辦起來,大家都有活幹,都能掙錢。”同時,他們也積極聯係一些慈善機構和企業,希望能獲得一些資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集資的金額逐漸達到了預期目標。接下來,便是工廠的選址、設計和設備采購等一係列複雜的工作。李旺旺和幾位懂工程的村民一起,跑遍了村裏村外,尋找最合適的建廠地點。既要考慮到交通便利,便於原材料的運輸和產品的外銷,又要考慮到不能影響村民的日常生活。經過反複比較和論證,終於選定了村東頭的一塊空地。
    與此同時,張蒙蒙帶著幾個有審美眼光的婦女,開始設計工廠的外觀和內部布局。她們希望工廠既能體現朱家巷的鄉土特色,又要具備現代化的生產功能。她們參考了許多成功的工廠案例,結合朱家巷的實際情況,畫出了一張張設計草圖。
    設備采購也是個大難題。他們既要保證設備的質量和性能,又要控製成本。李大山利用自己在外麵的人脈關係,聯係了多家設備供應商,一家一家地比較價格和質量。經過無數次的談判和協商,終於選定了一家性價比高的供應商,簽訂了采購合同。
    在整個集資辦廠的過程中,朱家巷的村民們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和凝聚力。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了共同的目標齊心協力。每一個人都深知,這個工廠不僅是一個經濟項目,更是朱家巷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承載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而這座正在孕育中的工廠,也將成為朱家巷發展曆程中的又一個重要裏程碑,引領著小山村邁向更加繁榮的明天。
    喜歡山村女人的那些事請大家收藏:()山村女人的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