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巾幗風采
字數:1994 加入書籤
隨著集資辦廠的各項前期工作逐步落實,朱家巷的女人們在這個過程中展現出了令人讚歎的勤勞、純樸與善良,她們的身影成為了工廠籌備建設中一道亮麗而溫暖的風景線。
工廠開工建設那天,陽光灑滿了村東頭的空地。張蒙蒙帶領著村裏的婦女們早早來到現場,她們可不是來圍觀的,而是帶著滿滿的熱情和幹勁來幫忙的。王翠娥手裏拿著掃帚,認真地清掃著場地裏的雜物,嘴裏還念叨著:“這可是咱們村的大事兒,得弄得幹幹淨淨的,圖個好兆頭。”她那樸實的話語,代表了所有婦女們的心聲。
劉嬸則和幾個年輕些的姑娘負責給工人們送水。她們用家裏最大的水壺燒好開水,一趟又一趟地送到工地。看著工人們在烈日下辛苦勞作,劉嬸心疼地說:“小夥子們,喝點水,歇會兒再幹,別累壞了身子。”工人們接過水,感激地笑著,紛紛誇讚朱家巷的女人們善良又貼心。
在工廠的規劃布局中,有一個區域專門設計為手工棉鞋的精加工車間。張蒙蒙深知,這裏將是女人們大顯身手的地方。於是,她組織婦女們提前學習更精細的棉鞋製作工藝,為未來工廠的生產做準備。每天傍晚,忙完家裏的農活和家務後,女人們就聚在村裏的文化室,在一位返鄉的製鞋工藝師的指導下學習。
趙秀蓮眼睛不太好,在學習複雜的針法時遇到了困難。但她沒有絲毫退縮,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張蒙蒙看到她如此努力,主動過來幫忙。“秀蓮姐,你別著急,我來幫你。咱們把這線穿得再細一點,這樣就好繡了。”在張蒙蒙的耐心幫助下,趙秀蓮逐漸掌握了技巧。她感動地說:“蒙蒙,多虧了你,要不是你這麽細心,我真不知道該咋辦了。”張蒙蒙笑著回答:“秀蓮姐,咱們都是一家人,互相幫忙是應該的。等工廠建好了,咱們一起把棉鞋做得更好,賣得更遠。”
隨著工廠建設的推進,一些小插曲也考驗著女人們的善良與寬容。有一次,運送建築材料的貨車不小心壓壞了村裏一位老人的小菜園。司機一臉愧疚地找到老人,準備賠償。老人卻擺擺手說:“沒事兒,小夥子,這都是為了咱村建工廠,好事兒。這點小菜園不算啥,你們也不是故意的。”司機感動不已,逢人便說朱家巷的人真好。女人們知道這件事後,紛紛自發地幫老人重新整理菜園,還從自家拿來一些菜苗幫老人補種。
在工廠的建設過程中,資金偶爾也會出現一些小缺口。女人們得知後,紛紛拿出自己的一些首飾或者家裏閑置但還值錢的物件,交給村裏負責財務的人,說:“先拿去換錢用,工廠建設可不能耽誤。”她們的純樸善良和無私奉獻,讓每一個參與工廠建設的人都深受感動。
終於,在眾人的期待中,工廠的主體建築逐漸完工。看著那嶄新的廠房矗立在眼前,女人們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然而,她們知道,這隻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等一係列工作要做。
在設備安裝階段,女人們主動承擔起照顧安裝工人生活的責任。她們每天早早起床,為工人們準備豐盛的飯菜。張蒙蒙還組織婦女們成立了臨時的後勤小組,負責給工人們洗衣服、打掃臨時宿舍。安裝工人感慨地說:“走了這麽多地方,就沒見過像你們這麽好的人。在這兒幹活,我們心裏踏實又溫暖。”
當設備安裝調試完成,即將投入生產時,女人們又麵臨著新的挑戰——學習操作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對於習慣了傳統手工勞作的她們來說,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女人們沒有被困難嚇倒,她們像一群求知若渴的學生,跟著技術人員一步一步地學習。
李小花對新設備的操作領悟得比較快,她學會後,主動幫助其他姐妹。“嬸子們,別著急,這個按鈕是控製機器啟動的,這個是調節速度的。咱們多練幾次就熟練了。”在李小花和其他學得快的姐妹們的幫助下,女人們逐漸掌握了設備的操作技巧。
在這個過程中,朱家巷的女人們用她們的勤勞、純樸與善良,為工廠的建設和發展注入了溫暖而強大的力量。她們不僅是家庭的守護者,更是朱家巷發展的重要推動者。而這座凝聚著她們心血和汗水的工廠,也將在她們的努力下,成為展現朱家巷魅力和實力的新名片,續寫著山村女人們的動人故事。
喜歡山村女人的那些事請大家收藏:()山村女人的那些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