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彌勒佛

字數:3522   加入書籤

A+A-


    淩霄殿,玉帝揮了揮手,讓殿內所有仙退了出去。
    隨後將案桌上的茶杯倒扣反轉,整個大殿陡然旋轉起來,形成一幅先天太極圖,天道之力演化成無邊劍氣,快速掠過,橫跨無邊領域,直斬未來。
    佛音悲鳴,一位身穿僧袍,頭戴布袋,麵帶微笑,肚子圓滾滾,手拿念珠,坐於蓮花台上的和尚,心裏一凜,呼吸都不由的急促了一下。
    "大天尊,貧僧這廂有禮了。"
    和尚雙手合十,相隔無數年月之間,劍氣陡然停滯,發出猙鳴聲響,和尚抬起頭,無奈側過身,貼著劍氣空隙跨過時間長河,由遠到近,邁入殿中,玉帝略作思考,沉聲道"彌勒佛,你不在未來好好呆著做你的未來佛,來找朕作甚?"
    "讓大天尊見笑,貧僧此來,是想與您做個交換。"
    "交換?"玉帝恍惚的想著。
    "是,正是交換。"彌勒佛咧著嘴,像一個溫和開朗的慈者。
    "大天尊所謀不過是為補全十方功德池,這點,貧僧可用未來佛國功德林略盡綿薄之力,但貧僧此來,卻是想與大天尊交換一仙。"
    玉帝皺了皺眉"何仙?"
    "孫悟空。"彌勒佛和顏悅色的解釋"那猴王本就是劫運之子,與我佛門可造就不世之功,況且他與那金蟬子尚有一段緣分,大天尊就算強留他在天界,也隻不過是推遲了西遊量劫的時間,從根本上,卻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玉帝麵無表情的看了眼彌勒佛,哂笑一聲"這就是你佛門的籌碼?朕原本已經退了一步,可好像你們並不知足啊?"
    彌勒佛正了正神色,道"大天尊與現在佛之謀劃,貧僧不便多問,但貧僧此刻是代表未來而來,還請大天尊三思。"
    聽到這裏,玉帝眼中異色閃爍,但他很好藏住了情緒,試探道"未來佛門莫非會崛起?"
    "不錯。"彌勒佛點點頭"未來之事,變數頗多,事物盛極而衰的自然規律,如月圓則缺、水滿則溢,大天尊掌管三界內外,必知曉物極必反之理,也明亢龍有悔之道。"
    "如今道門雖昌盛,卻如鏡花水月,早已浮於表麵,而佛門崛起是大勢所趨,貧僧隻望大天尊能洞察,佛門與您並沒有直接上的利益衝突,不管是道門,佛門,都不會對您產生任何威脅。"
    玉帝看著彌勒佛,臉上綻放笑容,隻是這笑容很古怪,似調侃,似打趣,似揶揄。
    "???"
    彌勒佛臉色凝重。
    他能感受到對方那種胸有成竹的底氣。
    "彌勒佛,如來可比你聰明,你知道他為何不敢來與朕要回孫悟空嗎?"玉帝站起身,含笑道"那便是他比你清楚,哪怕你佛門如日中天,可朕也從未放在眼裏。"
    "其實有一點你說的不錯,朕的確是想填滿十方功德,但那不過是天道輪轉的以損補餘,可這點,還輪不到你操心吧?"
    "你從未來來到現在,幹擾現世之事,當真是一點麵子都沒留給那如來,你佛心可還純粹?"
    彌勒佛內心一緊,佛心震顫,他感覺到了對方那一閃而逝的威壓,來不及多想,僧袍袖口一揮,轉身踏入光門,疾馳而去。
    "走,你還走的了嗎?"玉帝將杯子一掌拍碎,先天陰陽魚,黑白交融,時間長河轟然爆碎,強烈的風暴裹挾著彌勒佛,不停後退。
    "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知見生。"彌勒佛雙手作蓮花狀,化出片片殘影,佛光舍利綻放,佛陀法身從他背後緩緩升起,好似托起天道之力。
    "彌勒佛,你現在回去,才是真有變數,何不留在現在,讓那如來給你個道場如何?"玉帝嘴角上揚,袖袍一揮,鎮壓之力洶湧而去。
    佛陀法身哢哢作響,彌勒佛眼神變幻,若真被留在現在,怕是如來會成了自己的掣肘,他可是清楚燃燈已被留在了現在,三佛同世,那便真的以如來為尊了。
    他搖了搖頭,頓時就不客氣了"那便領教大天尊威能了。"
    玉帝冷笑一聲,吸了口氣,朗聲道"天地之內,乾坤再造,此方不得有天地人神鬼之力,速速給朕退去。"
    天地間霞光萬道,清氣上升,這位三界主宰第一次使出了言出法隨的神通,彌勒佛如臨大敵,雙手交合,發現佛法神力再難以調動起來,索性盤坐於風暴之內,悠悠道"大天尊,貧僧所說絕無半點虛言,您既然要貧僧留下,那貧僧留下便是,何苦如此相逼?"
    玉帝氣沉丹田"自己回來。"
    彌勒佛苦澀一笑,自己想著給對方送份大禮,沒想到到頭來自己卻成了玉帝給如來的一份禮物,莫非既定之事真的無法改變?三佛同世,此乃命中因果循環?
    他神色沉重的站起身,轉過頭看了眼未來,歎息一聲,腳步輕抬,一步一蓮花,向著現在而行。
    靈山大雷音寺,釋迦牟尼佛舉起右手,作法指"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諸聖聞言,紛紛垂首,普賢尊者躬身道"我佛如來,蟠桃大會在即,應召諸聖該動身了。"
    "諸聖且去,我緊隨而來。"如來眼眸緩緩閉上"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象,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觀音,文殊,心中一緊,他們不知道佛祖為何會說出這則偈語,此話是說眾生修行,修來修去就是改變自己的知見,擴大自己的心量。
    讓自己這個知見沒有知見,沒有我知我見就是正知正見。就是因為都生的是我知我見,有我的想法,這個想法有時候它是顛倒的,一顛倒你就會生煩惱。
    觀音想的是,佛祖在告誡自己,一切隨緣,不要過分以自己想法去左右事情的因果,這樣會得不償失?
    而文殊卻是相反,他感覺佛祖這是在敲打自己,讓自己收起小心思,以免給自己徒增煩惱。
    一語驚眾聖,可謂各有妙用,如果是王惡聽見,大抵是,我不去,你們也不要多想,該吃吃,該喝喝便是,當保持自我。"
    眾聖齊齊躬身,騰雲駕霧,各展神通,四麵八方眾聖出,要赴天庭蟠桃宴。
    玉帝負手而立,目送著彌勒佛遠去。
    "下一步,該準備了。"
    喜歡我在天庭做靈官請大家收藏:()我在天庭做靈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