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字數:4201 加入書籤
衛青在武院高台上望著女徒們練箭,忽然聽見身後傳來驢蹄聲——王鐵蛋騎著頭老驢,驢背上馱著個大木箱,箱角貼著趙五畫的歪扭箭簇圖,墨跡還沒幹透。
\"衛將軍!\"王鐵蛋翻身跳下驢,木箱\"咚\"地砸在地上,震得塵土飛揚,\"趙五連夜改的透甲箭,用的八重錦層壓法,三層隕鐵夾兩層精鐵,說準能穿月氏人的盾牌!\"他掀開箱蓋,箭簇在晨光裏泛著冷光,尾翼纏著寶藍色錦緞,\"這尾翼是玉娘織的,她說明色顯眼,射出去好認;又密又薄,風阻小,比尋常箭遠三十步!\"
衛青拿起一支箭掂量,尾翼的錦緞上還繡著個小小的\"衛\"字。\"替我謝趙五和玉娘。\"他望向演武場,女徒們正用三色錦緞旗演練陣型,紅旗揮三下是\"左移\",綠旗繞圈是\"合圍\",\"這些丫頭的旗語,是太後按織錦經緯編的,比軍裏的老旗語快兩倍。\"
王鐵蛋撓撓頭,指了指西市方向:\"俺們西市都盼著她們凱旋。阿裏說要繡麵最大的鳳凰旗,等她們回來就舉著去城門接風;張婆蒸了胡麻餅,讓我給女徒們捎了兩筐,說路上墊肚子。\"
敦煌以西的戈壁灘上,日頭毒得像要把沙子烤化。
平陽侯家兒媳勒住戰馬,錦甲上的汗珠子滾進沙地,\"滋\"地冒起細煙。她摘下頭盔,發間別著支木簪,簪頭刻著朵小錦花——是出發前陳阿嬌給的,說\"見簪如見我\"。
\"王瑩,\"她指著前方紅柳叢,紅柳在熱風裏蔫頭耷腦,\"按文院的算學圖,申時三刻必有風沙,風力能掀翻月氏人的帳篷。巧兒,再測測風向?\"
趙巧兒蹲在地上,手裏的算籌插在沙裏擺成個小三角,鼻尖上滲著汗:\"剛測了,東風轉東南,風偏角七度。王瑩姐,你的連弩得往左偏半指,正好能繞開紅柳叢,直射了望塔。\"她翻開懷裏的《西域風物誌》,冊頁被風吹得嘩嘩響,\"班昭博士注了,月氏人午後愛在了望塔上喝奶茶,這會兒準有哨兵偷懶!\"
王瑩取下背上的連弩,箭槽裏壓著趙五改的透甲箭,尾翼的寶藍錦緞繡著隻小鳳凰。她眯眼瞄準,手指在機括上的刻度蹭了蹭——這刻度是她按織錦的\"寸度法\"畫的,每格對應一步射程。\"巧兒說得對,\"她扣動扳機,\"這箭送他們杯"斷魂奶茶"!\"
箭\"嗖\"地竄出去,尾翼的鳳凰像活了似的掠過戈壁。遠處紅柳叢後突然傳來一聲慘叫,緊接著是奶茶碗摔碎的脆響。
\"中了!\"女徒們壓低聲音歡呼,錦甲碰撞聲像風吹碎玉。王瑩笑著揚了揚下巴:\"趙五的箭,玉娘的尾翼,咱的準頭——齊活!\"
月氏王子在帥帳裏正摔杯子,地上的碎瓷片混著蜀錦殘片——那是他搶來的漢地錦緞,被他劈成了條。\"廢物!\"他踹了腳旁邊的侍衛,侍衛懷裏的盾牌\"哐當\"落地,盾麵有個窟窿,窟窿裏卡著支箭,尾翼的錦緞還在顫,\"連個漢家女子都攔不住,還敢說她們的箭穿不透盾牌?\"
侍衛哆嗦著指箭簇:\"王子,這箭...這箭用了層壓法,三層隕鐵夾兩層精鐵,跟漢地織八重錦似的,咱們的盾牌擋不住...那女的還喊,說箭尾的鳳凰是...是西市繡娘織的...\"
\"繡娘?\"王子想起被他截殺的商隊裏,有個穿藍布裙的女織工,臨死前還舉著塊錦緞說\"這是和平的樣子\"。他剛要罵,帳外突然刮起狂風,沙粒打在帳布上\"劈啪\"響,像有人在拍巴掌。
他抓起漢地銅鏡照了照,鏡中映出數十騎錦甲女徒踏沙而來,她們腰間的氣密糧袋鼓鼓的——那是文院女徒用織錦塗蠟做的,水和幹糧裝在一起,不滲不漏。\"漢家女子...竟懂借風沙為兵!\"
話音未落,就見個錦緞包裹的圓疙瘩滾進帳,上麵係著根引線,線尾纏著紅綢。\"是震天雷!\"侍衛尖叫著要躲,王瑩的聲音已隨風沙灌進來:\"別怕!這是用織錦機簧改的,碰著就炸帳篷,不傷性命——給你們換換"新帳"!\"
\"轟隆\"一聲,帳頂被掀飛,沙粒劈頭蓋臉砸下來。王子抹著臉抬頭,見女徒們的錦甲在沙幕裏閃著光,像一群披霞的鳳凰。
衛青率主力趕到時,月氏營地已亂成一鍋粥。
他勒馬站在沙丘上,望見王瑩正蹲在沙地裏畫圖,甲葉間露出的《西域風物誌》殘頁上,班昭的批注墨跡猶新:\"月氏人午後必飲奶茶,水源在東北綠洲,戰馬每日需三桶水。\"
\"將軍,\"王瑩指著圖上的綠洲,綠洲的溪流像條銀線,\"按文院星象圖,今夜是"鉤月",光暗,適合夜襲水源。巧兒算了,月氏的戰馬斷水到明日清晨,準站不穩。\"
平陽侯家兒媳拎著個陶瓶過來,瓶裏晃著暗紅色的液體:\"這是染坊的蘇木水,文院女徒算的劑量——隻讓牲畜暈眩,不傷性命。灌進溪流,夠他們的馬暈到後日清晨。\"她拔開塞子聞了聞,\"跟咱染錦的蘇木水一個味,就是濃點。\"
三更的戈壁,月芽兒彎得像把小鐮刀。
女徒們用錦緞蒙住馬蹄,悄沒聲地摸到綠洲溪流邊。趙巧兒蹲在石頭後,算籌在沙裏擺來擺去:\"每丈倒半瓶,濃度正好。月氏人愛幹淨,戰馬隻喝上遊的水,咱在下遊倒,他們準察覺不了。\"她往水裏倒蘇木水時,錦甲上的護心鏡晃了晃,映出溪底的鵝卵石,\"李姐姐說過,月氏牧人唱的調子,有一半學的是咱西市的叫賣聲——他們本就想跟咱好好過,就是這王子瞎折騰。\"
王瑩守在岸邊放哨,忽然聽見遠處傳來哼歌聲——是月氏牧人在唱,調子真像西市賣胡麻餅的:\"胡麻餅,香噴噴,漢家妹妹織錦人...\"她低聲笑了:\"等打完這仗,真該教他們織錦,別總想著搶。\"
天蒙蒙亮時,月氏營地果然炸了鍋。
戰馬們口吐紅沫癱在地上,牧民們圍著溪流直跺腳。王子提著彎刀衝出帳,剛要下令衝殺,就見王瑩騎著馬站在沙丘上,手裏舉著卷織錦。
\"這是盟約,\"王瑩展開錦卷,漢月雙語織得工工整整,邊緣繡著麥穗纏葡萄藤,\"我們不殺降,但要派十名月氏女眷跟我們回漢地——學織錦,學算學,學怎麽用手藝換好日子,不是用刀搶。\"
王子盯著錦卷上的葡萄藤,忽然想起那個穿藍布裙的女織工,她舉著的錦緞上,也是這樣的花紋。他握著彎刀的手鬆了鬆,刀\"當啷\"掉在地上。
捷報傳回長安那天,劉妧正在文院觀星台。
陳阿嬌捧著塊戈壁撿的錦緞碎片進來,碎片上用血絲繡著西征路線,每個拐點都標著\"風偏七度沙速五丈\"——是王瑩的算學筆記。\"哀家就知道,\"太後鬢邊的赤金簪輕晃,\"這些丫頭的算籌,既能算星象,也能算敵陣。\"
衛子夫捧著《西征功績冊》跟進來,冊頁上貼著女徒們的箭羽:\"王瑩封"算略校尉",平陽侯家兒媳封"機謀都尉"。少府算了,這次用的錦甲、錦箭,比常規軍備省了三成輜重——趙五改的箭簇,穿透了七十二麵盾牌呢!\"
劉妧摸著冊末王瑩的血字:\"今日仗劍出塞,為的是他日織錦歸來。\"她忽然笑了,觀星台的風裏,好像飄著西市的酒香,混著戈壁的沙味,還有阿裏正在繡的鳳凰旗的絲線香。
西域商路上,十名月氏女眷跟著漢使東行。
她們懷裏揣著王瑩送的錦緞星圖,圖上用金線標著水源,銀線標著沙丘。\"漢家女子真厲害,\"領頭的女眷摸著星圖,指尖劃過上麵的鳳凰紋,\"算籌能算天地,織梭能定日子,劍卻隻為護著這些好東西。\"
遠處的沙丘後,傳來駝鈴聲——是新的漢地商隊來了,駝背上馱著織錦機,機杼聲叮叮當當,像在給戈壁唱支新調子。
長安西市的鐵匠鋪裏,趙五正給新箭簇刻鳳凰紋。
\"等她們回來,\"他對王鐵蛋說,\"就用這箭當酒籌,喝阿裏釀的新酒。\"
窗外,阿裏舉著剛繡好的鳳凰旗,紅綢旗麵上,鳳凰的翅膀纏著麥穗,爪子抓著葡萄藤。狗蛋踮腳看了看:\"阿裏哥,這鳳凰比宮裏的還大呢!\"
阿裏咧開嘴笑,漢話比從前順多了:\"等...等她們到了,就...就舉著這旗,去...去城門接她們。\"
陽光透過窗欞,照在鳳凰旗上,金線銀線閃得像戈壁上的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