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字數:5983 加入書籤
“明兒正式開市,讓阿勇多編些竹燈籠。”她望著窗外,錦市的燈火像撒在地上的星。
“再讓王老實和張二嬸搭個‘共慶棚’,就賣‘胡餅夾米糕’,算咱錦市的招牌吃食,我也來嚐一個。”
遠處錦市。
王老實正幫張二嬸收攤。
米糕籠摞在阿勇編的竹筐裏,穩當當的。
張二嬸的胡餅鐺掛在竹架上,鐺沿的芝麻在燈籠下閃著光。
阿勇拎著燈籠過來照路。
燈光裏,三人的影子拉得老長。
“明兒米糕得多摻點椰絲,香。”王老實說。
張二嬸接話“那我胡餅就多撒芝麻,跟你這椰絲配著才夠味。”
阿勇撓頭笑“我編個更大的筐,能裝下你們倆的家夥什,省得來回跑。”
收拾東西的“窸窣”聲混著笑聲,在夜裏蕩開。
天剛蒙蒙亮。
東市的露水在錦灰磚上滾成小珠子。
王老實推著“錦芯米糕”車走在磚路上,車輪碾過“防滑紋”,“咕嚕嚕”響得規律。
“這磚路比老土路平多了。”他低頭看車轍,轍印淺得很。
“以前推半裏地就得墊石頭,現在走全程,米糕都不晃,糖汁兒一點沒灑。”
越人阿勇的竹器攤擺在騎樓下。
簷角的錦線鈴鐺剛被晨風吹得“叮鈴”響。
他抬頭見是個挑菜的老漢,趕緊招呼“大爺,要竹筐不?新編的,纏了漢地的棉線,提著手不勒。”
老漢摸了摸筐沿,線軟乎乎的“你這筐比前兒見的多了個底托,裝菜不灑?”
“王大叔教我的。”阿勇笑。
“他說裝米糕得有底托,不然晃灑了可惜,我就給竹筐也加了個,您試試?”
秀兒在“女紅錦鋪”裏整理繡品。
日頭剛過屋簷。
鋪後的“錦布倉庫”用的是陳阿嬌設計的“防潮錦”,布上的雲紋繡得密實,摸起來潮乎乎的卻不滲水。
“這錦是阿月織的,漢地的桑絲混越人的葛麻。”她把繡著竹藤紋的帕子摞整齊。
“昨兒下了場小雨,倉庫裏的繡品一點沒潮。張二嬸還來借了塊當蓋布,說‘比她的粗布強十倍’。”
日頭爬高些。
錦市晨掃正忙。
清掃工們用“錦線掃帚”除塵,掃帚柄纏著紅錦線,握著手不滑,掃起灰來“唰唰”響。
領頭的老李抹了把汗“這掃帚是阿勇編的竹枝纏錦線,比純竹掃帚輕,還不揚灰。”
他指著掃帚上的“集塵錦袋”“陳太後設計的這袋,灰都落裏頭,不飛滿臉,你看我這臉,比往常幹淨多了。”
張二嬸拎著胡餅鐺經過,笑著喊“老李,掃完了來塊熱胡餅!你這新掃帚掃得真幹淨,我那攤前的芝麻粒都給掃出來了,省得我彎腰撿。”
老李應著“得嘞!回頭讓阿勇給你編個小掃帚,掃攤前正合適!”
日頭過了中天。
“錦紙公告欄”前圍得裏三層外三層。
公告上的“市易新規”用漢越文寫著,配著錦線插畫“錦磚禁車”畫著輛馬車被攔在街口,“公平交易”畫著個秤砣壓得穩穩的。
王老實正給個老漢指著圖“您看這‘錦線公平秤’,秤砣是錦灰做的,沉實,不造假。”
“昨兒張屠戶買肉,用這秤稱,一點不差,他說‘比我那老秤準,還不用校’。”
老漢眯著眼看插畫,指著“禁車”那條“磚路不讓走車?那我拉菜的板車咋弄?”
“走邊上的‘推車巷’。”阿勇湊過來,指著圖角的小巷標。
“我給巷口編了竹欄杆,車走那兒不軋磚,還安全。昨兒我幫王大叔推米糕車,順得很。”
公告欄旁的“錦盒意見箱”裏,塞滿了百姓的建議。
秀兒正往外拿,紙卷上的字歪歪扭扭,卻寫得實在。
“有個大嬸說‘食肆巷的井該淘了’,還有個小哥說‘手工藝品街該加個石凳,累了能歇腳’。”她把紙卷分類。
“阿月說這意見箱得天天看,不然百姓有想法不說,咱這錦市就不親了。”
午後的日頭斜了些。
“錦市治安亭”裏,亭長老趙正測試“錦線警報器”。
器上的錦線連著亭外的護欄,他輕輕一拽,警報器“嘀嘀”響,像隻急叫的小雀。
“這器是按織機原理做的。”老趙指著線。
“護欄上的錦線一扯就響。昨兒有個小孩爬護欄,器一響,我趕緊出去,沒摔著,他娘謝了我半天。”
阿月抱著剛織的錦布經過,布上繡著治安亭的樣子,她笑著說“趙亭長,我給你繡了塊布,掛亭裏當簾子,擋擋太陽。”
“上麵的花紋是漢地的平安結纏越人的藤紋,好看不?”
老趙接過布,摸著手感軟乎乎的“好看!比我那粗布簾子強。回頭讓我婆娘學學,她總說不會繡花樣。”
暮色漫過錦市。
陳阿嬌帶著劉妧登上市樓。
晚風裹著米糕香和胡餅香飄過來,暖暖的。
“您看這錦灰磚路。”陳阿嬌指著腳下,路如黑色錦緞鋪展,磚縫裏的錦線在燈籠下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平得能照見人影,比老土路強。王老實說他孫子愛在上麵跑,摔不著。”
劉妧望著騎樓簷角的風鈴,連成線的鈴鐺“叮鈴”響,和著商戶的吆喝、孩子的笑,像支熱鬧的曲子。
“那不是王老實的米糕車?”她指著燈柱下。
王老實正給孫子量身高,燈柱上的錦線刻度畫得清楚,孫子比著線蹦,喊著“我又長高了!”
張二嬸的胡餅攤前。
阿勇正幫她往竹筐裏裝餅,筐沿的錦線磨得發亮。
張二嬸數著銅錢,給阿勇塞了塊熱的“拿著!你這筐裝餅真結實,比木盆能裝,還輕,我這老胳膊省勁多了。”
掌燈後的建章宮。
劉妧翻著王老實送來的《錦市盛景錄》。
錄末秀兒畫的“萬商輻輳圖”上,漢地的米糕攤挨著越人的竹器鋪,張二嬸的胡餅鐺冒著煙,阿月的織坊飄著錦線,旁邊注著“路平如錦,心也平了,買賣好做,日子也順了。”
陳阿嬌展開新製的“錦市功德碑”拓片,碑用錦灰銅,刻著參與建市的百姓姓名王老實、張二嬸、阿月、阿勇、秀兒……連清掃工老李的名字都在,碑額繡著“經緯萬商”,針腳密密的。
“哀家讓尚方署把碑立在市樓前。”她指著拓片。
“讓後人知道這錦市不是官府強建的,是百姓你幫我、我幫你,一針一線織起來的,像塊大錦緞,缺了誰的線都不完整。”
衛子夫捧著《萬商安業冊》進來,冊頁上沾著點麵粉和竹屑,像剛從市坊裏帶回來的。
“今日統計,錦市交易額較前增八成,商戶滿意度達九成五。”她笑著念。
“王老實說‘現在一天賺的,比以前三天多’,阿勇說‘他的竹器不夠賣,正教漢地徒弟編呢’。”
“張二嬸最逗,說‘要跟阿月學繡錦,給胡餅鐺做個新套子’。”
劉妧拿起玉璽,往“錦市常安詔”上蓋,印泥落在“百姓共織”四個字上,紅得像朵正開的花。
“明兒讓他們把功德碑的拓片貼在公告欄上。”她望著窗外,錦市的燈火比昨夜更亮。
“讓每個人都瞧瞧,自己的名字也在碑上,這錦市,是他們自己的。”
遠處錦市。
收攤的商戶們湊在騎樓下聊天。
王老實數著銅錢“明兒我多蒸兩籠椰絲米糕,配張二嬸的芝麻胡餅,絕了!”
張二嬸拍他一下“就你會吃!明兒我帶點新醃的蘿卜幹,配著吃更爽口!”
阿月笑著說“我織塊新錦布,給你們的‘共慶棚’當簾子,繡上‘米糕胡餅一家親’!”
建章宮的夜深得很了。
簷角鐵馬“叮當”響,像無數根細針,紮得人睡不著。
劉妧猛地坐起,冷汗把寢衣浸得透濕,貼在背上涼颼颼的。
夢裏的景象還在眼前——西市的奴隸被鐵鏈鎖在錦鋼柱上,鎖鏈嵌進皮肉裏,血順著柱紋往下淌,在柱根積成小水窪,竟暈出個扭曲的“奴”字。
“咳咳……”她捂住嘴,喉嚨發緊。
枕邊的“錦紋安神帕”滑落在地,帕上陳阿嬌繡的“百工和”被冷汗浸成深灰,像蒙了層血汙。
“又魘著了?”陳阿嬌披著外衣進來,燭火在她眼角的細紋裏跳。
“是不是又夢見西市那根錦鋼柱了?”
劉妧攥緊帕子,指節泛白,帕角的絲線被捏斷了幾根“娘,我夢見有個小奴隸,手被鐵鏈磨得見骨,他還在笑,說‘這樣就不用織錦了,省得被罵笨’。”
日頭剛曬熱磚麵。
西市“錦磚工坊”裏熱風裹著磚灰撲臉,嗆得人直咳嗽。
錦灰磚屑在地上積了層,踩上去“沙沙”響。
劉妧微服蹲在碎磚堆旁,看著個小奴隸佝僂著背撿磚屑。
他的手腫得像發麵饅頭,指腹磨掉了皮,紅肉外翻,磚屑嵌在裏麵,紅黑黏成一團。
喜歡漢宮嬌華帝女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漢宮嬌華帝女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