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字數:5079   加入書籤

A+A-


    掌燈後的建章宮餘溫還在,劉妧踩著晨露往尚書省走。
    老遠就聞見“冗官署”的塵土味——比藩王工坊的桐油味嗆人多了。
    剛跨進署門,她就用錦帕捂了捂嘴。
    帕子上立刻沾了層灰,指尖撚著灰渣“這灰比老尚書令的胡子還厚,藩王工坊的蒸汽機車都能拉鋼料跑了,官署還堆著這堆閑職。”
    黃月英正蹲在“錦紙裁冗機”前,指尖在機鍵上跳得快。
    機器“哢嗒”吐著紙頁,她抬頭時額角沾著點墨“陛下您瞧,這‘職能錦譜’是按《唐六典》編的。”
    她指著屏幕上重疊的紅圈“太仆寺管馬,車坊也管馬,活兒重了六成,人卻多了三倍。”
    語氣無奈“上回藩王送機車,太仆寺說‘沒先例不能收’,車坊說‘能修該收’,吵了三天沒結果——合並了這倆職,往後就沒人擋道了。”
    桑小娥捧著剛吐出的名單跑過來。
    紙頁還帶著機器的餘溫,邊角卷著“陛下您看,太仆寺的張主事,除了管馬廄鑰匙啥也不會。”
    她抖了抖紙,指著“留任”欄“上個月藩王送的機車零件,他連名字都叫不上。車坊的李匠頭卻能修,上回劉寄的染坊機車壞了,他去半個時辰就修好。”
    補充道“留他一個,比養三個張主事省糧,還能幫藩王修工坊的車。”
    老尚書令公孫越抱著捆竹簡官譜過來。
    簡繩磨得發亮,走一步簡片就“嘩啦”響,沒走兩步還散了幾片。
    他蹲在地上撿簡片,胡子上沾著灰,喘著氣“這錦機比老夫翻書快百倍!”
    捏著片簡,指著上麵的字“老夫查個太仆寺的官階,得翻斷十根簡繩,它‘哢嗒’一下就成。你看這舊譜,太仆寺五十個閑職,全是‘坐食俸祿,不沾車馬’的。”
    想起前事,他歎氣“上回藩王送新犁來,他們連驗收都不會,還說‘得按舊製用牛車拉’,結果新犁在門口曬了三天,差點淋了雨。”
    職能重組坊的錘聲“叮叮當當”。
    鋼屑濺在地上,像撒了把碎星子。
    魯直正給錦鋼隔斷上螺絲,扳手擰得“咯吱”響。
    隔斷的紋路鑿得深,帶著點越人船板的粗勁“按《考工記》‘百工之事’設的崗,以後工部和科研局合並成‘工科院’。”
    駱越蹲在旁邊遞扳手,袖子卷得老高,胳膊上沾著鋼屑。
    眼裏亮閃閃的“這紋跟我們越人分艙的‘板壁’一樣!俺們越人船板分艙,各艙裝貨不串味,這鋼隔斷也一樣,各部門辦事不瞎摻和。”
    魯直抹了把汗,指著牆上的“錦紙職能圖”“上回修通訊塔,工部說‘舊製隻能建十丈’,科研局說‘錦鋼能建三十丈’,吵了三天沒定。”
    敲了敲隔斷,聲音脆生生的“合並後當天就定了——藩王工坊的鋼料第二天就運來了,現在塔都建到二十丈了。”
    桑小娥舉著塊琉璃標識牌進來。
    牌子上“工科院”三個字閃著光,比旁邊的舊木牌亮堂多了“魯直哥,這牌比木牌結實,掛在門口,老遠就瞧見。”
    她用袖子擦了擦牌子“老大人說‘舊署牌掉漆了都沒人補,跟個要飯的似的’,這新牌得天天擦,配得上藩王送來的新機車。”
    官員考核站的日頭正好。
    曬得地上的石板發暖,秀兒把“錦線考績儀”的指針撥到“勤”字檔。
    儀上的錦線立刻繃緊了,像根拉滿的弓弦,嗡嗡輕顫。
    王小石頭扒著案邊,手裏攥著根草棍,戳著儀上的刻度“秀兒姐,這績效錦輪咋計分?是不是誰的官大,線就繃得緊?”
    “按實事計分,誰批的田契多,誰修的犁多,線就繃得緊,”秀兒轉著輪盤,指了指戶部王員外郎的名字,“你看他,輪盤上‘無效公文數’那一格都快跳出來了。”
    話音剛落,儀上突然“嗡”地響起來。
    “無效公文數”的數字跳個不停,嚇了小石頭一跳,草棍都掉在地上“先生,這數比目測準百倍!他三個月沒批過一份田契,光寫了五十篇‘論農桑’。”
    撇撇嘴“農戶王伯說‘跑斷腿也見不著他,文書倒收了一筐,能當柴燒’。”
    秀兒往考績冊上蓋了個“冗”字印。
    朱砂鮮紅,蓋得實實的“這冊按《尚書》‘三載考績’記的,上回那個驛丞,光會請客吃飯,一測就露餡了。”
    搖頭道“藩王送的電報機,他連開關都不會按,還說‘不如驛馬可靠,馬還能認路’。”
    冗餘安置坊的窗台上擺著盆新栽的薄荷。
    葉子嫩得發亮,風一吹就晃,帶著點清涼氣。
    被裁的前太仆寺官員趙大人正盯著蒸汽機車的圖紙發愣。
    手裏的鉛筆頭都咬扁了,紙上畫滿了歪歪扭扭的齒輪“沒想到老夫還能跟這鐵疙瘩打交道。”
    摸著旁邊的機車模型,鋼輪轉得溜順“以前管馬廄,覺得離了馬活不了,現在才知這機車比馬聽話,不用喂料,還能拉藩王的鋼料,比天天看馬糞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教手藝的李師傅蹲在他旁邊,手裏拿著扳手,正拆著個舊閥門。
    “趙大人您看,這閥門一擰就動,比您調馬韁繩省勁,”他指著旁邊的學徒,“上回那個前光祿寺的劉官,以前天天算肉賬,現在修染坊的鍋爐,比誰都上心。”
    往窗外瞅了瞅,藩王工坊的方向飄著淺紫煙“他說‘比天天盯著肉案子實在,修好了鍋爐,染坊能多染幾十匹錦’,藩王工坊的訂單正等著他修的鍋爐趕工呢,昨兒還加了半個時辰的班。”
    牆上的“錦紙轉崗圖”用彩線畫著。
    趙大人的名字旁,“管馬”和“管機車”用紅線連在一起,像條新鋪的路,旁邊還畫了個小小的機車圖案。
    暮色漫過新掛牌的“工科院”。
    琉璃牌在夕陽下泛著暖光,比旁邊的舊屋瓦亮多了。
    公孫越摸著新署牌的鋼邊,冰涼涼的,比舊木牌實在。
    指腹蹭過“工科院”三個字“罷了罷了,這精簡倒讓老夫見了世麵。”
    往署裏瞅,官員們圍著一張“錦紙聯署冊”討論“以前辦件事,得跑工部問尺寸,跑禮部問規矩,跑五個官署,蓋十個印,等批下來,藩王的鋼料都鏽了。”
    笑著搖頭“剛才看他們批工坊的圖紙,半個時辰就定了,比老夫年輕時快十倍,也比老夫當年翻竹簡快十倍。”
    掌燈後的建章宮,衛子夫捧著《官署精簡冊》進來。
    冊頁上沾著點工科院的鋼屑和農商坊的穀殼,還夾著片染坊的紅錦線頭,紙頁都帶著點煙火氣。
    “今日裁了七成冗官,工科院剛審過十個新規範,”她翻著頁,紙頁沙沙響,“藩王劉寄的染坊按規蓋了新庫房,說‘比舊庫房能多存五十匹錦,還不漏雨’。”
    指著其中一頁,上麵畫著個小小的犁“那個王員外郎,去安置坊學記賬了,說‘終於不用寫空文,能算清藩王的鋼料賬,也能算清農戶的犁數,比以前實在’。”
    劉妧摸著冊上的“錦程維新”印,朱砂還沒幹透,指尖沾了點紅。
    “上回官署精簡,砍了冗餘,這回各署接軌,把剩下的擰成一股繩,”她想起白天王師傅說的話,笑了笑,“你看工科院的新規範,老匠人認丈杆,新匠人用卡尺,對上了就不吵,比光說‘按舊製’強。”
    補充道“王師傅幹了四十年活,說新規範的‘立柱深埋三寸’,跟老法子的‘柱腳入地一尺’差不離,就是用鋼柱更結實,這才是真接軌,不是硬擰。”
    第二天一早,“工科院”的晨霧裹著鋼屑氣。
    魯直正給“錦鋼聯動機”上油,齒輪“哢嗒”轉了半圈,吐出卷“錦鋼建築規範”。
    紙角還沾著點機油,帶著點金屬味。
    劉妧撚起規範的邊角,紙頁帶著機器的餘溫。
    轉身就見老木匠王師傅蹲在旁邊,手裏攥著把舊丈杆,正對著規範上的條款比劃。
    “王師傅,這新規範看得懂不?藩王工坊的匠人說這規太細,你覺得呢?”劉妧把規範遞過去,指了指“立柱深埋三寸”的字。
    王師傅眯眼瞅著,用丈杆量了量案邊的木柱“咋看不懂?這數跟俺們老法子的‘柱腳入地一尺’差不離,就是用鋼柱更結實。”
    想起前事,他搖頭“上回修藩王染坊,工部說‘得按舊製收頂’,科研局說‘用錦鋼能起尖’,吵得俺們匠人插不上嘴,這機子一出規,當天就定了——省事,也不耽誤幹活。”
    喜歡漢宮嬌華帝女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漢宮嬌華帝女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