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被動收入
字數:5004 加入書籤
序章·市肆觀賈
暮秋時節,涼風習習。陳翁路過城東集市,見西域商人列肆數十間,琉璃器皿在陽光下流轉著七彩光芒,商賈斜倚胡床,手持算籌清點銀錢,宛如蜘蛛踞於網心,不費奔波便收盡市利。老人撫胸長歎"當年範蠡囤積居奇三致千金,尚需乘時逐利;如今胡商端坐獲利,這莫非就是世人所說的"被動收入"?但《商君書》曾警示"對不事農耕者必征重稅",這般坐收之利,難道能長久嗎?"
恰逢洛陽少年李生牽驢經過,拱手行禮道"老先生何出此言?晚生昨日讀《史記·貨殖列傳》,見猗頓靠經營池鹽起家,如蜜蜂匯聚百花方能釀蜜;郭縱因冶鐵發家,似熔爐百煉才得精鋼。又翻閱羅馬《查士丁尼法典》,其中記載的"用益物權"製度,恰似老樹盤根,即便枝幹不動,養分也能源源不斷。"
陳翁拍手稱快"說得好!近來聽聞有人靠出租房屋收租如鵲巢取卵,持有證券分息似蛛網待蟲,但始終疑惑這與"不耕而食"有何區別?願聽你用古今事例詳細剖析。"
李生肅容回應"老先生既有疑問,晚生自當如春蠶吐絲,傾囊相告。請允許我以商海行舟、農田稼穡作比,共同探尋這無源之水何以長流不息。"
第一章·資本之輪被動收入的本源
陳翁說"《老子》言"上善若水",但財富若如死水必致腐臭,若如輪軸方能轉動生利。我見周赧王因負債築台而留下"債台高築"的典故,就像堰塞湖終將潰決;若想讓財富如江河奔湧,該如何導流?"
李生回答"老先生此言已觸及核心。被動收入的根基,在於"以資本催生資本,如同錢樹開花;以智慧駕馭利益,恰似園丁修枝"。《管子·輕重甲》說"萬乘之國必有萬金之賈",這些商人溝通有無,就像架橋渡水,坐收行旅費用。西方哲人亞裏士多德在《政治學》中分辨"自然增殖"與"詭詐牟利",正如區分果樹結果與藤蔓纏樹——正當之利本應順天而生。
"推究本源有三大要素其一為資本積累,如猗頓初販食鹽時不過車載鬥量,後來卻擁有萬頃鹽池,此乃"涓滴成海"的道理;其二為契約信用,如宋代交子鋪戶收取"紙墨費用",全賴《唐律疏議》作為規矩,猶如工匠以繩墨定方圓;其三為時間複利,正如愛因斯坦所言"複利是宇宙法則",恰似春播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如今西方作家身後版稅綿延不絕,不正是"一木成舟,萬世擺渡"的寫照嗎?"
陳翁點頭道"我鄉王翁購置百畝桑田,雇佃戶代耕,每年收取定額租穀,如同石磨轉動自然出糧。他常說"初墾荒田時,手足皸裂如破帛",可見被動之利,必如老圃種菊,前期培土澆水,秋後才能繁花滿圃。世上竟有妄想"空鉤釣魚"的人,直如緣木求魚,徒費心機。"
李生接話"老先生說得極是。羅馬法稱"所有權包含用益權",就像巨木生菌,並非掠奪樹氣,而是共生共榮。如今區塊鏈技術如同自動織機,代碼就是穿梭的梭子,雖無織婦坐陣,實賴巧匠預先編程,這正合《莊子》"庖丁解牛,依乎天理"的智慧。"
第二章·古今商典被動收入的典範
陳翁道"願聞古今善用被動收入者的故事,如同滄海尋珠,渴望見識真容。"
李生說"請先看中國案例。《漢書·食貨誌》記載秦漢列侯食邑租稅,猶如大匠製器,分寸精準,每年每戶平均二百錢,如同漏刻計時般規律。宋代泉州蒲氏家族經營海上貿易,設立"綱首"代行管理,自身坐收三成商利,宛如巨舶揚帆,船主端坐而舵工操槳。
"近代張謇創辦大生紗廠,晚年以企業利潤設立通州師範學校,如同築堤蓄水,既灌溉農田,又潤澤桑麻。西方典例如威尼斯商人中世紀創立的"康曼達契約",資本方出資如聚沙成塔,航海者出力似引水入渠,按三七比例分利,猶如用秤均分金銀。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發行股票,股東憑券分息,恰似群蜂築巢,工蜂采蜜而蜂王享蜜。
"文藝複興時期的美第奇家族以銀行業務資助達芬奇等藝術家,如同在庭院栽種丹桂,當時不見花開,而香氣綿延六百年。這與清代徽商設立"族學田",以田租資助子弟讀書,恰似在江海設置燈塔,既照耀舟船,又遺澤後世。"
陳翁感慨"我讀《閱微草堂筆記》,見有士紳設立"永佃製",佃戶自耕如老牛曳犁,田主歲收定額如蠶繭自結,保障家族三代殷實。反觀那些紈絝子弟倚仗祖產,如同腐木支撐房屋,終致傾頹,這難道不是說明被動收入需"如履薄冰"嗎?"
李生回應"老先生此言,正合西哲塞涅卡"財富如海水,飲之愈渴"的警示。羅馬帝國後期貴族置辦"拉蒂芬丁"大莊園,役使奴隸耕作如同驅羊入虎口,自身耽於享樂恰似燕巢於幕,終致農業荒廢。如今巴菲特投資如老圃選種,稱"尋找有護城河的企業",猶如築堰防水,與《孫子兵法》"先勝後戰"的謀略異曲同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第三章·辯惑解疑被動收入的正見
陳翁皺眉道"世人有兩大疑惑一謂"錢生錢"如同狼食羊,本質是剝削;二謂"躺平"可依賴被動收入,如蜘蛛守網坐等飛蟲。這些說法對嗎?"
李生正色道"破除剝削之疑,當以《墨子》"交相利"為準則。宋代交子鋪戶便利商賈如同架橋渡水,荷蘭東印度公司開拓海運恰似開山修路,此非零和博弈,而是雙贏共生,猶如鹽商販鹽,既滿足百姓食用,又獲得合理利潤。西方哲人洛克在《政府論》中說"私有財產源於勞動混合",譬如漁人織網,網成之後捕魚,並非掠奪水中之物。
"破除躺平之疑,當明曉《莊子》"鷦鷯巢林"的深意。被動收入並非讓人如枯木臥地,而是如良駒卸下鞍韉,得以馳騁千裏。英國哲學家穆勒依靠東印度公司股息著書立說,如同蠶成繭後,得以吐絲織錦;如今的"數字遊民"以網文版稅周遊天下,猶如大鵬摶扶搖而上,借風翱翔。若認為躺平可以長久,直如守株待兔,終究難複得兔。
"更深一層,被動收入需要"智慧如良醫,審症用藥"。呂不韋識秦異人如相千裏馬,巴菲特選擇企業似辨別和氏璧,都暗合《管子》"明於機數"的智慧。如今的風險投資如同農夫選種,看似被動等待,實則是"春識禾苗,秋得嘉禾"的遠見。"
陳翁撫須笑道"我友王翁購買國債如築石堰,教授書法似耕硯田,曾說"被動收入如秋蟬飲露,主動勞作似春蠶食葉,兩相濟助才能收獲秋實"。世人癡迷"一夜暴富",卻不知這恰如"釀造美酒,需待時日"的道理。"
第四章·財德相濟被動收入的境界
李生說"被動收入的境界有三重下者利己如蜜蜂儲蜜,中者利群似溝渠溉田,上者利世猶太陽照野。《墨子》雲"義,利也",下者積累財富如同築牆禦冬;中者如範仲淹設立"義莊",以田租周濟族人,猶如造舟濟人;上者如卡耐基捐建兩千座圖書館,稱"擁巨富而死是恥辱",恰似燃燈照亮寒夜。
"西方哲人加繆說"真正的救贖在於承擔",如今的"影響力投資"如同播撒良種,既收獲穀實,又潤澤土地,正合《墨子》"兼相愛,交相利"的宗旨。"
陳翁感慨道"我見過敦煌出土的唐代文書,記載"義倉粟米出貸收息以濟貧民",如同掘井汲水,既供自己飲用,又惠及他人。如今我雖年老,當效仿此舉,將桑田租金半數捐贈鄉校,猶如在庭院種植杏樹,春賞繁花,秋食甘果,冬留暖巢予飛鳥。"
李生再次行禮道"老先生以暮年行義舉,如同老驥伏櫪,誌在千裏。請允許我用《道德經》"既以為人,己愈有"作結被動收入的最高境界,猶如江河入海,並非為了聚集水流,而是成就浩瀚汪洋。"
第五章·現代鏡鑒被動收入的新形態
陳翁環顧市肆,見年輕人用手機掃碼支付,不禁問道"今之世風日異,被動收入可有新途?如小兒輩常言"區塊鏈挖礦""網紅帶貨",與古之食租何異?"
李生指著街對麵的共享書店說"翁請看,那家書店采用"會員製+圖書漂流"模式,店主前期投入書籍與場地,後期靠會員費與廣告分成獲利,此乃"空間杠杆"。今之被動收入新形態有三
數據資產型某程序員開發瀏覽器插件,單次編程後,全球用戶每下載一次即分潤01美元,累計獲潤百萬,猶如古代書商刻版印書,一次勞作萬世獲利;
注意力經濟型杭州某畫師在短視頻平台發布古風插畫教程,作品授權給文創公司製作周邊,按銷售額分成,恰似宋代畫師售畫稿與繡坊,坐收紋樣之利;
算法套利型上海某量化團隊開發交易模型,代碼自動捕捉期貨價差,如《史記》所載"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但以算法代人力,此乃"智械乘時"。"
陳翁撫掌稱奇"吾鄉有老茶農,將炒茶技藝拍成4k視頻售予網課平台,按點擊分潤,如今雖臥病在床,每月仍有進賬。此非"身不動而利自至"耶?"
李生點頭"正是。今之區塊鏈"去中心化金融"(defi),用戶抵押數字貨幣即可生息,如唐代櫃坊"僦櫃"業務,但以代碼為契約,無需中人擔保。然需謹記新形態如雙刃劍,某虛擬幣礦場因電價上漲而虧損,恰如宋代交子因濫發而貶值,本質皆在"風險與收益相倚"。"
終章·動靜相生
暮色漸濃,陳翁指著收攤的胡商說"琉璃成器,需經千錘百煉;被動收入,亦需前期營構。昔年計然教導範蠡"物價高時賣出如棄糞土,低時買入如藏珠玉",猶如農夫秋收時揚棄秕穀,春播時珍藏良種。如今的"複利思維",恰似老樹年輪,年歲越深,圍度越廣。"
李生接話"主動創造如春耕夏耘,縱使汗濕青衿;被動收獲似秋收冬藏,終得倉廩豐實。這正合《周易》"天行健,地勢坤"的道理,如同日月交替,寒暑輪回。世人應當知曉被動收入並非坐享其成,實則如老圃藝菊,前期辛勤培土,後期方能悠然賞花。"
是夜,陳翁在竹簡上刻下"被動非惰,如弓張待發;主動非勞,似舟行借風。智者調弦以應律,聖者揚帆而濟川。"以此告誡世間對被動收入存疑之人。
喜歡雜論對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雜論對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