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人口

字數:9408   加入書籤

A+A-


    “東海城與楚王還在鏖戰麽?”
    率軍回到幽都府後,薛雲非但沒有清閑下來,反而還變得更加忙碌。
    畢竟他可是軍政大權一把抓的北境招討使。
    這邊有軍務要處理,那邊有民政要解決。
    所謂唯器與名不可假手於人。
    想要輕鬆可以放權下去,但後果便是自身的權力會遭到蠶食削弱。
    而薛雲好不容易才壓製了幽都府地方上的官吏大族。
    一旦放權給他們無異於自掘墳墓。
    這天。
    暗中負責情報事務的柳何給薛雲帶來了南邊的消息。
    在他遠征草原的時候。
    東海城已經集結十萬大軍對楚王掌控下的泰河府與衛丘府發動了猛烈的攻勢。
    由於楚王早有準備的關係。
    一時間東海城遲遲都無法拿下兩府,戰局都陷入了漫長的僵持狀態。
    “是的,根據探子傳來的消息,目前戰況異常慘烈,雙方都已經沒有了退路。”
    柳何神色嚴肅地回答道,“因為兩府之戰幾乎關係著未來中原的歸屬,無論東海城還是楚王都不能接受失敗。”
    “難怪前些天東海城的使者上門前來意圖求購萬匹戰馬。”
    薛雲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兩府之戰已經不是簡單的攻防戰。
    為了能爭奪兩府的歸屬權,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馬與資源。
    這是一場贏家通吃的關鍵博弈。
    誰能取得最後的勝利,誰便能趁勢席卷中原。
    “不僅如此,將軍領兵在外期間,我們與東海城之間的貿易規模都比之前增長了一倍以上,尤其是戰馬皮毛食鹽木材等物資光是價格都瘋漲了不知多少。”
    戰爭的消耗是非常巨大恐怖的。
    尤其還是兵馬超過十萬的大規模會戰。
    盡管東海城土地富饒不假,但也難以長期支撐起戰爭的恐怖消耗。
    為此他們必須從其他地方換取更多的資源來保證戰爭的供給。
    恰好薛雲選擇了東海城交好合作,而東海城自然投桃報李加大了采購與貿易規模。
    可惜經過戎人肆虐屠戮的北境人口急劇下降,導致生產力都變得相當有限。
    以至於北境都無法一口吃下東海城給的大餅。
    “所幸我們這次突襲戎人攫取了大量的戰略物資,恰好能滿足東海城一部分的需求。”
    薛雲選擇繼續攻打北方草原的戎人不是沒有這方麵的理由。
    戎人能劫掠他們,他們為何不能反搶回去?
    且不提其他,光是剿滅戎人部族俘獲的戰馬都已經價值百金。
    在他眼裏。
    戎人部族簡直是一個個會活動的金銀。
    “可惜這些物資我們也要保留部分,不能全部賣給東海城。”
    東海城急需戰爭物資,薛雲他們同樣不例外。
    畢竟薛雲打的仗一點都不比東海城少。
    何況在北境西邊還有一個心腹大患晉王在等著他們。
    戰事一起,他們的戰爭物資夠不夠用都是個問題。
    所以柳何心裏清楚,他們是不可能把所有生產劫掠來的物資都賣給東海城。
    “不必過於貪心,錢是賺不完的,眼下與東海城以及南邊的貿易已經足以滿足我們的重建需求。”
    薛雲知道北境的實際情況如何。
    他也想大發戰爭財,奈何北境的底子有限,想要更多也無能為力。
    “在你看來,東海城與楚王間的戰爭能持續多久?”
    “回將軍,根據屬下綜合得來的情報,雙方的戰爭至少都會持續一年以上。”
    柳何仔細斟酌了一下才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東海城和楚王都占據著當今天下人口最多也最富庶的土地。
    這意味著他們糧食兵源都相對充足。
    在實力相當的情況下。
    隻要不犯錯,短時間彼此誰都奈何不了對方。
    如此一來雙方會陷入僵持都成為了一種必然的情況。
    戰爭打的是後勤。
    眼下就看雙方誰率先支撐不住,又或者誰能抓住對方的破綻進行致命一擊。
    “一年以上麽,這對我們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薛雲是巴不得雙方打得越久越好。
    一來他們可以從中賺取大量的利益,二來他們都無暇顧及自己,他也能放心大膽地對付戎人與晉王。
    “將軍說的是,不過戰爭持續遇久,對於中原的破壞愈大……”
    說著柳何都忍不住歎了口氣。
    戰爭對地方上的破壞是巨大的。
    不是所有軍隊都像薛雲麾下的軍隊一樣有著嚴明的軍紀。
    想想當初薛雲在山中遇到的魏軍潰兵便可見一斑。
    “嗯?你不說我還差點忽略了這點。”
    薛雲聽後突然眼前一亮。
    “將軍的意思是?”柳何不明所以道。
    “戰事一起,勢必會有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而我們北境如今最缺的便是人,如果我們能派人接收中原的難民,勢必能大大加快北境的重建速度,並且還能增強我們的實力。”
    薛雲沒有藏著掖著直言表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對於其他勢力而言,難民可能是負擔累贅。
    但在他這裏卻是急需的人口。
    實在是眼下的北境太缺人了。
    尤其看著大片大片廣袤的土地缺人種植便讓人感到心痛。
    “原來如此,屬下明白了!”
    柳何頓時恍然,神情都頗為激動興奮。
    “明日我便召集所有人前來殿內議事,盡快將此事安排下去。”
    薛雲是個雷厲風行想到就去做的人。
    招攬難民容易,但安置養活難民卻是個大問題。
    這方麵必然需要呂望為代表的官吏大族們配合。
    比如北境目前儲備以及產出的糧食大致能養活多少人口,哪裏的城鎮土地適合安置分配等等。
    “是!”
    ……
    “恭喜你榮升軍司馬了。”
    尤林的酒肆。
    吳成眼神有些豔羨與黯然地舉起酒杯為桌對麵的劉三慶賀。
    因為腦袋受傷的關係,他到底還是沒能繼續留在軍隊。
    不久前他便拿著軍隊給予的補償正式退出離開了。
    反倒是劉三因功晉升為了軍司馬,這讓吳成內心都五味雜陳。
    “……你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劉三沉默了片刻不答反問道。
    不是他不想回答,而是他覺得這種事情不值得慶賀。
    因為他心裏清楚,他能成為軍司馬是無數弟兄的死換來的。
    如果可以,他寧願把軍司馬的職位換回老魯他們的性命。
    “我也不知道,或許以後會學著尤哥開個鋪子幹點小買賣,又或者聽從軍隊的安排去衙門裏當個差役。”
    吳成對未來並沒有什麽安排和打算,人都顯得格外迷茫。
    “如果是這樣的話,不如幹脆在家裏好好休息個一年半載吧,至少先把腦袋的傷養好來。”
    劉三也給不了他太多的建議,就算給了他都未必會聽。
    反正軍隊的補償給得很多,隻要不大手大腳,加上分到的田地下半生都完全不必發愁。
    休息個一兩年根本不是個事兒。
    “這樣也好,休息之餘還能照看一下老魯懷了孩子的遺孀。”
    吳成想了想,不知往後幹什麽的話不如先養好腦傷再說。
    等照顧老魯的孩子出世後,他多少都能安心一些。
    “明天我要回軍營了,往後過好自己的日子吧。”
    劉三重新倒滿酒和吳成碰了下。
    “這麽急?”
    吳成愣了下,正常情況下,他休沐的時間應該蠻多的,最少也有個十天半月。
    可如今出來才不到三天而已。
    “沒辦法,最近上麵需要我們去執行一項任務,而我才剛升職,又沒有父母家庭,自然便把我給選了上去。”
    其實在上級的眼裏,劉三是個很純粹的人。
    由於事先調查過背景的關係,所以知道他家人都死在了戎人手裏,一心都撲在了報仇上麵。
    為此他連戎人女人都不要,一直保持著單身,基本把軍營都當成了家。
    他會受到重視提拔便有這方麵的原因。
    哪怕他無牽無掛。
    “什麽任務?重要嗎?如果重要就不用說了。”
    吳成聽後都難免感到了好奇。
    當然。
    他也知道軍隊裏有保密條例,自然不會讓對方為難。
    “也不算重要,說出來沒什麽事,任務並不危險,隻是讓我們前往廣順關那邊接收護送逃往北境的中原難民而已。”
    劉三沒有多少猶豫便把任務的情況告訴了吳成。
    真要是機密任務,他連口風都不會透露。
    “接收中原逃來的難民?”
    吳成很少關心外界發生的事情,聽完後都不由感到了疑惑。
    “你忘了嗎?南邊的東海城和楚王打起來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估計要打很久才能分出勝負,而處在戰爭漩渦下的中原百姓們自然跟著一道遭了殃。
    為了躲避戰亂,你覺得他們能去哪裏?”
    劉三當即耐心解釋道,“西邊是叛軍占據的京畿,南邊是楚王,東邊是東海城,眼下唯一不受戰亂影響的便是我們北境了,當然,這也是將軍帶我們打出來的和平,換了你是中原難民的話會如何選擇?”
    “有親戚投親戚,沒親戚又走投無路的話,那麽隻能逃向北境了,畢竟將軍已經收複了北境,並且不止一兩次擊敗了戎人。”
    吳成略作思索道。
    “不僅如此,來到北境將軍還承諾給他們分田建立家園,甚至還會保證他們的吃飯過冬問題,如果是你聽到這條件會不會心動?”
    “你這不是說廢話麽……”吳成沒好氣道,“哪怕心有疑慮,換了是我都想親自去看看,萬一是真的不就賺了?”
    “是吧,隻是北境現在能接收的難民數量有限,超過這個限度,我們便需要把人給攔在關外了。”
    這是劉三的上級都尉告訴他的。
    他升職了,可惜他的上級都尉卻沒有。
    畢竟再往上升便是獨領一營的校尉。
    據說他的上級都尉能力有限,估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擢升校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隻能慢慢磨資曆與戰功,時候到了才能再進一步。
    “那這回我們打算從中原接收多少難民啊?”
    吳成忍不住追問了一句。
    “今年是三十萬左右,明年的話這個數字應該能翻一番。”
    劉三毫無隱瞞,據他所知,上麵不是不想接收更多的難民,實在是北境儲備的糧食暫時隻能養活這麽多人,多了的話,那麽對於北境的運轉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你這一去恐怕要去很久吧?”
    了解情況後,吳成卻忽然想到,未來恐怕很長一段時間都見不到劉三了。
    “也不會太久,秋後可能就回來了,也就兩三個月的時間。”
    劉三不以為然道。
    打仗打多了,外出執行這種任務都相當於是換個地方休息了。
    畢竟南邊的東海城與他們關係良好,不太可能攻擊他們。
    而關係不好的楚王又與他們隔著東海城的地盤,想來找他們麻煩,首先要問東海城答不答應。
    “那就好,繼續喝酒吧。”
    吳成沒有繼續多言,幹脆好好喝起了酒,聊起了亂七八糟的事情。
    比如上麵根據戰功分配戎人女人的時候。
    據說有兩個人為了爭搶一個身材長相出眾的戎人女人打了起來,最後被狠狠軍法處置,連帶著那個戎人女人都讓戰功排在他們後麵的人給笑納了。
    還有誰誰誰家有悍妻,父母原因等等,堅決不讓戎人女人入門,隻能無奈換成了其他賞賜。
    有關軍隊裏的趣聞還有很多。
    可惜吳成以後都很難親自接觸到了。
    他也問過上麵,如果腦袋傷勢恢複是否能重新回到軍隊。
    結果得到的回答是如非必要的情況下,軍隊是不會重新召回他們。
    畢竟軍隊的開支堪稱恐怖。
    有時候寧願重新招募新兵都不願召回老卒。
    隻因新兵的待遇連老卒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都沒有。
    如此一來也能將節省下來的開支用來招募更多的士卒。
    今時不同往日。
    往日薛雲需要依靠豐厚的待遇來換取士卒們的忠誠與拚命。
    可在度過最艱難的階段後,憑借著不斷地勝利,薛雲已經無需再依靠重金來收買人心。
    如今軍隊已經日益規範。
    想要升官發財,沒問題,隻要拚命在戰場上立功。
    官職,金錢,田地,女人通通都能給你!
    哪怕不幸戰死,軍隊官府都絕對不會虧待你的家人。
    本來北境民風便相當彪悍。
    隨著加入軍隊的好處傳得沸沸揚揚後,幽都府的百姓都變得和東山府的百姓一樣。
    凡是家中有青壯男子的都恨不得投軍。
    吳成劉三他們都算運氣好了。
    往後軍隊招募士卒的標準都隻會愈來愈嚴格,立功表現的機會也會愈來愈少。
    喜歡大魏第一武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魏第一武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