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三祖再臨世 密墟現原軀
字數:13402 加入書籤
第一六五回 三祖殘魂再臨世 密墟核心現原軀
第一節 九門啟靈 三祖魂光現密墟
密墟九門的光流在經曆鏡像之戰後,愈發澄澈如淬過火的精鋼。青鳳門的青光中隱有鶴唳穿雲,赤龍門的赤焰裏似藏龍吟震嶽,白虎門的藍光下暗伏虎嘯裂石,其餘六門的能量流也各呈異象——玄武門將星圖投射於虛空,星辰的軌跡如活物般緩緩流轉;朱雀門燃著不滅的星火,火星落地竟化作微型的三足烏;人麵蛇身門的光流會隨觀瞻者的影子扭曲,映出人心深處的欲望;羊首虎爪門的能量能映照善惡,心術不正者靠近,光流便會化作鎖鏈將其纏繞。
這日辰時,九門的光流突然齊齊暴漲,如九條彩龍掙脫束縛,衝天而起,在密墟中央交織成一個巨大的太極圖案。圖案中央的混沌之氣翻湧如沸,隱約可見三個人影在其中沉浮,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引得周遭的星髓岩都微微震顫,岩麵上的星文如蟲豸般蠕動,組成“三祖歸位”四個古篆。
諸葛亮立於成都號艦首,道袍的下擺被能量流拂得獵獵作響,眉心的第三眼印記與太極圖的中心遙相呼應,隱隱作痛,仿佛有什麽東西要破印而出。他手中的星文卷無風自動,上麵的“三祖歸一”預言正散發著金光,文字邊緣浮現出歸位者的星文,與華夏篆字相互注解,其意皆是:“九門啟,太極轉,三祖魂歸,原軀現。”
“軍師,這異象百年難遇!”薑維捧著照星燈趕來,燈中星砂劇烈跳動,將他的臉龐映照得忽明忽暗,“九門的能量頻率完全同步了,像是在……召喚什麽。”他指向太極圖中央的混沌之氣,那裏的人影輪廓越來越清晰,已能分辨出衣袍的形製——一件雙股劍虛影環繞的綠袍,一柄倚天劍殘影隨身的紅袍,一根藍寶石權杖幻象在握的紫袍。
話音未落,太極圖的混沌之氣中,三道人影緩緩凝聚成形。左側一人身長七尺五寸,麵如冠玉,唇若塗脂,雖為魂光,卻自帶仁德之氣,正是劉備的能量體;右側一人身長七尺,細眼長髯,魂光中帶著睥睨天下的威嚴,赫然是曹操的魂光;中間一人紫髯碧眼,魂體周圍縈繞著江濤般的能量流,自然是孫權的靈體。三股魂光雖非實體,卻散發著磅礴的威壓,讓周遭的能量流都為之停滯,連星塵的漂浮都變得小心翼翼。
“玄德公!”趙雲失聲驚呼,手中的龍膽亮銀槍險些脫手,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這道魂光的氣息與白帝城托孤時的劉備一模一樣,溫暖而厚重,帶著不容置疑的信任,“您的魂光……怎會在此?”
曹操的魂光掃過眾人,目光在曹昂身上停留片刻,細眼中閃過複雜的情緒——有對後裔的讚許,也有對其魯莽的隱憂:“子修,汝近來行事,比乃父多了幾分沉穩,卻也少了幾分敢破敢立的銳氣。守成易,開創難啊。”他的聲音帶著金屬般的質感,與許昌號主炮的嗡鳴頻率隱隱相合。
孫權的魂光則看向甘寧,菱形瞳孔中帶著一絲笑意,權杖幻象輕叩地麵,發出“叮咚”的脆響,與青銅鏡的共鳴聲形成奇妙的和弦:“興霸將軍鏡中界一行,收獲不小。隻是那青銅鏡的妙用,汝尚未完全領悟——它不僅能映照鏡像,更能映照人心。”
諸葛亮上前一步,躬身行禮,袍袖上的星紋與三祖魂光同時亮起:“三位主公魂光降臨,必有指引。星文卷言‘原軀現’,不知‘原軀’所指為何?”
劉備的魂光溫和開口,聲音如春風拂過冰封的江麵:“孔明,吾等並非完整魂魄,隻是歸位者在浮城埋下的‘意識種子’,借九門能量顯形。那‘原軀’,是吾等尚未被克隆的真身,藏於密墟核心,胸口嵌著創世火種的碎片,與爾等星堡的核心能源同源。”他抬手一揮,魂光中浮現出三具軀體的虛影,胸口各有青、赤、藍三色碎片,“歸位者克隆吾等,本是為讓三脈血脈分別守護浮城三大核心,然克隆體終究是贗品,無法完全驅動火種碎片。”
曹操的魂光接過話頭,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倚天劍殘影在空中劃過一道赤光:“當年歸位者克隆吾等,實為權宜之計。原軀沉睡於密墟核心,胸口的火種碎片與浮城地脈相連,一旦喚醒,便能引動創世之火的真正力量。”他看向曹昂,眼中閃過一絲期許,“子修,汝腰間的半枚虎符,正是開啟吾之原軀封印的鑰匙。”
孫權的魂光補充道,權杖幻象指向密墟深處:“密墟核心有三道石門,需吾等三脈的信物同時開啟——劉氏的龍鳳玉佩,曹氏的半枚虎符,孫氏的青銅鏡。缺一不可,否則石門的‘弑靈陣’會將擅闖者的魂魄撕碎。”
曹昂聞言,下意識地摸了摸腰間的半枚虎符,金屬的冰涼透過指尖傳來,與曹操魂光的能量產生共鳴,虎符上的“魏”字隱隱發亮。“先祖,開啟石門後,原軀當如何處置?”他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若能掌控曹操的原軀與火種碎片,曹魏在聯盟中的話語權將大大提升。
曹操的魂光冷笑一聲,倚天劍殘影直指密墟深處:“自然是各歸其主。吾之原軀,理應由曹氏後裔守護,驅動對應的火種碎片。這浮城的主導權,也該有吾曹魏一份——當年吾在官渡星軌擊潰袁紹艦隊,為歸位者鴿派爭取了喘息之機,這份功績,不該被遺忘。”
劉備的魂光微微蹙眉,雙股劍虛影交叉成“義”字:“孟德此言差矣。浮城是華夏方舟,非一人一姓之私。原軀的作用,是合力驅動火種,而非爭奪主導權。若為私利爭鬥,豈不重蹈歸位者內戰的覆轍?”
“玄德公還是這般迂腐!”曹操的魂光眼中閃過一絲厲色,赤光暴漲,“若無足夠的力量,如何守護?空談大義,隻會讓華夏文明再次陷入危局!當年若非吾焚袁紹糧草,歸位者鴿派早已被鷹派剿滅,哪有今日的浮城?”
眼看兩人又要爭執,孫權的魂光連忙打圓場,權杖幻象在兩人之間劃出一道藍光:“兩位公勿要爭執,先開啟核心石門再說。孰強孰弱,待見到原軀,自見分曉。九門能量維持不了太久,再遲,魂光恐將消散。”
諸葛亮適時開口,羽扇輕搖,化解了劍拔弩張的氣氛:“三位主公所言皆有道理。當務之急是找到原軀,應對暗影浮城的危機。子修,仲謀,且隨某前往密墟核心,以信物開啟石門。”
曹昂與孫權點頭應諾。三股人馬跟隨著三道魂光,向密墟深處走去。九門的光流在他們身後緩緩收斂,太極圖案漸漸融入地麵,隻留下一道淡淡的金色紋路,如同一條沉睡的巨龍,指引著通往核心的方向。
趙雲護在諸葛亮身側,低聲道:“軍師,曹操魂光的氣息,比記憶中更加霸道,恐其子修會受其影響,做出不智之舉。”
諸葛亮點頭,羽扇輕觸眉心的印記:“吾亦察覺。曹昂對權力的渴望,與曹操如出一轍。待會見到原軀,需多加留意,切莫讓他衝動行事。”他看向劉備的魂光,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那魂光不時回頭望向他,目光中帶著深深的期許,與白帝城托孤時一般無二。
密墟核心的入口隱藏在一道瀑布般的能量流後,能量流的顏色隨三祖魂光的靠近而變幻,青、赤、藍三色交替,如同在驗證他們的血脈。曹昂舉起半枚虎符,劉備的魂光祭出龍鳳玉佩的虛影,孫權的魂光催動青銅鏡的藍光,三者同時觸碰能量流。
“嗡——”
能量流如潮水般退去,露出三道並排的石門。石門高約十丈,寬約五丈,材質與浮城基石的星髓岩相同,表麵刻滿了歸位者的星文與華夏的篆字,分別對應著龍鳳虎三圖騰,與三國星堡的旗幟完美呼應。石門的中央,各有一個凹槽,形狀正好與虎符、玉佩、青銅鏡吻合,凹槽邊緣的星文閃爍著微弱的光芒,仿佛在等待信物的到來。
“動手吧。”曹操的魂光催促道,倚天劍殘影在石門上的龍圖騰旁輕輕一點,赤光流轉,“開啟石門,吾等便能見到真正的‘自己’。”
第二節 魂光引路 眾將初探核心域
三道石門在三祖信物的觸碰下,發出沉悶的“咯吱”聲,仿佛沉睡萬載的巨獸緩緩睜眼。門軸轉動的刹那,一股混合著創世火種與歲月塵埃的氣息撲麵而來,既溫暖如春日陽光,又滄桑如古刹鍾聲,讓在場眾人無不心神一震。
門後是一條長長的通道,兩側的牆壁由整塊星髓岩砌成,岩麵上鑲嵌著無數發光的能量晶體,如同一串串聯在一起的星辰,將路徑映照得如同白晝。晶體散發的光芒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行人的腳步變換顏色——蜀漢將士走過,晶體便泛青光;曹魏士兵靠近,便呈赤色;東吳健兒經過,則顯藍光,仿佛在識別著每個人的血脈淵源。
牆壁上刻滿了歸位者的星文與華夏的篆字,兩種文字相互注解,記載著三祖原軀被封存的經過:萬年前,歸位者鴿派在第七星軌鑄造浮城後,為確保創世火種的安全,克隆了炎、黃、蚩三祖的後裔——即劉備、曹操、孫權,讓他們分別守護浮城的三大能量核心。然克隆體雖能驅動核心,卻無法完全發揮創世火種的力量。歸位者遂將三祖的原軀藏於密墟核心,以星髓水晶棺封存,胸口嵌上火種碎片,使其處於假死狀態,等待血脈後裔前來喚醒,屆時三股力量合一,方能掌控浮城的終極力量。
“原來如此……”曹昂凝視著壁上的星文,指尖輕輕劃過“克隆體”三字,心中五味雜陳。他一直以為曹操的克隆體就是真正的先祖,卻沒想到還有一個“原軀”存在,且被歸位者如此嚴密地守護著。這原軀的力量,恐怕遠超克隆體數倍。
曹操的魂光走在最前,魂體的邊緣因激動而微微波動,倚天劍殘影在通道中留下一道道赤光軌跡:“快隨吾來,原軀就在通道盡頭的水晶棺中。那創世火種的碎片,足以讓許昌號的‘熒惑主炮’威力提升十倍,‘炎龍破’的射程延長至十光年!”
劉備的魂光與孫權的魂光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憂慮。劉備的聲音溫和卻帶著警示:“孟德,切莫忘了歸位者的初衷。原軀是為守護浮城,而非爭霸星軌。創世火種的力量若用於內鬥,後果不堪設想。”
“玄德還是這般婆婆媽媽!”曹操的魂光不耐煩地揮手,赤光暴漲,“若無足夠的力量,如何守護?當年若不是吾在官渡星軌以‘焚糧計’擊潰袁紹的鷹派艦隊,歸位者鴿派早已覆滅,哪有今日的浮城?空談仁義,隻會讓華夏文明再次淪為虛視的獵物!”
諸葛亮走在中間,指尖輕撫壁上的星文,這些文字在他的觸摸下微微發亮,顯露出更多細節——三祖原軀的胸口不僅嵌著火種碎片,還通過能量管線與浮城的三大能量樞紐相連,一旦原軀蘇醒,就能直接掌控浮城的防禦係統、動力核心與武器陣列。他心中暗歎,難怪曹操的魂光如此急切,這原軀的力量,確實足以改變三國的實力平衡,甚至顛覆聯盟的格局。
通道盡頭是一個巨大的圓形石室,石室直徑約百丈,穹頂如星空般深邃,鑲嵌著無數與通道中相同的能量晶體,組成一個巨大的星座圖,與地球星軌的華夏星空完全一致。石室中央,三具水晶棺懸浮在空中,棺體晶瑩剔透,如萬年寒冰雕琢而成,卻又散發著溫潤的光澤,能清晰地看到裏麵的軀體。
左側的水晶棺中,劉備的原軀身長七尺五寸,麵如冠玉,唇若塗脂,與克隆體容貌無異,隻是眉宇間多了幾分久經沙場的英氣與滄桑,胸口嵌著一塊青色的鳳形碎片,碎片散發的能量與成都號的“臥龍核心”頻率完全一致;右側的水晶棺中,曹操的原軀雙目緊閉,頜下長髯如墨,麵色雖蒼白卻難掩威嚴,胸口是赤色的龍形碎片,能量波動與許昌號的“熒惑星核”同源;中間的水晶棺中,孫權的原軀紫髯更顯濃密,碧眼緊閉,胸口的虎形碎片泛著藍光,與建業號的“三江珠母核心”產生強烈的共鳴。
三具原軀的皮膚都呈現出淡淡的金色,顯然是被創世火種的能量長期滋養的緣故,他們的呼吸極其微弱,每分鍾僅一次,若非水晶棺上的能量波紋顯示著穩定的生命跡象,幾乎與死人無異。
“這就是……原軀?”甘寧忍不住驚歎,他能感受到懷中的青銅鏡與孫權原軀胸口的虎形碎片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鏡身的星文瘋狂閃爍,仿佛要掙脫束縛,飛向水晶棺。
劉備的魂光飄到對應的水晶棺前,魂體與原軀的麵容漸漸重合,兩者的輪廓在青光中融為一體:“孔明,用你的龍鳳玉佩,喚醒吾之原軀。玉佩與鳳形碎片同源,隻有它能解除歸位者的封印。”
諸葛亮依言取出玉佩,那玉佩是劉備臨終前所賜,質地溫潤,上麵的龍鳳圖騰栩栩如生。當玉佩靠近水晶棺時,棺體突然亮起青光,鳳形碎片與玉佩同時從各自的位置飛出,在空中盤旋三周,發出清越的鳳鳴,隨即合二為一,化作一隻栩栩如生的青鳳虛影,俯衝而下,穿過水晶棺,融入劉備的原軀體內。
原軀的手指微微動了動,眼皮顫抖著,長長的睫毛如蝶翼般輕顫,似乎即將蘇醒。劉備的魂光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魂體卻在漸漸變得透明,化作點點金光:“吾之使命……完成了……剩下的……靠你們了……”話音未落,魂光便完全融入原軀的眉心,原軀的眉心處,浮現出一個淡淡的青色印記,與諸葛亮眉心的第三眼印記隱隱呼應。
“玄德公!”趙雲驚呼,伸手想要挽留,卻隻抓到一把散落的光點,心中湧起一陣莫名的失落。
與此同時,孫權也依言取出青銅鏡,將其對準自己的水晶棺。鏡身的藍光與棺中虎形碎片的光芒相互牽引,青銅鏡從孫權手中飛出,與虎形碎片在空中融合,化作一隻白虎虛影,咆哮一聲,鑽入原軀體內。孫權的魂光同樣化作光點,融入原軀眉心,隻留下最後一句話:“守護江東……守護華夏……勿負初心……”
曹昂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的激動難以抑製。他握緊腰間的半枚虎符,快步走向曹操的水晶棺,虎符上的“魏”字在赤光中熠熠生輝:“父親,孩兒來喚醒您了!有了您的原軀與火種碎片,我曹魏定能引領華夏文明,擊潰鷹派與虛視!”
曹操的魂光飄到他身邊,細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倚天劍殘影在水晶棺上的龍圖騰旁輕輕一點:“快!將虎符貼在棺體的凹槽處,龍形碎片自會與之一共鳴,解除封印!”
曹昂深吸一口氣,將半枚虎符對準水晶棺中央的凹槽。然而,就在虎符即將接觸棺體的刹那,水晶棺突然爆發出刺目的紅光,一道無形的能量屏障將曹昂猛地彈開,虎符“哐當”一聲掉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怎麽回事?!”曹昂又驚又怒,右臂被屏障震得發麻,虎口隱隱作痛。他難以置信地看著水晶棺,為何劉備與孫權的原軀能被順利喚醒,唯獨曹操的原軀會排斥自己?
曹操的魂光也愣住了,魂體劇烈波動,赤光忽明忽暗:“不可能!虎符與龍形碎片同源,為何會被排斥?這不符合歸位者的記載!”
水晶棺上的星文突然亮起,組成一行歸位者文字,在空氣中投射出華夏譯文:“靈魂排斥,非原魂直係,不可喚醒。”
“靈魂排斥?”諸葛亮眉頭緊鎖,羽扇輕搖,一道青光射向水晶棺,試圖分析屏障的能量構成,卻被紅光反彈而回,“這意味著,隻有曹操本人的靈魂,才能喚醒原軀。克隆體的後裔,哪怕血脈再近,也無法做到。歸位者在設置封印時,加入了靈魂識別機製。”
曹昂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撿起虎符,再次嚐試,卻被更強的紅光彈開。這次紅光中夾雜著灼熱的能量,燙得他手心生疼,虎符上的“魏”字竟被熏黑了一角。“不……不可能……”他喃喃道,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失落與不甘——他終究不是曹操本人,連喚醒先祖原軀的資格都沒有。這對一直以曹氏後裔自居、渴望超越先祖的曹昂而言,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曹操的魂光也陷入了沉默,魂體的邊緣因憤怒而扭曲,倚天劍殘影胡亂揮舞,在空氣中劃出一道道赤光,卻又帶著一絲深深的無奈。石室中陷入了詭異的寂靜,隻有水晶棺上的能量波紋在緩緩流淌,映照著眾人複雜的神情。
第三節 原軀覺醒 曹昂觸排斥之威
曹昂被紅光彈開的刹那,曹操的水晶棺突然劇烈震顫,棺體上的星文如活過來般遊走,組成一道血色的屏障,將水晶棺完全籠罩。原軀胸口的龍形碎片爆發出刺目的紅光,紅光穿透水晶棺與血色屏障,直射向曹昂,卻在中途驟然分裂,化作無數道細小的光束,如同一群嗜血的蝗蟲,擊中了周圍的魏營士兵。
“啊!”士兵們發出淒厲的慘叫,他們的影子被紅光拉長,投射在石室的牆壁上,竟化作了歸位者內戰時的叛兵形象——這些影子身披黑色鎧甲,鎧甲上印著鷹派的標誌,手持能量武器,臉上帶著猙獰的笑容,正瘋狂地屠戮著鴿派士兵。影子的動作與士兵們的動作完全一致,隻是更加殘暴,更加嗜血。
“這是……什麽妖法?”夏侯惇捂著被紅光掃過的左臂,驚恐地看著自己的影子——那影子正揮舞著大刀,將一名鴿派士兵的頭顱砍下,鮮血從影子的刀上滴落,在地麵上形成黑色的印記,“我的影子……怎麽會這樣?”
曹昂的影子變化最為恐怖,竟化作了一個與曹操原軀一模一樣的身影,隻是雙目赤紅,手持倚天劍,劍上滴著鴿派士兵的鮮血,臉上帶著冷酷的笑容,與曆史記載中“寧教我負天下人”的形象不謀而合。這影子冷冷地看著曹昂,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弧度,仿佛在嘲笑他的不自量力。
“這不是妖法,是原軀的‘記憶投影’。”諸葛亮臉色凝重,羽扇急揮,一道青色光牆擋在魏營士兵身前,試圖阻擋紅光的蔓延,“歸位者在原軀體內植入了‘情感共鳴裝置’,當有非直係靈魂試圖強行喚醒時,就會觸發裝置,投射出原軀最恐懼、最厭惡的記憶——對曹操而言,就是內戰時的叛兵身份,以及他自己因多疑而犯下的罪孽。”
曹操的原軀雖然沒有完全蘇醒,眼皮卻劇烈顫抖著,嘴角勾起一抹痛苦的弧度,顯然是被這些記憶投影所困擾。胸口的龍形碎片紅光更盛,投射出的叛兵影子越來越多,甚至開始脫離牆壁的束縛,化作半實體的黑影,對士兵的真身發動攻擊!
“快退!”曹昂嘶吼著,揮舞青銅劍斬斷一道撲向自己的黑影。然而,劍刃穿過黑影的刹那,他隻覺一股陰寒的能量順著劍身蔓延,腦海中突然閃過一段陌生的記憶——曹操在歸位者內戰中,為防止鴿派泄密,下令屠殺了整個鴿派信使營,包括婦孺在內,共計三百餘人。
“啊!”曹昂抱著頭,痛苦地蹲下身,這段記憶太過血腥,讓他難以承受。
一名魏營士兵被黑影刺穿胸口,雖然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傷口,卻感到一陣劇烈的疼痛,仿佛真的被刺穿了一樣,臉色瞬間慘白如紙,冷汗浸透了鎧甲。“將軍!這影子傷不了人,卻能讓人產生真實的痛感和幻覺!再這樣下去,弟兄們會崩潰的!”
曹操的魂光焦急地在水晶棺周圍盤旋,魂體因憤怒而變得不穩定,赤光與黑影碰撞,發出“滋滋”的聲響:“蠢貨!還不快住手!你越是攻擊,原軀的排斥反應就越強烈!這裝置是靠攻擊者的負麵情緒驅動的!”
曹昂這才意識到自己的魯莽,他強忍著腦海中的血腥記憶,停止攻擊,看著那些張牙舞爪的黑影,心中充滿了悔恨與恐懼。這些影子不僅是曹操的恐懼,也是他自己的夢魘——他一直以曹氏後裔為榮,卻從未想過,先祖的爭霸之路,竟沾滿了如此多的鮮血。
“子修,用你的星髓之力安撫原軀!”諸葛亮喊道,他發現血色屏障的紅光在遇到曹昂的星髓之力時,會微微黯淡,“歸位者的裝置雖能投射恐懼,卻也能被純淨的血脈之力安撫!你的體內畢竟有曹氏血脈,或許能起作用!”
曹昂如夢初醒,他深吸一口氣,運轉體內的星髓之力,掌心的傷口流出金色的血液,滴落在地上。金色血液與紅光接觸的刹那,發出“滋滋”的聲響,冒出白色的煙霧,紅光竟真的黯淡了幾分,那些黑影也變得透明了許多。
他走到水晶棺前,這次沒有再試圖喚醒原軀,而是伸出手,輕輕按在血色屏障上,低聲道:“先祖,孩兒知道錯了。孩兒不該貪圖原軀的力量,更不該忘記您守護華夏的初衷。請您息怒。”
水晶棺的震顫漸漸平息,龍形碎片的紅光收斂了許多,原軀的眼皮不再顫抖,嘴角的痛苦弧度也漸漸平複。牆壁上的叛兵影子全部消散,血色屏障緩緩褪去,隻留下水晶棺上淡淡的紅光,仿佛在警告著什麽。
曹昂的臉色蒼白如紙,他看著水晶棺中的原軀,心中雖仍有不甘,卻多了幾分敬畏。他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太過天真,原軀的力量並非那麽容易掌控,也並非為爭霸而生。
就在此時,劉備的原軀突然咳嗽了一聲,手指微微動了動,胸口的鳳形碎片亮起柔和的青光,與諸葛亮眉心的第三眼印記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諸葛亮隻覺一股暖流湧入眉心,腦海中閃過無數模糊的畫麵——那是劉備三顧茅廬時的殷切,是赤壁之戰時的信任,是白帝城托孤時的囑托……
“玄德公的原軀……要醒了?”趙雲驚喜地喊道,蜀漢的將士們也露出了激動的神色。
第四節 眉心秘痕 孔明身世隱玄機
劉備原軀的咳嗽聲打破了石室的死寂,如同一聲驚雷,讓在場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投向對應的水晶棺。棺體的青光越來越盛,鳳形碎片與諸葛亮眉心的第三眼印記共鳴得愈發強烈,形成一道肉眼可見的能量流,如同一條青色的紐帶,將兩者緊密相連,能量流中隱約可見龍鳳圖騰在盤旋飛舞。
諸葛亮隻覺眉心的印記越來越燙,仿佛有什麽東西要破印而出。腦海中的畫麵也越來越清晰——他看到劉備在歸位者的引導下,將自己的部分意識注入原軀;看到歸位者的科學家在原軀眉心植入“靈魂種子”,說這是未來“三祖原魂轉世容器”的關鍵;看到自己出生時,眉心有一個淡淡的印記,母親說那是“文曲星下凡的標誌”;看到自己隱居南陽時,常常夢到一些不屬於自己的記憶,醒來後卻又模糊不清……
“這是……什麽?”諸葛亮捂著眉心,聲音因震驚而顫抖。這些畫麵太過真實,絕非幻覺,它們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他記憶深處被塵封的角落,讓他對自己的身世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懷疑。
劉備的原軀眼皮緩緩睜開,露出一雙與克隆體截然不同的眼睛——那裏麵沒有絲毫迷茫,隻有洞悉一切的智慧與滄桑,目光直直地看向諸葛亮,嘴角勾起一抹欣慰的笑容:“孔明……吾等……等你很久了……”
“玄德公?”諸葛亮難以置信,原軀的聲音並非通過空氣傳播,而是直接在他的腦海中響起,帶著一種血脈相連的親切感,“您……認識我?您的原軀……為何與我產生共鳴?”
“吾之意識……與原軀相連……”劉備的原軀聲音微弱,卻異常清晰,每一個字都像一顆石子,在諸葛亮的心湖中激起千層浪,“歸位者曾預言……三祖原魂無法完全蘇醒……需借一人之身……合三為一……方能驅動創世火種……”他的目光落在自己的眉心,又看向諸葛亮的眉心,兩道印記在青光中遙相呼應,“那印記……是歸位者的‘靈魂容器’標記……你是……吾等三祖原魂的……轉世容器……”
“轉世容器?”諸葛亮如遭雷擊,踉蹌著後退一步,手中的羽扇“啪”地掉落在地。這個結論太過震撼,讓他頭暈目眩,“這不可能!我是諸葛亮,琅琊陽都人,父母早亡,由叔父撫養長大,與三祖原魂何幹?我有自己的記憶,自己的思想,怎麽可能是……容器?”
曹操的原軀不知何時也睜開了眼睛,赤色的目光落在諸葛亮眉心,細眼中閃過一絲明悟,聲音同樣在諸葛亮的腦海中響起:“難怪……難怪吾看你如此順眼,又如此不順眼……你的身上……有吾等三人的氣息……既有玄德的仁厚,又有仲謀的堅韌,還有吾的多疑……歸位者這手……玩得夠大!”
孫權的原軀同樣睜開雙眼,碧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聲音帶著一絲釋然:“歸位者的星文記載……‘三祖原魂,缺一不可,合則生,分則滅’……他們怕吾等死後,無人能驅動完整的創世火種,便想出了這轉世融合之法……孔明,你並非某一個人的轉世,而是吾等三人的原魂碎片……融合而成的新靈魂……你的存在,本身就是為了在關鍵時刻,合三祖之力,對抗虛視與鷹派。”
這個真相太過震撼,石室中一片死寂,連能量流的聲音都仿佛消失了。趙雲呆呆地看著諸葛亮,手中的龍膽亮銀槍“哐當”落地,槍尖在地麵上劃出一道深深的痕跡:“軍師……這……這是真的?您……您是三祖原魂的轉世容器?”
諸葛亮的腦海中一片混亂,三祖原魂的記憶碎片與他自己的記憶交織在一起——他既記得自己在南陽耕讀的寧靜日子,也記得曹操在官渡星戰中焚糧的果斷,甚至記得孫權在江東治理水軍的嚴謹。這些記憶並非強加,而是本就存在於他的意識深處,隻是從未被喚醒。他終於明白,為何自己能輕易解讀歸位者的星文,為何能與三祖的信物產生共鳴,為何麵對三國的紛爭,他總能從多個角度思考,因為他的靈魂中,本就融合了三祖的特質。
“難怪……”諸葛亮喃喃道,他想起自己每次為劉備出謀劃策時,總會不自覺地考慮到曹操與孫權的反應,仿佛能看穿他們的心思;想起赤壁之戰時,他既理解周瑜的苦肉計,又洞悉曹操的多疑,甚至能預測到黃蓋詐降的細節;想起自己常常在夢中見到洛陽的繁華,見到江東的水鄉,見到西川的險峻,這些地方他從未去過,卻熟悉得仿佛故鄉。
劉備的原軀溫和地說道,聲音如清泉般洗滌著諸葛亮混亂的思緒:“孔明,不必驚慌。你仍是你自己,吾等的原魂碎片,隻是為了讓你能理解三祖的理念,更好地融合創世火種的力量。最終的抉擇,仍在你自己。你可以選擇接受,也可以選擇拒絕,無人能強迫你。”
曹操的原軀冷哼一聲,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強硬:“少廢話!既是容器,便該有容器的覺悟!待雙生浮城共振時,吾等會將全部力量傳給你,能否驅動創世火種,拯救華夏文明,就看你的本事了!切勿學那些腐儒,因虛名而誤大事!”
孫權的原軀補充道,碧眼中帶著期許:“那印記會隨你對三祖理念的理解而變強……當它完全亮起時,你就能……掌控浮城的終極力量,看清虛視與鷹派的真正弱點。”
話音未落,三具原軀同時閉上雙眼,水晶棺重新覆蓋上能量屏障,胸口的碎片光芒也漸漸收斂,仿佛從未蘇醒過。隻有諸葛亮眉心的第三眼印記,比之前更加清晰,印記中央,有三個細小的光點在緩緩旋轉——分別是青、赤、藍三色,對應著三祖的能量,如同三顆微型的星辰,在他的眉心熠熠生輝。
“軍師……”薑維小心翼翼地扶起諸葛亮,他能感受到,軍師身上的氣息變得異常複雜,既有劉備的仁厚,又有曹操的果決,還有孫權的沉穩,三種特質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全新的、令人敬畏的氣質。
諸葛亮撿起羽扇,神色已恢複平靜,但眼底深處仍殘留著震撼的漣漪。他看向三具水晶棺,又看了看曹昂與孫權,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威嚴與通透:“三位主公的話,諸位都聽到了。雙生浮城共振之日,便是決定華夏命運之時。在此之前,我們需做足準備,尤其是……”他摸了摸眉心的印記,感受著其中流轉的三祖能量,“理解這‘轉世容器’的真正含義,找到屬於我自己的道路。”
曹昂與孫權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凝重。這個發現太過重大,它不僅揭示了諸葛亮的身世之謎,也意味著,未來的最終決戰,諸葛亮將成為決定性的因素。他們不知道,這究竟是華夏文明的幸運,還是又一場危機的開端。
石室的能量流在此時重新流動,九門的光流通過通道注入石室,在三具水晶棺周圍形成一個巨大的能量陣,陣眼正是諸葛亮眉心的印記。印記微微發燙,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息,直接在每個人的腦海中響起:“當暗影降臨,光明需合三祖之力,方得一線生機。”
諸葛亮知道,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他收起羽扇,對眾人道:“我們先離開這裏,讓原軀繼續沉睡。待時機成熟,自會再見分曉。”
眾人默默點頭,跟隨著諸葛亮走出通道。石室的石門在他們身後緩緩關閉,再次隱藏在瀑布般的能量流後,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但每個人的心中都清楚,密墟核心的秘密,以及諸葛亮的身世之謎,將徹底改變這場星軌之戰的走向,甚至改變整個華夏文明的命運。
正是:
原軀覺醒藏秘辛,孔明身世係蒼生。
欲知諸葛亮能否掌控“轉世容器”的力量,雙生浮城共振時又會發生何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