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被孤立
字數:3455 加入書籤
楊震見海棠突然不說話,轉頭看著她,發現她正在愣神,明顯,這是想不到什麽好的說辭。
怕她口誤說出一些不合邏輯的話來,搞得彼此雙方都尷尬,伸手把她拉進懷裏,笑道:“好啦!你就別操心這些了,我知道該怎麽做,事情肯定不會牽連到我身上。”
被這麽一拉,海棠的思緒徹底亂了,都忘了話頭怎麽接上,更加說不出話來了。
其實讓沈南青和仿製金葉子案牽連在一起,楊震也有能力做到,也一樣能掌控局勢的走向。
因為和秦彪交談之後,他意識到一個問題,所有事情的核心是皇上怎麽想的問題。
他好奇聖賢皇後留下的暗衛有多麽了不得,所以心心念念想要了解一切,以及覺得聖賢皇後留下的暗衛是個威脅,必須掌控在手裏。
要是能稍微改變一下皇上的想法,讓皇上知道王朝能夠穩固,靠的是如何治理的問題,不是幾個武功高強的人能夠撼動的。
那麽,皇上就不會這麽惦念這件事,案子就沒那麽重要了,那麽,即使沈南青牽扯進仿製金葉子當中去,自然不會引起太大的風波。
而且即便無法改變皇上的想法,他還是想要得到金葉子,還是想得到那批厲害的暗衛後人,也還有其他路子解決問題。
比如把夏雨柔推到前台,或者幹脆犧牲一下自己,就說自己就是那個暗衛後人,或者自稱是風百靈的弟子,最壞的結果就是被皇上看得緊一些,也不是多大的問題。
反正他現在也沒得選,以秦秀歆的控製欲,他想要逃脫已經很不容易,何況家人現在還在京城,所以隻能虛與委蛇的繼續玩下去。
由此可見,楊震有能力應對局勢的動態變化,無論局勢怎麽變都能周旋。
但是秦秀歆不給明確的指示,他就不想隨了她的意,他不喜秦秀歆想要達到目的,還用拐彎抹角的方式來。
而且,楊震馬上又要麵對另一件棘手的事情,明天就是殿試的日子。
自從太後被秦秀歆利用,突然來個賜婚懿旨,這麽多天過去,謝開明不僅沒有表態,也沒做任何努力。
楊震深知,謝開明這是準備考驗自己在婚事上,到底怎麽選,而明天就是最後的表態期限。
因為明天殿試能見到皇上,如果選如意郡主,就什麽都不做,如果謝珊珊,那就要帶著魚死網破的決心,當麵說清楚這個事情,向皇上表明心意。
而這其中不單單是婚事問題,還涉及到朝廷從未被打破的潛規則。
殿試三甲將來是可以進內閣的,而大覺王朝自開科舉以來,從未有過寒門學子考入三甲的先例,三甲都被世家大族所壟斷。
如果當初楊震沒有搭上謝珊珊這層關係,無論他會試的成績多麽出眾,他的考卷絕對到不了禦前,會試的名次絕對靠後,至少不會有會元這個榮耀。
就因為有了謝開明的支持,楊震才得以脫穎而出,而付出的代價是打上謝家的標簽,所有人都默認楊震就是謝家派係的人。
但因為太後突然賜婚,這事變得複雜起來。
因為殿試就是走個過場,楊震是會元,入三甲幾乎已經成為定局,
如果楊震選擇如意郡主,等於撕掉謝家這個標簽,不單謝家不會再支持他,文官集團也不會支持他,也就不會讓楊震將來有機會進內閣,可他卻入了三甲,這不就打破寒門學子有機會入內閣的潛規則了嗎?
所以,楊震猜測明天的殿試不會一帆風順,無論他怎麽選,肯定會出點狀況。
他如果選擇如意郡主,文官集團肯定會發難,挑他的錯處來,正好的他就有一個明顯的錯處,比如為什麽一直住在默王府,這在禮法上有失體統,會成為攻擊的靶子。
若選謝珊珊,太後會沒麵子,皇上本就不想看到他和謝家走得太近,也一定會暴怒的。
讓兩個權勢滔天的人進退兩難,即使有文武百官的支持,楊震覺得不死也得脫層皮。
由此可見,無論選擇哪條路,都將麵臨巨大的風險和挑戰。
至於感情方麵,不提也罷,楊震了解自己,可能會喜歡一個女子,但絕不會愛得死去活來,更不會因為一個女人,不顧一切。
他有點喜歡謝珊珊,但也抱著一種態度,能得到是幸運,得不到隻能說有緣無分,造化弄人。
所以楊震沉思良久,知道明天不能被動讓局勢左右,要主動出擊,鬧出一點驚天動地的動靜來。
翌日,天剛微亮,楊震便已經起床,海棠知道他今天要去參加殿試,伺候得更加用心。
把他打理得如同畫中走出來的一樣,任誰看了,都會誇一句好一個風度翩翩、器宇不凡的才子。
到達宮門前的時候,朝陽還未升起,但宮門前已聚集了應試的學子,他們個個精神抖擻,臉上寫滿了期待,興奮中帶著一點緊張。
當眾學子被宮裏的太監帶到精心殿等候的時候,楊震發現眾學子或有意或無意的疏離自己,故意站得遠遠的。
所有無望考上三甲的學子都圍著陸俊藝和李文軒恭維,特意把楊震這個最熱門的人選晾在一邊。
會試之後,三甲基本上已經內定,這些學子個個有老師指點,信息靈通。
所以往屆,被恭維的是三人,而今年卻隻有兩人,楊震成了被孤立的對象。
明顯,有人暗中策劃,先給楊震一個下馬威,而眾學子已經得到消息,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孤立他的行為。
說實話,被這樣孤立,但凡心理素質不夠強大的人,此刻,恐怕會感覺到緊張和彷徨,說不定還會導致殿試發揮失常,以至於會元落榜也尤為可知。
但他們失算了,楊震的內心異常強大,不要說隻是被這些學子孤立,被整個天下的孤立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所以他的神色一點變化都沒有,依然從容不迫,嘴角勾起若有若無的弧度,看著眾學子把陸俊藝和李文軒誇得天花亂墜。
隻是陸俊藝和李文軒的臉色不太好看,因為楊震這尊大佛隻是站在那裏,就讓他們覺得所有的誇讚之詞,好像是變相的嘲諷。
不多時,一排侍衛搬來桌椅,擺放整齊之後,馬上離開,動作毫不拖泥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