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其樂融融忘年交

字數:4078   加入書籤

A+A-


    雖說陛下金口玉言,敲定了減賦事宜,但到底要減掉多少?或是從何時開始執行,在場諸位官僚並未在這個當口去找不自在。
    此事既然陛下已然允諾,就絕對會有明旨下發,端的是不會食言,身為大唐天子,李承乾丟不起這個人。
    隻是其中分寸,李承乾還需斟酌一番。再者,此中涉及繁多部門,三省六部少不得也要互相扯皮一番。
    若是能趕到明年元日之前有了最終結果,也算是很高的效率了。
    長孫無忌落座之後,與崔堯悄聲說道“小友怎麽個預期?”
    崔堯嘀咕道“農無稅唄。”
    長孫無忌搖頭“太極端了,國朝尚難以支撐。”
    “我說的是小農,除永業田以外,別無恒產者,可免稅。”
    長孫無忌思忖一番,仍是搖頭“不妥,此律令若是下發,隻怕頃刻間諸多小世家、大地主就會馬上分家。
    直到將家業分攤到全部免稅的水平線上。
    屆時宗族結社將分崩離析,與我大唐社稷不利。”
    崔堯笑道“分便分唄,其實沒有了宗族結社自治,也未必不是好事。
    所謂皇權不下鄉,當真就好嗎?”
    長孫無忌搖頭“千百年來,一直如此,存在便是道理。”
    “一直如此,便是對的嗎?”
    “鄉社權力真空,便是一團散沙,屆時民風散亂,淳樸不在,豈非禍亂之始?”
    “若一直都是宗族自治,又要官府有何用處?”
    “皇權不下鄉,官府也管不了那麽多細枝末節!”
    “可某家覺得如此一來,大唐律出了州府,豈不是一紙空文?國朝超過多半數人不受法律約束,您難道就不覺得可怕嗎?”
    長孫無忌笑道“你出身法家嗎?”
    “此言何解?”
    “若要靠律法才能約束人心,未免對我大唐百姓的道德水準,也忒沒信心了。”
    崔堯搖頭“此事並非單純相關道德與否,國朝律法乃一國百姓之道德底線,若不統一劃出底線,難免會有失衡之舉。
    再說,您也不能要求所有宗族宿老都有恁高的道德水準,就我所知,他們的道德水平也就一般。”
    長孫無忌仍是搖頭“莫要太過激進,你之想法,先皇也曾與老夫探討過,然……其中阻力不在皇室,而在勳貴之間。
    民間稅負過低,若有緊要之時,皇室難免會把壓力放在勳貴之中,或是挑一個大小合適的世家開刀。
    皇權下鄉的想法也很不錯,卻不可一蹴而就,循序漸進,慢慢拉攏同道者,方可水到渠成。”
    崔堯有些不甘心,轉而問道“若依前輩所想,該從何處入手?”
    長孫無忌思忖一番,言道“百姓雖惡重賦,但究其根本,徭役才是百姓最避之不及的事由……”
    崔堯眼前一亮“前輩的意思是主要著眼點落在廢除正役上?”
    長孫無忌微微點頭“無正役便也無庸,租庸調三者莫看隻少了一項。
    可與之前相比,可謂是天淵之別。
    租庸調三者中,以庸為最。
    概因其中涉及到人為主觀判斷,所以上下其手也最多。
    徭役者征發不夠,便是以超額付庸也難以免除。
    若某地根本不需征發徭役,可予以替代的庸並不會免除。
    這部分收入,國朝卻見不到,多是入了貪官汙吏之手,故而百姓最惡!
    然,凡是從此事上下其手之人,多是底層官吏,在朝中反倒沒有多少勢力。
    因此,自上而下來說,最好入手,也是最容易強行通過的。”
    崔堯聞言豁然開朗,於是頷首答謝“前輩慧眼如炬,當真是老辣!”
    長孫無忌繼續言道“與其肥了那些腦滿腸肥的小吏,倒莫不如賣百姓們一個好。”
    褚遂良湊了過來,悄悄言道“百姓除了徭役,便可全心投入農耕之中,自是善莫大焉。‘
    可朝廷需要人手的時候又該如何?總不能讓各地擴編衙役吧?豈不是會造成冗餘?”
    崔堯指指玄武門的方向反問道“大明宮如今仍在營造,可見強征一人服徭役?”
    褚遂良沉思一番,試探道“莫非國朝以後都以招工替代徭役?”
    崔堯反問“有何不可?剛才不是把陛下的家底都給掀開了?他又不缺錢,憑什麽要百姓白做工?”
    “總不能指望全是陛下一個人掏錢吧?若是涉及地方疏浚、修繕之事又該如何?”
    “若是工程就需提前做預案,屆時由戶部或陛下內庫統籌安排就是。
    碰到緊急情況,如搶險救災之事,則百姓責無旁貸,算不得徭役吧?
    其實若是朝廷賦予士卒們搶險救災的屬性,倒是更好哩。”
    褚遂良嗤笑道“你這娃兒又異想天開了。”
    崔堯恍然失笑,呐呐道“對哦,小子確實有些臆想了。”
    崔堯連忙將這個危險的想法丟棄,大唐士卒可不是人民子弟兵,到時候是救災還是趁火打劫,這可真不好說。
    到時候若是去救災,救回來一堆災區妻妾,或是陡然而富……可就太難看了。
    匪過如梳 ,兵過如篦可並非是什麽江湖傳言。
    “那租和調……能否趁著這股東風,一起推行攤丁入畝呢?畢竟機會難得!”
    長孫無忌思忖道“你可能彈壓住諸多世家?須知他們的反彈會是最大的阻礙!”
    崔堯猶豫片刻說道“五姓七望,有把握彈壓住四家,還有兩家可做利益交換,唯獨鄭氏還不好把握。至於其餘中小世家,可無視之。”
    “滎陽鄭氏嗎?老夫倒有幾分薄麵,可需老夫做個緩頰?”
    “再好不過,不過我崔氏自不可主動低頭,還需前輩諒解。”
    “那是自然,眼下形勢如此,他滎陽鄭氏也不會如此不知好歹……
    若如此的話,小友倒是可以以戶部的名義上書推動,屆時老夫從旁敲個邊鼓便是。”
    “既如此,惠民之功,老前輩當之無愧!”
    “老夫可不想討人嫌,為民請命什麽的,最麻煩了,還是小友一力擔了吧。”
    ……
    ……
    老泥鰍!呸!
    喜歡吾乃世家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吾乃世家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