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跨越九泉的對話

字數:6371   加入書籤

A+A-


    崔堯趁著星夜,慢慢踱步穿過承天門,禁衛們早已對尚書大人夙夜操勞見怪不怪,熟稔的殷勤上前見禮,而後放行。
    崔堯下意識的頷首,麵帶微笑,神思卻胡亂飄飛。
    “你不做嗎?”
    “我啊,不喜歡這份職業。”
    ……
    這句話來的極為突兀,若不是崔堯早就習慣了如何與李承乾打交道,恐怕一個答不好,說不得又是一場猜忌。
    “嗬,血脈的傳承果然足夠強大啊,這等措不及防的試探……,該說不說,做皇帝一定要這麽多疑嗎?”
    崔堯喃喃自語著,搖著頭進入了自家府邸。
    李承乾枯坐在甘露殿中,片刻前的笑鬧仍言猶在耳。
    他皺著眉頭同樣在自言自語著。
    “不喜歡這份職業?這他娘的是九五至尊,怎麽能比作一門職業?笑,笑個屁啊,改天貶你去挑大糞、趕大車,看看你到底喜歡什麽職業。”
    咒罵了一句,李承乾又呆坐在案幾之後,慕然回首,拉開身後的紗簾,露出一副寬大的屏風。
    他赤著腳,拿起燭台湊在屏風上癡迷的看著,那上麵赫然是一副世界地圖,而且是用“地圖投影”的方法把地球表麵的經緯網格轉換成平麵上的經緯線的全圖。
    李承乾觸摸著以朱雀大街為本初子午線的長安,倏然又看向右邊。
    “好大一塊沃土啊,豈是一個牙牙學語的嬰童所能掌控的?
    他娘精明歸精明,可萬一遺傳了朕的智慧呢?豈不是要一地雞毛?
    總不能讓他娘跨越山海去做個呂氏吧?
    父皇的預言不可不慎呢,萬一呢?萬一真就成了武氏王朝,隻怕那塊土地上,便是李家皇室的一條狗都活不下來。
    如此,三代以後,那塊沃土上與李唐便再無一絲一毫的關係。
    不,不,不,關係還是有的,怕是會成為仇人哩。”
    李承乾喃喃自語了一陣,又說道:“何況,朕的女人,憑什麽要離朕那麽遠?朕……離不開她呢。
    可若是將那或許會出生的孩子放在長安宮禁……
    隻怕象兒睡覺都不敢閉眼吧?”
    想著想著,李承乾又從懷裏掏出來那本快要翻爛了的太宗手劄。
    熟稔的翻到毛邊卷的最厲害的那一頁。
    “承乾吾兒,想必你還是沒有忍住,將朕嚴密監控的那個女娃引入了後宮吧?”
    李承乾撫摸著上麵的文字,情不自禁的答道:“是呢,父皇,兒臣其實就是好奇……”
    ……
    ……
    “若那女娃兒將來有幸破了朕設的阻礙,當真有了身孕,你需格外警惕,必要時需硬下心腸,斬草除根。”
    李承乾喃喃自語道:“兒臣做不到啊,話說父皇你昔年還說青雀或有不軌之心,您不是也沒有斬草除根嗎?您心疼骨肉,兒臣也心疼啊。咱們這一家子,除了兄弟之情比較淡漠,其他的……可真是下不去手呢。”
    ……
    ……
    又翻幾頁。
    “想必你還是那個綿軟性子,武照沒有除去,崔堯也日漸做大,想必夾板氣不好受吧?”
    李承乾搖頭:“不不不,若不是他們一直推著兒臣走,或許兒臣百年之後就要被列入昏君行列了,兒臣雖然偶爾受氣,但感覺挺好的,有人推著走,其實也不錯,最起碼不費腦子。
    崔堯…… 雖然經常沒大沒小,但兒臣就這麽一個朋友,兒臣舍不得。況且兒臣覺得,就是覺得真要針鋒相對,或許兒臣才是被拾掇的那個。
    兒臣知道您有很多後手,可在兒臣看來,關於未雨綢繆這方麵,父皇您好像比不過我師父。
    要怪,就怪您走的太早了,若是您比兒臣的師父多活個一年半載,或許兒臣還有機會。
    嗯,就是這樣的,應該是您的疏忽。”
    ……
    ……
    李承乾說服了自己,遂暢快的向後翻去,他似乎已經背熟了頁碼,三兩下就找到了自己想看的內容。
    “若是武照沒有入宮,看下一頁。”
    李承乾笑道:“我偏不。”
    “任命侯君集作為跨海先鋒,平日裏他若是囂張跋扈或是意圖不軌,且忍他一時。
    待到他在那太陽洲忍不住裂土封王之時,便啟動暗子,一擊斃命!\"
    李承乾笑道:“父皇,您怎麽老覺得侯君集會謀反呢?人家在突厥戍邊戍的好著呢,一晃有五年了吧?除了偶有縱兵屠戮番邦之舉,侯老將軍老實著呢。”
    下麵的又是老生常談,李承乾都快背下來了,無非就是分化拉攏那一套,可他當真無感。
    於是又翻過一頁。
    “承乾吾兒,朕想著,你大概會仔細研讀這幾頁。
    若是武照仍安然無恙,崔堯在收攏了五姓七望之外仍然沒有被你收拾掉……
    那麽朕很遺憾,你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朕如果想誇你,隻能說你是個好人。
    接下來,局勢或許當真要按你師父的安排來走了。
    吾兒,你需謹記!”
    這六個字寫的格外濃重,不用想也知道這是李世民格外強調的地方。
    李承乾點點頭:“孩兒記著呢,就是人家好像不怎麽願意。”
    “若要將跨海之諸大陸妥善置於大唐之下,思慮不可不甚!
    若朕能多撐一些時日,能親眼得見回歸之艦隊,以朕之思慮,必將爾之兄弟分封諸地。
    青雀、恪兒、李佑、李愔、李惲、李貞等諸王,不拘賢愚,統統灑向蠻荒之地。
    我李唐大好男兒,自當不懼困苦,開拓華夏之血脈。
    必要時,城陽、新城、乃至襄城、南平、遂安、豫章、巴陵、普安、東陽、臨川、清河、蘭陵等諸公主,亦可按夫婿之能力、親疏擢其善者委以重任!
    甚至異姓封王也可!
    不論如何,先站穩腳跟,打上我華夏的標記才是硬道理。
    你師父有句話深得朕心,哪怕日後反目成仇,總歸已經把肉按進了鍋裏,哪怕再有仇怨,還能比不過外人?肉是爛在自家鍋裏,還是爛在別人鍋裏,這一點你要分清。
    可惜天不假年,朕隻怕時日無多,這些計劃朕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親自實行了。
    你師父交給你的手劄多是記敘一些朕平日裏的心得,你有時間便看看,沒得空閑,不想看也隨你。
    但這本手劄乃是朕忍著病痛親自書寫,你需時時翻閱,不敢或忘!”
    李承乾點點頭,笑道:“喏!兒臣一直隨身攜帶,從來不敢假手他人。”
    隨即翻開下一頁。
    “若崔堯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武照亦有了你的骨血,此種極小概率之事,大抵是不會發生的。
    不過若當真如此,你需謹記,事情的安排要反著來!
    武照此女,實乃豪傑矣!
    莫要被平日裏的假象所迷惑,此女朕以為,可以楚莊王類比,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朕毀其子嗣,便是要剪其羽翼!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朕也不應以莫須有之罪責,致人於死地,特別是這種豪傑,更是因果繁多。
    故,若此女當真有了子嗣,切記莫要再讓其子嗣沾惹權柄,否則於我李唐來說,禍事矣!
    若爾不用施雷霆手段,便要仔細與崔堯交好。
    朕知道,你一直不明白朕為何一直要你委曲求全與崔堯稱兄道弟,甚至甘陪末座。
    朕想著,以後等你成熟了自然會懂得。
    但朕又怕你始終不開竅,故朕就把原因寫在手劄裏吧。
    崔堯得天機之真傳,乃是我大唐國運之延續,故而他很重要!
    但若是大唐果真舉世無敵,那麽他隻能說是錦上添花,並非缺不得。
    然,有一重大隱秘,你需記在心上,此人早慧並非乃是天授,而是因為他與你師父一般,同樣是那妄人!
    一個不會遭受天罰得妄人,一個被老天遺忘的妄人!
    此事乃新城自崔堯夢中囈語判斷而出,可信度極高!
    說到新城,你自可全然相信,莫要信什麽出嫁從夫的屁話,我大唐的公主沒有一個養的熟的,這一點朕深信不疑。
    另外,北鬥之中,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皆為天機之手筆,可信卻不可盡信,你要有自己的判斷,但唯獨搖光你可無條件相信,而這位搖光,就是新城!
    這是朕給你的最大後手,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莫要輕動!
    北鬥組織乃是朕與天機合力創建,昔年第一任搖光是你母後,你母後仙逝之後,便是新城接手,這一點連天機都不曾知曉。
    朕本欲讓新城一輩子在暗中執掌天下暗樁,然老友情真意切,殷殷相求,朕卻不得情麵,也必須給天機一個體麵,故而才有此婚配。
    卻不想,此事卻成了一步妙棋!
    開拓跨海大洲一事,若你信不過青雀等一幹兄弟,朕亦能理解,畢竟朕雖甚愛子嗣,卻並不能強逼你兄友弟恭,畢竟朕也做不到。
    然大陸開拓一事,寧可屬意崔堯與新城之子,亦不能隨意許諾爾與武照之嗣!
    武照攜子上位,必將顛覆李唐,牝雞司晨,霍亂中華!
    然崔堯卻不同,此子絕不是狠絕之人,加之朕那未曾見過的外孫,亦有我李唐之血脈留存,故而,此乃最優之解!
    崔堯跨海建國,十有六七會與大唐成為兄弟之邦,然武照之子建國,十之八九會顛覆我大唐國祚。
    爾需謹記,慎之又慎!”
    李承乾將手劄頂在頭頂,望著穹頂幽幽的說道:“可是他不願意呢,兒臣剛問過了。”
    “為公,使我華夏大興,為私,使我大唐綿延。必要時,該動用手段的時候,莫要遲疑,若是不決,可詢長孫無忌出謀劃策。”
    李承乾苦惱的說道:“可舅父好像是他那邊的人呢。”
    “若無計可施,那朕祝你自求多福吧,這麽大個隱患引發不發放在大唐境內,若是朕,朕決計睡不安穩。”
    “可兒臣……朕覺得很踏實欸,他若是當真走了,朕反倒不會了,且容朕再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