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趙牧回長安。
字數:5020 加入書籤
顧潯忍不住笑出了聲。
“不錯,不錯,還能讀書識字了。”
“千字文能認全了沒?”
素素有些心虛。
“還是有小半的字認不全。”
“好好學,等你將千字文 上的字認全了,大哥就給你封一個郡主。”
“到時候嫁入了將軍府,李淳良那家夥也不敢對你呼來喚去。”
素素誠惶誠恐。
“不行不行,郡主要像凝雪姐姐那般知書達理,我隻是識得千字文,怎麽能當郡主呢?”
“不行不行。”
這一夜,顧潯沒有睡,一直在台階上坐到了天蒙蒙亮。
不知為何,這間鋪子總給他一種心安的感覺。
坐在這裏,便能自行屏蔽一切雜念,念頭通達。
他起身將茶壺和杯子收拾入屋內,輕手輕腳的關上門 。
此事何錦也來到,恭敬道:
“陛下,先頭大軍已經北上,馬也已經準備好,可以北上了。”
顧潯點點頭,走出巷子,翻身上馬,向著洛陽城外疾馳而去。
城門口 ,君朔和李滄瀾的這兩位文武大臣已經等候多時。
顧潯勒韁停馬,看向二人。
“二位,大秦便交給你們了。”
李滄瀾沉聲道:
“陛下放心,我等定保大秦無憂。”
君朔則是用熟悉的口吻調侃。
“我已經習慣了當牛做馬,不在乎這一時了。”
顧潯點點頭,文有就君朔,武有李滄瀾,他很放心。
“二位拜托了。”
君朔和李滄瀾不約而同的拱手承諾。
“定不負陛下所托。”
“望陛下早日凱旋。”
這一日,洛陽成為旌旗漫天,化作一條長龍,向北而去。
這支滿甲大軍,將會一路向北,越過北玄,抵達北原戰場。
幽州以北。
整頓後的安西虎騎再次出現在了戰場之上。
成功吃下一支北原大軍的安西虎騎正在清掃戰場。
副將急匆匆來報。
“王爺,我們抓獲了兩千降卒,這些人該如何處置?”
顧宇輕輕皺眉,當下他們要一路急行軍北上,這兩千戰俘隻會延緩行軍速度。
若是放了,他們指定又會重返軍營,繼續拿起武器,抵擋大軍收複失地。
“這些人隻會 延緩 行軍速度,若是帶上他們,戎族騎軍很快便能包圍我們。”
“不能因為他們,而壞的大局。”
“本王不怕罵名。”
副將當即明白了顧宇的意思。
“王爺,我這就去處理完畢。”
不多時了,枯黃的草地便被鮮血覆蓋,大老遠便能聞到令人作嘔的血腥味。
兩千戰俘,全部殺了個幹淨。
正如蠻族抓到中原士兵,一般都是將其投入北海,祭祀他們口中的先祖。
不止士兵,整個被占領的中原疆土,如今已經沒有幾人留著中原血脈了。
留著中原血脈之人,在這片廣袤失地之上,已經多數化作北海海底 的 枯骨。
戎族每年都要抓許多百姓,投入北海祭祀先祖。
在北原,含有中原血脈之人,地位就跟牛羊差不多,甚至還不如。
十戶九空,不然戎族大單於也不會強行戎族各部南遷。
想想死在此地的中原百姓,顧宇便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大軍即刻出發,繼續向北。”
他的目光不由看向北方,想起了臨 別前與趙牧的對話。
“王爺,怎麽不打算繼續北上了?”
趙牧點點頭,他一生的誌氣便是飲馬北海。
如今機會就在眼前,他卻偏偏打起了退堂鼓。
“本王也想北上,但是不能再繼續北上了。”
“若是在執意北上,恐怕朝中就會有人不安了。”
顧宇聽出來趙牧的言外之意。
“你要南下,去長安?”
趙牧點點頭。
“你父皇信任我,蔡倫也信任我,但並不代表著所有人信任我。”
“我去了長安,也好讓那些提心吊膽之人睡個好覺。”
顧宇知道長安對於趙牧來說,意味著什麽。
趙牧已經二十餘年未曾踏入過長安了。
他知道趙牧是在給趙凝雪讓路,說的確切些,應該是給顧潯讓路。
一旦他放下手中的權力進入長安,無異於成砧板上的魚肉。
說的難聽點, 就是去長安做人質。
“北海的風光,你們這些年輕人替我們去看看,便就足夠了。”
當趙牧以此話收尾之時,顧宇心中不由閃過一絲淒涼感 。
那個號稱不敗戰神的人屠,終究還是服老了。
顧宇帶著安西虎騎一路向北之時,一輛馬車慢悠悠向南而去。
深秋的大雪,已經白滿山,馬車車頂之上同樣堆滿了積雪。
趙牧看著就窗外白茫茫一片,沒有覺的心情不好,更沒有覺的遺憾。
他所求,並非是飲馬北海,而是中原失地全部重新回到中原手中。
隻要失地得以收複,能不能飲馬北海,已然不重要了。
“王爺,咱們真要去長安?”
“不然呢?”
“已經二十餘年沒有去長安了,不知長安是否還是原來的長安。”
獨臂老車夫輕輕趕馬,他斷掉的手,正是當年為護送趙牧離開長安,被一刀斬斷的。
因為親人都已經死於戰亂,他便就留在了府上當一個車夫。
當年那個有意氣風發的中年漢子,如今已是頭發花白。
“王爺,你當真要全部放下手中兵權了嗎?。
說句實話,他是不希望王爺 放棄兵權的。
與其在長安低三下四,倒不如在北境自由自在。
“不是要放下,而是已經放下了。”
他放棄兵權,除了顧潯和趙凝雪之事外,還有更長遠的考慮。
借著北伐蠻族之戰,北境諸位將軍也必然會戰功赫赫。
他此時放棄兵權,順勢而下,朝廷便可名正言順的以軍功封賞這些將軍。
這對於北境諸多官員將軍來說,是最好的出路。
藩王終究隻是藩王,給不了朝廷能給的。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而今大一統的趨勢越發明朗,逆勢而為,自立山頭,隻會被大勢所淹沒。
不知不覺,二人已經來到長安城外。
看著城頭長安二字,還是當年的模樣,沒有任何的改變,隻是微微多了一抹滄桑之氣。
“長安,沒有想到我趙牧還有回到長安的一天。”
“還當真是造化弄人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