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大陸驚變

字數:3743   加入書籤

A+A-


    匆匆一月,大秦各地蒸蒸日上。太子端坐書房,批閱各地奏折。
    “殿下,宮裏傳來消息。陛下急召!”
    無極殿內,藥味依舊濃鬱。蕭照淵快步穿過長廊,殿外太醫令正躬身站立:“參見太子殿下!”
    “平身。父皇如何?”
    “陛下身子已經好轉,可以下床了。”
    蕭照淵微微頷首,推開殿門,眼前的景象讓他嘴角微揚。秦帝端坐龍案前,正查看著奏折。
    “來了...”秦帝聲音依舊沙啞,手指隨意點了點一側的座椅,“坐。”
    “父皇保重龍體,瑣事兒臣可以解決。”蕭照淵拱手一禮。
    “好了。”秦帝輕咳兩聲,從禦案一側的暗盒中取出一塊玄鐵令牌扔給蕭照淵,“從今日起,影衛由你直接掌控。”
    令牌入手冰涼沉重,上麵刻著‘如朕親臨’四個小字。蕭照淵知道這意味著什麽,這支大秦最隱秘的力量,曆來隻效忠皇帝本人的組織從今日起屬於他了。
    “父皇,這...”
    “看密報。”秦帝打斷他,指向最上麵的那份。
    蕭照淵展開染血的絹布,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小字:“大周集結十萬人馬於南山關,疑似南詔發生叛亂;大楚第三軍團、北方三州宣布效忠司徒靜,與楚帝分庭抗禮;西域各國似乎有聯合跡象...”
    每一個字都如重錘敲在心頭。短短一月,大陸局勢竟已天翻地覆!
    “司徒靜...造反了?”蕭照淵難以置信地抬頭。
    秦帝扯出一抹冷笑:“司徒靜...不簡單啊。”他指向第二份密報,“看看這個。”
    這份密報詳細記載了司徒靜近一個月的行動。她以祭奠亡兄為名離開帝京,暗中北上,抵達北境後突然發難,宣布楚帝殘害忠良,縱容皇子相殘,號召‘清君側’。更令人震驚的是,北境邊軍竟然有七成當即倒戈!打了楚帝一個措手不及。
    “北境邊軍...那不是穆遠山的部下在掌控嗎?”蕭照淵猛然起身,“難道...”
    “不錯。”秦帝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司徒靜早就在布局了。她借著第三軍團長羅戰這層關係,暗中結交邊軍將領...咳咳...此女心機,不輸其父。”
    蕭照淵腦中浮現司徒靜那雙清冷的眼睛。原來她在楚帝眼皮底下竟然謀劃了這麽多,連他都被蒙在鼓裏。但為何選在此時起事?
    “淵兒。”秦帝聲音嚴厲,“現在是天賜良機。大楚內亂,大周被南詔牽製,我大秦當立即出兵,繞道草原拿下大楚北部三州!”
    蕭照淵心頭一震。大楚北三州土地肥沃,又有天險可守。的確是夢寐以求的戰略要地。但....
    “父皇,兒臣認為當以靜製動。”蕭照淵謹慎道,“大周虎視眈眈,若我大秦先動兵,恐被坐收漁利。不如讓司徒靜與楚帝兩虎相爭...”
    “婦人之仁!”秦帝怒斥,隨即又咳起來,“咳咳...若有此良機,朕必親征...”
    蕭照淵連忙為秦帝撫背順氣。曾經氣吞山河的帝王,如今虛弱得連個孩童都不如。
    “父皇息怒。兒臣不是怯戰,隻是...”他斟酌詞句,“司徒靜若占盡上風,與我大秦有舊誼,那便不用兵戈相見,帝國正好休養生息;若楚帝獲勝,也必元氣大傷。無論如何,我們都可後發製人。”
    秦帝盯著麵前這個兒子看了良久,突然笑了:“你比朕強...懂得用勢而非用力。”他疲憊地閉上雙眼,“罷了...你既監國,就由你決斷吧。”
    蕭照淵鬆了口氣,正欲告退,秦帝卻又突然開口:“那司徒靜...你當真放得下?”
    這一問如利箭穿心。蕭照淵沉默片刻,坦然道:“兒臣與她,本就是互相利用。這麽久的合作,友情在,並未有愛。”
    “是嗎?”秦帝睜開眼,目光如炬,“你要記住,你是大秦未來的皇,兒女私情不能影響你的判斷。若是司徒靜敗了,那...娶進宮也無妨...”
    蕭照淵手指一顫:“父皇...”
    “好了,下去吧。”秦帝無力的擺了擺手,“還有不到二十日,傳位大典要開始準備了。”
    “兒臣告退...”
    東宮書房內,蕭照淵端坐主位,麵前案幾上攤開著影衛的密信。賈詡、郭嘉、房玄齡、張遼、趙雲等心腹分列兩側,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凝重之色。
    “司徒靜以女子之身公然反抗楚帝,勝算幾何?”蕭照淵開門見山。
    房玄齡輕撫胡須:“不足三成。楚帝手握重兵,更有天罰之利。司徒靜雖有第三軍團與邊軍支持,但糧草軍械難以維持。”
    “未必。”郭嘉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司徒靜蟄伏多年,既敢起事,必有後手。”
    賈詡搖頭:“不如坐山觀虎鬥。”
    “坐觀?”蕭照淵手指輕叩案幾,“若楚帝速勝,聯合大周出兵我大秦,當如何?”
    書房內一時寂靜。
    “殿下,”房玄齡打破沉默,“臣以為,可暗中給予司徒靜有限支援。糧草、情報,但不出兵。”
    蕭照淵不置可否,目光轉向一直沉默的張遼:“文遠,你以為如何?”
    張遼抱拳:“末將以為,司徒靜若勝,於大秦有利。她與殿下有舊誼,至少不會與大周聯手攻秦。”
    “舊誼?”賈詡冷笑一聲,“政治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
    正爭論間,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位斥候匆匆而來,單膝跪地:“殿下,邊境急報!”他從懷中取出一個密封的竹筒,“還有...大楚司徒靜公主的密信。”
    蕭照淵展開軍報,臉色頓時陰沉:“大周增兵五萬於黑水,禦蠻關增兵三萬。”
    眾人嘩然。蕭照淵強自鎮定,拿起那封火漆密封的信箋。漆印上是朵小小的蘭花。
    信箋展開,清秀卻有力的字跡映入眼簾:
    “太子殿下:大楚一別,今靜以女子之身,舉義北境,非為權位,實乃求生。據悉,周使攜密信與楚帝密約,欲瓜分秦土。靜雖力薄,願牽製楚師,為太子解憂。不知太子殿下可還記得當初東宮之請?靜手書。”
    蕭照淵將信傳閱眾人,賈詡看完信,眼中精光閃爍:“司徒靜願意牽製楚軍,此乃天賜良機!”
    “風險太大。”房玄齡仍有顧慮,“若這是楚帝父女設的局...”捏了捏手指,“即便屬實,我們又如何支援?直接派兵太顯眼,糧草運輸又緩不濟急。”
    蕭照淵眼中精光一閃:“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