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養蠱
字數:3397 加入書籤
東宮書房內,蕭照淵端坐主位,麵前鋪著一張巨大的楚國地圖。賈詡、郭嘉、房玄齡等心腹分列兩側,每個人眼神異常銳利。
“諸位。”蕭照淵手指輕叩案幾,“此次大楚之行,凶險遠超預期。今日請諸位來,就是要剖析楚帝此人。”
“殿下。”賈詡撫手一禮,率先開口:“臣回京後就著手查閱了關於大楚的各項情報。發現一個驚人事實。楚帝的昏庸,絕對是掩藏許久了。”
郭嘉閃過一絲詫異:“文和,何出此言?”
“十五年前,楚帝兵變奪位。可莫要忘記,當初他繼位後,禦駕親征擊敗蠻族。”賈詡取出一卷文書,“當時斥候記載。楚帝用兵如神,絕非等閑之輩。但自那以後,突然沉迷酒色,荒廢朝政....”
“也就說,楚帝近十多年來的昏聵,是刻意為之?”房玄齡若有所思道。
蕭照淵眼神一凜:“繼續。”
“楚帝長子司徒昭仁德寬厚,深得民心,卻在五年前離奇死亡,幕後凶手我相信楚帝肯定知道是二皇子司徒睿。司徒睿野心勃勃,結黨營私,如今也被囚禁。三子司徒裕,荒淫無度,難成大器...”
“這...”郭嘉突然插話,“難道楚帝是在養蠱嗎?”
室內驟然寂靜。養蠱,將毒蟲置於容器中任其互相廝殺,最後存活者便是蠱王。
蕭照淵瞳孔驟縮:“你是說,楚帝故意放任子女廝殺,隻為選出最適合皇位的那個最強者?”
“正是。”郭嘉點頭,“而且諸位發現沒有,除了已經出局或者死亡的皇子外,楚帝的子女中,除了七歲的五皇子與五歲的八公主,唯一安然無恙的就隻有長公主司徒靜了。”
賈詡眼中精光閃爍:“臣仔細研究了司徒靜的經曆。她自幼聰慧,被楚帝賜封‘七竅玲瓏’,可她卻處處藏拙。兄長死後,她遠離大楚,深居簡出。可看似不問世事,實則暗中收攏兄長舊部,拉攏暗麟,培植勢力。更重要的是楚帝明知她與殿下合作,卻未加嚴懲,反而將司徒睿的勢力交給她。”
房玄齡倒吸一口涼氣:“莫非,楚帝屬意的繼承人是...司徒靜?”
蕭照淵起身踱步,腦中思緒翻騰。若真是如此,他與司徒靜的合作很可能早就被楚帝看在眼中。甚至是最後的全身而退都可能是楚帝精心設計的局。
“女子為帝?”賈詡震驚道,“可大陸至今從未有過先例。”
“是沒有。”郭嘉笑道,“但楚帝既能偽裝昏庸這麽多年,又豈會在乎世俗眼光。更何況,大楚現在後繼無人了。”
房玄齡低頭沉思道,“或許楚帝根本就無意傳位,他身體康健,再掌權二十年不成問題。司徒昭與司徒睿二人勢力強大,威脅到了他的位置,所以讓子女自相殘殺,清除有威脅的,在保留無威脅的,若是如此,這份帝王權術...”
蕭照淵沉默良久。若謀士們的推測屬實,那麽楚帝的心機之深,堪稱可怕。
“殿下,”郭嘉謹慎地問道,“我們接下來...”
“改變策略。”蕭照淵決斷道,“暫停一切對楚國的直接行動。轉而通過商路滲透,建立更隱蔽的情報網。”
賈詡點點頭:“殿下英明。老臣建議從鹽鐵貿易入手。楚國缺鹽鐵,我們可以通過第三方組織暗中安插人手。”
“好。”蕭照淵猛然轉身:“郭嘉,聯係白起,秘密增派斥候嚴密監視大楚。賈詡,你負責安排滲透,重點搜集大楚政界情報。房玄齡,整頓戶部糧草賬冊,聯係歸順我們的官員,準備後麵接手朝政。”
眾人領命而去。蕭照淵獨自走到窗前。東宮花園裏,太子妃正在侍女的攙扶下散步,手不自覺地撫著微微隆起的腹部,臉上帶著溫柔的笑意。
翌日,五更鼓剛過,朱雀大街兩側已站滿禁軍。玄甲紅纓,刀戟如林,肅殺之氣撲麵而來。今日是太子蕭照淵首日以監國身份臨朝,帝都上下無不屏息以待。
蕭照淵身穿玄色蟒袍,頭戴七流冕冠,端坐在步輦中。他的目光掃過皇極殿前跪拜的官員,將每個人的表情盡收眼底。有敬畏的、有期待的、也有不易察覺的慌張。
“殿下,到了。”輦外,曹正淳低聲提醒。
蕭照淵整了整衣冠,大步走入皇極殿內,文武百官分列兩側,見到他的到來,齊刷刷跪拜下去:“恭迎太子殿下!”
聲音如雷,在晨光中回蕩。蕭照淵緩緩在龍椅旁的監國席位坐下:“眾卿平身。”
百官起身,無數道目光聚焦到太子身上。蕭照淵能感覺到那些目光中的重量。他是大秦的未來君主,他們的身家性命都將係於他一念之間。
“陛下聖體違和,自今日起,由本宮暫理朝政。”蕭照淵聲音沉穩,“各部有本奏來。”
短暫的沉默後,兵部尚書孫淮安率先出列:“殿下,黑水軍報,大周近日增兵邊境,恐有異動。”
蕭照淵麵不改色:“增派青州戰區三萬精兵駐守黑水,嚴陣以待。”
“殿下。”戶部尚書房玄齡緊接著奏道:“戶部已經丈量完全國土地,各地稅收也已收齊。”他從懷中取出一本賬冊,“此乃統計賬冊。”
“好。”蕭照淵毫不猶豫,“另外各地糧倉情況如何,也要一並查詢清晰。”
一道道政令有條不紊地下達。朝臣們漸漸發現,這位太子的治國風格與秦帝大不相同。少了三分淩厲,多了幾分沉穩;少了幾分猜忌,多了幾分務實。
“本宮有一事宣布。”朝議接近尾聲時,蕭照淵突然起身,“帝國連年征戰,民力凋敝。自即日起,全國進入休養生息期,非必要不興兵戈,不征勞役。”
朝堂上一片嘩然。大秦以武立國,征戰不斷,太子此舉可謂一反常態。
“殿下聖明!”禮部尚書顏修遠高聲道,“民意邦本,理當如此。”
蕭照淵微微頷首,繼續道:“令派特使十二人,分巡全國七州四十九郡,查吏治,訪民情。凡貪腐害民者,無論官職,嚴懲不貸。”
這句話如巨石入水,激起更大波瀾。不少官員臉色頓變,麵如土色。
蕭照淵目光如電,掃過眾人表情。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