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精準打擊
字數:3048 加入書籤
雲瀾城中軍帳內,燭火通明,李靖的手指在輿圖上反複劃過雲州與 血月關的連線。一旁的諸葛亮輕搖羽扇,張良端著茶盞沉思,帳外的夜風帶著寒意,卻吹不散帳內的凝重。
“周軍這招打遊擊有點棘手,”李靖沉聲道,“我們回,他們退;我們進,他們又來。耶律牧野一直派出小股部隊偷襲後方運糧隊,等我們的人趕到,他們又跑了。一直被牽著鼻子走,進退兩難。”
張良放下茶盞,指尖點向血月關:“根據探子回報,周軍主力三十萬出關,看似勢大,實則根基在關內。血月關是他們的後路,也是糧草命脈。如今血月關連同周邊數城可戰之兵皆出,關內空虛,正是軟肋。”
諸葛亮扇尖輕敲案幾接過話頭:“子房先生所言極是。周軍糧草全靠後方運送,在雲州所搶輜重都運送回了血月關,隻留數日糧草。從血月關到雲瀾城,大軍疾馳隻需一日,可若是運輸糧草輜重,確需近兩日。我軍可派一支精銳襲擾糧道,斷其供給,周軍必亂。”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精光:“至於雲州地界,尉遲燎原旗下十萬人馬化整為零,每座城池駐軍,邊境線上布滿斥候。隻要周軍敢踏入雲州一步,就近圍殺,不貪多,每次圍殺數千上萬,積少成多,總能將耶律牧野打疼!”
李靖聽著兩人分析,眉頭漸漸舒展:“二位的意思是不追著周軍主力打,而是斷其根基,設網圍堵?”
“正是,”張良展開新的布防圖,“血月關空虛,派楊再興率五萬鐵騎繞行偷襲,隻需焚燒關內糧草逼周軍回援。冉閔眾將領輕騎專截殺糧道,周軍三十萬大軍每日消耗糧草無數,斷糧三日必潰。雲州各地由尉遲燎原坐鎮,斥候全部撒出去,見到小股周軍就圍殺,見大股部隊就固守待援。要讓他們進了雲州就像進了泥潭一般,拔不出腳。”
諸葛亮微微頷首補充道:“如此一來,周軍要麽回援血月關,要麽困在雲州缺糧,再難以像之前那樣來去自由。我們無需與他們決戰,隻需讓他們明白,襲擾雲州的代價...他們付不起。”
李靖看著輿圖上的部署,從血月關的奇襲到糧道的截殺,再到雲州的網格化圍堵,環環相扣。既避開了周軍避戰拖耗的陷阱,又能精準打擊周軍軟肋。
“好!”李靖猛地拍案,“就依兩位先生之計。”
“傳令:
楊再興率五萬鐵騎,星夜繞行奔襲血月關,燒毀關內糧倉後即刻撤離,絕不能讓周軍堵在關內!
冉閔領三萬輕騎,潛入雲州至血月關的糧道沿線,專襲周軍運糧隊,若有周軍來援,絕不戀戰。
尉遲燎原率部駐守各城,在雲州邊境增設千名斥候,周軍小股入境便圍殺,大股來襲則死守待援。
許褚,養由基率軍隨時策應各方。”
軍令傳下,秦軍立刻開始行動。楊再興的鐵騎如離弦之箭出城而去,繞開周軍主力直撲血月關;冉閔的輕騎換上周軍服飾,趁夜潛入糧道沿線的密信;雲州的斥候灑向山野,一旦發現周軍蹤跡便立刻傳信。
翌日,耶律牧野還在雲州邊境觀望,忽然收到血月關遇襲,糧草被燒的消息,頓時慌了神。那是三十萬大軍的後路,更是大軍防守血月關的儲備糧。他急的來回踱步,剛要下令回援,又傳來運糧隊被截殺的消息,連押送的將領都被冉閔斬了首級懸在了道路邊的樹上。
“撤!全軍立刻撤回血月關!”耶律牧野終於坐不住了,他本想拖垮秦軍,卻沒想到對方竟然兵行險著直擊己方軟肋。血月關空虛,糧道被劫,再耗下去,三十萬大軍怕是要被秦軍反包圍在雲州。
“李靖,難道你真不怕血月關暗中伏兵嗎?竟然如此膽大分兵。”耶律牧野看向雲瀾城,“下次,可就不會這麽容易讓你贏了。”
當周軍主力狼狽撤出雲州時,隻留下幾處被圍殺的小股部隊屍體。秦軍並未追擊,隻是加固了各城防線,斥候依舊在山野間巡邏,這一次過後,周軍想再複製此法,難了。
雲瀾城的中軍帳裏,李靖看著周軍撤退的軍報,對二人笑道:“耶律牧野這是被打疼了。”
張良嘴角微揚,微微頷首:“血月關受損,糧道被擾,周軍至少一月內不敢再犯雲州。我們可以騰出手來專心對付大楚了。”
諸葛亮輕搖羽扇,望向西方:“楚帝若是得知周軍退走,怕是不會再出兵了。想要攻破穆遠山的防守,還是頗為困難。”
“沒了周軍的牽製,起碼我們能試探一下鼎武關的實力,若能攻破防線,那大楚帝京就近在眼前。”李靖手指輕輕點在鼎武關的位置。
大秦,帝都。
無極殿內,蕭照淵展開雲州軍報,指尖劃過‘周軍已退’,‘欲會師白帥攻楚’的字樣,嘴角微微勾勒起一抹淺笑。案上的輿圖已被朱砂筆圈出大楚北四州的疆域,那裏的郡縣名錄正在逐一更新,百姓的戶籍、土地的丈量都在有序推進,這是大秦未來根基。
“四十萬對二十五萬,”他對著身旁眾人道,“鼎武關是楚都最後的屏障,穆遠山的第一軍團又是精銳,這場仗不好打啊。”
郭嘉躬身笑道:“陛下看得透徹。楚軍本土作戰,糧草兵員隨補隨用,我們強攻確實討不到好處。”
“以微臣之見,二位將軍的意思怕是也不在於必破,而在‘試探’。”蕭何微微一禮道。
“沒錯。”蕭照淵將軍報放在案上,朱筆在鼎武關三字旁輕輕一點,“那就打一打,看看楚軍的底細。穆遠山若是拚死守關,那就說明大楚還有頑抗之力。那我們便收兵,專心消化北四州。土地,人口,糧草,那一樣都比強攻劃算。”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楚軍若是一觸即潰,那便是天意。順勢拿下鼎武關直搗帝京,也省了後續的麻煩。”
旨意很快傳至鼎武關前線:白起、李靖合兵強攻,一探虛實。勝則乘勢追擊,直撲帝京。敗則固守望原,安穩四州,勿求畢其功於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