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陣前笑談
字數:3059 加入書籤
肥水河岸,燈火徹夜通明。黃寶親自站在浮橋橋頭,看著水師士兵將最後一根鐵鏈固定在橋墩上。這座連接南岸騎兵大營的浮橋,此刻被十餘艘戰艦團團護住,艦上的強弩與投石機對準沿岸,連一隻鳥都難以靠近。
“黃將軍,鐵鏈已經鎖死,浮橋兩側百步內,水師日夜巡邏,絕無死角。”水師吳江躬身稟報。
黃寶點點頭,目光掃過橋麵。與昨日倉促搭建的浮橋不同,為了保證浮橋安全,利用楠木重新鋪了一層,底部更是利用木樁加固,橋頭兩側更是立起了臨時箭樓。他太清楚上次的教訓了,正是因為騎兵無法支援,導致壽春隻能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差點讓秦軍將水師與騎兵逐步絞殺。
“告訴張文俊,”黃寶對親衛道,“浮橋若是斷了,讓他提頭來見!”
親衛領命而去。黃寶望著南岸騎兵大營的燈火,心中稍安。等白起主力到了,壽春若是在失去騎兵與水師,那將隻能成為孤城,不攻自破。
“將軍,斥候來報,關羽撤到了廬江。”
他轉身回城,腳步卻依舊沉重。水師戰艦隻剩十餘艘,連河道巡邏都捉襟見肘。而南岸的張文俊,銳氣大挫,能否及時支援,擊敗秦軍鐵騎還是未知數。
夜色漸深,浮橋的燈火映在肥水之上,泛著細碎的光。黃寶站在城樓,聽著浮橋傳來鐵鏈撞擊的輕響,隻覺得這聲響是壽春的倒計時。
在肥水雙方打的你死我活之時,鼎武關下的曠野上,兩軍列陣分明。秦軍的玄甲方陣如墨色洪流,旌旗上的‘李’字在風中獵獵作響;楚軍的銀槍陣則如霜雪鋪地,‘穆’字帥旗前,老帥穆遠山立馬橫槍,須發雖白,眼神卻銳利如鷹。
李靖勒住戰馬,隔著百步與穆遠山遙遙相對。他卸下頭盔,露出麵容,聲音透過風傳到楚軍陣中:“穆老元帥,別來無恙?當初望原關一戰,穆元帥的指揮戰術,李靖至今難忘。”
穆遠山哈哈一笑,聲音洪亮:“李將軍客氣了。若非當初將軍虛虛實實之計,司徒靜那丫頭,怕是早已被老夫送往帝京。”他話鋒一轉,眼中閃過一絲銳利,“隻是沒想到,當初那個相助司徒靜,計謀百出的李帥竟然是大秦的將軍。”
“穆帥過獎了。”李靖微微一笑,“當初之事,乃私人義舉。今日陣前,乃兩國交鋒。正巧,本將一直想跟穆老元帥再戰一次,如今兵戎相見,也是天數。”
“天數?”穆遠山挑眉,“李將軍可知,鼎武關乃我大楚帝京咽喉。老夫經營數年,城高池深,糧草充足,你僅僅想靠二十萬大軍想啃下來?怕是要崩掉幾顆牙。”
李靖目光掃過鼎武關的城牆。城高七尺,寬三丈,牆麵布滿箭孔,關隘兩側的峭壁上隱約可見暗堡,果然是易守難攻的雄關。
“穆帥的布防,滴水不漏。”李靖笑道,“但兵法有雲,‘守則不足,攻則有餘’。鼎武關雖固,卻缺一樣東西。”
“哦?”穆遠山挑眉,“願聞其詳。”
“銳氣。”李靖聲音轉沉,“邊軍雖精,卻久守關隘,少了破陣殺敵的鋒芒。反觀我軍,自禦蠻關起,一路勢如破竹,銳氣正盛。今日陣前,便是要讓元帥看看,這銳氣,能否撞開鼎武關的鐵門!”
穆遠山臉色微變,隨即朗聲大笑:“不錯!可老夫麾下第一軍團可不是邊軍能比擬的。”
“穆帥不妨試試。”李靖身後的楊再興按捺不住,長槍直指楚軍,“我軍遠道而來,正想試試大楚第一軍團將士的勇猛。”
穆遠山瞥了楊再興一眼,對李靖道:“李將軍麾下倒是猛將如雲。隻是不知,比起當初司徒靜帳下的第三軍團,孰強孰弱?”
這話戳中了李靖內心。第三軍團隨他征戰數月,最後盡數戰死,是他心中憾事。他眼神一沉:“戰場之上,唯有勝負,無分新舊。”
“好一個勝負!”穆遠山猛地提槍,槍尖直指李靖,“李將軍若敢攻城,老夫便讓你嚐嚐鼎武關的厲害!隻是念在當初你我雖為敵,卻也算‘知己’,給你三日時間考慮,退兵,或死戰!”
李靖重新戴上頭盔,玄甲在陽光下泛出冷光:“穆帥的好意心領了。三日之後,我在關內設宴,與穆帥共飲慶功酒。”
“哈哈哈!”穆遠山大笑,“那老夫便在關上備著毒酒,等著李將軍來飲!”
說罷,他調轉馬頭,楚軍陣列如潮水般退回關內。關門緩緩落下,沉重的聲響回蕩在兩軍上空。
李靖望著緊閉的鼎武關,對身旁的張良道:“穆遠山老狐狸,老謀深算,不僅想要試探我軍虛實,更是在拖延時間。”
張良微微頷首:“他知道我軍現在糧草有限,想耗到我軍自亂。隻是他沒想到,望原關的一幅行軍圖,讓我們找到了雲霧沼澤那條廢棄的道路。”
李靖眼中閃過銳光:“所以,三日之期,正好也讓他放鬆警惕。”
他回頭看向冉閔、許褚、養由基:“各將回營整備,三日後,按計劃行事。先將前方那三道溝壑填了!”
關外的風漸漸平息,秦軍開始紮營。鼎武關的城樓上,穆遠山望著秦軍的背影,手指輕輕敲擊著垛口。他想起當初麵對李靖的乏力感。明明軍力優勢於司徒靜,卻被他奇思妙想的兵法弄得他們團團轉。此時他心中竟生出一絲複雜,李靖,這是他戎馬一生,唯二沒能看透的對手,另外一個正是那位武安君。
“傳我命令,加強關後巡邏。”穆遠山突然道。
親衛一愣:“將軍,關後可是我們的地盤,秦軍應該......”
“照做!”穆遠山打斷他,語氣凝重,“李靖這個人,最擅長的就是從不可能的地方找出正確的路。”
關下的秦軍大營升起炊煙,鼎武關的城門緊閉如鐵,雙方各自安排後續。誰也不知道,三日後的較量,才是重中之重。究竟是李靖的奇襲得手,還是穆遠山的堅守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