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大周出兵

字數:3076   加入書籤

A+A-


    大周的朝議殿內,檀香嫋嫋,卻掩不住滿朝文武的焦灼。周帝端坐龍椅,手指輕叩案幾,目光落在輿圖上被朱筆圈出的楚地——那裏,白起與李靖的兩路秦軍如兩把尖刀,正一點點剜著大楚的疆土。
    “諸位都看到了。”周帝的聲音不高,卻帶著沉甸甸的壓力,“大楚北部精銳折於司徒靜之亂,如今秦軍趁虛而入,兩線齊發,壽春與鼎武關,掙紮不了多久了。”
    兵部尚書令狐明出列奏稟:“陛下,秦滅楚之心昭然若揭!當初司徒靜起義,大秦暗中相助,看似攪亂楚地,實則為今日鋪路。他們就是要在大楚元氣未複時,一舉吞並,而後...”他頓了頓,語氣凝重,“而後便會劍指我大周。”
    “可大楚畢竟是我們的宿敵。”戶部侍郎猶豫道,“秦楚相鬥,我大周如今改革,經濟恢複,兵力強盛。坐收漁翁之利豈不是更好?若是出兵援楚,怕是要惹火燒身啊。”
    “糊塗!”太傅趙禹氣的胡須發抖,“唇亡齒寒的道理都不懂嗎?大楚若亡,我大周將直麵大秦百萬雄師,屆時憑什麽抵擋?當初秦帝還是太子之時,就推動改革,國力日盛。如今已經完全壓製我周楚。吞並大楚後,他豈會容我們苟活?”
    殿內爭論漸起,主戰與觀望兩派各執一詞,吵得麵紅耳赤。周帝始終沉默,目光卻越來越亮。他比誰都清楚,大周與大楚雖有舊怨,但在大秦這頭猛虎麵前,他們是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
    就在此時,內侍匆匆入殿:“陛下,大楚使臣來了,說有緊急國事!”
    周帝眼中精光一閃:“宣!”
    楚國使者風塵仆仆地闖入殿內,衣袍上還沾著塵土,跪地便拜:“陛下!我朝陛下願割讓東境三郡,求大周出兵,馳援壽春!在外臣前來的路上,壽春已經被白起團團包圍,不日恐...”他深深一拜,“大秦狼子野心,若楚亡,大周必危,還望周帝陛下三思!”
    殿內瞬間安靜下來。東境三郡雖不是大楚最富庶之地,但出兵換此三郡,再加上共同抗秦,這筆賬怎麽算都不虧。
    “割地求援?”周帝故作沉吟,心中卻已有決斷,“楚帝倒是舍得。”
    “這是我朝陛下親筆書信。”使者從懷中掏出一份信:“隻要大周出兵,三郡文書即刻奉上,絕無虛言!且大秦滅楚後,下一個目標必定是大周,若是東境淪陷,那大周將會被大秦三麵合圍,陛下豈能坐視?”
    周帝看向趙禹:“太傅以為,此事可行?”
    趙禹躬身道:“陛下,機不可失!出兵援楚,既能得三郡之地,又能牽製秦軍,為我大周爭取更多戰備時間,此乃上策。”
    周帝微微頷首,又看向丞相楊洪:“丞相呢?”
    “陛下,老臣讚成太尉大人的意見,此乃雙贏,更可遏製大秦狼子野心!”楊洪深深一揖。
    “好!”周帝猛地拍板,“傳朕旨意,命凶虎軍團即刻從大楚東境北上,馳援壽春!”他看向楚使,“告訴楚帝,東境三郡朕要了,秦軍,朕也可以幫他擋了!但若是大楚再敢耍花樣...”他眼中閃過冷光,“朕的大周可不缺戰馬,朕的鐵騎,也不是好惹的!”
    大楚使者喜極而泣,連連叩謝。殿外的陽光透過窗欞照在輿圖上的楚地,那裏,即將迎來新的變數。
    周帝望著輿圖,手指劃過秦、楚、周三國交界,低聲道:“秦帝啊秦帝,你想一口吞下大楚,朕偏要讓你噎著。”
    此時的壽春城外,秦軍大營內,秦軍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白起立於高台,望著城頭密布的楚兵與城後那道橫跨肥水的浮橋,眉頭微蹙。浮橋盡頭的南岸,張文俊的騎兵大營炊煙嫋嫋,四萬鐵騎隨時可以踏橋而來,與城內守軍形成夾擊之勢。
    “浮橋兩岸的箭塔太密了。”趙普看向肥水,“沿岸起碼近十座,水師的十艘戰艦在停泊在浮橋兩側,弩箭射程能覆蓋整個橋麵,硬闖就是送死。”
    白起點頭,目光掃過壽春四周。秦軍步騎雖對壽春形成半包圍,但隻要浮橋不斷,南岸的楚騎就像懸在秦軍背後的一把刀。若全力攻城,張文俊必然率軍渡河襲擾;若分兵防著南岸,攻城兵力又顯不足。
    “先圍而不攻。”白起放下手中令旗,“讓投石機每日卯時,午時,酉時各轟擊一輪,不必求準,隻為讓城內不得安寧。”
    他轉向趙雲:“子龍,你帶五千白馬義從,從廬江繞道出發,至楚地腹地,專燒他們的糧道。記住,不必求多,每燒一處便換地方,讓他們摸不清你的蹤跡。”
    趙雲抱拳領命:“末將明白。”
    三日後,壽春城內果然漸生慌亂。秦軍的投石機準時轟鳴,石塊雖未砸中要害,卻讓楚兵日夜緊繃,壓根就不知道下一輪的轟擊,是不是會有秦軍攻城,讓他們連飯都吃不安穩。黃寶站在城樓,看著士兵們眼下的烏青,知道在耗下去,不等秦軍攻城,軍心恐怕就要散了。
    “張文俊那邊有動靜嗎?”黃寶問親衛。
    “南岸的騎兵每日操練,但沒其他的動靜。”親衛低聲道,“聽說...張將軍在等大周的援軍。”
    黃寶冷哼一聲。他已經收到後方消息,楚帝已向大周求援,許諾割讓東境三郡。連支援的禦林軍現在都在後方城池整備。
    而此時的楚地腹地,趙雲的白馬義從如鬼魅般穿梭在各地。他們避開大路,轉走小徑,兩日內燒毀了四座驛站,連運送糧草的車隊都被劫了兩次。楚地各城急得瘋魔,派出去護送糧車的兵卒越來越多,卻連白馬義從的影子都抓不到。
    “將軍,前麵是壽春糧道最大的中轉糧倉‘萬石倉’,守軍有五千人。”斥候回報。
    趙雲勒住照夜玉獅子,銀槍在陽光下泛出冷光:“繞到側翼,放火箭,燒了就走。”
    白馬義從分成兩隊。一隊從正麵佯攻,吸引守軍注意力;另一隊則繞到糧倉後方,火箭如流星射向草垛。幹燥的糧草遇火即燃,守軍們顧此失彼,等撲滅火勢,白馬義從早已消失在密林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