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受降

字數:3376   加入書籤

A+A-


    揚州城頭,黑色的秦字大旗取代了趙賁的判旗,迎風獵獵作響。城內秩序在秦軍高效的管理下迅速恢複。
    李靖站在剛剛經曆戰火洗禮的城樓上,目光銳利,並非因初定揚州而絲毫鬆懈。他深知,東境內還有一股敵人需要解決。
    “楊再興!”李靖沉聲喝道。
    “末將在!”渾身煞氣未散的楊再興踏步上前。
    “著你即刻率領本部鐵騎,出東臨城,與魏武第二軍團匯合!目標,東臨城下那五萬周軍先鋒!不必強求全殲,但要給我狠狠打,打出我大秦的軍威,務必將其擊潰,趕回淮河三郡!若能擒殺其主將,記你頭功!”
    “末將領命!”楊再興眼中戰意熊熊,抱拳領命,轉身便大步流星地下城點兵而去。鐵蹄錚錚,如同死亡的鼓點,朝著東臨方向席卷而去。
    李靖看著楊再興的背影,對身旁書記官道:“擬寫書信,送往石林城,呈交司徒易。就說,”
    “王爺深謀遠慮,忍辱負重,方使東境撥亂反正,免於戰禍。現今我軍已肅清揚州,整飭秩序。為安民心,定大局,彰顯東境歸屬大秦之正統,懇請王爺於三日後移駕揚州。屆時,我大秦皇帝陛下之封賞恩旨亦將抵達,於城內舉行盛大儀式,公告東境,正式歸附大秦!”
    這既是尊重,也是要將司徒易這位關鍵人物請到明麵上來,徹底安定東境人心。
    一係列命令有條不紊,既有對外敵人的打擊,也有對內部人心的迅速安撫。李靖用他高效而全麵的行動,向所有人展示著大秦不僅擁有無敵的兵鋒,更具備安定天下的能力!
    三日後,揚州城。
    晨光如同融化的金箔,灑在這座曆經戰火與繁華的古城之上。往日喧囂的市井仿佛被按下了靜音鍵,一種莊重而壓抑的氣氛籠罩著全城。青石板街道被清水反複衝刷,不見一絲泥濘。
    街道兩側,每隔十步便肅立著一名士卒。左側是身披玄黑甲胄、手持長槍的大秦銳士,他們麵色冷峻,眼神如鷹,如同一道沉默的鋼鐵長城,散發著帝國無情的威壓。右側則是剛剛經曆易幟的東境守軍,他們神色複雜,有解脫,有茫然,也有一絲遺憾,默默地注視著這片他們曾經守護,如今卻要拱手相讓的土地。
    城中央的廣場上,一座臨時搭建的高台巍然矗立。黑色的秦字大旗與象征司徒易的東境帥旗並列飄揚,在風中獵獵作響。台下,大秦官員與東境降臣涇渭分明,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無聲的較量。
    吉時已到,號角長鳴。
    首先登上高台的,正是大秦使團的核心,大秦皇帝陛下的兄長——文王,蕭照軒。
    他並未身著戎裝,而是一襲繡有玄鳥暗紋的深紫色王袍,步履從容。其麵容與秦帝有幾分相似,多了幾分儒雅與沉穩。然而,那雙眼眸中蘊含的深邃與威儀,卻讓人不敢直視。
    文王的親自到來,本身就是一個無比強烈的政治信號,這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受降,更是大秦對整個東境的重視。他的出現,讓在場的所有東境官員心中都為之一凜,隨即湧起的是一種被尊重的情緒。
    隨後,今日的另一位主角——司徒易,緩步登台。
    他褪去了昔日大楚的主帥鎧甲,換上了一身大秦正式的紅色公爵常服,雖依舊挺拔,但眉宇間難掩連日來的疲憊與沉重。他的目光掃過台下那些跟隨他多年的部將,看到他們眼中的不甘與憂慮,心中亦是一陣刺痛。但他深知,大勢已去,為將者,當為麾下將士與一方百姓謀一條生路。
    儀式在莊嚴肅穆的禮樂聲中正式開始。
    禮官高聲宣讀受降詔書,聲音在空曠的廣場上回蕩,每一個字都敲打在眾人的心頭。當念道“東境全軍,願留者,編入各軍,願去者,發放路費,解甲歸田;各級官吏,留任察看,司徒易封歸命公,按王爵供例,賜宅帝都”時,台下隱約傳來一聲聲壓抑的歎息。
    最關鍵的時刻來了。
    兩名司徒易的親兵手捧一個紫檀木托盤,步履沉重地走上高台。托盤之上,覆蓋著明黃色的錦緞。行至台中央,親兵單膝跪地,將托盤高高舉起。
    全場的目光,瞬間聚焦於此。
    司徒易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緩緩揭開了錦緞。托盤上是大楚東境統帥的虎符、印綬,以及那柄伴隨著他征戰多年的‘鎮嶽’寶劍。
    朝陽照射在虎符和劍鞘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司徒易的手在空中微微停頓了一瞬,仿佛在與過去的榮耀和權力做最後的告別。
    隨即,他雙手將托盤奉上,麵向文王,深深一躬,聲音沉凝:“敗軍之將,大楚司徒易,謹率麾下將士,獻上符印兵權...歸順大秦。望大秦皇帝陛下,善待東境軍民。”
    蕭照軒上前一步,並未立刻去接那象征權力的托盤。他先是伸出雙手,穩穩地托住司徒易的手臂,將他扶起。
    “歸命公深明大義,免去幹戈,使萬千生靈免遭塗炭,此乃大功於天下,何言‘敗將’?”他的聲音溫和而有力,清晰地傳遍全場,“陛下與本王,皆感念歸命公之誠。東境既入大秦,便為大秦子民,陛下必一視同仁,永享太平。”
    這番話,不僅是說給司徒易聽,更是說給所有東境子民聽。
    隨後,蕭照軒才從托盤中取過虎符與印綬,交由身後的內侍。他的目光落在那柄‘鎮嶽’劍上,卻並未拿起,而是對司徒易說道:“劍,乃一將之膽魄。賜劍跟隨歸命公多年,便請繼續佩戴。望他日,能為天下之安定,再立新功。”
    此言一出,台下頓時響起一陣細微的騷動。不收繳降將的佩劍,這是一種莫大的信任和榮寵!
    司徒易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的光芒,隨即化為深深的動容,他再次躬身,這一次,帶著更多的真心:“司徒易...謝過文王殿下恩典!”
    蕭照軒微微頷首,隨即麵向全場,高高舉起了那枚東境虎符。
    “自即日起,東境之地,入大秦版圖!所有棄暗投明的將士,過往不咎,一視同仁!望爾等謹記皇恩,恪盡職守,共保山河安定!”
    “禮成——!”
    禮官悠長的唱喏聲,伴隨著雄渾的號角,再次響徹雲霄。
    陽光下,玄鳥旗迎風怒展。東境,自此改姓。
    喜歡讖龍請大家收藏:()讖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