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常十萬

字數:3282   加入書籤

A+A-


    大秦,皇極殿。
    晨曦透過高大的殿門,灑在光潔入鏡的金磚地麵上,映照著滿朝文武百官肅穆的身影。龍椅之上,蕭照淵冕旒垂麵,威儀天成。
    郭嘉出列朗聲奏報:“啟奏陛下,東境軍改事宜,依陛下既定方略,正穩步推進。原第二軍團、東境邊軍與各地鎮守軍總計三十五萬之眾,經初步篩選、考核,已裁撤老弱冗原近十萬,發放田畝、撫恤,令其歸鄉。剩餘二十五萬,其中十五萬將按‘駐防’與‘屯田’之分,進行考核。剩餘十萬最精銳士卒,等待最終編入各大軍團。”
    他頓了頓,繼續道:“南境方麵,據靜公主殿下呈報,整軍方案已擬定。將原第一軍團及其他各部,總計二十五萬主力,十五萬三州駐防軍,進行徹底整合、篩選。最終目標,與東境相同,汰弱留強,精簡為十五萬地方軍,以及十萬最精銳的士卒。”
    此言一出,殿內響起一陣細微的騷動。
    雖然大家都知道軍改勢在必行,但聽到具體數字,尤其是大楚那兩支聞名天下的王牌軍團也要進行裁撤,依舊感到震撼。這相當於將原大楚最鋒利的兩把尖刀回爐重鑄,取其精華的部分,鍛造成一柄完全屬於大秦,更加趁手的新利刃。
    更意味著,兩境五州無數經驗豐富的士卒將被解除武裝,回歸民間。這其中牽扯的利益,可能引發的動蕩,非同小可。
    有保守的老臣出列,麵帶憂色:“陛下,如此大規模裁軍,雖利於國庫節省,但被裁士卒安置若有不妥,恐生禍亂。且南境新附,如此急切,是否會令其軍民新生不安?”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陛下,第一、第二軍團,乃百戰精銳,如此裁撤,是否太過可惜?”
    麵對質疑,蕭照淵的聲音平靜卻帶著決斷:“大秦統一天下,非為廣擁冗兵,而是為開創盛世。冗兵不除,民負難減,非長治久安之道。至於精銳......”
    他微微停頓,語氣加重:“真正的精銳,在於其魂,而非其名!凝聚精銳,便是一支無堅不摧的鐵拳!朕要的,是絕對忠誠於大秦的軍隊!”
    他目光掃過全場,最終落在房玄齡和郭嘉身上:“安置事宜,戶部、兵部需協同辦理,務必使解甲將士得以溫飽,有功者賞,傷殘者撫,不得有誤!”
    “整編操練,由兵部全權負責,按大秦軍製嚴格執行!朕要看到的是戰鬥力,而非空耗糧餉的數字!”
    “至於南境,既然朕將此事交由司徒靜,便信她能處理好。若有差池,朕自會問責。”
    命令清晰,意誌堅決。群臣在無異議,齊聲應道:“陛下聖明!臣等遵旨!”
    蕭照淵微微頷首。他知道,這場軍改是消化新土,強化中央集權至關重要的一步,雖有陣痛,卻必須堅定推行。
    “如此,當下還有最後一件大事。兩境最終的二十萬精銳,由誰前往訓練,考核?”蕭照淵微微蹙眉,緩緩道出這道難題。
    “陛下!武安君白起用兵如神,足以震懾任何驕兵悍將!由他前往整訓,必能練出一支虎狼之師!”一位武將出列,力薦白起。
    “不可!”房玄齡反駁道,“武安君剛剛平定西境,民心未附,急需他坐鎮彈壓,以防生變。且其風格過於酷烈,用於整編新附之軍,恐適得其反,激起兵變!”
    “那李靖元帥呢?他沉穩持重,善於治軍,如今淮州一線有龍驤營駐防,其壓力驟減,或可抽調。”
    郭嘉緩緩搖頭:“李靖麾下駐防原大楚揚、淮、帝三州。帝州更是舊楚腹地,士族林立,關係盤根錯節,不可輕動。”
    “衛青將軍如何?”
    賈詡沉吟道:“衛青將軍鎮守黑水,直麵大周精銳,關乎帝國青州一帶安寧,亦是重任在肩,不宜調動。”
    一時間,帝國幾位最頂尖的統帥都因各有重任而無法分身。殿內陷入短暫的沉寂,這二十萬新編軍團的訓練人選,竟一時難產。這支軍隊未來是帝國重要的後備力量,人選關乎忠誠,更關乎戰力。
    就在這時,工部尚書魏征邁步出列,聲音清朗:“陛下,臣有一人選,或可勝任。”
    一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
    魏征不慌不忙,沉聲道:“臣舉薦,孟珙將軍麾下,常遇春!”
    常遇春?
    這個名字讓郭嘉等熟悉之人微微頷首。而更多的大臣卻不知其名,一時間都麵露思索之色。
    “常遇春,常十萬。”蕭照淵低沉而威嚴的聲音在殿中回蕩,“確是一頭善攻的猛虎。”
    他腦海中浮現出常遇春的履曆:常遇春,出身貧寒,卻以無雙勇武名震天下;他未讀兵書,卻用兵如神未嚐一敗;更豪言給他十萬兵馬,他能橫行天下!更重要的是,他是因六芒星而來的華夏先賢,忠誠更是毋庸置疑!
    魏征趁熱打鐵,補充道:“陛下明鑒。孟珙將軍善於構築防線,穩如磐石,有他坐鎮雲州,耶律牧野縱有千般計謀,也難越雷池半步。而常遇春將軍這頭猛虎,放在雲州防線,其攻堅之才反倒難以盡情施展。如今調其整訓新軍,正是人盡其才!”
    “此二十萬新軍精銳,皆是大楚百戰銳士,骨子裏帶著桀驁與血性。若派一溫和之將,恐難以懾服。唯有常遇春這般勇冠三軍,煞氣凜然之將,方能以絕對的實力和氣勢,壓服眾人,盡收其心,令行禁止!”
    這番分析,徹底打消了殿中可能存在的最後一絲疑慮。
    “好。”蕭照淵不再猶豫,決斷道,“就依魏征所言!傳朕旨意:擢升常遇春為平南將軍,總領整訓事宜,並賦予其生殺大權。”
    這項任命,如同精準投下的棋子,瞬間盤活了帝國的整盤大棋。
    雲州防線有孟珙這塊磐石,穩如泰山。新附之地則有常遇春這頭猛虎前去梳理、錘煉那二十萬降卒,將其野性馴服,並牢牢打上大秦的烙印。
    讓善守者繼續堅守,讓善攻者前去打造新的利刃,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而常遇春的南下,也標誌著大秦對新地的消化與整合,進入了最實質的軍事掌控階段。
    喜歡讖龍請大家收藏:()讖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