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西湖邊的邂逅
字數:5219 加入書籤
沈星河的腳步在離石凳三步遠的地方頓住。
桂花香裹著湖水的潮氣漫過來,他聽見那個帶杭州口音的男聲又說了句:"老金,你說咱們要是能搞個網站,讓賣襪子的阿婆、做糕點的王師傅都能把東西擺上網,天南海北的人都能看見......"尾音被風扯得散散的,像片飄在水麵的柳葉。
這聲音比前世新聞裏的更年輕,帶著股沒被歲月磨平的熱乎氣。
沈星河喉結動了動——前世他在阿裏上市慶典上見過馬雲,那時對方眼角的皺紋能夾死蚊子,可此刻石凳上的人,藍襯衫領口還沾著星點墨跡,圓框眼鏡滑到鼻尖,正掰著手指頭跟同伴比劃。
"馬老師又開始做夢了。"穿灰夾克的同伴把茶杯往石桌上一墩,"上回說要讓中國企業上互聯網,人家都說你是瘋子;這回要拉小商小販,怕是要被當成騙子。"
"瘋子就瘋子。"馬雲把眼鏡推回鼻梁,袖口沾著的粉筆灰簌簌往下掉,"當年火車剛進中國,老百姓還說這鐵家夥會吸人魂呢,現在不照樣跑得歡?"他突然扭頭,正好撞進沈星河的視線,"小同誌,站那兒聽半天了,要不來評評理?"
沈星河的心跳漏了半拍。
他上輩子參加過三次阿裏的內部會議,卻從沒在這種場合被馬雲直視過。
喉間的話滾了兩滾,他壓下湧上來的熱意,彎腰撿起石凳旁被風吹跑的筆記本:"您說的"讓小商家上網",我覺得能成。"
"哦?"馬雲眼睛亮起來,伸手拍了拍身邊的石凳,"坐,坐。
我是馬雲,在杭州電子工學院教書,最近跟幾個學生搗鼓互聯網公司呢。
你剛才說能成,總不是客套話吧?"
沈星河坐下時,石凳還帶著夕陽的餘溫。
他把筆記本遞過去,封皮上"中國黃頁"四個字被翻得卷了邊:"馬老師,我叫沈星河,剛從美國回來。
在矽穀見過類似的模式——有個叫ebay的網站,賣郵票的、賣舊書的,甚至賣自己做的手工藝品,都能在上麵找到買家。"
"美國的?"灰夾克同伴老金眯起眼,"那跟咱們中國能一樣嗎?
咱們這兒連電話都沒普及,更別說電腦了。"
"所以才要先鋪路。"沈星河從兜裏摸出鋼筆,在筆記本空白頁畫了個簡易流程圖,"您看,先做信息平台,把商家的地址、商品拍照片傳上去;再跟電信談服務器托管,降低成本;等用戶多了,收點會員費、推廣費......"他筆尖頓在"推廣費"三個字上,"就像報紙收廣告費那樣。"
馬雲湊過來看,鼻尖幾乎要碰到紙麵:"小沈,你說的這些,有現成的例子嗎?"
"有。"沈星河想起前世騰訊剛推出qq時的模樣,"我在矽穀投過家叫騰訊的公司,他們一開始就做即時通訊工具,誰都覺得這玩意兒不能賺錢。
可現在呢?"他抬眼望向西子湖,湖麵浮著片晚霞,"他們靠會員增值服務、遊戲充值,已經在籌備第二輪融資了。"
老金嗤了聲:"美國的月亮圓,中國的土坷垃就種不出莊稼?"
"老金!"馬雲拍了下他的胳膊,又轉向沈星河,眼裏燒著團火,"小沈,我信你說的方向。
但咱們缺技術、缺資金,你......"
"我可以投。"沈星河說得幹脆,"但不是以個人名義。
我在海外有個科技基金,專門投早期互聯網項目。
騰訊那筆,也是從基金走的賬。"他指節敲了敲流程圖,"不過馬老師得讓我看看你們的技術底子——比如服務器配置、網站架構,這些能帶我去看看嗎?"
馬雲的喉結動了動,站起身拍了拍褲腿:"走!
我正愁沒人幫忙看呢。
老金,你先回學校,跟小張說今晚不回去吃飯了。"
老金嘟囔著"瘋魔了",拎起茶杯走了。
沈星河跟著馬雲沿白堤往南走,湖風掀起他的衣角,他摸出手機給周敏發了條短信:"西湖邊,需要你半小時後到電信機房。"
杭州電信的數據中心在鳳起路一棟灰撲撲的小樓裏。
沈星河跟著馬雲上二樓時,後頸被空調冷氣激得發顫——前世他參觀過阿裏的雲棲小鎮機房,可此刻眼前的"數據中心",不過是間擺著三台服務器的小房間,機箱嗡鳴著,風扇卷起的灰塵在光束裏跳舞。
<,傳張照片要等五分鍾......"
"周工!"沈星河突然揚聲。
穿淺藍色工裝的周敏抱著筆記本從門外進來,發梢還沾著汗珠:"沈老板,我把最近的帶寬擴容方案帶來了。"她衝馬雲點點頭,"馬老師好,我是杭州電信的周敏,負責企業客戶技術對接。"
馬雲的眼睛亮了:"周工來得正好!
你幫我看看,咱們這服務器要是加內存、換千兆網卡,得花多少錢?"<內存,換三塊inte千兆網卡,再申請把帶寬提到10......"她抬頭看了眼沈星河,"要是沈老板的基金能預付一年托管費,這些設備我們可以按成本價提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沈星河注意到馬雲的手指在身側攥成拳——那是他前世談融資時的習慣性動作。
他趁熱打鐵:"馬老師,我再給你看樣東西。"他接過周敏的筆記本,調出張表格,"這是我整理的中國互聯網用戶增長預測,1998年146萬,2000年能破兩千萬。
用戶多了,商家自然會湧進來。"
"兩千萬?"馬雲的聲音發顫,"這數據......"
"從nic的報告裏扒的,加上矽穀的經驗修正。"沈星河合上筆記本,"馬老師,你缺的不是方向,是把方向變成現實的助力。"
機房的門"吱呀"一聲被推開。
穿深棕西裝的男人拎著公文包站在門口,金絲眼鏡反著冷光:"助力?
還是另一個畫餅的?"他掃過沈星河,又看向馬雲,"馬老師,我是盈科數碼的李澤楷。
聽說你在找投資?"
沈星河的太陽穴跳了跳。
他認出這張臉——前世李澤楷確實接觸過互聯網項目,隻是沒料到會在這兒遇上。
"李總怎麽來了?"馬雲有些意外。
李澤楷沒接話,目光落在周敏的筆記本上:"小沈說用戶能破兩千萬,依據呢?
中國現在電腦普及率不到0.5,連撥號上網都算新鮮事兒。"他轉向馬雲,"馬老師,你做的"中國黃頁"我看過,頁麵粗糙,更新慢,連盈利模式都不清晰。"
"盈利模式可以探索。"沈星河插話,"就像騰訊最初也沒想明白怎麽賺錢,後來靠qq秀、會員等級,用戶願意為虛擬形象花錢......"
"虛擬形象?"李澤楷笑了,"中國老百姓連飯都沒吃周全,會為個頭像掏錢?
小沈,你在美國待久了,怕是忘了咱們的國情。"他指尖敲了敲服務器機箱,"再說技術,你們這破服務器,能扛住一千人同時在線嗎?
扛不住,用戶就跑;用戶跑了,商家也跑——最後隻剩個空殼子。"
機房裏的溫度似乎降了幾度。
馬雲的指甲掐進掌心,周敏的手指在筆記本上敲出輕響,隻有李澤楷的聲音像把細刃:"馬老師,盈科可以投,但要占60股份。
你要是信這毛頭小子......"他瞥向沈星河,"那我勸你再想想。"
沈星河望著李澤楷鏡片後的眼睛——那裏沒有質疑,隻有審視。
他突然笑了:"李總說的對,這些問題確實要解決。
這樣吧,後天下午三點,我在西湖國賓館開個技術研討會,叫上周工、馬老師,還有幾位懂網絡的朋友。
咱們把服務器性能、用戶增長模型、盈利模式,一條一條理清楚。"他轉向馬雲,"馬老師,你看呢?"
馬雲的目光在兩人之間轉了轉,突然拍了下大腿:"成!
我叫上團隊裏的技術骨幹,李總要是願意來,也歡迎。"
李澤楷扯了扯領帶:"奉陪。"他轉身出門,皮鞋跟敲在地板上,聲音漸漸遠了。
周敏湊過來低聲:"沈老板,李澤楷不好對付。"
"對付不了就合作,合作不了就......"沈星河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讓他看見趨勢的力量。"
馬雲突然抓起沈星河的胳膊:"小沈,你說的騰訊,真能靠虛擬形象賺錢?"
"能。"沈星河望著機房裏嗡嗡作響的服務器,想起前世雙11的狂歡、淘寶的千萬店鋪,"不僅能,還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晚風從窗口灌進來,掀起桌上的流程圖。"中國黃頁"四個字被吹得翻卷,露出背麵沈星河剛寫的"阿裏巴巴"三個小字——在暮色裏,像三顆即將點亮的星。
喜歡逆流韶華請大家收藏:()逆流韶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