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灶冷了,心還熱

字數:4057   加入書籤

A+A-


    雨絲裹著潮黴味鑽進領口時,沈星河已經在煤爐前蹲了半個時辰。
    爐膛裏的柴火浸了連日陰雨,剛塞進去就滋滋冒起青煙,卻連個火星子都沒蹦出來。
    他又添了把碎木片,用蒲扇猛扇,濃煙\"轟\"地竄起來,嗆得他眼眶發酸。
    左手背的水泡被爐壁蹭破了,火辣辣地疼,他卻像沒知覺似的,捏著半根快燒完的火柴梗,又往爐底探。
    \"阿星。\"林夏的聲音從身後飄來,帶著點發顫的輕。
    她蹲下來,指尖懸在他發紅的手背上方,終究沒敢碰,\"要不...改日再試?
    灶房裏還有前兒剩的粥。\"
    沈星河沒抬頭。
    他盯著爐膛裏那團死灰般的濕柴,喉結動了動:\"不是飯的事。\"火柴\"啪\"地熄滅在潮濕的木屑裏,他又摸出一根,\"我怕這火斷了——\"尾音被濃煙嗆碎,他咳嗽兩聲,\"人就散了。\"
    最後幾個字輕得像飄在雨霧裏。
    林夏卻聽得清楚。
    她想起三天前那個深夜,他抱著煤爐餘燼說的胡話:\"前世我躺在病房裏,連個遞溫水的人都沒有。\"那時他額角還滲著冷汗,攥著她的手緊得發疼。
    \"哢嗒\"一聲,新劃的火柴在爐口炸出橙黃的光。
    沈星河眼睛亮起來,可那點光剛觸到濕柴就萎了,隻剩一縷細煙蜷成問號。
    他重重把蒲扇拍在地上,指節抵著額頭,指縫裏漏出低低的笑:\"瞧我這德行,跟個較勁的孩子似的。\"
    \"不是較勁。\"
    蒼老的聲音裹著咳意從院門口傳來。
    沈星河抬頭,看見沈建國扶著竹拐站在雨簾裏。
    老人的藍布衫肩頭洇著水痕,竹拐尖在青石板上叩出細碎的響,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裏。
    \"爸!\"沈星河要起身,被老人擺手攔住。
    沈建國挪到爐前,枯枝般的手撫過煤爐沿,摸到一片潮濕,眉頭皺起來:\"火不是求來的,是等來的。\"他從懷裏掏出個油紙包,層層打開,半塊暗黃的鬆脂露出來,還沾著些細碎的鬆針,\"當年廠裏停電三天,車間主任教的——曬幹的鬆脂,比火柴經燒。\"
    鬆脂的清香味混著雨氣鑽進鼻腔。
    沈星河看著父親用指甲刮下些鬆脂末,撒在爐底濕柴上,又從袖口抖出個鐵盒。
    盒裏的火柴頭全發了白,沈建國捏著一根,在粗糙的爐壁上劃了三次才擦出火星。
    鬆脂\"騰\"地竄起尺把高的火苗,濕柴終於\"劈啪\"作響,舔著藍色的火舌。
    \"三根。\"沈建國把剩下的兩根火柴輕輕放進沈星河掌心,\"受潮的火柴,能點著三根,夠續三回命。\"他咳得彎下腰,手撐著膝蓋,指節泛著青白,\"人活一世,總得留幾把"鬆脂"。\"
    爐火漸旺時,沈建國的竹拐已經戳在院外的青石板上。
    沈星河要扶他,被他揮開:\"我自己走得動。\"可他轉身時,沈星河瞥見他扶著牆的手背暴起的青筋。
    傍晚收爐時,沈星河才發現那口用了三年的新鐵鍋不見了。
    灶台上隻留著塊幹淨的布,壓著張字條,是父親歪歪扭扭的字跡:\"鍋得歇。
    人也得歇。\"
    他攥著字條衝進父親住的老院。
    門沒鎖,堂屋的八仙桌上擺著那口鐵鍋,鍋底的\"星夏\"兩個字被擦得鋥亮。
    沈建國正坐在藤椅上打盹,腿上搭著母親織的灰毛線毯。
    聽見腳步聲,他沒睜眼:\"火在爐裏,是熱;火在心裏,更熱。\"
    沈星河突然就懂了。
    前世他把工廠辦得再大,年夜飯的圓桌總空著一角——父親不肯來,說\"鍋台沒了煙火氣,吃飯不香\"。
    如今他守著煤爐,守的何嚐不是當年那個蹲在灶前,看母親貼餅子的小娃?
    第二日清晨,雨還沒停。
    沈星河翻出母親留下的馬口鐵飯盒,裝了碗冷透的糊豆腐。
    林夏跟著他走到巷口老槐樹下時,見他把小凳擺在校牌石旁,又用保溫布裹住飯盒,在樹幹上貼了張紙條:\"今日外帶,糊鍋依舊。\"
    \"你怎麽想到這兒?\"林夏伸手摸了摸紙條,墨跡被雨浸得有些暈,\"前兒還說灶房的火不能斷。\"
    沈星河望著老槐樹斑駁的樹皮笑了。
    他記得十七歲那年,母親總在這棵樹下等父親下班。
    竹籃裏的飯被捂得溫熱,父親騎二八杠過來時,車鈴\"叮鈴\"響,母親就踮腳把飯盒遞過去:\"趁熱吃,糊了點。\"
    \"火挪了地方,味兒還在。\"他指了指樹杈上掛著的銅鈴鐺——是母親當年怕他放學看不見,特意拴的,\"媽說,鈴鐺響了,就是火在等。\"
    晌午時分,雨絲變細了。
    張嬸提著竹傘來,往小凳旁放了塊幹墊子:\"聽說小沈在這兒擺攤?
    我家娃就愛你那口焦豆腐。\"王大爺端著搪瓷缸子晃過來:\"給我也留半碗,配我新泡的茉莉花茶。\"連巷口賣早點的劉阿婆都來了,往保溫布下塞了把幹柴:\"萬一火又潮了,用這個引。\"
    一個紮羊角辮的小丫頭擠到最前麵,仰著小臉問:\"叔叔,為啥不在家裏燒?\"
    沈星河蹲下來,和她平視。
    小姑娘手腕上係著根紅繩,和林夏當年送他的那根像極了。
    他指了指不遠處的小院,煤爐的餘燼還在磚縫裏閃著暗紅:\"因為有些人,走得遠了,回來時更想看見——\"他摸了摸小姑娘的紅繩,\"火不在原地,也有人接著。\"
    林夏站在樹後,悄悄把錄音筆藏進樹洞裏。
    按下播放鍵的瞬間,沈建國的聲音飄出來:\"換你教我。\"那是前兒引火時,老人咳著說的。
    風穿過樹梢,把這句話揉碎了,又輕輕拋向天空。
    暮色漫上來時,保溫布下的飯盒空了。
    沈星河收拾小凳,看見樹洞裏的錄音筆閃著綠光。
    林夏幫他攏著傘,忽然拽了拽他衣角:\"你看。\"
    老院的院門關著,往常這個時候,沈建國該搬著小馬紮坐在門口曬太陽了。
    門環上掛著的銅鈴鐺被雨打濕,晃都不晃一下。
    \"爸?\"沈星河喊了一聲,聲音被雨幕吞了個幹淨。
    他又喊了一遍,林夏的手在他掌心攥緊了。
    遠處傳來悶雷,像誰在雲層裏翻找未燃盡的炭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