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落實聖意破難題

字數:2704   加入書籤

A+A-


    仁宗皇帝明確指示教育改革需平衡儒家經典與實用學科、軍事教育後,林宇和蘇瑤深感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們深知,這不僅關乎教育改革的走向,更關係到北宋未來人才的培養和國家的興衰。
    林宇和蘇瑤首先著手對全國範圍內的學校課程設置進行全麵梳理。他們召集了各地教育官員和資深教師,共同商討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合理安排儒家經典、實用學科以及軍事教育的課程比例。在會議上,林宇神情嚴肅地說道:“諸位,陛下的旨意清晰明了,我們必須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找到平衡之法。如今,我們要重新審視各學科的教學時間分配,既要保證學生對儒家經典有深入的學習和理解,又不能削弱實用學科和軍事教育的重要地位。大家暢所欲言,談談各自的看法。”
    一位來自京城學府的老夫子率先發言:“林大人,儒家經典乃我大宋立國立民之根本,依老朽之見,應當保證每日至少有兩個時辰用於教授儒家經典,讓學生們能潛心研讀四書五經,領悟聖賢之道。”
    然而,一位年輕的算學教師卻提出了不同意見:“夫子,如今時代不同往昔,實用學科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若每日僅留少量時間給算學、工學等學科,學生們難以深入掌握,又何談運用這些知識推動國家進步呢?依我看,實用學科也應占據相當比重,至少需一個半時辰。”
    眾人各抒己見,爭論不休。蘇瑤靜靜地聽著大家的發言,心中逐漸有了想法。待眾人討論稍歇,她緩緩說道:“各位,我認為我們不應簡單地從時間分配上做文章,而是要思考如何將各學科有機融合。例如,在教授儒家經典時,可以結合實際案例,引導學生運用經典中的智慧解決現實問題,如此既能加深對經典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軍事教育中,也可融入儒家的忠義、愛國思想,讓學生明白保家衛國的大義。至於實用學科,我們可以設置一些與生活、生產緊密相關的實踐課程,在實踐中穿插儒家經典所倡導的誠信、敬業等價值觀教育。”
    眾人聽了蘇瑤的一番話,紛紛點頭表示讚同。林宇也對蘇瑤投去讚賞的目光,說道:“蘇姑娘所言極是,我們就以此為方向,製定新的課程方案。”
    確定了課程融合的方向後,林宇和蘇瑤又麵臨著一個棘手的問題 —— 師資培訓。現有的教師隊伍中,大部分教師擅長教授儒家經典,對於實用學科和軍事教育的教學方法和內容並不熟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林宇和蘇瑤決定舉辦大規模的教師培訓活動。
    他們在京城設立了教師培訓中心,並邀請了各學科的專家學者擔任培訓講師。培訓內容涵蓋了新的課程理念、教學方法以及學科知識的更新。林宇親自參與培訓計劃的製定,他對培訓講師們說道:“各位先生,此次培訓意義重大,關乎我大宋教育改革的成敗。我們要讓每一位教師都能理解並掌握新的課程體係,培養出全麵發展的優秀人才。在培訓過程中,務必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教師們能夠將所學運用到實際教學中。”
    蘇瑤則負責教師培訓的組織和管理工作。她每天早早地來到培訓中心,檢查培訓場地的準備情況,與教師們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困難和需求。在培訓過程中,她發現一些年紀較大的教師對新的教學方法接受起來較為困難,於是專門為他們安排了一對一的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然而,培訓工作並非一帆風順。在軍事教育的培訓環節,一些教師對軍事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存在抵觸情緒。他們認為自己是文人,不應涉足軍事領域。林宇和蘇瑤得知後,親自與這些教師談心。林宇耐心地解釋道:“各位先生,軍事教育並非是要讓大家都成為軍事家,而是要培養學生的國防意識、紀律觀念和堅韌品質。我們每個人都肩負著保衛國家的責任,通過學習軍事知識,我們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愛國情懷。”
    蘇瑤也在一旁說道:“老師們,這是時代的需求,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使命。雖然學習軍事知識對大家來說可能有一定難度,但隻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夠克服。而且,掌握這些知識,也能拓寬我們的教學思路,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教育內容。”
    在林宇和蘇瑤的耐心勸說下,這些教師最終放下了抵觸情緒,積極投入到軍事教育的培訓中。
    在忙碌於課程調整和師資培訓的日子裏,林宇和蘇瑤彼此扶持,感情愈發深厚。一天晚上,兩人在書房裏整理培訓資料,不知不覺已至深夜。林宇看著蘇瑤疲憊卻依舊專注的麵容,心中滿是心疼。他起身走到蘇瑤身邊,輕輕為她披上一件外衣,說道:“蘇姑娘,夜深了,你先去休息吧,剩下的我來處理。”
    蘇瑤抬起頭,微笑著說:“林公子,我不累。我們一起完成,這樣能更快一些。而且,與你一起為教育改革努力,我心裏覺得很踏實。”
    林宇握住蘇瑤的手,深情地說:“蘇姑娘,這一路走來,多虧有你。你的智慧和勇氣,給了我無盡的力量。等我們完成這階段的工作,一定要好好休息一下。”
    蘇瑤靠在林宇的懷裏,說道:“林公子,隻要能和你一起為大宋的教育事業奮鬥,再辛苦我也願意。未來還有很多挑戰,但我相信,隻要我們攜手並肩,就沒有什麽能夠阻擋我們。”
    兩人相視一笑,繼續投入到工作中。在他們的努力下,教師培訓工作順利推進,新的課程方案也逐漸完善。隨著新方案在各地學校的逐步推行,北宋的教育改革迎來了新的階段。林宇和蘇瑤知道,未來的道路依舊充滿挑戰,但他們憑借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彼此之間深厚的感情,有信心為北宋的教育事業開辟出更加輝煌的篇章,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讓大宋在他們的努力下走向繁榮昌盛。
    喜歡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北宋:法學驕子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