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赤道星象的對決

字數:2773   加入書籤

A+A-


    赤道無風帶,宛如一片被天神遺忘的煉獄。烈日高懸,毫無遮攔地炙烤著海麵,海水仿佛被煮沸,升騰起層層熱浪,扭曲了天際線。船隊在這片死寂的海域中艱難前行,船帆如破敗的旗幟,無力地耷拉著,任由滾燙的海風擺弄。寶兒站在旗艦甲板上,眉頭緊鎖,青銅短劍的劍柄被汗水浸得滑膩。這般酷熱難耐的氣候,已持續多日,不僅船員們士氣低落,就連船上的羅盤指針,似乎也被這詭異的天氣影響,偶爾出現些許飄忽。
    “夫人,大食的星象師求見,說是要商討星象之事。” 哈桑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一絲疲憊與警惕。寶兒轉過身,隻見一位身著黑袍、頭戴鑲嵌寶石頭巾的大食男子,在幾名水手的簇擁下走上甲板。他目光犀利,眼神中透著一股自信與傲慢。
    “聽聞貴方的牽星術名震四海,” 大食星象師微微欠身,語氣卻帶著挑釁,“但在這赤道附近,我大食的星象之術才是精準無誤。貴方的牽星術,怕是要失了準頭吧。” 他的話語一出,周圍的大食水手們發出一陣輕笑,眼神中滿是對中國牽星術的不屑。
    寶兒心中不悅,但麵上依舊沉穩:“閣下何出此言?牽星術傳承已久,從未有誤。” 大食星象師冷笑一聲:“口說無憑,不如來一場星象對決。我們雙方在這赤道無風帶,實測北極星高度,驗證導航誤差,如何?” 他雙手抱胸,似乎勝券在握。
    哈桑聞言,上前一步:“比就比!我倒要看看,你們大食的星象術有何過人之處。” 寶兒點頭同意,她深知,這場對決不僅關乎牽星術的聲譽,更關乎聯盟在海上貿易中的地位。
    回到船艙,哈桑立刻召集工匠,開始對牽星板進行改進。他眉頭緊皺,仔細端詳著手中的牽星板,口中喃喃自語:“這赤道附近,北極星高度本就難測,尋常牽星板怕是不夠精準。” 思索良久,他突然眼前一亮,命工匠們在牽星板上增加了一些精細刻度,以便更精確地測量角度。同時,他又想起曾聽聞大食星象師善於觀測太陽影子,心中有了主意。
    “去,打造一副銅製圭表來。” 哈桑對工匠們說道,“我們要用太陽中天測量法,結合大食星象表,計算緯度。” 工匠們領命而去,船艙內一片忙碌。阿裏在一旁看著哈桑,眼中滿是崇拜與好奇:“師傅,這太陽中天測量法,究竟是如何操作?” 哈桑笑著摸摸他的頭:“這太陽中天時,其影子最短。我們用銅製圭表測量影子長度,再對照大食星象表,便能算出此地緯度。如此,與牽星術測量的北極星高度相互印證,方位便能更加精準。” 阿裏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中對師傅的智慧越發欽佩。
    數日後,對決之日來臨。天空依舊晴朗得有些詭異,太陽高懸,灑下熾熱光芒。大食星象師帶著他的助手,早早來到甲板上,擺好星象儀器。他手中拿著一個精美的星盤,上麵刻滿了複雜的符號與刻度,在陽光下閃爍著神秘光芒。哈桑也帶著改進後的牽星板與銅製圭表走上甲板,眼神堅定。
    “開始吧。” 寶兒一聲令下。大食星象師率先行動,他熟練地轉動星盤,口中念念有詞,眼睛緊緊盯著天空中若隱若現的北極星。哈桑則不慌不忙,左手持牽星板,手臂伸直,眼望北極星,調整著角度。與此同時,助手們將銅製圭表立在甲板上,仔細測量著太陽影子的長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都完成了第一輪測量。大食星象師率先公布結果,他得意地說道:“根據我大食星象術測算,此地北極星高度為……” 哈桑隨後也報出自己的測量數據,與大食星象師的結果略有差異。大食星象師見狀,又是一陣冷笑:“看吧,你們的牽星術,在這赤道附近果然不準。”
    哈桑並不慌張,他說道:“一輪測量,說明不了什麽。我們連續測它三日,再看結果。” 接下來的兩天,雙方繼續在酷熱中進行測量。每一次測量,哈桑都對數據進行仔細核對,不斷調整計算方法。阿裏在一旁幫忙記錄數據,看著師傅專注的神情,心中默默祈禱。
    三日過後,結果揭曉。聯盟船隊的 “雙坐標定位法”,誤差小於半指,而大食星象師的測量誤差則要大得多。大食星象師臉色煞白,他怎麽也沒想到,自己引以為傲的星象術,竟會輸給中國的牽星術。他沉默良久,最終長歎一聲,心悅誠服地說道:“貴方的星象之術,果然精妙絕倫。我輸得心服口服。”
    為表敬意,大食星象師主動拿出一份泛黃陳舊的書卷,遞給哈桑:“這是我大食珍藏許久的《托勒密星圖》殘卷。托勒密乃我大食尊崇的先賢,他在數百年前,綜合前人觀測,編纂出此星圖。曆經歲月動蕩,戰火紛飛,原典大多散佚,這份殘卷是我族先輩輾轉保存下來的。雖有缺失,但其中記錄的星辰位置、運行軌跡等,對星象測算極有價值,希望能與貴方共享,促進彼此星象之術的交流。” 哈桑接過殘卷,見其紙張泛黃脆弱,邊緣有多處破損,上麵繪製著各種星辰的位置與軌跡,雖有些殘缺,但依舊散發著神秘魅力。
    回到船艙,哈桑與寶兒等人圍坐在一起,研究這份《托勒密星圖》殘卷。哈桑指著圖上的星辰標記,說道:“夫人,您看,這大食星圖中的一些星辰,與我們中國星官體係中的星宿,似乎有著對應關係。” 寶兒湊近一看,果然發現一些相似之處。眾人商議後,決定將大食星圖與中國星官體係對照,在航海圖上同時標注 “北極星” 與大食星圖中對應的星名 。
    此後,這份融合了東西方天文學成果的航海圖,成為了聯盟船隊遠航的重要指南。它不僅提高了航海定位的精度,更促進了東西方天文學的早期交流。每一位船員在使用航海圖時,都會對這來之不易的知識融合感到驚歎。而這場赤道星象的對決,也成為了航海史上的一段佳話,激勵著後人不斷探索星辰大海,在技術與文化的交融中,開辟新的航線,書寫新的傳奇。 寶兒望著遠方的海平麵,心中充滿了感慨。她知道,在這片廣袤的海洋上,不同文明的碰撞與交流,如同星辰般璀璨,照亮了人類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