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波斯灣的瓷器艦隊
字數:2953 加入書籤
海風裹挾著鹹澀的濕氣,如同濃稠的蛛網般泗水港的每一寸土地。寶兒立在港口最高的了望塔上,塔身被海風侵蝕得斑駁陸離,青銅短劍在腰間隨著塔身的晃動輕輕碰撞,發出細碎的聲響。遠處的海麵上,烏雲翻湧,仿佛一群張牙舞爪的巨獸,預示著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而她的目光卻堅定地望向正在建造中的船隊,眼神中滿是期待與忐忑。了望塔下,工匠們的吆喝聲、瓷器碰撞的清脆聲,交織成一曲繁忙的樂章。
“夫人,首支瓷器艦隊已建造完畢,隨時可以啟航。” 哈桑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他的額頭上還掛著汗珠,顯然剛從建造現場趕來。寶兒轉身,跟著哈桑走向港口,隻見十艘巨大的商船整齊排列,船身巍峨如山,在陰沉的天色下散發著獨特的光澤。這便是寶兒苦心打造的 “海上瓷牆艦隊”,每一艘船都凝聚著無數工匠的心血與智慧,然而建造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工匠們為了打造這支艦隊,日夜不息地勞作。從景德鎮運來的青花瓷板,在途中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護送瓷板的船隊在風浪中劇烈搖晃,一箱箱瓷器在船艙內碰撞。負責押運的老船工急得直跺腳,他帶領船員們用帆布和繩索將瓷板牢牢固定,自己則守在瓷板箱旁,生怕有任何閃失。“這些瓷板比我的命還金貴,要是有損壞,怎麽向夫人交代!” 老船工沙啞著嗓子喊道。最終,在眾人的努力下,大部分瓷板得以安全運抵,但仍有少量出現裂痕,工匠們隻能忍痛挑選出完好無損的瓷板用於鑲嵌。
在組裝船隻時,工匠們先在貨艙內壁鋪設一層防潮的桐油木板,桐油的刺鼻氣味彌漫在空氣中,熏得人眼睛發疼。然後,他們將青花瓷板嚴絲合縫地鑲嵌其上。為了確保瓷板的牢固,他們在瓷板之間留有細縫,填入浸油麻絮。然而,剛開始鑲嵌時,瓷板總是無法完美貼合,一位年輕工匠急得滿頭大汗,手中的瓷板不小心滑落,摔成了碎片。“別慌!” 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匠走過來,“鑲嵌瓷板講究的是‘穩、準、巧’,就像給姑娘家描眉一樣,得慢慢來。” 老工匠一邊說著,一邊親自示範,他先在木板上塗抹一層特製的粘合劑,然後小心翼翼地將瓷板放上去,輕輕按壓,確保每一塊瓷板都緊密相連。“這瓷板不僅是好看,更是咱這船的‘盔甲’,既能防腐,又能在夜裏反光,給咱照亮航路。” 老工匠一邊鑲嵌瓷板,一邊對年輕學徒說道。
船頭雕塑著莊嚴的媽祖像,工匠們在雕刻時,每一刀都飽含著敬畏之心。他們先勾勒出媽祖的輪廓,然後細細雕琢麵部表情,力求將媽祖的溫柔與威嚴展現得淋漓盡致。媽祖身披霞帔,手持玉笏,目光溫柔而堅定,仿佛在守護著每一位船員的平安。而船尾則繪製著波斯神話中的海妖羅睺,畫師們查閱了大量從波斯商人那裏收集來的典籍和圖畫,研究羅睺的形象特征。他們用顏料一筆一劃地勾勒出海妖的猙獰麵目、揮舞的三叉戟,甚至連羅睺身上的鱗片都畫得栩栩如生。寶兒看著這東西方信仰的象征,心中感慨萬千:“媽祖護佑我們東方的航海人,羅睺在波斯傳說中也是海上的守護者,希望它們能共同庇佑我們的船隊。”
啟航那日,天空依舊陰沉,海風呼嘯,吹得旗幟獵獵作響,仿佛在為船隊送行。寶兒站在旗艦上,高聲喊道:“出發!向著波斯灣,啟航!” 隨著一聲令下,船員們齊聲呐喊,聲音響徹雲霄。船帆緩緩升起,巨大的船隊在波濤中破浪前行,海水拍打著船身,與瓷板碰撞出清脆的聲響,仿佛是一曲激昂的戰歌。然而,航行途中,氣候變幻莫測,船隊遭遇了一場又一場危機。
一日,船隊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狂風如猛獸般呼嘯,風速之快,甚至將船上的一些雜物卷上了天空。巨浪如山嶽般壓來,海水灌進了甲板,船隻在浪濤中劇烈顛簸,仿佛隨時都會被吞噬。寶兒緊緊抓住船舷,指節因用力而發白,看著瓷板在海浪的衝擊下微微顫動,心中不免有些緊張。但很快她就發現,那些浸油麻絮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們像彈簧一樣,緩衝著海浪的力量,青花瓷板安然無恙。一名船員興奮地喊道:“夫人,這瓷板和麻絮真管用!咱的船就像披著鎧甲的勇士!” 然而,暴風雨過後,船隊又遭遇了海盜的襲擊。一群海盜駕駛著小船,如惡狼般撲向商船。寶兒迅速指揮船員們進行防禦,她拔出青銅短劍,大聲喊道:“保護瓷板,不能讓海盜得逞!” 船員們用弓箭射擊海盜,用長矛抵禦他們的登船。在激烈的戰鬥中,一塊瓷板被流箭擊中,出現了裂痕。戰鬥結束後,船員們立刻按照之前的方法,快速更換了破損的瓷板。
經過漫長的航行,船隊終於抵達波斯灣。波斯商人聽聞東方來了一支奇特的瓷器艦隊,紛紛騎著駱駝,從四麵八方趕來圍觀。當他們看到這些船時,無不驚歎不已。整艘船從內到外都鑲嵌著精美的青花瓷板,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船身即是珍寶,這樣的景象他們從未見過。“天啊!這哪裏是船,分明是漂浮在海上的宮殿!” 一位波斯商人驚呼道,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神情。
寶兒向波斯商人介紹道:“這些瓷器不僅是貨物,更是船體結構的一部分。它們既能防腐,又能在夜間反光導航,是我們東方智慧的結晶。” 波斯商人對此讚歎不已,他們紛紛用駱駝隊運載瓷器回國,甚至有人提出,願意用整支駱駝隊換取一艘船。就這樣,一種全新的貿易模式 ——“船舶即貨幣” 誕生了。在與波斯商人的交易過程中,寶兒還向他們展示了青花瓷板的安全設計。她命人現場演示如何更換破損的瓷板,隻見船員們先取出浸油麻絮,然後輕鬆地將破損瓷板取下,換上新的瓷板,再填入麻絮,整個過程快捷方便。波斯工匠們看得目瞪口呆,他們圍在一起,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從未想過,瓷器還能這樣與船體完美結合,兼具功能與美學。一位波斯工匠感慨道:“東方人的智慧,真是讓人歎服!我們也要學習這種巧妙的設計。” 他一邊說,一邊拿出紙筆,仔細記錄下更換瓷板的步驟和要點。
隨著 “海上瓷牆艦隊” 的成功,越來越多的商船開始采用這種獨特的建造方式。寶兒的 “船舶即貨幣” 貿易模式也迅速傳播開來,不僅促進了東西方的貿易往來,還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每當有人問起這支奇特的艦隊,寶兒都會驕傲地說:“這是我們東方的智慧,是連接東西方的橋梁。” 在之後的歲月裏,“海上瓷牆艦隊” 成為了海上貿易的傳奇。它們穿梭於各大洋之間,船身上的媽祖像與海妖羅睺,見證著東西方信仰的交融;鑲嵌的青花瓷板,訴說著東方智慧的魅力。而寶兒,也因為這支艦隊,在航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她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航海者,在探索與創新的道路上不斷前行,讓東方的光芒在世界的海洋上閃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