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火山海與熱泉玄機
字數:3987 加入書籤
船隊駛離洋流交匯區的第三日,海麵的顏色逐漸轉深,從靛藍變成近乎墨黑的色澤。寶兒用指尖蘸取海水,嚐之帶著淡淡的硫磺味,與環礁湖的清甜截然不同。船尾的浪花不再拖著綠色尾跡,而是泛著細碎的銀白泡沫,那是海水被高溫加熱後析出的礦物質,在陽光下閃爍如碎鑽,仿佛大海在悄悄改變妝容。
“夫人,青銅測溫器快炸了!” 哈桑舉著變形的儀器奔來,銅管外壁燙得能煎雞蛋,原本清晰的刻度已被高溫熏成焦黑,“這水溫比洋流交匯區高了八度,再往前走,怕是連船板都要燙變形!” 他說得沒錯,甲板上的柚木開始滲出樹脂,原本光滑的表麵變得黏膩,赤腳踩上去能聽見輕微的 “粘扯” 聲,像是踩在融化的飴糖上。
老舵手突然指向遠處的海平麵,渾濁的眼睛裏閃過一絲警惕:“那是什麽煙?” 眾人望去,隻見天際線處矗立著數道灰白色的煙柱,直插雲霄,底部與海麵相連的地方泛著蒸騰的白霧,如同巨人在海中點燃的火把。這些煙柱並非靜止不動,而是隨著海風微微擺動,頂端的煙霧在高空散開,形成薄薄的雲層,與周圍的晴空格格不入。
“是活火山!” 曾隨阿拉伯商船去過紅海的水手失聲喊道,他的手掌下意識地按住左臂的舊疤 —— 那是被火山灰燙傷的痕跡,“這種島底下的石頭是熱的,海水被烤得發燙,連魚蝦都帶著火氣,吃起來有股焦味!” 他的話很快得到印證,船舷邊的海水裏突然竄出幾條奇特的魚,體型扁平如盤,皮膚呈深褐色,靠近船板時竟不怕燙,魚尾拍打水麵的水花濺在甲板上,帶著灼手的溫度。
正午的陽光透過薄霧照在海麵,將海水曬得愈發滾燙。船板上的銅製炊具無需生火,便能將麵餅烤得半熟,船員們紛紛躲進船艙避暑,卻仍擋不住從船底滲上來的熱氣,仿佛整艘船都架在無形的火上烘烤。更奇特的是,海麵上不時升起小小的蒸汽泡,破裂時散發出刺鼻的硫磺味,與之前鹽沼地的腐味不同,這股氣息帶著金屬的腥甜,像是燒紅的鐵器浸入水中的味道。
“是海底熱泉在搗亂。” 寶兒望著不斷冒泡的海麵,突然想起在晶體城聽說的地熱活動,“這種地方的海水被地下的火烤熱,會帶著礦物質往上冒,時間久了就會堆出石頭山。” 她讓人將係著麻繩的陶罐沉入冒泡處,片刻後拉起時,罐底已結著一層黃白色的結晶,用指甲刮下嚐之,帶著澀味 —— 那是硫磺與其他礦物質的混合物,遇水會溶解,遇熱則凝固。
船隊試圖繞開熱泉密集區時,卻發現這片海域的地形格外複雜。水下不時出現隆起的黑色礁石,表麵光滑如鏡,觸感滾燙,顯然是火山噴發後冷卻的岩漿形成的。這些礁石的形狀極為奇特,有的像凝固的浪花,有的似扭曲的樹根,相互堆疊成迷宮般的水下障礙,船槳稍不留意便會撞上,發出 “咚” 的悶響,仿佛敲在燒紅的鐵塊上。
午後的海麵上突然升起大片白霧,與火山煙柱的灰白色不同,這霧帶著濃鬱的水汽,接觸皮膚時能感到明顯的溫熱。霧中能見度驟降,連近在咫尺的桅杆都變得模糊,隻隱約可見輪廓在霧中晃動,如同巨獸的骨架。船員們紛紛用濕布捂住口鼻,卻仍擋不住那股鑽入肺腑的硫磺味,有人開始咳嗽,咳出的痰中帶著淡淡的黃色 —— 那是吸入的硫磺微粒。
“跟著蒸汽柱走!” 老舵手突然喊道,他指著霧中偶爾露出的白色煙柱,“熱泉噴得越高,底下的礁石越淺,那些矮胖的蒸汽團底下反而安全!” 他的經驗果然管用,當船隊避開高聳的蒸汽柱,沿著矮胖的蒸汽團邊緣航行時,測深繩顯示的水深始終穩定在四丈左右,再未撞上礁石。霧中偶爾傳來 “嗤” 的聲響,那是蒸汽遇冷凝結成水滴的聲音,在甲板上積成小小的水窪,水底沉著一層黃白色的硫磺粉末。
熱泉區的生物格外奇特。礁石縫隙中生長著暗紅色的海藻,葉片肥厚,表麵覆蓋著一層黏液,能抵禦高溫海水的侵蝕。用手觸摸,這些海藻竟帶著微微的溫熱,仿佛自身也能產生熱量。更令人驚訝的是,海藻間穿梭著一種透明的蝦,蝦殼薄如蟬翼,能清晰看見體內的髒器,它們在接近百度的熱水中依舊活動自如,顯然是長期適應極端環境的結果。
“這些蝦能當活的測溫計。” 漁民出身的船員笑著說,他用漁網撈起幾隻,“水溫超過五十度,它們就會紮堆;要是到了七十度,就會躲進海藻最深的地方。跟著它們走,準能避開燙死人的熱泉眼。” 他說得沒錯,當蝦群突然鑽進礁石縫隙時,測深繩下的海水溫度果然驟升,蒸汽柱也變得格外密集,顯然底下是個大型熱泉。
船隊在一處相對平靜的海灣停靠時,發現岸邊的沙灘呈現出奇異的黑白相間紋路。黑色的是火山噴發後的玄武岩碎塊,白色的則是結晶的鹽礦,兩者在海浪的衝刷下交織成天然的圖案,如同大地的指紋。更奇特的是,沙灘上的沙粒踩上去格外燙腳,正午時分甚至能烤熟雞蛋,船員們不得不墊著木板行走,木板與沙地接觸的地方冒出細微的白煙。
海灣深處有一處巨大的熱水噴泉,每隔一炷香的時間便會噴出丈高的水柱,蒸汽彌漫中能看見水柱裏夾雜著黑色的火山灰和金色的礦物質顆粒。寶兒讓人用陶罐收集噴泉落下的水,冷卻後底部沉澱著一層細密的金沙,雖然顆粒細小,卻足以證明此處海域富含貴金屬 —— 這是地熱活動將地下礦藏帶至地表的明證。
夜幕降臨時,熱泉區的景象愈發詭異。海底的熱泉眼在黑暗中亮起幽藍的光,那是礦物質在高溫下發生的化學反應,如同無數盞天然的燈,在海水中閃爍。這些光點的分布極有規律,沿著海底的裂隙排列,形成一張巨大的發光網絡,恰似大地的血管在夜色中搏動。
“這些光是最好的航標。” 寶兒指著發光最密集的區域,“裂隙越寬,熱泉越活躍,光點越亮,避開這些地方就能躲開暗礁。” 她讓人將收集到的硫磺結晶磨成粉,與桐油混合後塗在船舷上,這種混合物能在高溫下形成保護膜,防止船板被熱水燙裂 —— 這是船員們在一次次試探中總結出的智慧。
深夜的海灣突然傳來 “轟隆” 的巨響,整艘船仿佛被抬離水麵,又重重落下。船員們慌忙查看,發現是海底發生了小規模的火山噴發,黑色的岩漿塊如同雨點般落在海麵上,發出 “滋滋” 的聲響,在水中冷卻成不規則的黑色石塊。更令人心驚的是,噴發引發了短暫的海嘯,數尺高的浪頭拍打著船舷,將甲板上的雜物席卷一空。
“快往蒸汽柱稀疏的地方退!” 老舵手嘶吼著調整舵輪,他的手掌被燙得通紅卻渾然不覺,“噴發後的海域會有暗流,蒸汽柱亂的地方底下準有漩渦!” 船隊在顛簸中艱難轉向,那些被岩漿塊砸中的海水果然形成了一個個旋轉的漩渦,黑色的礁石在漩渦中若隱若現,如同巨獸的牙齒。
黎明時分,火山活動漸漸平息,海麵恢複了平靜。朝陽升起時,透過薄霧照在熱泉區的海麵上,將蒸汽染成金色,與黑色的礁石、紅色的海藻構成一幅奇異的畫卷。船員們檢查船身,發現被硫磺蒸汽熏過的銅件都鍍上了一層青綠色的薄膜,用布擦拭後竟變得異常光亮 —— 這是硫磺與銅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的保護層,比尋常的銅鏽更能抵禦海水侵蝕。
寶兒讓人將熱泉區的發現一一記錄在航海圖上:用紅色標注高溫區,黃色標記蒸汽柱位置,黑色勾勒礁石輪廓,旁邊詳細注明不同水溫對應的生物種類、礦物質結晶特征,以及火山活動的周期規律。這些帶著硫磺味的記錄,與洋流交匯區的魚群標記、環礁湖的珊瑚分布相互呼應,漸漸織成一張覆蓋萬裏海域的 “自然導航圖”。
船隊離開熱泉區時,回望那片被蒸汽籠罩的海域,黑色的礁石在陽光下泛著金屬般的光澤,紅色的海藻如同燃燒的火焰,幽藍的熱泉光在深海中若隱若現。船員們的臉上雖帶著疲憊,卻難掩興奮 —— 他們不僅穿越了這片危險的海域,更讀懂了大地與海洋的對話,那些滾燙的海水、刺鼻的硫磺、發光的熱泉,不過是地球呼吸的節奏,是大自然最本真的語言。
船帆再次鼓滿風,帶著新的發現與滿身的硫磺味,朝著下一片未知的海域駛去。甲板上,用熱泉礦物質混合桐油製成的塗料正散發著淡淡的香氣,塗過的船板在陽光下泛著奇異的光澤;航海圖上新添的標記密密麻麻,如同星星在夜空中閃爍。寶兒望著遠方的海平麵,心中明白,每一次與極端環境的相遇,都是大海在傳授生存的智慧,而真正的航海家,從來不是征服自然的勇者,而是讀懂自然的知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