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春雨連綿與種子護養

字數:2553   加入書籤

A+A-


    晨霧裹著雨絲鑽進倉庫時,耐鹽禾的麻袋已在新架板上排列成規整的矩形。穀粒間的空隙裏,凝結的水珠順著架板的斜槽緩緩流淌,滴落在底層的陶盆中,發出 “嗒嗒” 的輕響,恰似為連綿的春雨伴奏。寶兒用指尖劃過《異域糧譜》的 “春雨儲種” 篇,紙頁上 “濕度臨界值:三成五” 的朱批被雨霧浸得發暗,旁邊新添的草圖裏,儲種架的斜度與昨日陳老漢調整的角度完全一致,仿佛筆墨也跟著種子一起適應了泉州的天氣。
    “夫人,倉庫的牆角在滲水!” 哈桑舉著木瓢奔跑,瓢中的雨水混著牆皮的黃泥,“陳老漢說這種雨叫‘鑽牆雨’,看著細,能透過磚縫往倉庫裏鑽,比平流霧帶的濕氣更難纏,您看這袋早熟麥,袋底的麥粒都潮得發黏了!” 他說得沒錯,倉庫地麵的青磚已泛出深褐色,用腳踩上去能感到明顯的濕滑,與寒潮時的幹燥判若兩界。牆角的石灰袋漸漸膨脹,袋口露出的石灰粉吸足了水分,變成一塊塊灰白色的硬塊,如同被凍住的雪團。
    陳老漢蹲在牆角,用鐵鍬將滲水處的泥土鏟開,露出底下的碎石層:“這倉庫的地基是‘老骨頭’,經不起春雨這麽折騰。” 他讓人搬來新燒的石灰塊,砸碎後與碎木屑混合,填入牆縫:“石灰能吸水,木屑能透氣,兩樣混著用,比單純填黃泥強十倍。” 他的話很快得到驗證,半個時辰後,滲水處的濕痕漸漸變淺,牆角的陶盆裏,新滴入的雨水比之前少了近一半,早熟麥袋底的麥粒在翻動後,黏連的情況明顯好轉,用手撚時能感到顆粒的棱角。
    王晏之的幕僚帶著工匠送來新製的 “防潮簾”,粗麻布上塗著桐油與蜂蠟的混合物,油亮的表麵在雨中泛著微光:“按大人的意思,這簾子要掛在倉庫的四壁,既能擋雨又能透氣,比原來的草席強百倍。” 工匠們懸掛簾子時,哈桑突然發現簾布的紋路與耐鹽禾的葉脈走向相似:“這是仿著耐鹽禾的葉子織的!” 他指著書上的插圖,簾布的經緯密度與葉脈的分布規律分毫不差,仿佛將田間的作物搬進了倉庫。
    正午的雨勢漸大,倉庫內的濕度計指針突破了四成。耐鹽禾的穀粒表麵開始出現細小的黴點,哈桑趕緊帶人用草木灰拌勻穀粒,灰粉在穀粒表麵形成薄薄的保護層:“這是陳老漢教的‘灰裹法’,草木灰能吸潮氣,還能殺黴菌,就像給穀粒穿了件盔甲。” 他的動作越來越熟練,撒灰的力度均勻,穀粒在麻袋中滾動時,灰粉不會過量也不會不足,恰好形成有效的防護層。
    “野慈姑的球莖長白毛了!” 負責看管的農婦驚呼著撥開沙堆,球莖表麵的白色菌絲如同細密的蛛網,“換沙也不管用,這可咋整?” 陳老漢拿來新篩的河沙,混入曬幹的艾草灰:“得用‘藥沙’,艾草灰能驅蟲防黴,是咱泉州人曬幹貨的法子。” 他親自示範如何將球莖埋入 “藥沙”,手指在沙中翻動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一倍,球莖埋入的深度也精確控製在三寸,“深一寸嫌悶,淺一寸怕潮,這分寸得拿捏準了。”
    午後的風帶著暖意穿過倉庫的通風口,吹動了懸掛的防潮簾。簾布擺動的幅度恰好與架板上穀粒的顫動節奏吻合,形成奇妙的共振。寶兒讓人將儲種架最上層的野慈姑陶罐搬到通風更順暢的位置,同時將最下層的耐鹽禾麻袋墊高半尺:“野慈姑怕潮,耐鹽禾耐濕,得按它們的性子安排住處。” 她的話得到陳老漢的讚同,老農用竹竿測量不同位置的風速,在地麵標出風速線,“順著風線擺種子,比瞎挪強,風大的地方放耐旱的,風小的地方放耐濕的。”
    倉庫外的春雨漸漸變成了毛毛雨,遠處的泉州城籠罩在一片朦朧的水汽中。農人們趁機檢修倉庫的屋頂,用新的茅草填補漏雨的縫隙,茅草上還沾著新鮮的泥土,散發著春雨滋潤後的清香。王晏之的幕僚在倉庫門口安裝了新的擋水板,木板的高度恰好與曆年春雨的最高水位線持平,板縫裏塞著的麻絮浸過桐油,與遠洋船隻的防水工藝如出一轍。
    夜幕降臨時,倉庫內的濕度終於控製在三成五以下。農人們圍坐在炭火盆旁,檢查著各自負責的種子:耐鹽禾的穀粒幹爽,野慈姑的球莖潔白,早熟麥的麥粒飽滿。陳老漢拿出明年的春耕計劃,在燈下仔細修改:“春雨這麽足,驚蟄後就可以提前翻地了,耐鹽禾的播種期能比去年早五天。” 他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洛陽江的灘塗,那裏將是明年最大的耐鹽禾種植區。
    哈桑在倉庫的角落裏整理著變異種子,這些種子經過春雨的考驗,有一些表現出了更強的耐濕性。他用新製的陶罐裝著這些珍貴的種子,陶罐的蓋子上特意鑽了三個小孔,既能透氣又能防潮:“這些種子是咱泉州的希望,得好好護著。” 他在每個陶罐上都係上紅繩,紅繩的長度根據種子的耐濕程度而定,最長的係在最耐濕的變異耐鹽禾罐上。
    寶兒在燈下更新《異域糧譜》,將今日應對春雨的經驗詳細記錄下來:“春雨儲種,需‘三防’:防滲水、防黴變、防溫差。‘三防’之中,通風為要,可借助自然風與人工通風相結合,確保種子幹爽。” 她的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窗外的雨聲漸漸變小,仿佛也在傾聽這來自實踐的智慧總結。
    黎明時分,春雨終於停了。第一縷陽光透過雲層照進倉庫,照亮了整齊排列的種子和忙碌的人們。寶兒走出倉庫,呼吸著雨後清新的空氣,空氣中帶著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氣息。遠處的泉州城在晨光中蘇醒,屋簷上的水珠滴落下來,在地麵匯成小小的水窪,倒映著藍天白雲。她知道,隻要精心嗬護這些種子,明年的春天,它們一定會在泉州的土地上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結出最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