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營壘延綿,旌旗獵獵

字數:6330   加入書籤

A+A-


    “慶功”二字,像刺一樣紮進兩人心裏,更添愧疚。
    兩人對視後,跪地不敢抬頭,麵對笑盈盈的劉淵。
    “屬下受敵將挑釁,貿然出擊,致使我軍慘敗,請主公責罰。”文亮羞愧請罪。
    慘敗?!
    劉淵的笑容瞬間凍結,仿佛難以置信。
    大堂陷入死寂。
    片刻後,劉淵的笑容崩塌,驚愕取而代之。
    終於回神的劉淵,轉向紀南,紀南也一臉震驚。
    紀南急切追問:“顏將軍,是不是你遲到了?”
    “接到命令後,我即刻出發,並未延誤。”顏迪回答,但似有難言之隱。
    紀南愈發焦急,追問道:“既未延誤,為何慘敗?”
    顏迪望向文亮,咽了咽口水,無奈地說:“我軍本已突圍,不料關鍵時刻曹賊騎兵突襲,將士猝不及防,這才失利。”
    顏迪顯然替文亮遮掩過錯,若非文亮堅持挑戰張遼,兩人或許早已平安歸來。
    紀南聽罷,臉色大變,一時無措。
    畢竟,他以為曹晚僅用步兵,卻不知曹晚早設騎兵埋伏,可見曹晚謀劃深遠。
    紀南曾滿懷信心,如今卻因決策失誤而陷入窘境,顯得格外尷尬,不知如何是好。
    “你們……真是……”
    聽完顏迪的話,劉淵終於明白事情原委,憤怒的情緒瞬間湧上心頭。
    他目光嚴厲地盯著紀南、顏迪和文亮,滿是失望。他對紀南一係已徹底失去信心。先有白帝之敗,顏迪失利;後有文亮再次戰敗,這些計劃皆由紀南提出,如此謀士與將士,竟讓他在短短半月內損失萬餘士兵,怎能不令他痛心?
    站在一旁的劉韜、許仙等人相視一笑,心中暗笑。
    此時,李豐田上前拱手說道:“主公,勝敗乃兵家常事。我軍雖折損眾多,但也借此機會摸清了曹晚的實力。隻要今後行事謹慎些,發揮兵力優勢,定能將其一舉殲滅。”
    李豐田的話既將責任歸於曹晚,又鼓舞了士氣,畢竟實力才是最可靠的保障。
    劉淵聽後略作思忖,隨即開懷大笑,臉上的怒意也隨之消散。
    “正是如此!勝敗本就是尋常之事,你們不必太過自責,隻需總結經驗教訓,日後立功便是。”劉淵從容說道。
    劉淵深知,失敗已是定局,若再苛責二人,隻會適得其反,既損傷顏迪和文亮,又打擊士氣。而這正是曹晚所期望的,於是劉淵迅速平複情緒,重展王者風範。
    他的寬慰讓顏、文二將稍感安心,堂內原本凝重的氛圍逐漸緩和。
    劉淵說完,親自扶起兩位將領,環視眾人,正色道:“經此兩次失利,我們也認識到曹晚並非易與之輩。今後絕不能再輕視此人,必須步步為營,以免再中其奸計。”
    劉淵一番話振奮人心,眾將士深表讚同,紛紛點頭回應。
    劉淵沉聲道:“自今日起,我們必須善用自身長處,主動迎擊曹晚,不能再任他牽製我們!”
    此刻,劉淵臉上的神情透著前所未有的嚴肅。仿佛直到此時,他才真正將曹晚視為勁敵,決心與其展開一場正麵對抗。
    明晰了彼此強弱,劉淵的話語振奮了諸將的鬥誌,堂內氣氛頓時變得激昂。
    畢竟,他們尚有十五萬步卒,即便有所損耗,在人數上依舊占據壓倒性優勢,勝利隻是時間問題。
    李豐田見劉淵怒意稍減,進言道:“主公睿智,我軍失利皆因始終受曹晚牽製。欲破之,當擺脫他的布局,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劉淵對李豐田的話顯露出濃厚興致。
    李豐田緩緩說道:“灌陽地形狹隘,不利大軍展開。曹晚設防固守,顯然是想憑借地利削弱我軍兵力優勢。”
    眾人聽罷,紛紛點頭認同。
    得到認可後,李豐田指向地圖東側:“既然曹賊已在正麵布防,何不反其道而行?遣一支軍隊襲取睢鳩,繞過灌陽,從側翼直取許都。”
    此語一出,滿座皆驚,這無疑是個大膽策略。
    劉淵聽後亦覺耳目一新,心中燃起強晚興趣。
    “曹賊兵力本就不足,此刻必集中於灌陽,睢鳩等地必然空虛,而我軍兵多糧足,隻需數萬人便可奇襲睢鳩,定能成功。”李豐田補充道。
    劉淵沉默思索片刻,忽而雙眸熠熠生輝。
    劉淵猛然起身,喜道:“好計策!便調撥三萬精銳,進攻睢鳩,斷他後路。”
    主意一定,紀南忙向顏迪示意,請纓領兵,以重奪指揮權。
    顏迪與文亮默契領會,隨即出列請纓,欲借此建功彌補過錯。
    此時,許仙亦向劉韜遞了個眼神,催促其盡快請戰,以防兵權再度歸於劉杉一係。
    顏迪與文亮接連兩次失利後,如今恰是劉韜重掌兵權的良機,這一點劉韜心知肚明。
    劉韜點頭應允,迅速出列道:“父帥,顏、文二將雖勇,但連敗兩陣,威名難免受損。兒以為,此刻不宜再交予重任,不如由兒領三萬精銳出擊,奪取睢鳩。”
    劉韜此言雖未直指二人,卻暗含諷意,揭開了他們失敗的舊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盡管這話令顏迪與文亮頗為不適,但這確實是事實,二人雖有怨氣,也隻能隱忍,尷尬地立在一旁。
    劉淵對顏迪與文亮也深感失望,三萬兵馬交予親生子,無疑更讓他安心。
    就在劉淵準備發令之際,一直沉默的陳泰忽然站起,拱手道:“自歸主公麾下,未立寸功,心懷愧疚。今日願輔佐大公子攻取睢鳩。”
    劉淵聽罷,內心大悅。
    他雖信賴兒子的忠誠,卻對其能力存疑。若得陳泰相助,劉淵自是歡喜。
    於是,劉淵展顏笑道:“好,韜兒,給你三萬精兵,陳泰隨你南下,襲擊曹賊側翼。”
    久盼此日,劉韜終得兵權,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然而,他表麵依舊沉穩,拱手道:“多謝父帥信任,兒定不辱使命。然曹賊騎兵愈發精銳,懇請父帥撥些先登弩士同行。”
    經曆這兩場戰事,劉韜深知曹晚的騎兵實力不容小覷,故提出此請求。
    這先登弩士專克騎兵,由唐家三兄弟訓練,屢戰皆捷,劉韜自然希望能帶上這支精銳。
    劉淵見劉韜尚未出發,已對敵情進行透徹分析,並製定應對之策,對此劉淵欣然同意。
    憑借先登弩士、720名精銳及三萬大軍,劉韜信心滿滿,領命出征。
    次日,劉韜率三萬大軍,攜唐家三兄弟的先登弩士,避開灌陽,直取睢鳩。
    劉淵目送兒子遠去,麵露期待。他低聲自語:“曹晚,今我以己之長攻汝之短,看你如何應對。”
    灌陽。
    營壘延綿,旌旗獵獵。
    曹晚以四萬精兵為依托,於灌陽主營為核心,構築起長達數裏的弧形防線。
    防線內設七營,各營間挖有深壕,以阻劉淵騎兵。
    一切部署妥當,曹晚靜待劉淵動向。
    曹晚深知,劉淵不會因小挫而放棄問鼎中原。
    果然,不久便有探子回報,劉淵親率十萬大軍南下,駐紮灌陽附近,與曹晚對峙。
    敵我雙方合計二十萬兵力,在狹窄地域形成對峙。
    如此規模的對決實屬罕見。眼看劉淵大軍逼近,曹晚營中漸顯怯意。
    但意外發生,劉淵大軍安營五日後毫無動作,連進攻跡象也無,令曹晚心生疑惑。
    深夜,曹晚中軍大帳。
    眾人皆入眠,唯曹晚仍在研究地圖,思索劉淵意圖。
    帳中除曹晚外,還有龐統、馬雙雕、張遼等,皆低頭揣測劉淵心思。
    “殿下,劉淵紮營五日,未見行動,我總覺得他另有謀劃。”龐統滿是疑慮地說道。
    “確實如此,劉淵一向以兵力雄厚自傲,照理說應會全力猛攻我軍大營,可如今他按兵不動,這種反常之舉實在令人懷疑。”曹晚皺眉回應,但目光始終緊鎖地圖。
    他試圖通過地圖推演,破解劉淵的計策。
    這時,龐統忽然有所領悟,上前與曹晚一同審視地圖。他眼神遊移不定,隨後聚焦於一處,仔細研究起來。腦海中已開始一場縝密推演。
    曹晚察覺到龐統的眼神變化,明白對方必有所得。
    “這位老謀深算之士,定已發現關鍵所在。”曹晚心中一喜,默然靜觀其變。
    良久,龐統臉上疑惑消散,嘴角浮現一抹冷笑:“太子殿下,依我所見,劉淵定是秘密調動兵馬,企圖偷襲此處。”
    龐統篤定地指向地圖上的一點——睢鳩!
    “分兵偷襲睢鳩?”曹晚頓時警覺,立刻將視線投向該地。
    睢鳩是他的封地,也是戰略要衝。若被攻占,可繞過灌陽直逼許都。一旦劉淵得手,自己苦心構建的灌陽防線便形同虛設。而睢鳩作為後方城池,守備力量薄弱,幾乎無力抵擋。劉淵隻需輕輕一擊,便可奪取睢鳩,甚至趁勢攻下許都。到時失去許都的曹晚,必將陷入絕境。
    聽完龐統分析,曹晚心頭的大石總算放下。
    “龐統,果然你心思縝密,一眼洞穿敵人的奸計!”曹晚讚歎不已。
    龐統聞言,微微頷首,對自己的判斷愈發自信。他知道,有曹晚認同,這計謀十有八九確為劉淵所設。
    曹晚與龐統默契配合,揭露了劉淵的詭計,眾將士圍至地圖旁,仔細研究這座城市。
    “誰能想到,劉淵竟找到如此隱秘之地。”張遼感歎。
    “但他萬萬沒料到,太子殿下一眼便看穿了他的布局。”馬雙雕欽佩地說。
    張遼附和道:“依殿下之見,我們是否該迅速增援睢鳩?”
    馬雙雕獻策:“劉淵主力仍在灌陽,睢鳩隻需少量守軍即可。若派遣精銳設伏,必能讓敵軍措手不及。”
    “五千兵力或已足夠。”龐統讚同。
    然而,麵對兩位重臣的建議,曹晚沉默許久,獨自踱步沉思。
    片刻後,他停下腳步,目光堅定:“五千人不夠!我要親率兩萬精銳,直搗敵巢。”
    此言震驚眾人,龐統與馬雙雕麵露疑色。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