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恍然大悟

字數:6702   加入書籤

A+A-


    馬雙雕急切勸阻:“殿下,灌陽戰局至關重要,睢鳩隻需穩固防守即可。若抽調兩萬精兵,萬一劉淵襲擊灌陽,我們的部署豈非功虧一簣?”
    龐統思索片刻:“去病所言有理,兩萬人確實過多。”他稍作停頓,“但大司馬行事一向深思熟慮,必然有所考量。”
    多年追隨曹晚的龐統深知,其每一步決策都經過縝密推演。以往凡遇驚訝之事,事後皆化為驚喜。因此,他對曹晚充滿信任,堅信此次行動定能成功。
    曹晚深信,曹晚顯然清楚灌陽才是主戰場,但他執意離開灌陽前往睢鳩,必定有他的考量。
    “道理很簡單。”曹晚唇角泛起一抹殺意濃重的冷笑,“我要讓睢鳩成為主戰場,給劉淵再一次沉重打擊。”
    ……
    曹晚的話讓馬雙雕大為震驚,他滿臉疑惑,但聰慧過人的龐統仿佛得到了啟示,立刻領悟了曹晚的意圖。
    “太子的最終目標是徹底擊潰袁軍,而非僅僅防守,因此決定派遣兩萬精銳前往。”龐統道出曹晚的謀劃。
    曹晚點頭微笑不語。
    此刻,馬雙雕恍然大悟,思緒流轉間,臉上浮現出明了的神色。
    “若能一舉擊潰敵軍,還能重創其士氣,如此反複幾次,即便未正麵交鋒,敵軍將士恐怕也已喪失鬥誌。太子殿下,您確實考慮得更深遠。”
    龐統與馬雙雕商議後認為此計可行,對曹晚愈發欽佩。
    “然而,兩萬兵馬離去,若劉淵趁勢進攻我方大營,灌陽恐又有危險。”龐統提醒道。
    曹晚冷哼一聲:“十日之內,我必凱旋而歸。留下兩萬兵馬隻需堅守灌陽防線,定無虞。”
    曹晚對自己的灌陽大營充滿信心,亦堅信部下能力。
    決意已定,刻不容緩,當晚,曹晚便率領兩萬精兵悄然離營,奔赴睢鳩方向。曹晚留下馬雙雕主持防禦,並委任龐統為軍師輔佐,兩人共掌全局。
    ……
    兩日後,睢鳩城。
    曹晚率兩萬步騎晝夜兼程,終於趕在敵軍抵達前進入城內。
    就在曹晚大軍剛進城時,探子急報,數萬袁軍已逼近,前鋒距城僅十裏。
    “幸虧我們及時趕到,接下來,就讓我領教領教你們的本事吧……”曹晚冷笑著注視著敵軍來勢。
    遠處塵土飛揚,曹晚沉聲問:“敵軍人數幾何?領軍者何人?”
    身旁有人答:“稟太beg)子殿下,據斥候探報,敵軍約三萬,主帥為劉家大公子劉韜,副將陳泰,似還配備擅使弩箭之士。”
    劉韜……這小子竟敢來攻城。
    數年前,劉家大公子就曾慘敗於曹晚之手,怎料屢敗的他竟還有膽量出征?
    或許,因有陳泰及唐家三兄弟相助罷。
    陳泰謀略超群,唐家三兄弟更是威名遠播,這令曹晚頗為頭疼。
    “劉韜,縱使你手下猛將如雲,怕也難敵你這個主帥。”
    曹晚輕蔑一笑,隨即下令全軍趁敵未至時抓緊休整,待養精蓄銳後再痛擊來敵。
    睢鳩以北。
    塵土漫天,三萬劉軍步騎正緩緩逼近城池。
    鎧甲在身的劉韜傲然眺望,眼中滿是自信。
    自被曹晚多次擊敗後,他已許久未曾統兵。
    劉淵雖未明言,實則早已偏愛劉杉,對劉韜甚是失望。
    劉韜心中鬱結已久,今日終於得以揚眉吐氣。
    顏迪與文亮連遭敗績,劉淵無奈再度啟用劉韜,令其率軍出征。
    重獲兵權,劉韜重現往日風采。
    “曹賊,你屢次擊敗我,使我失父信任,今日我必雪前恥,讓你生不如死!”
    劉韜胸中燃起複仇晚焰,雙目赤紅如火。
    尚存幻想的劉韜,嘴角不禁浮現出得意的笑意。
    “大公子此次南征,得我相助,必能所向披靡,先取睢鳩,再奪許都,建頭功矣。”陳泰笑著奉承道。
    劉韜未作回應,僅傲然點頭。
    忽聞斥候急報,拱手言道:“稟大公子,曹軍援兵已先至睢鳩城。”
    “怎會如此?!”劉韜大驚失色。
    “敵軍援軍已抵達睢鳩城。”斥候再次重申。
    劉韜神情恍惚,難以置信。
    倒是陳泰沉著發問:“對方援軍幾許?”
    斥候答曰:“粗略估計,約兩萬人上下。”
    陳泰聽後亦顯驚愕,但仍鎮定寬慰道:“大公子,曹賊早有防備,不如暫緩攻城,重新謀劃。”
    劉韜雖接受現實,卻怒火愈盛。他心知費盡周折繞遠路,即將成功之際,卻被迫止步,怎能甘心?
    劉韜煩躁難耐,決意道:“即便敵軍兩萬,我軍三萬精銳,更有你與三位兄弟輔佐,何懼之有?傳令全軍,繼續進軍!”
    話畢,劉韜策馬離去,不給陳泰勸阻的機會。
    陳泰望著他的背影,輕歎一聲,欲追而勸阻。
    此時,紀南上前言道:“大哥,劉家大公子太過固執,恐不聽勸,不如轉助其弟劉杉。”
    陳泰卻意味深長道:“劉韜雖才智不足,但久居中原,如今劉淵平定中原在即,彼時劉韜勢必將強,仍需扶持劉韜才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紀南聽後略作思索,恍然大悟。
    “兄長高見。”紀南拱手稱道。
    然而片刻之後,紀南眉宇間浮現憂慮之色:“如今睢鳩援軍已至,兄長當真要強攻嗎?”
    陳泰冷哼一聲:“劉韜雖無能,卻也通曉事理。曹晚兵力有限,若我軍猛攻,必能拿下。”
    紀南稍作點頭,勉強認同此言。
    “走吧,拿下睢鳩,我等亦可揚名立萬。”陳泰催馬前行。
    劉韜率三萬步騎逼近睢鳩,於城北三裏處紮營布陣,示以強攻之勢。
    待士兵安營之際,劉韜親率十餘騎兵至北門查探守軍虛實。
    此時夕陽西斜,晚霞染紅天際。
    劉韜勒馬駐足,遙望睢鳩,隻見城頭旌旗林立,迎風招展,氣勢非凡。
    “觀此旗陣,似遮天蔽日,援軍數量不少,曹賊何以調遣如此多兵力?”劉韜微皺眉頭。
    陳泰隨行觀察,忽有所覺。
    “公子勿憂,敵軍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陳泰輕蔑一笑。
    “虛張聲勢?”劉韜心生疑惑。
    “公子請看。”陳泰向前一步,指向城門。
    劉韜順其指引,果然見旌旗新舊混雜,對比分明。
    正納悶間,陳泰開口:“曹賊開戰已逾月,哪來這麽多新戰旗?”
    經此點撥,劉韜恍然大悟:“你是說城中守軍不多,這些新旗意在惑我?”
    陳泰點頭讚許:“公子慧眼。”
    劉韜得此判斷,又獲陳泰稱讚,不由大喜:“多虧賢弟指點,助我識破迷局。”
    “大公子過譽了。”陳泰謙遜地回應。
    隨即,陳泰眉頭微皺,歎道:“即便敵軍隻是虛張聲勢,但斥候的回報表明他們確實有兩萬援軍。想要攻城,恐怕並非易事。”
    一聽這話,劉韜冷哼一聲,滿臉輕蔑。
    他嘲諷道:“閣下未免多慮。就算援軍趕到,長途跋涉之下,必然疲憊不堪、軍紀渙散,如何能抵擋我軍的強攻?”
    “軍紀渙散?”陳泰目光微凝,“何以見得?”
    劉韜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偵探,解釋說:“若敵軍軍心穩定,步伐必是整齊劃一。可如今地上的腳印如此雜亂無章,顯然倉促行軍,毫無秩序。這樣的烏合之眾,又有何懼?”
    聽罷劉韜的分析,陳泰低頭仔細查看腳印,果然如他所言,腳印歪斜淩亂。他心中不禁一凜,對這位劉家大公子的敏銳觀察力深感欽佩。
    他拱手稱讚:“大公子目光如炬,令人歎服。既然敵軍虛實已明,不如趁其疲敝之際立即出擊。”
    得到陳泰的肯定,劉韜愈加自信,說道:“那我們今晚先休整,明日清晨全力攻城!”
    劉韜縱聲長笑,隨後不屑地掃視城頭,轉身離去。他滿懷信心,催馬疾行。
    然而他未曾察覺,在高聳的城牆上,一雙銳利的眼睛正冷冷盯著他的背影。
    此人正是曹晚,他傲然立於城頭,遙望漸行漸遠的劉韜。
    身旁的城將黃山憤憤不平地道:“太子殿下,這群敵騎定是劉韜遣來的探子。不如派鐵騎追擊,將那小子斬殺。”
    守城將領黃山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戰意,急切地請求出戰。
    “哈哈哈,劉韜終究難逃一敗,我們又何必如此著急?再說,若殺了他,我的計劃便無法實現了。”曹晚笑道。
    …
    “計劃?什麽計劃?”黃山疑惑地問。
    “示弱之計。”曹晚平靜地說。
    “示弱?”黃山聽後大吃一驚,他沒想到這話會出自曹晚之口。
    黃山難以置信,前幾天曹晚還讓他連夜趕製新戰旗,不正是為了裝作實力雄厚嗎?為何現在卻說這是示弱?
    看著黃山不解的樣子,曹晚笑著解釋:“我故意讓你將新戰旗擺在外麵,是為了讓他們看見,讓他們以為我們在虛張聲勢,認為我們的兵力不多。”
    黃山聽完,眼中閃過一絲亮光,頓時明白太子的深謀遠慮。
    “那麽,之前殿下特意派遣張騎飛在城外四處亂跑,也是為了讓劉韜以為我軍軍紀混亂,引誘他來攻城吧?”黃山進一步領悟。
    “沒錯!你很聰明,做個守將實在可惜,等此戰結束後,隨我去許都吧。”曹晚毫不吝嗇地稱讚。
    他沒想到,在這樣一個偏僻小城,竟也能遇到如此聰慧的將士。
    “多謝太子賞識,屬下必當全力以赴,為太子效命。”黃山激動但依然沉穩地回答。
    “你隻需盡力,榮華富貴自然不會少你的。”說完,曹晚便準備離開城樓。
    “屬下定當竭盡全力!”黃山隨之下了城樓。
    …
    次日破曉,睢鳩以北的大道上驟起塵土,一支敵軍疾馳而來。
    在漫天塵霧中,劉韜率三萬步騎席卷而至。
    城頭上,將士們早已嚴陣以待,士兵們緊握手中的武器,神情專注,隨時準備迎擊敵人。
    他們臉上沒有絲毫懼色,反而充滿自信。
    曹晚神情從容,佇立於城頭前方,含笑凝視著氣勢洶洶逼近的敵軍。
    喜歡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請大家收藏:()三國:我,曹操長子,開局屠司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