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真是太棒了!

字數:6371   加入書籤

A+A-


    林楓年紀尚輕,心態尚未完全成熟,偶爾表現出一些孩子氣的行為也屬正常。
    但這些話徐曉隻能藏於心底,絕不會當麵提及。
    至於林楓為何如此,原因在於他的經曆與眾不同。
    普通穿越者初來乍到時往往處境艱難,需曆經磨礪才能蛻變。
    然而林楓一開始就擁有強大力量,甚至從未麵臨過真正的挑戰。
    從頭到尾,他的成就多依賴係統支持,幾乎未曾真正成長。
    正因如此,他的性格始終如一,唯一變化的是長期處於高位讓他多了幾分上位者的氣質,但本質未改。
    對此,徐曉認為有利有弊,好在有“逆天係統”
    護佑,他無需過多憂慮。
    聽完匯報後,林楓再次詢問西涼軍情,徐曉恭敬回應,表示隨時聽令。
    西涼現擁有近兩百萬兵力,其中騎兵六十萬,弓兵三十萬,步兵一百一十萬。
    精銳部隊包括大雪龍騎、陌刀軍、鐵鷹銳士和陷陣營等,均已準備就緒。
    林楓聽後震驚不已,他原以為已動用了大部分家底,但事實證明這隻是冰山一角。
    這一切得益於係統,他的自有力量極為有限,僅有幾位名將及少量本地軍隊。
    此外,他的妻妾也來自本土,係統並未提供此類功能。
    得知此消息後,林楓信心倍增,決定不再顧慮西涼防禦問題,著手籌劃對董卓的軍事行動。
    即便兵力稍有減少,三十萬足以應對。
    林楓計劃出動百萬大軍進攻關中,這讓屬下徐曉十分震驚。
    他原本以為對付董卓幾十萬兵力就足夠了,沒想到林楓竟要調動如此龐大的軍隊。
    即便西涼擁有近三百萬兵力,這樣的部署依然顯得過於奢華。
    林楓不僅要求所有在西涼的金榜武將隨行,還額外帶上張遼和高順。
    盡管徐曉心懷疑慮,但林楓的決心已定,指揮體係就此敲定。
    百萬大軍出征,規模之大,堪稱史無前例。
    徐曉對此既震驚又釋然,他深知主公向來行事高調,這樣的兵力投入或許隻是為了展現實力。
    隨行將領皆為頂尖武將,讓其留守後方未免可惜。
    徐曉認為戰場才是他們施展才華之地,久居營地毫無意義。
    林楓下令後,徐曉立即領命而去。
    他明白籌備如此龐大的軍隊絕非易事,從武器到糧草,每項工作都需要細致規劃。
    臨走前,林楓還特意囑咐要邀請各位謀士參與討論,以選出最佳隨軍軍師人選。
    章節提到的百萬大軍遠征計劃,不僅展現了決策者的雄心壯誌,也為後續劇情埋下伏筆。
    這一行動或將改變當前局勢,值得期待。
    徐曉深知與張居正溝通的重要性,這關係到諸多事務的順利推進。
    作為三軍主帥,他對整體布局負有全責,包括各部兵馬及將領的調配。
    百萬大軍的管理並非易事,所需將領數量龐大,不僅限於那些知名的金榜武將或如張遼、高順這樣的名將,更多的是籍籍無名但不可或缺的二流、三流甚至更低級別的將領。
    通常而言,每三千人需配備一名將領,百萬大軍則需要三百多名基層將領。
    此外,校尉和百夫長等職位同樣重要,人數更為眾多。
    盡管這些低級職務不必由徐曉親自挑選,但他仍需確保各級軍官都經過嚴格審查,以免出現疏漏導致問題叢生,影響大局。
    即便這場討伐董卓的戰役看似勝券在握,徐曉依舊堅持嚴謹的態度,力求完美無缺。
    林楓選擇徐曉作為西涼軍總負責人,正是看中了他的細致與穩重。
    在複雜的內外局勢中,徐曉依然能保持從容,展現卓越的軍事才能。
    他能完成“馬踏六國”
    的壯舉,足以證明其卓越的指揮能力。
    因此,他對細節的關注和對全局的把控自然令人信服。
    看著徐曉離去的背影,林楓不禁感歎其非凡的領導力與責任心。
    “躺著就能解決問題,真是太棒了!”
    “不用操心任何事情的感覺簡直太美妙了!”
    “好舒服啊!”
    徐州小沛,劉備經過幾日昏迷後,終於慢慢蘇醒過來。
    剛一醒來,他就激動地大喊:“這絕對不可能!這是假的!我不信!”
    門外的關羽和張飛聽到動靜,急忙推門而入。
    “大哥!”
    劉備聽到兄弟們的呼喚,立刻想要起身,但因為臥床太久,身體僵硬,一個不慎竟重重摔倒在地上。
    “大哥!”
    關羽和張飛趕忙上前扶起他。
    他們一邊一個攙扶著劉備,讓他緩緩回到床邊坐下。
    然而,剛坐定,劉備又急切地開口:“二弟,三弟,我剛才做了個夢……”
    他神色凝重地說:“夢裏說,天道金榜把西涼王林楓評為‘天下第一武者’!你們覺得這合理嗎?”
    說到這兒,劉備自己先笑了起來,“最誇張的是,我覺得這個夢特別真實!哈哈哈!快告訴我,這隻是個夢,對吧?”
    看著劉備依然難以接受現實的樣子,關羽和張飛交換了一下眼神。
    他們明白,之前試圖安慰大哥的行為根本不起作用——劉備甚至因此病倒。
    於是,兩人決定直截了當地回答:“大哥,這確實不是夢。
    天道金榜上的排名是真實的。”
    劉備愣住了,臉上的表情由震驚轉為失落。
    最終,他歎了口氣,喃喃自語:“原來如此……”
    關羽和張飛對視一眼,最終還是由關羽開口。
    “大哥,您不必再逃避現實了。
    這一切是真的,不是夢。
    您應該正視這個問題,糾結於此毫無意義。
    即便西涼王是天下第一強者,天下也不是隻靠力量就能掌控的。
    就像當年項羽,若非失敗,也不會輪到劉邦建立漢朝。”
    劉備聽後沒有立即回應,而是陷入沉思。
    他難以置信,內心崩潰。
    在他看來,天下第一雖然強大,卻未必無法抗衡。
    但如果這個位置屬於林楓,他實在無法接受。
    林楓是他最厭惡的人,讓他難以麵對這份榮耀歸於仇人的事實。
    這也難怪他會情緒失控,甚至吐血暈厥。
    劉備得知自己最痛恨的西涼王榮登金榜榜首,心態瞬間崩潰。
    金榜被視為天道的象征,西涼王位列第一,等同於得到天道認可,這讓劉備難以接受。
    許久之後,他無奈歎息,明白自己無法改變現狀。
    然而,關羽帶來的一個消息卻讓他重新振奮——一個月後將發布華夏大地謀臣榜。
    聽到這個消息,劉備激動不已,感慨若非之前昏迷,就不會錯過這一重要時刻。
    他將責任歸咎於林楓,認為是他的過錯讓自己陷入困境。
    關羽和張飛對此感到困惑,不明白為何西涼王的排名會牽連到林楓身上。
    他們深知劉備的習性,知道這是他在推卸責任,但作為兄弟也隻能無奈接受。
    林楓因西涼邊陲之地遭到嘲笑,被劉備諷刺即將在謀臣榜上出醜。
    張飛提醒劉備自身也缺乏優秀謀臣,劉備這才意識到自家兩位謀士不過二流水平,難以登榜。
    他無奈感歎,由於自身實力不足,無法吸引頂尖謀臣相助。
    相比起武將,謀臣需要更高的條件才能吸引到,而劉備目前的根基顯然無法滿足這些要求。
    在這個時代,若想成為一位出色的謀臣,首先得是一名飽學之士。
    然而,在世家大族掌控著知識傳播路徑的情況下,普通寒門和平民幾乎難以接觸到足夠的書籍資源。
    即便偶有例外,他們往往也因依賴於提供書籍的世家而受到製約。
    因此,大多數謀臣都出身於顯赫家族,即使個別出身低微者,由於長期與世家互動頻繁,其視野和格局早已超越常人。
    這種背景讓他們在選擇主公時極為挑剔,弱小的諸侯根本無法入他們的法眼。
    簡雍和孫乾便是典型的例子。
    若他們真的才華橫溢,早該投奔實力更強的諸侯,而不是追隨劉備這樣一個寄居他人屋簷下的落魄領主。
    至於通過花言巧語來吸引這些頂尖謀臣加入,則更是不可能的事。
    即便是曆史上的諸葛亮,最終選擇劉備,也是基於對當時局勢的考量,而非單純的感性決定。
    他深知,無論是曹操還是江東孫權,都無法為他提供施展抱負的最佳平台,唯有劉備,是他唯一的選擇。
    劉備初到徐州時,尚未與荊州劉表結緣,也未占據新野。
    他心中理想明主唯有劉備一人,因此諸葛亮選擇追隨。
    然而當前局勢中,劉備尚依附於徐州牧陶謙,還未前往荊州。
    劉備苦思之下,決定拜訪陳登。
    陳登以“徐州第一才子”
    聞名,才華橫溢,連劉備都對其有所耳聞。
    於是,劉備邀關羽、張飛同行,欲前往下邳拜會陳家。
    關羽忽然想起什麽,猜測此行是為了結識陳登。
    劉備承認,他認為陳登或許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兄弟三人隨即準備動身,前往下邳。
    “兄長此行,是為了那位‘徐州第一才子’陳登。”
    “若論徐州之中,誰能在一個月後登上【華夏大地謀臣榜】,這人必然是陳登無疑!”
    “我欲一試,能否將這位才子招至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