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樂在其中

字數:7141   加入書籤

A+A-


    徐蔡坤言罷,藍玉等人瞬間領悟。
    徐蔡坤之意,乃請他們勿為難一小人物。
    此事若傳入漢王耳中,對誰都不利。
    “徐大師過慮了,我等僅是好奇,隨口問問。
    來,請用雞腿!”
    “今日邀徐大師過府,意在結交。”
    “且我等與漢王殿下均有生意往來,與漢王之關係,在應天府誰人不知,堅如磐石?”
    “徐大師勿憂,我等怎會為難於你?”藍玉急忙堆笑對徐蔡坤道。
    徐蔡坤聽後,心中稍安。
    若藍玉等人執意相逼,他也隻能讓戲院向漢王朱鬆如實稟報,屆時大家顏麵皆失。
    藍玉及時打圓場,實為最佳結果。
    不久,酒過數巡,徐蔡坤不勝酒力,醉倒桌上。
    “來人,送徐大師至客房歇息,並安排侍女侍奉!”藍玉一聲令下,對手下吩咐道。
    待徐蔡坤被攙扶進客房後,藍玉等淮西勳貴麵麵相覷。
    徐蔡坤之言,他們皆已入耳。
    若因魔術之事得罪漢王朱鬆,得不償失。
    “舅父,此事如何應對?”
    “不然,直接與漢王殿下商議?”
    “憑我等與他的生意關係,請他傳授魔術,應不難吧?”常升望向藍玉,道出自己的想法。
    近來,應天府戲院每日三演,若無宵禁,幾乎全天營業,如漢中一般。
    即便如此,生意依舊火爆,非虛言。
    如此賺錢之業,誰願輕易放手?
    “如此,我等直接向漢王求學,至於學費,自不會低廉。”
    “關於出資的事宜,我們先派人商議好具體數目,願意參加的人再集資,你們意下如何?”
    藍玉沉思片刻後,決定道,同時掃視了在場的眾人。
    漢王府。
    婚宴的喧囂逐漸散去,但對徐增壽而言,夜生活的序幕才剛剛拉開。
    徐增壽感到朱鬆對他的態度頗為複雜。
    雖看似重視,但朱鬆的眼神中總帶著一絲疏離,仿佛是在客氣應付。
    然而,這位漢王妹夫出手大方,贈予他一輛漢中造的豪華馬車,並讓袁管家安排他體驗漢中府的“夜生活”,所有費用均由漢王府承擔。
    這種舉動又顯得對他極為看重。
    “或許漢王妹夫本性如此,確實很會處事。”
    “漢中府的夜生活?早就聽說這裏沒有宵禁,夜晚比白天還要熱鬧!”
    徐增壽心中充滿期待。
    漢中府的夜生活不僅限於熱鬧的夜市,更有大戲院!
    如今的大戲院相當於後世的娛樂場所,遠非普通青樓可比。
    青樓常被誤解為汙穢之地,但實際上它是後世各種夜場的前身。
    表麵上,青樓女子賣藝不賣身,盡管出身卑微,但多數人仍保持著清白。
    這與純粹的截然不同。
    即便有人以身體換取金錢,青樓女子的價格也是極為昂貴。
    在朱鬆這裏,大戲院中的男女戲子都必須自重。
    一旦發現有不軌行為或與客人勾結,次日便會被辭退。
    朱鬆絕不能容忍自家產業中存在皮肉交易。
    徐增壽常去朱鬆在應天府的戲院,樂在其中。
    他聽說漢中府的戲院更為豪華,節目更新迅速,比應天府的領先許多。
    當得知朱鬆請客去大戲院,徐增壽喜笑顏開。
    “殿下新婚之夜,就別管我了,你自去忙碌,別讓小妹久等了。”徐增壽催促朱鬆入洞房,自己則急於前往戲院。
    “那本王就不陪你了。”
    “有事就告知袁管家,他能處理妥當。”
    朱鬆笑著點頭,轉身離去。
    他計劃將徐增壽從燕王那邊爭取過來。
    曆史上,徐增壽與燕王暗中勾結,站在朱棣一方。
    徐家,徐輝祖支持建文帝,而徐增壽跟隨朱棣。
    但現在,徐妙錦成為朱鬆的王妃,他不能讓徐家其他人再支持燕王,以免徐妙錦日後為難。
    因此,盡管朱鬆不喜徐增壽,但仍表麵示好。
    隻要給予小利,就能讓徐增壽的心轉向漢中府。
    朱鬆自信能給徐增壽燕王能給的一切,甚至更多。
    周貴妃見兒子與小舅子如此親近,頗為滿意。
    她原以為兒子那脾氣,斷不會遷就徐增壽這種有些頑皮的‘公子哥’,不料兩人相處得竟如此融洽。
    今日大婚之後,漢王府與徐府的關係無疑更加牢固。
    徐增壽興奮地坐上朱鬆贈予的豪華馬車,直向漢中府最大的戲院奔去。
    而朱鬆也終於有空,步入婚房。
    “你們都退下吧!”
    朱鬆向站在婚床旁的兩個丫鬟示意。
    很快,婚房內隻剩朱鬆與身披紅紗的徐妙錦。
    朱鬆輕輕揭開徐妙錦的紅蓋頭,映入眼簾的是她嬌美的臉龐。
    朱鬆對新婚之夜如何度過並無定論。
    他深知徐妙錦僅十四歲,或許還未準備好麵對這一切。
    但當看到徐妙錦那雙好奇的大眼睛正注視著他時,朱鬆不禁笑了。
    看來,這丫頭的性格比他想象的要好得多。
    難怪後世都稱這位徐家三為奇女子。
    “為何如此看著本王?”
    朱鬆好奇地問。
    “有點好奇!都說漢王朱鬆癡迷修道煉丹,但今日見你,感覺與傳聞不太一樣!”
    徐妙錦原本心中忐忑,但與周貴妃深談後已平複許多。
    見到朱鬆本人後,最後一絲緊張也消失了。
    她覺得這個男人身上有股特別的氣質,深深地吸引著她,讓她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
    “也沒多大差別,無論是傳聞中的我還是你眼前的我,都是漢王朱鬆。”
    “日後相處久了,你自然了解我是個什麽樣的人。”
    你嫁至漢中府,身為本王之妃,本王定不負你。
    本王僅有一願,想聽否?
    朱鬆望著略顯熟絡的新婦,忽覺再娶亦非壞事。
    至少,與此女相處,應無煩憂。
    “何願?”
    徐妙錦耳畔微動,全神貫注。
    “善待秋兒,視如己出,可否做到?”
    朱鬆神色凝重地問道。
    “自是應當!我定會盡心待秋兒好,隻是……若秋兒不喜我,又當如何?”
    徐妙錦點頭應允,卻也有幾分憂慮。
    “那便要看你的本事了!孩童易於安撫!”
    朱鬆認為,隻要徐妙錦有心,不久之後,朱匣秋定會接納她。
    後母之職,未必不佳,亦非盡惡。
    雖在某些方麵,後母無法替代生母,但至少能為朱匣秋那稍顯遺憾的童年,帶來一絲慰藉。
    朱鬆深信,徐妙錦能做到這一點。
    此後,一切進展順利,毫無阻滯。
    朱鬆所憂徐妙錦難以適應之情形,並未出現。
    二人相處融洽,和諧無比。
    ……
    應天府。
    朝會畢,朱元璋返回禦書房,錦衣衛蔣瓛隨即前來。
    昨晚,藍玉等人邀請戲院名伶至涼國公府做客之事,經蔣瓛之口,傳入朱元璋耳中。
    “藍玉這小子,整日胡思亂想,竟什麽都敢謀劃!”
    “他不知道,這應天府的大戲院,也有咱們的份兒嗎?”
    聞蔣瓛所言,朱元璋麵色不悅。
    要知道,這應天府的大戲院,亦有他朱元璋的一份產業。
    應天府大戲院初開業之際,朱元璋便攜太子朱標前往觀賞。
    不久,老九朱鬆主動贈予他五成幹股。
    這意味著,朱元璋不僅成了大戲院的半個東家,還能年享其半數盈利,實則是在變相贈金。
    朱鬆此舉並非無因,有了朱元璋作為後盾,大戲院的生意定將更上層樓,穩如磐石。
    這便是名人效應的力量,在大明,何人能比朱元璋更負盛名?
    朱鬆以小博大,僅憑五成幹股,便與朱元璋緊密相連,實為精明之舉。
    而朱元璋亦心知肚明,雙方皆是穩操勝券。
    大戲院的豐厚年利,足以供養數萬大軍,其價值不言而喻。
    此刻,朱元璋正派人暗中監視大戲院,故藍玉等人昨夜接回徐蔡坤之事,他即刻便知。
    所幸大戲院人員守口如瓶,未泄商機,而藍玉等亦知進退。
    言及戰事,朱元璋已批老九關於河西走廊的出征之請,但軍需等物需老九自備。
    他隨即命蔣瓛轉交聖旨。
    至於藍玉之事,他認為無足輕重,便不再多提。
    蔣瓛離去後,朱元璋查看係統國運點,無奈發現,欲推演朱匣焌之國運,尚缺數百點。
    看來,隻能靜待時日,再行推演朱匣焌之人生了。
    他若無意外,便是老九一族中的第二位太子。
    不知這位太子將會有何等表現?
    聞其乃皇衛學院特等生,兼有“大明戰神”之名,想來武力超群。
    然治國非僅憑武力,未知此人能否擔起太子之責?
    三日後,漢中府漢王府,新添女主人徐妙錦,府中眾人略感不適。
    前王妃楊氏已逝一年多,新主非昔日溫婉之人。
    眾人假以時日,自能接納徐妙錦為新王妃,但對朱匣秋而言,適應之路漫長未知。
    新婚次日,朱鬆攜朱匣秋至徐妙錦前,令其喚母,朱匣秋拒之,不開口。
    徐妙錦見狀,不等朱鬆發怒,便讓朱匣秋先稱姨娘,化解尷尬。
    朱鬆無奈,深知徐妙錦對朱匣秋而言尚陌生。
    五歲孩童怕生正常,更何況初見便喚母。
    朱匣秋心中之母,唯有楊詩雨。
    數日相處後,朱匣秋對徐妙錦稍顯熟絡,但仍不親近。
    後媽終非親媽。
    待明年春,王衛學院建成,朱鬆欲送朱匣秋入學,其嬉戲時光將逝。
    又三日,朱鬆告知徐妙錦與周貴妃,言欲閉關,將王府事務托付於徐妙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