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猶如神助!

字數:6805   加入書籤

A+A-


    他絕不會立朱允炆為皇太孫,更不會讓老四朱棣有機可乘!
    老九亦不會讓此事成真!
    念及此,朱元璋心中的怒火稍減。
    否則,他真怕自己氣到吐血!
    “宿主今晚是否繼續推演後續兩階段?”國運係統追問。
    “罷了,你直接告訴我後續如何吧。”朱元璋擺手拒絕,他實在不願再目睹老四這些荒謬子孫的行徑。
    他怕再看下去,真的會氣到吐血!
    如此,本係統先為宿主簡述即將模擬的內容,再由宿主決定是否進行模擬。
    國運係統顯然又想故弄玄虛,先勾起朱元璋的興趣,再謀取國運值。
    “好,你說吧,朕聽著!”
    朱元璋爽快答應。
    國運係統首先提及的是明憲宗朱見深。
    朱祁鎮逝世後,其子朱見深繼位。
    在他的成化年間,不僅設立了西廠,還成立了內行廠,將廠衛勢力推向頂峰。
    西廠?內行廠?
    朱元璋僅在推演中知曉老四朱棣於永樂十八年成立了東廠,其職權甚至超越錦衣衛。
    照此說法,朱見深所創的西廠與內行廠,權勢更在東廠之上。
    且這些廠衛多由大太監掌權,導致宦官專權,朝政混亂。
    真是個離奇之事!
    朱見深逝世後,其三子朱佑樘繼位,因前兩子皆已夭折。
    朱佑樘是朱棣一脈中難得的好皇帝。
    朱佑樘在位的弘治年間,致力於扭轉朝政頹勢,驅逐奸臣,勤於政務,任用正直大臣如王恕、劉大夏等,史稱“弘治中興”。
    雖晚年寵信宦官李廣,但能及時悔悟,史學家對其評價甚高。
    遺憾的是,他在位僅十八年便病逝。
    弘治中興?聽起來尚可。
    老四這一脈總算出了個像樣的。
    朱佑樘僅有一位皇後,無其他嬪妃,故僅有一子朱厚照。
    朱佑樘逝世後,朱厚照順利登基,改年號正德。
    正德帝在位時平定寧王叛亂,且曾禦駕親征,自封鎮國大將軍朱壽。
    不僅如此,他還寵信宦官,並在宮內設立動物園,名為豹房。
    朱元璋沉默:……
    這都是些什麽亂七八糟的?
    哪有君王自封官職,還稱什麽鎮國大將軍朱壽,連名字都改了?
    這像什麽話?
    寵信宦官也就罷了,權當是皇室常有的弊端,但在皇宮中辦起動物園,這又是什麽意思?
    正德帝在位十五年便薨逝,無子嗣,其父明孝宗朱佑樘僅此一子,隻好由堂弟朱厚熜承繼大統。
    朱厚熜登位後的嘉靖年間,大明曾達至中期鼎盛,遺憾的是後期迷信道教,寵信嚴嵩等人,朝政荒廢。
    值得一提的是,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六十歲方崩,算得大明少有的長壽皇帝。
    朱元璋聽聞此事,驚愕不已!
    在位最久的皇帝,竟出此等人物?
    更令朱元璋意外的是,朱厚熜也信道。
    但朝政荒廢,實乃罪不可赦!
    隨後,國運係統又簡述了隆慶帝朱載垕、在位四十八年的萬曆帝朱翊鈞、癡迷木工、寵信魏忠賢的天啟帝朱由校,以及煤山自縊、愧對先祖的朱由檢等事。
    朱元璋聽完,心緒難平!
    這都是些什麽荒誕之事?
    老四家子孫,怎一個比一個古怪?
    有些個人愛好,倒也正常,但做木匠和開動物園,著實讓朱元璋難以接受。
    “係統,聽完你的介紹,朕還有興趣推演嗎?”國運係統問道。
    “罷了,朕這心髒可受不了!”朱元璋斷然搖頭拒絕。
    原本他尚有些好奇,但一聽還有更多離奇皇帝,已然心生畏懼。
    他這把老骨頭,還想多享幾年清福呢!
    國運係統無言。
    “不過,朕還得積攢些國運值,推演一下老九家的二小子朱匣焌,去去火!老四家的這些後輩,皆是何方神聖?
    想必老九家的子孫,定不會讓朕失望!算是給朕洗洗眼了!”
    朱元璋覽老四一係之推演後,心生不悅!
    係統亦表讚同,稱朱匣焌之人生,猶如神助!
    本覺被朱元璋算計的國運係統,瞬間振奮!
    朱元璋聞言,亦是展顏而笑,暗道正如所想,680之數下,推演朱匣焌人生更顯必要!
    哈密國內,秦武與楊赫率軍出征約十日,哈密方得訊急反應!
    哈密之主安克帖木兒焦急萬分,速遣使者晝夜兼程赴漢中求降!
    漢王朱鬆突興兵伐之,哈密上下皆茫然不解!
    漢中商隊遭劫,與他們何幹?
    一言不合便興師問罪,豈非欺壓良善?
    安克帖木兒召集眾人,共商應對之策!
    雖已遣使漢中乞降,然朱鬆是否接納未知!
    即便接納,遠路迢迢,待消息回傳,哈密城恐已被漢中軍攻陷!
    眾人議定,朱鬆接納乞降最佳,若不然,唯有求助東察合台或瓦剌部!
    然安克帖木兒深知,東察合台與瓦剌部未必敢為哈密一國,與大明軍隊正麵交鋒!
    尤其是漢王朱鬆麾下的漢中軍,更是無人願惹!
    況且如今西域、漠北瓦剌之貿易,皆仰賴漢中府,求助東察合台與瓦剌,其豈會輕易出兵相助?
    河西走廊諸草原部族,聞漢王朱鬆出兵,皆聞風而逃,躲回草原深處!
    瓦剌部的小部落對漢王朱鬆麾下的漢中軍心存畏懼,昔日已被其打得落荒而逃。
    若再不退避,一旦正麵遭遇漢中大軍,必將遭受重創。
    他們絕不敢與漢中軍正麵交鋒,以往僅是趁秋收之際,分小隊南下掠奪一番便匆匆離去。
    漢中大軍一來,他們即刻聞風而逃。
    且不說西安府的守備軍,單論那兩萬餘漢中軍,全員披甲,皆為精銳,戰鬥力強悍至極。
    漢中軍之所以如此強大,皆因他們是正規軍,與朱元璋推行的衛所製不同,漢中軍采用募兵製,士兵為職業軍人,即便無戰事,亦保持高強度訓練,且有漢中後勤支持。
    唯有常與漢中軍交手的瓦剌人,深知其為何被稱為正規軍。
    漢中軍役製度惠及全家,一人從軍,全家榮耀。
    在漢中王府書房,朱鬆正審視著一張煤礦分布圖,此圖購自係統商城,他已遣人按圖索驥,探尋煤礦。
    最近的煤礦位於西安府。
    山西煤礦雖有名,但地處偏遠,且屬老三朱棡領地,朱鬆無意涉足。
    因此,他目前的煤礦開采主要集中於陝西。
    古時煤礦除取暖外,多用於朝廷冶煉兵器和鎧甲,而今還用於鍛造武器、甲胄及煉鋼。
    洪武年間,煤礦開采效率低下,即便是山西這樣的未來產煤重地,產量亦有限。
    大明煤炭供應,主要依賴兩淮,諸如安徽等地。
    因開采不足,加之多用於特定用途,煤炭對普通民眾而言,價格高昂,難以承受。
    唯有少數富貴之家,能以高價購得煤炭,用以冬日取暖。
    朱鬆計劃在西北開采煤礦,售煤盈利。
    此舉需招募大批礦工。
    幸得先前黃河水災,漢中府人口遷入眾多,雖多數已被派遣修路,但數月後即將回歸。
    加之漢中府就業率雖有提升,仍有眾多失業百姓與災民。
    挖煤一事,恰可為這些失業者提供崗位,實為雙贏。
    正當朱鬆籌劃開采之時,耿青匆匆來報:“殿下,好消息!陝西探礦之人,如您所料,已發現煤礦!”
    朱鬆麵不改色,此乃預料之中。
    他轉而詢問:“漢中府尚有多少失業災民?”
    耿青答道:“具體未統計,但兩三萬人應有。”
    “他們的生活如何安排?”朱鬆又問。
    “王府出資,已搭簡易工棚,一日三餐亦有保障。
    一切均按殿下指示行事。”耿青解釋。
    朱鬆決定:“讓陝西即刻開采煤礦,礦工就從這些災民及漢中失業者中招募。
    本王將擬告示,你速張貼。”
    於是,招募煤礦工人的告示迅速遍布漢中府街頭巷尾。
    “鄉親們,快來瞧瞧!”
    “漢王府正招募煤炭工人前往陝西挖煤,月薪月結,節假日更有七日休假,王府特備馬車,接送無憂!”
    “至陝西後,食宿無憂,月薪三兩銀子哦!”
    告示一貼,親衛便扯開喉嚨高聲呼喊。
    瞬間,百姓們轟動不已!
    當日,眾多失業流民與本地居民爭先恐後至周通處報名。
    食宿全包,月薪月結,節假日休息,更有馬車接送,如此待遇,誰人不心動?
    更兼月薪三兩銀子,往昔想都不敢想!
    漢中月薪,大抵2500至3500文。
    唯有漢王府旗下,方可得此高薪。
    即便非王府之職,漢王朱鬆亦定規,最低工資不得少於1500文。
    違者,漢中府內難立足,舉報罰款,足以傾家蕩產!
    三兩銀子,即3000文,高薪無疑!
    然報名煤礦工人者,須月繳人身意外保險。
    煤礦高危,朱鬆強令投保,實為工人及其家人著想。
    萬一不幸,家人亦可得賠償。
    對此要求,災民百姓無異議。
    挖礦風險自知,投保以保障自身及家人,何樂而不為?
    此外,西北糧價已被漢王壓下,大米價格穩定在1000至1300文間,不得超1500文一石!
    誰敢高價售糧,朱鬆必讓其血本無歸!
    之前那些不良的糧商,已被朱鬆震懾得不敢妄為!
    加之鹽價低廉,民眾生活開銷驟減,加之每月有數兩銀子的收入,生活質量較以往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