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
字數:7229 加入書籤
未料祖父與父皇相繼離世,竟如此之快!”
“父皇仙逝後,你順理成章,登基為帝!”
“可甫一登基,便聞二叔漢王朱高煦起兵靖難之訊!”
朱元璋默然。
這老四家的二子,竟欲步其父後塵,從自己侄孫手中奪取皇位?
“你二叔自封漢王後,便自視不輸先祖漢王朱鬆,掌控漢中後更是自信滿滿。
然朱高煦豈能與朱鬆相提並論!”
朱元璋心生荒誕之感,苦笑不已。
朱高煦在軍事上確有才幹,卻妄圖僅憑一個封號,便能比肩甚至超越前賢?
真乃癡人說夢!
皆是老四教子無方,致其子有樣學樣!
念及此,朱元璋又將責任歸咎於朱棣。
此乃上梁不正下梁歪!
“你迅速以鐵腕平息了朱高煦之亂,這位自比秦王李世民與漢王朱鬆的二叔,終被囚於應天府。
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麵對其挑釁,你一怒之下,竟將其投入大鼎,活活燒死!”
朱元璋愕然。
這小子,竟比他爺爺還狠辣!
老四雖除老九,但至少給了痛快。
而他,竟將親叔悶於鼎中焚燒!
這便是老四口中的好聖孫?
“漢王之亂平息後,你繼續推行父皇新政,與民休息,並命鄭和再度遠航西洋!”
平日裏,你也愛舞文弄墨,附庸風雅,更有一大樂趣,便是鬥蛐蛐!
朱元璋見狀,不禁氣極反笑。
大明皇帝,怎可與市井之徒為伍,趴在地上鬥蛐蛐?
但朱瞻基除卻在對待朱高煦及鬥蛐蛐之事上有所不足,治理國家倒也有模有樣,繼承了些許其父朱高熾的風範。
老四與朱瞻基,這爺孫二人,皆有治國之才,卻也難掩其瑕疵。
不過,朱瞻基總比朱允炆那小子強得多。
宣德十年,你因病離世,年僅三十六歲,諡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廟號宣宗,葬於景陵。
你,朱瞻基,乃是大明繼文景、貞觀、開元、永樂之後的第五大盛世“仁宣之治”的開創者。
朱元璋驚愕不已,剛對朱瞻基的政績有所肯定,怎料他就這般去了?
三十六歲,正值壯年,他也曾隨老四北征多次,體魄怎會如此不堪?
還未等朱元璋多想,推演畫麵再變。
畫麵中,一孩童身著龍袍,端坐龍椅之上,年僅九歲。
龍椅旁,另設一椅,坐著一位中年美婦。
宣德十年,你父皇病逝,你登基為帝,然年幼無知,國家大事皆由太皇太後張氏一手掌控。
朱元璋這才恍然,那坐在小皇帝旁的,竟是朱瞻基之母,朱高熾之妻張氏。
昔日的皇後,曆經十年太後生涯,現已晉為太皇太後。
老朱家難道無人了嗎?竟讓一個女子來把持朝政!
你素日最愛與王振這太監嬉戲,可你的生母孫太後卻視其為奸臣,屢屢針對。
因此,你與孫太後屢起爭執。
歲月流轉,你漸長,卻對學業無興,終日與太監為伍。
雖有皇帝之尊,孫太後也無可奈何。
正統七年十月,太皇太後張氏仙逝,朝政終落你手,此時你方滿十六。
自此,王振之勢更盛,甚至目中無人,連孫太後也不放在眼裏。
而你,卻聽信其讒言。
朱元璋見這少年皇帝行事荒唐,大為震怒。
難道這就是國運係統所說的明英宗?
朱瞻基早逝,其子缺乏管教,小小年紀便登皇位,竟寵信宦官!
你執政後,聞瓦剌時常侵擾邊境,立誌如永樂帝般蕩平瓦剌。
朱元璋正怒,卻被這突如其來的豪言壯語驚到。
此人竟也言要效仿先祖掃平瓦剌?
正統年間,三次北伐,前兩次皆在張氏太皇太後之意下進行。
你即位後,於正統九年發起第三次北伐,並擒獲兀良哈部首領。
朱元璋驚愕。
這小子,竟也有所建樹!
正統八年,你還督造西洋海船,遣使再下西洋,與舊港宣慰司等地重新聯絡。
正統十三年,府軍衛卒自西洋歸來,獻上諸多珍寶。
這小子也遣人下西洋了?
難道自己猜錯了?
他不是那個令大明國運衰微的明英宗?
見此情景,朱元璋亦心生疑慮!
然而,朱祁鎮寵信宦官導致的朝政混亂,仍是他無法抹去的汙點。
為何老四一脈,包括老四自己,竟無一個清白正常之輩?
唯朱胖胖尚算順眼,卻命短早逝!
不久,瓦剌也先勢力漸強,頻繁侵擾大明邊境。
你竟聽信朝政總攬者王振讒言,力排眾議,決意親征!
正統十四年,你拚湊二十萬大軍,攜王振、兵部尚書等文武官員,自順天府啟程北伐。
卻在懷來城外土木堡遭也先生擒,二十萬大軍近乎覆滅,王振等心腹官員亦被殺盡。
也先俘虜皇帝,既喜且憂,喜在擒獲明朝皇帝,憂在不知該如何處置。
其弟伯顏帖木兒提議留你性命,以向明朝索要財物,也先采納,於是你性命得保,卻成了大明首位被瓦剌俘虜的皇帝。
土木堡之變,皇帝被俘!
此人果真是明英宗!
朱元璋氣得幾乎吐血!
他一生英名,怎會有如此不爭氣的子孫?
恨不能即刻提刀斬了朱祁鎮!
朱棣一脈,竟有沉迷於鬥蛐蛐、做木匠、開動物園之輩?
你被俘後,孫太後無奈聯合於謙等官員,讓郕王朱祁鈺監國。
數月間,朱祁鈺竟登基為新君,而你這位皇帝,瞬間變成了太上皇!
朱元璋震驚不已,皇位竟能如此更迭?
盛怒之下的朱元璋,被朝廷連串決策震驚!
但很快,他恍悟,或許另立新帝,方為當前最佳對策!
朱祁鈺雖非出類拔萃,卻遠勝於廢物朱祁鎮!
也先聞大明另立新君,而你淪為太上皇,即刻按捺不住,押你直奔順天府!
朝廷複任於謙為兵部尚書,聞瓦剌大軍壓境,已決意死守京城!
見朝臣中有人倡言南遷,朱元璋大怒!
昔年遷都順天府時,曾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未料數十年後,竟有奸臣提議遷都回應天府!
大明顏麵何存!
幸而於謙挺身而出,力排眾議,怒斥南遷之議皆當斬,終令群臣決議共守京師!
朱元璋曾於推演中屢見於謙,自老四在位,此人便科舉入仕,被老四培育為武將,更赴漠北曆練!
自永樂、洪熙、宣德至正統,直至現今朱祁鈺,於謙堪稱五朝元老!
大明危難之際,竟是於謙挺身而出,扶危定傾!
於謙之名,似有印象,似國運係統曾言,老九一脈時,此人亦出自皇衛學院!
可惜,正值壯年,卻遇朱祁鎮這等昏君!
你被也先押至順天府門外,衣衫盡褪,騎豬叫門!
朱元璋見推演此景,目眥盡裂!
朱祁鎮竟身騎豬,至京師城下,呼號開門,欲引瓦剌入城?!
此等不肖子孫!
盛怒之下,朱元璋雖未親手處置朱祁鎮,卻真有先斬朱棣這個太爺爺之心,欲斷其後路!
老四若不在,哪會有這等懦弱後代!
於謙堅守城門,拒不放行!
也先羞憤交加,瓦剌大軍攻向順天府,卻遭於謙等人頑強抵抗月餘。
不久,順天府得保,因南方勤王備倭軍已至城外!
也先見局勢不利,遂下令撤軍,朱祁鎮再次被擄回瓦剌。
瓦剌期間,也先曾欲取你性命,終被其弟勸阻,得以存活。
為攪亂大明,也先竟決定將你送回。
這結果,你未曾預料!
而你歸順天府後,也先料想不到的是,你會被弟弟朱祁鈺直接囚於南宮。
朱元璋大怒!
也先這狼子野心,竟為亂大明,不惜放回你這草帝!
朱元璋隻盼你死於瓦剌!
他欲借朱祁鎮與朱祁鈺兄弟之爭,再掀大明內亂!其心可誅!
瓦剌,留不得!
此刻,朱元璋已生根除瓦剌之心!
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石亨、曹吉祥等大臣宦官突入南宮,擁你複位,史稱奪門之變。
囚禁數年後,你重登皇位,改年號天順。
複位後,你將於謙入獄,終賜其死。
朱元璋愕然!
何故如此?
朱祁鈺雖非明君,卻也不至於如朱祁鎮般無能!
怎料他又短命,竟讓這草包朱祁鎮再得機會,重返皇位!
更令朱元璋怒火中燒的是,朱祁鎮複位後的首要之舉,竟是誅殺了守護大明京城的大功臣於謙!
朱祁鎮何以膽敢如此?
難道他不懼世人唾罵?
他甚至更改了年號為天順!
天順八年,於順天府,你,明英宗朱祁鎮,病逝,獲諡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廟號英宗,安息於明裕陵。
你,朱祁鎮,後世口中的大明戰神,實則瓦剌的留學生!
推演第一階段至此終結。
推演結束,朱元璋猛然驚醒!
大明戰神?
何等恥辱的大明戰神!
“係統,你在戲弄我嗎?”
“還英宗!他怎配?!”
朱祁鎮之舉,與喪權辱國何異?
這孽障,竟敢自稱天子,簡直是給老朱家丟臉!
老朱家怎會有如此貪生怕死之輩?
此刻,朱元璋的雙眼因憤怒而充血通紅,他做夢也沒想到,朱家竟出此等怯懦之君!
“不是有你洪武皇帝和永樂皇帝在前遮羞嗎?後世對大明的評價尚佳,除了朱祁鎮!”國運係統適時寬慰。
朱元璋無言以對。
好在,這夢境推演之事,大抵不會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