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這金字塔的確壯觀非凡!

字數:6649   加入書籤

A+A-


    猶太教、和同根同源,同屬於一個教係,均信奉上帝。
    因此,上帝在人間的居所——聖殿,便成為了他們共同的聖地。
    隨著朱匣燁與朱慧英的足跡,朱元璋對耶路撒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據國運係統所言,耶路撒冷雖已被大明征服,但一旦時機成熟,它必將試圖。
    他們不會妄圖侵占整個大明,他們所求,僅是歸還原本屬於他們的國土!
    朱元璋初時不解,為何此地百姓執著於 ,成為大明的子民難道不好嗎?
    但在得知耶路撒冷的情況後,朱元璋似乎恍然大悟,一切皆因宗教所致!
    此地乃世界三大宗教之源,亦是眾多信徒心中的聖地!
    他們的思想與信仰,與大明朝的主流價值觀大相徑庭,這便是他們即便身體被征服,內心依舊反抗的根源!
    所幸大明國內並無這些繁雜宗教,即便是外來的佛教,也隨歲月流逝而本土化,與西方佛教大相徑庭!
    看來日後需立下規矩,嚴禁這些宗教在大明境內傳教!
    以免大明百姓受其蠱惑!
    你前往埃及,目睹金字塔之奇景,其中竟有類似寂軍的亡靈,因你的到來而起了衝突,但他們實力微弱,你輕易便解決了所有金字塔內的亡靈!
    你的現身,在埃及引起軒然,你隻能帶著朱慧英匆匆離去!
    金字塔?
    那究竟是何物?
    法老不正如中原的皇帝嗎?
    皇帝的陵墓不是在地下,甚至可以築成山嶽般雄偉嗎?
    望著模擬畫麵中那宏偉壯觀的金字塔,朱元璋瞪大雙眼,內心的震撼難以言表!
    陵墓竟能如此招搖,實在顛覆了朱元璋的認知!
    這金字塔如此顯眼,豈不是昭告天下,皇帝葬身於此?
    然而,這金字塔的確壯觀非凡!
    如此龐然大物,究竟是如何用石塊堆砌而成的?
    震撼之餘,朱元璋心中滿是疑惑!
    此類遊曆仍在繼續,朱匣燁帶著朱慧英遍曆諸多重要之地,細節描繪頗多。
    但多數地區僅是匆匆一瞥,係統並未展現更多細節!
    朱元璋在無意識中深陷其中,卻也略帶無奈。
    他明白,係統無法詳盡展現兩人遊曆世界的每個細節,否則推演所需時間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即便如此,透過朱匣燁的視角,朱元璋仍大致領略了大明之外的風土人情。
    此次推演的信息量,無疑是他經曆過的推演中最龐大的一次。
    花費近三千點的國運值,實在物有所值。
    慶幸自己沒有忽略這些遊曆細節,這對朱元璋而言,堪稱一次大開眼界的旅程。
    昭武三十二年,昔日小道姑朱慧英已長成二十多歲少女,她一直好奇為何老祖宗的容貌未曾改變。
    而你亦不知,你死後蘇醒時,相貌也停留在二十歲左右的少年模樣。
    或許因你是僵屍,生長以百年計。
    朱元璋聞言默然。
    若以百年計,朱匣燁能“活”多久?定是個驚人的數字。
    世人皆求長生,而他以一種特殊方式達成了這一目標。
    換言之,即便再過千年,你至多也就三十歲左右的相貌,且到那時,相貌幾乎定型。
    千年後仍似三十歲,且永不改變,這不就是真正的長生嗎?難道真能做到不死不滅?
    朱元璋震撼不已,雖知朱匣燁“壽命”悠長,對普通人而言無異於長生,但再悠長應有極限,不能算真正長生。
    他現在迫切想知道,這小子真能永生不死嗎?
    昭武三十二年八月,聞昭武大帝病重,道觀長老尋你,談及皇儲之事,欲請你扶持三子登基。
    自長老評語中,三子難擔大任,故欲求老祖宗庇護,直至傑出皇孫現世!
    問及朱慧英,是否有意登基為帝,初時小家夥驚恐萬分,然在你的堅持之下,終隨你返回順天府。
    朱慧英之所以能成女帝,實為朱匣燁暗中推動!她起初並無此念。
    朱元璋至此方悟朱慧英稱帝之因。
    如此看來,亦非不可接受。
    朱匣燁與朱慧英之舉,皆為大明江山永續,無私心則無妨。
    對於朱慧英女帝之位,朱元璋初時心有芥蒂。
    女子稱帝,即便同姓朱,亦是叛逆之舉,令人不悅。
    然此刻,朱元璋知曉緣由後,漸感釋然。
    於順天府宮中,你見昭武皇帝病臥榻上,白發蒼蒼,亦見三皇子。
    你言欲立朱慧英為帝,昭武皇帝聞此,豁然開朗,其實他亦有此意,但難過大臣之關。
    若有老祖宗支持,則諸事可解。
    昭武三十三年二月,昭武皇帝崩,你親手扶朱慧英登皇位,改年號鳳武。
    你安排妥當後,觀察十年,親選皇儲,而後離順天,歸漢中寂軍墓,欲再眠。
    朱慧英雖為女子,但隨朱匣燁遊曆天下,眼界非凡。
    大明在其治理下,應無大礙。
    見朱慧英登基,朱元璋點頭,當時而言,這或許最佳之選。
    朱慧英稱帝,實欲為大明選更賢明之後輩。
    從此論之,朱元璋應謝之。
    要知道,做大明皇帝,尤是老九一脈,實屬不易。
    肩頭的重壓,遠超任何一位古代!
    大明這片遼闊的疆域,即便是朱元璋親自治理,也需傾盡全力,其結果仍難預料!
    時光流轉,你醒來之際,陵墓中竟多出朱慧英的墓室。
    朱慧英?這丫頭竟也早早離世,安息於寂軍墓中!
    再觀朱慧英的棺槨,朱元璋心知歲月已逝良久。
    朱匣燁的時間軌跡,超乎常人想象。
    他的一場沉睡,或許便是數十上百年的光陰。
    往後的日子裏,你周期性醒來,感受著前所未有的孤獨。
    你試圖尋找寄托,卻發現世間已無一物能觸動你心。
    朱元璋沉默:長生之人竟也會感到孤獨,甚至渴望寄托?那些曆史中追求長生的眾人,豈不是成了笑柄?
    既然不死,你便繼續遊曆世界,意識到改革之重要。
    在不斷的改革中,朱家皇室日漸式微,而你挺身而出,保住了皇室血脈,並將皇嗣們自應天遷至漢中。
    此後,全球皆步入改革浪潮,大明亦不例外。
    曾征服的耶路撒冷雖被宣布,但在你的幹涉下,仍為明國所控,東京省及南越三省亦然,均為明國領土。
    改革後,老朱家皇室權勢雖衰,但明國卻空前強盛,軍事與民力均居世界之巔!
    好小子,幹得漂亮!
    難怪推演其國運需如此高的數值!
    論對大明之功,朱匣燁僅次於老九,隻差那皇帝之名!
    一切塵埃落定,你重返寂軍墓,踏入了父親的墓室。
    老九的墓室?朱元璋瞪大眼睛,呼吸都變得急促。
    此處布滿機關,唯有守陵人知曉規避之法,加之帝魂之氣籠罩,凡人踏入,即刻化為烏有。
    此處有三棺,你至父之透明棺前,父之左右,分別為母徐氏與兄朱匣秋之母楊氏。
    朱元璋於推演中竟見老九躺於透明棺中!更令人駭異,老九身軀曆經數百年竟未腐朽!
    楊詩雨與徐妙錦之棺亦在老九旁側,屍身同樣完好無損,宛如沉睡。
    常言道,人生一世,無論何等顯赫,終歸於塵土。
    然老九一家……
    朱元璋此刻唯有震驚,無言以對。
    你觀父之墓室片刻,告別離去。
    而後,世間漸入正軌。
    你安排妥當一切,開始渡劫,雷劫對你無可奈何,或許唯有飛向太陽方能解決。
    你為老朱家籌劃一切,終決定飛向太空,遙望那熾熱的太陽,預估五年之內,你便可抵達。
    孤獨……
    朱元璋心生麻木。
    難道長生真會讓人在孤獨中絕望至此?
    孤獨之痛,竟至於斯?
    更令人驚愕的是朱匣燁的選擇!
    他竟欲飛向太陽!
    朱匣燁:父皇,這盛世如您所願,兒臣去了!
    自古以來,誇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神話流傳甚廣。
    於古人而言,太陽、月亮僅在有限認知之中。
    宇宙、恒星、行星等概念尚未出現之時,太陽與月亮對世人而言,既普通又神秘。
    其普通,因幾乎每日抬頭可見。
    神秘之處在於,它們存在的緣由與真實形態,無人知曉!
    對朱元璋而言,亦是迷霧重重!
    身為大明皇帝,他對日月的認知,僅限於目之所及,淺顯表麵!
    然而,他仍能構想,無論是太陽抑或月亮,相較於他腳下的這片大陸,必定遙不可及!
    他困惑不解,朱匣燁何以飛向太陽?
    這真的可行嗎?
    你乘著父親遺留下的飛船法器,遨遊至外太空,首次目睹真正的宇宙!父親口中的宇宙,竟是死寂一片,而腳下,蔚藍星球映入眼簾!此刻方悟,自己一直居於龐大藍球之上,原來世界竟是圓形!
    宇宙!
    我們腳下的土地,竟是球形!
    朱元璋目睹推演中的景象,滿天星河與緩緩旋轉的蔚藍星球,令他震撼不已,心緒難平!
    所見所聞,徹底顛覆了他的認知!
    他難以接受!
    而那飛船,竟是老九煉製的飛行法器?
    老九竟有此等神通,飛船法器能將人送至浩瀚宇宙!
    這一切,震撼而神奇!
    你決定將飛船留在藍星之外,飛船控製令牌交予明國航天員,隨後躍出飛船,凝望蔚藍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