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欲試其效,然此地不宜

字數:6519   加入書籤

A+A-


    神武大炮與大明傳統的攻城大炮在炮身製作上存在顯著差異,堪稱大明火炮的改良版。
    其製作更為高效,且威力大增。
    朱鬆深信,西域之中,除哈密衛外,無城池能抵禦神武大炮的轟擊。
    與此同時,東察合台的黑的兒火者汗下令後,異密王怯馬魯丁帶領三萬異密部精銳,聯合其他部族與東察合台本部的七萬人,共十萬人,已先期到達指定區域。
    怯馬魯丁的任務是依據黑的兒火者汗的指示,以輪台城為基地,阻擋明軍前進,最好能在城外全殲明軍。
    正當怯馬魯丁整頓軍隊,準備迎戰之際,探馬來報:“大明皇帝親率大軍已至哈密衛,預計三到五日內將到達吐魯番。”
    “明軍尚未離開哈密衛,若欲前往目的地,必先取吐魯番。”有人向怯馬魯丁建議,“不如分兵兩路,以五萬人在吐魯番設伏,阻擊明軍。”
    怯馬魯丁聽後頗為心動,表示讚同:“明軍僅三萬人,坐等其上門,不如主動出擊。”
    “既然已決定與明軍決裂,之前未動哈密衛,不如借此機會一舉拿下。”另一將領提議,“大王可率五萬大軍直取哈密衛,無論吐魯番能否迅速消滅明軍,都能拖延其回援時間。
    五萬大軍攻下哈密衛應非難事。”
    怯馬魯丁聞言,陷入沉思。
    常理而言,明軍大舉行動,哈密衛定將空虛,聞其守軍不過萬人,實在微不足道。
    “不可,哈密衛城牆據說已被漢中軍加固。”
    “我軍勇士擅長正麵交鋒,攻城非我們所長,哈密衛便算了,本王決定親自率五萬兵馬,於吐魯番設伏,誓要全殲明軍!”
    “其餘五萬留守輪台城!”
    很快,怯馬魯丁壓下心中衝動,緩緩搖頭,否定了此議。
    畢竟,攻城確非其所長。
    加之哈密衛城牆已加固,能否攻下,怯馬魯丁心中並無把握。
    更關鍵的是,哈密衛守將乃楊赫,昔日天水關一戰,他以數千漢中軍便阻擋了數萬瓦剌大軍。
    僅憑此戰績,怯馬魯魯丁便已打消攻打哈密衛之念。
    漢中軍雖多守勢,卻也未曾主動出擊,但在怯馬魯丁看來,漢中軍防守雖強,若論進攻與正麵交鋒,他們更勝一籌。
    漢中軍名聲大噪,不過因其以逸待勞,擅長防守。
    隻要他能在吐魯番阻擊漢中軍主力,一戰定乾坤,之後再圍哈密衛也不遲。
    若此刻貿然攻打哈密衛,一旦未能殲滅漢中軍主力,令其回援,局勢將不堪設想。
    怯馬魯丁謹慎行事,卻低估了漢中軍戰力。
    決定既定,怯馬魯丁親率異密部三萬大軍與東察合台國兩萬兵馬,共計五萬,當日便離輪台城,直奔吐魯番,欲在此埋伏漢中軍。
    然而,怯馬魯丁未曾料到,他算計漢中軍之時,漢中軍亦在算計他。
    哈密衛至吐魯番,約六百裏,普通騎兵至少需要五日方能抵達。
    漢中軍的速度超乎怯馬魯丁等人的預料,僅用不到三天便逼近吐魯番。
    昔日冠軍侯霍去病六日奔襲千裏,大破匈奴,漢中軍亦非不能。
    夜幕降臨,漢中軍紮營之處,朱鬆與朱元璋未入營帳,而是居於豪華馬車內,遠勝簡陋營帳。
    “依你之計,下一步當是攻克吐魯番?”朱元璋審視著朱鬆展示的西域詳圖,指向吐魯番問道。
    “吐魯番詳情未明,需待探馬回報。
    若一切順利,今夜即可突襲,趁東察合台未及反應,速取吐魯番!”朱鬆沉穩點頭。
    恰此時,怯馬魯丁與朱鬆父子幾乎同時抵吐魯番,卻均按兵不動。
    怯馬魯丁驚訝於漢中軍之迅速。
    “報!陛下、殿下,探馬來報,東察合台大軍已至吐魯番,屯兵於三道嶺外兩百裏的南湖戈壁!”秦武於馬車外稟報。
    “速召諸將!”朱鬆即刻下令。
    不久,秦武、耿青、藍玉等將領匯聚於朱元璋馬車旁。
    “涼國公,兵貴神速!”朱鬆道,“今夜煩請你親自率軍夜襲,但本王僅能撥你五千人馬,你從正麵逼近戈壁上的東察合。”
    “秦武、耿青各領五千,分別從西南、西北迂回,與正麵形成合圍之勢!”
    涼國公應是首至,但莫急,靜待秦武與耿青軍中之訊,屆時三支人馬齊發,一鼓作氣,將戈壁之上東察合台之軍盡殲!
    朱鬆指圖而示,對秦武、耿青、藍玉三人分派戰令。
    欲速取東察合台,必通吐魯番、某地及阿力麻裏之線!
    此三地若得,東察合台餘部自潰!
    雖聞吐魯番重兵布防,朱鬆無懼,誓將其一並蕩平!
    故采最直接之法,正麵破敵!
    漢中軍甲堅兵利,碾壓彼輩綽綽有餘!
    漢中軍全員披甲,裝備精良,反觀彼輩,甲胄稀缺,即便是小貴族侍從,能著皮甲或半身甲已是難得!
    是以,朱鬆遣藍玉為先,擬夜襲敵軍!
    距僅百裏,拖延恐暴露行蹤,失奇襲之機!
    加之秦武、耿青自後包抄,朱鬆深信此戰必勝,一舉奪下吐魯番!
    “陛下、漢王殿下放心,臣必使其潰散無遺!”
    藍玉挺胸保證。
    “此乃信號槍,爾等各持一把!”
    “關鍵時刻朝天而射,如火銃般發射即可!”
    朱鬆遞信號槍於耿青、秦武、藍玉。
    秦武、耿青識得此物,曾見朱鬆用之,知其效用。
    藍玉不解,經耿青解說,方明其意。
    欲試其效,然此地不宜。
    “若無他事,即刻啟程!本王與父皇候爾等捷報!”
    朱鬆此刻對三人含笑吩咐:
    “遵命!”
    三人齊聲回應,隨即各自領兵離去。
    “真沒想到藍玉他們這些平日眼高於頂的家夥,在你漢王麵前也變得如此馴服!”
    朱元璋回想起朱鬆剛才從容指揮藍玉等人的模樣,不禁啞然失笑。
    想來這眾多藩王之中,唯有老九能鎮得住藍玉這批勳貴了。
    若是換成其他藩王,哪怕是老四也未必能擺平藍玉!
    “父皇就別取笑兒臣了!”
    朱鬆聞言,苦笑搖頭。
    另一邊,剛抵達吐魯番駐軍的怯馬魯丁,未曾料到漢中軍會如此迅速抵達,正領著將領們在營帳中大肆宴飲,顯然未將漢中軍放在心上。
    包括怯馬魯丁在內的將領們,談及漢中軍時皆不以為意,甚至揚言明軍若敢來,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然而,他們未曾料到,明軍非但敢來,且速度遠超他們預想。
    深夜,戈壁灘上,怯馬魯丁大營。
    將領們仍在帳篷內大口吃肉、痛飲馬奶酒,好不自在。
    其餘營帳中,士兵們也已醉得東倒西歪,倚在帳篷內沉沉睡去。
    西域夜晚寒冷,飲酒成了最好的驅寒方式。
    與大明軍隊不同,不論是草原還是西域的軍隊,行軍打仗時亦不忘飲酒。
    更何況,他們認為已提前抵達吐魯番埋伏明軍,無需擔心首日會有意外,更不可能有明軍突襲!
    吐魯番當地部落已有探馬巡邏,怯馬魯丁便懶得再派兵遠探,僅在十裏外布置了幾處哨兵,便不再過問。
    然而,他們生性懶惰,尤其是吐魯番的牧民,更是毫不在意大明軍隊,認為其不會迅速到來。
    即便大明軍隊真的抵達,也不過兩三萬人而已。
    畢竟,怯馬魯丁率領了整整五萬人,他們自然無所畏懼。
    以往西域畏懼大明軍隊,隻因明軍人多勢眾,動輒十萬大軍橫掃草原與西域。
    但實際上,無論是漠北還是西域,麵對強敵時的策略都是逃避。
    西域尚有城池可依,一旦不敵,便可退守城中,待明軍撤退後再卷土重來。
    大明軍隊總不會在原地築城吧?
    這便是西域與漠北對明軍肆無忌憚的原因。
    然而,此次他們麵對的是漢王朱鬆率領的漢中軍。
    這位能將閃電戰發揮到極致的將領,絕不會給予他們任何逃跑或反應的機會。
    藍玉、秦武、耿青各自率領五千漢中軍,悄然向戈壁灘上怯馬魯丁的大營包圍而去。
    不久,藍玉與馮勝、傅有德等人率五千漢中軍,已悄然接近敵軍大營二十裏外。
    “所有人熄滅火把,靜默前行!”
    藍玉等人減緩了速度,熄滅火把,決定在夜色中繼續前進。
    五千騎兵的馬蹄聲過於響亮,奔跑起來無疑會暴露行蹤。
    放緩速度後,隊伍變得安靜許多,在遠處也難以被察覺。
    畢竟,不會有探馬或哨兵在深夜還趴在地上動靜。
    “我們應是首批抵達,秦武和耿青他們至少要一個時辰才能繞道後方。”
    “在此期間,我們必須盡量隱藏蹤跡,絕不能被敵軍發現!”
    藍玉嚴肅地提醒眾人。
    “漢王殿下賜予的信號槍,不知是否真的如此神奇?”
    馮勝滿臉疑惑:“咱們與另兩隊相隔甚遠,即便朝天,他們能察覺到嗎?”
    藍玉果斷下令:“一個時辰後,見信號行事。
    馮勝、傅有德,你二人各領一千五百騎兵從兩翼突襲,我則率兩千騎兵正麵衝鋒!”
    “眾人散開,切記不可驚動敵軍!”
    言罷,藍玉未再多言,率兩千騎兵深入敵境。
    馮勝與傅有德亦分兵散開。
    與此同時,耿青與秦武繞道疾行,速度超乎預料,僅半時辰便至怯馬魯丁大營西南、西北,形成合圍。
    眾人靜待藍玉發起突襲。
    時至約定時刻,藍玉手持信號槍,朝天一射!
    砰!
    槍響之際,藍白光球劃破夜空,於千米高空綻放,緩緩墜落。
    “真亮!”藍玉不禁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