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這便是漢王朱鬆的威懾力

字數:7536   加入書籤

A+A-


    “這……兒臣亦不明,或許時機未到?”
    “您不是已算出錦兒能為兒臣誕下二子二女?”
    “遲早之事,何必急躁?”
    朱鬆一時無言。
    徐妙錦不過十七,正值青春,生育之事豈可急於一時?
    “此言差矣!我們不過是想在有生之年,幫你帶帶孩子,減輕你的負擔。”
    “此事你必須上心!”
    朱元璋瞪了朱鬆一眼,滿臉嫌棄地將他‘逐出’。
    苦笑一聲,朱鬆回房即告知徐妙錦,老爺子明日欲乘熱氣球之事。
    “殿下神色有異,是否還有其他煩憂?”
    徐妙錦察覺朱鬆鬱悶,不禁好奇詢問。
    莫非在老爺子麵前碰了壁?
    “確有一事,且與你相關!”
    朱鬆鄭重點頭。
    “與我有關?”
    徐妙錦驚訝地瞪大了眼。
    “老爺子問及,你嫁來已逾一年,為何尚無身孕!”
    朱鬆擠眉弄眼,解釋道。
    聽聞此言,徐妙錦的臉龐瞬間羞紅如霞。
    次日清晨,朱棣為北征所尋的契機恰好送達,朱鬆便攜全家再次探訪郊外熱氣球基地。
    朱元璋等人對熱氣球已不再陌生,但翱翔天際的依舊令人沉醉。
    陳優姿首次體驗熱氣球,滿心歡喜,拉著徐妙錦問個不停。
    朱鬆與父親並肩而行,她不敢打擾。
    朱鬆亦借此機會避免與陳優姿過多接觸,深知她善妒,不願留下隱患。
    他深知,對某些女子需保持距離,以免縱容其過分。
    為維護家庭和諧,他不願給陳優姿留下任何遐想空間。
    乘坐熱氣球時,朱鬆與父親同乘,其餘女眷與朱匣秋共坐另一筐。
    陳優姿眼中難掩失望,本欲與朱鬆同乘,卻不敢與朱元璋爭位,加之周貴妃、徐妙錦在旁,委屈也難以言表。
    她隱隱感到,朱鬆似有意疏遠。
    新婚之夜後,朱鬆兩晚皆宿於徐妙錦房中,未曾找她。
    這也合乎情理,畢竟徐妙錦是正妻,大房未有動靜,哪輪到她這個小妾。
    然而,委屈隻是暫時的。
    熱氣球緩緩升空,眼前壯麗景象瞬間吸引了陳優姿的全部注意。
    隨著高度增加,萬物盡收眼底,那份震撼讓她忘卻了所有煩惱。
    另一筐內,朱元璋與朱鬆正暢談。
    “針對漠北,你認為應如何著手?”
    “瓦剌部與漢中的貿易近期頗為繁榮。”
    “若由我決定,首先對付韃靼部最為適宜!”
    “若韃靼部能提供大明出兵的借口,那便更完美了。”
    朱鬆沉思片刻後,道出了自己的見解。
    自朱棣平定北方、招降北元太尉乃兒不花以來,韃靼部逐漸強盛,其實力已超越瓦剌部。
    瓦剌與韃靼皆為北元餘部。
    朱鬆選擇與瓦剌貿易,而非韃靼,意在平衡兩者勢力。
    目前,瓦剌與朱鬆有商貿往來,而韃靼則無。
    因此,對付韃靼無疑是上策!
    換言之,若能消滅韃靼,瓦剌將不堪一擊!
    鑒於瓦剌與漢中的關係,韃靼一旦覆滅,瓦剌或將順勢依附朱鬆,或出於唇亡齒寒而反抗。
    這兩種可能並存,瓦剌內部意見不一將加劇,從內部瓦解他們輕而易舉。
    朱鬆坦率地向朱元璋闡述了這些想法。
    “嗯,你說得頗有道理。”
    “攻打瓦剌師出無名,而從韃靼入手則簡單得多。”
    朱元璋點頭讚同。
    西北有朱鬆及其漢中軍坐鎮,瓦剌行事極為謹慎。
    加之與漢中有貿易往來,依靠戰馬、牛羊換取資源,生活無憂。
    尤其是西域被征服後,瓦剌騎兵幾乎不再擾大明邊境。
    這便是漢王朱鬆的威懾力。
    在此情形下,朱鬆若對瓦剌動武,難免師出無名。
    人家如此順從,怎好貿然動手?
    相反,韃靼則蠢蠢欲動。
    盡管北平府有燕王朱棣鎮守,但近年邊境仍有出沒,不時南侵擾。
    朱元璋意在以韃靼部為突破口。
    “若攻韃靼,必經老三、老四領地。”朱元璋對朱鬆提醒道。
    攻打韃靼,必自山西、河北北上,此乃韃靼領地。
    除非瓦剌部甘冒風險,讓漢中軍穿越其地界攻韃靼,但這顯然不切實際。
    “父皇是憂慮四哥嗎?”朱鬆瞬間領悟朱元璋之意。
    朱棣高傲,豈會坐視北征而無動於衷?他長期鎮守北平,直麵韃靼。
    昔日燕王掃北之威名雖已減弱,但若大明北征而繞過這位戰功赫赫的燕王,無疑是折其顏麵。
    “咱才不擔心那小子!”朱元璋冷哼一聲,“他若想去,攔也攔不住!”
    朱元璋更擔心的是,朱棣或會阻撓朱鬆。
    朱鬆聞言,未再多言。
    他已不再將朱棣放在眼裏,在絕對實力麵前,任何詭計皆如紙老虎。
    不久,兩熱氣球相繼落地。
    陳優姿首次乘坐,滿臉興奮,意猶未盡。
    “姐姐,日後我可否再來乘坐熱氣球?”陳優姿問徐妙錦。
    “自然可以,與袁管家說一聲,讓他安排便是。”徐妙錦笑答。
    “一人乘坐有何樂趣?”陳優姿望向朱鬆,顯然更希望與他共乘。
    徐妙錦見狀,心中無奈。
    “妹妹,殿下日常繁忙,我亦需照料紡織廠事務,不如待有空時,我們再一同前來。”徐妙錦勸說著陳優姿。
    她最怕的是陳優姿不懂事去打擾朱鬆,那可就麻煩了。
    “好吧。”陳優姿略帶失望地點頭應允。
    徐妙錦心中暗鬆一口氣,這丫頭雖貪玩,但應知分寸。
    此時,蔣瓛匆匆而來,手持一封加急信件呈給朱元璋,“陛下,八百裏加急!”
    朱元璋臉色微變,八百裏加急非同小可,若非緊急事務,不會如此。
    “大同府送來的?”
    “是,共兩封,一封送至應天府,一封至此。”蔣瓛答道。
    朱元璋未再多言,他身在漢中府眾人皆知,邊關急報,朝廷與他皆需知曉。
    “父皇,何事?”朱鬆聞大同府加急,心中一動,上前詢問。
    朱元璋閱畢,直接將信件遞給朱鬆。
    朱鬆覽畢,神色古怪,韃靼部竟集結五萬騎兵侵擾大同周邊?
    真是想什麽來什麽,他剛還與朱元璋談及,若韃靼部能送來個北征的由頭便好,沒想到這麽快就送上門了。
    “此事不尋常!”朱鬆轉頭對朱元璋道,“已是春日,他們此時南下劫掠,頗為反常。”
    “確實,此刻竟還大規模南下,實在出乎意料!”
    朱元璋點頭讚同。
    往常,南下掠奪總在秋收後、入冬前。
    他們為備冬而來,搶掠物資後便遁入大漠。
    且眼看入冬,大明若要追擊,需顧慮嚴寒。
    漠北草原冬季風雪交加,不宜大規模用兵。
    但春後南下掠奪,實屬反常。
    大明軍隊若怒,或能一路追擊至漠北!
    韃靼部這是失智了嗎?
    ……
    北平,燕王府。
    正如朱棣所料,姚廣孝深入漠北,直至開春方歸。
    他未失所望,阿蘇特部首領阿魯台率五萬騎兵突襲大同,旋即撤退,大明幾無反應時間。
    “和尚,此番幹得漂亮!”
    “本王即刻上奏,北征韃靼!”
    朱棣心念北征,此次讓姚廣孝遊說韃靼南下,隻為師出有名。
    自上次掃北招降乃兒不花後,韃靼與朱棣間關係微妙。
    美言之為交易,各取所需;惡言則是朱棣養寇自重。
    即便朱棣能重創韃靼,亦不會為之。
    韃靼的存在,讓朝廷重視燕王,其不時南下侵擾,更顯燕王價值。
    朱元璋與朱鬆覺韃靼此時南下有異,因乃姚廣孝遊說所致。
    此乃做戲,他們與燕王多次配合,默契十足。
    南下既能得所需,朱棣亦不會窮追不舍,即便戰鬥,亦不過虛張聲勢。
    然此次,韃靼卻被朱棣出賣了。
    他們未曾料到,朱棣無意於虛張聲勢,而是欲借此機真正消滅韃靼部!
    朱棣見朱鬆已征服西域,心中大為不暢!
    他意在奪取韃靼之地,以便能與漢王正麵抗衡。
    隨即,兩道請旨北伐的奏章自北平府發出,分赴漢中與應天府。
    “本王就不信,此番父皇還能隱忍,不讓我們對韃靼用兵?”
    朱棣目送信使疾馳而去,麵露得意。
    他自信計劃完美無缺,成功指日可待!
    ……
    數日後,漢中。
    “父皇,迫擊炮首批已製成,兒臣欲試其威力,您可願同往?”
    朱鬆回至王府,向正撰寫遷都計劃的朱元璋笑道。
    “這麽快?那還等什麽,速帶朕去!”
    朱元璋聞言,激動地起身。
    父子二人隨即離開王府,前往郊外靶場。
    此乃朱鬆專為將士訓練燧發槍所設,他們到來時,裝備首批燧發槍的漢中軍正於靶前練習射擊。
    朱元璋望著將士手中的燧發槍,雖覺新奇,但覺其與火銃大同小異,並無特別。
    簡略參觀後,朱元璋催促朱鬆速帶他試那新製的迫擊炮。
    不久,於一片空曠之地,朱元璋見二十架迫擊炮已準備就緒。
    “就這麽個小東西?威力真有你說的那麽大?”
    “這不過比燧發槍略大,遠不及神武大炮!”
    望著那手臂粗細的迫擊炮,朱元璋略顯無奈。
    主要是這迫擊炮太過小巧,看不出有何驚人之處!
    “父皇,迫擊炮與神武大炮不同,關鍵在於炮彈,非炮管!”
    朱鬆聞言,自信地解釋。
    朱鬆從旁邊小木箱中取出一枚迫擊炮炮彈。
    “這是炮彈?”朱元璋望著眼前尖端尖銳、尾部附有奇異尾翼的炮彈,驚訝地瞪大了眼。
    “正是,製造迫擊炮發射管易,炮彈卻難,兒臣費盡心力才生產出來。”朱鬆點頭說明。
    為造炮彈,朱鬆在係統商城購得多台機床設備,大明現有工業體係雖能製造,但效率低下。
    如今有了專業機床,每月至少能產一萬發炮彈,日產三百枚彈殼輕而易舉。
    關鍵還在於配比。